如临大敌吧 关注:53贴子:523
  • 14回复贴,共1

【如临大敌】中苏交恶时期克格勃之种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百度.


1楼2011-08-26 01:15回复
     内容很短,因为确实没多少可说的地方,能说的又太不和谐了,因此就挑选其中能说的一些段子说给各位听。
     从哪里开始呢?
     相信上了年龄的朋友们都看过这样一幅连环画,或者说叫反特故事片《熊迹》,没错,这部反特故事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发生在我国与邻国苏联之间隐蔽战线上的一则事例,事情的原形是来自于“李洪枢敌特事件”,看过故事片和相关介绍的人应该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情,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这里要向大家讲述的短故事很简单,也就是,诸如“李洪枢”一类的敌特份子并不是单一群体。
    


    2楼2011-08-26 01:15
    回复
       都知道,从上世纪中苏交恶乃至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向我方派驻的情报人员数量激增,这些情报人员在我国境内从事刺探情报、破坏,颠覆等活动,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说到苏联的情报机构,一般人首先都想到的是赫赫有名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但是这里我们要讲的不是这个机构,而是一个群体,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有一定数量家庭成分不好的人遭到批斗,无论是遭到迫害或是其他原因,是有部分不怕死的人偷越国境线前往苏联的,这些人既有家庭成分不好的人,也有一些生活受挫的知识青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在途中或被苏联边防军枪杀,或被抓获,但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幸运的留在了苏联,被定点培养成了情报人员,而“李洪枢”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我们这里挑几个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来说。
      


      3楼2011-08-26 01:16
      回复
         军事行动与情报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依靠准确情报才能够在敌后进行活动并且给予敌方精确打击的特种部队,对于苏联早期特种部队的编制,这里我不想提阿尔法和信号旗,这两支部队在冷战时期是属于克格勃第一总局指挥;我们提一支大家都不怎么清楚的,这支部队在当年苏联针对我国的一系列行动中等同于一把顶上脖子的尖刀。
         冷战爆发之后,苏军在远东曾部署了第14、24、67三个独立特种旅。第14旅的驻地在双城子,就在两国的边境线上,其意义不言而喻,据说当时第14独立特种旅所担负的任务就是针对我国有关的,所幸的是战争没有爆发。
         尽管没有上述三支部队对我国边境进行武装袭扰的文字记录,但是我想提醒各位的是,这三支部队对当时我国边境线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再说另外一支部队,也就是第24旅,该旅是1977年在外贝加尔军区组建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该旅就从赤塔州移防到外蒙古,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我国境内设施的训练与演习,其意义也不言而喻。
         接下来我们说与本文有关的东西。
        


        4楼2011-08-26 01:16
        回复
           克格勃前身是捷尔任斯基同志建立的红色政权的情报机构“契卡”,经过几任领导的建设之后在战后的苏联已经逐渐发展成一支庞大的情报力量,中苏关系紧张时期,克格勃对外情报总局除了加紧向我国派遣情报人员(其中就有部分偷越国境人员)之外,也对部分与我国边境毗邻的克格勃边防部队哨所赋予了新的任务。
           克格勃边防部队隶属于边防军总局领导,下设有边防军区、独立边防部队以及边防哨所。边防部队的总部机关不大,但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联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在中苏关系交恶后,克格勃机关将目光转移到了毗邻我国边境线的各支克格勃边防部队上,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军官被补充到这些部队,一定数量改善提高了他们的物质条件,包括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投入增加,换装,以及技术兵器通讯联络设施到个人福利的提高和换装,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珍宝岛战役爆发之后,以及有若干支属于克格勃边防部队的精锐哨所和分队直指我国边境线,其间有没有发生小规模的摩擦就不清楚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派遣至克格勃边防部队的优秀军官几乎都是出身自己系统的干部家庭,其中的一部分人后来参与了其他属于克格勃的武装力量的选拔与组建,其中就包括上述两支特种部队。
           其中出现在如临大敌的反派任务,利特维年科上校就是来自原克格勃边防部队的一员,他早期就是在这支部队服役的,虽然是一个虚拟角色,但是现实中是有这样的人存在的。
          


          5楼2011-08-26 01:17
          回复
             而李洪抠,偷越国境后首先遇到的审查,就是来自克格勃边防部队哨所的盘问,其他人也是一样,但是大多数人运气没有他那么好,要么被遣返,要么被击毙,其中不排除我反特机关向苏联派遣的“双面间谍”的存在。
             苏方对每一个来自中国的偷渡者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查,这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包括了克格勃边防部队在内的多个机构单位,甚至是军事情报局和克格勃对外总局等机关都会参与这种工作,而这些叛逃者们,身份复杂也是肯定的,有狂热的理想追求逐渐冷却的红卫兵,也有对现实失望的知识青年,更多的则是出身成分不好或被镇压的地主家庭出身的人,少数则是为了躲避刑事犯罪责罚,可以看出,苏方的甄选也是很有针对性的,选的几乎都是能够熟练应用俄语的机灵人,那些笨的,自然被遣送回国,而选上的这些机灵人里面,能够真正接触情报训练的也只有少数人,多数人都是接受简单的训练后派遣回国内搜集情报,有的还要靠自己把情报送出去,套用一句时髦语来说就是非常坑爹的。
            


            6楼2011-08-26 01:18
            回复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来自东北某军垦农场基层连队的人,我们称之为“他”
               关于他,放在现在来看是绝对的优秀青年,我为什么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的,他出身干部家庭,如果不是文革他就成功升入大学了,父母被打倒后他被迫来到某军垦农场基层连队劳动,由于文化程度较高,一度还担任了该连队的文书,随着他父母一些老同事的被解放,他曾经对生活非常希望,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下面这段描述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大意就是他父母被再次批斗,母亲羞愤至死,父亲也含恨而终,消息传到他手中时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的事情,这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始终认为,这并不应当成为他叛国的理由。
               再之后,他跑了,夜里上哨的时候跑的,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穿越了边境线甚至是雷区,去到苏联,再后来就不清楚了,他们所在的连队干部被处分,审查,包括说也波及到了个别团里的主管干部,而他,则是人间蒸发了。也许是被苏方收留,这在当时是有例子的,一般是中俄混血儿或者是我地方党政干部及其家属,他是显然符合的,苏方这么做的目的就不用我多说了,他后来是生是死,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7楼2011-08-26 01:18
              回复
                 当然,这是没有下落的,也许是幸运的,也许不幸,但是比起下面这些来说,我想应该是幸运的。
                 随着一些外交上的表面缓和,苏方偶尔也开始向我国遣返人员,这些人一般都是对苏方而言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苏联情报机关在这些人口中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任何情报,甚至说这些人连留下来的资格或是价值都没有,那么自然等待着这些人的,只有遣反。
                 遣反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呢?
                 程序很简单,公审,枪决。
                 这样的人多不胜数,无论是东北,内蒙,或是新疆等地。
                


                8楼2011-08-26 01:19
                回复
                   而那些能够清楚的向苏联情报机关提供了我国地方党政组织结构,领导人员名单,或是地方军队驻地,以及驻军情况等等的人,又或者是能够熟练运用俄语与之对话的人们,则成为了能够暂时留下来的人。
                   这里为什么说是暂时,因为他们留下来之后,总有一天是会被派回去的,是生是死,就与苏联情报机构无关了。
                   不过也有人被派回去后还能带着东西回来,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被吸纳成克格勃情报人员的理由,因为苏联在这方面是慎之又慎的,不经过各种系统的培训和多次考核是很难被情报学校接受培养,这一点相信对苏联情报机关感兴趣的朋友早有耳闻。
                   当然,这些派回去又能活着回来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进行情报技能入门训练的机会,如果这些人的确在这方面具有天赋时,苏联方面才考虑把他们送入间谍学校进行深造,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死在了异国他乡或是被我边防军抓获。
                  


                  9楼2011-08-26 01:19
                  回复
                     而那些能够进入苏联情报学校受训的叛逃人员,少数人在顺利毕业并被苏联情报机关吸纳之后不久,就被赋予了这样那样的任务,多为派遣回我国进行情报搜集或潜伏,或者是与其他情报人员进行接头,当然,这也是有区域性和目的性的。
                     东北人去到东北,新疆人回到新疆,少有的南方人则被派遣到南方一带搜集情报,苏联情报机关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但是这其中又以东北的居多,尤其是黑龙江靠近边境线一带城市和部分拥有重工业及产粮区,在当时,这都是所谓的反修防修前哨阵地,苏联方面一直在着手对我国进行军事打击,准备一举瘫痪我国军地秩序及建设,而东北在当时无疑则是前沿,因此,苏联的情报机关才如此急于弄清我军在东北的布防情况及地方生产建设情况和一些拥有重工业的城市中对苏方有利的情报,大到军队布防,小到城市供暖,事无巨细,无一遗漏。
                    


                    10楼2011-08-26 01:19
                    回复
                      说一个足以“祸起萧墙”的地方。
                       苏联驻华大使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与其相关的资料,苏联驻华大使馆是在华国家使馆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但在那个时候的我国,尤其是与苏联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之后,整个国家到处是“警惕的眼睛”,盯自己也盯外国人,虽然我国当时没有同苏联断交,但苏联大使馆的人员只要一出来立刻就被跟踪和监视,就像盯贼一样,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发生过北京学生袭击和包围苏联大使馆的事情。
                       但是这里要说的不是我们如何袭击苏联大使馆,而是苏联大使馆在非常时期可能被发挥的作用。
                       那就是第五纵队,可能有人会问一个大使馆怎么能做到这样,但是各位想一想,一旦苏联大举武装进攻我国后,苏联本国及其加盟共和国驻我国的使馆会处于一种怎样的微妙状态之下,着眼于实际情况来看,成为第五纵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这是后话了。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苏联大使馆在当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补充一点,在当时,苏联驻华大使馆中是有情报人员负责传递情报和指导工作的,当然是秘密行动,这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
                      


                      11楼2011-08-26 01:20
                      回复
                         刚刚有人说女知青到克格勃特务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当年有一个木器厂的女会计还是女电报员确实是跑到苏联去的,还在那边和中俄混血儿结了婚,入了国籍,组建了家庭,再后来的故事就不知道了,有人说苏联解体后她回国探亲被反特机关逮捕,这样的事情虽然是发生过的,但是具体的就不得而知了。
                         尽管有其他手段叛逃到苏联,但是徒步穿越边境线在当时无疑是很多人的选择,在后来边防上军民同岗同巡之后,这样的事情发生率上是要降低了很多,也许是老猎民比边防军更有经验的原因。
                        


                        12楼2011-08-26 01:21
                        回复
                           其实苏联对我国的情报工作由来已久,沙俄时期就有派遣间谍入境的行为,十月**后针对遗留在我国的近百万白俄,苏联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措施,同北洋政府与炮党玩起了二人转,目的还是为了把这些近百万白俄的情况摸清楚,但是这其中一些人在抗战时期竟然为苏联做起了情报工作,有的也为日本人工作,这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而与国府的情报关系也是几经波折的,萌点很多,此处不表。
                           发展到建国后,与我国,几乎就是上面那些龌龊,但那几乎是中苏交恶之后的事情,此前发生的什么,还有待对此有兴趣的朋友进行补充。
                           如果非要讲的话,我更愿意讲补充到克格勃边防部队当时针对我国的青年军官们。
                           这伙人后来部分去了阿富汗战场实习,参与了苏联阿尔法部队的早期组建。
                           克格勃当时招募的在华情报人员,几乎都是一次性的,用了多次也被我反间谍机关抓获,还有的则是叛逃过去,榨干资料就被遣返,这才是最悲剧的。
                          


                          14楼2011-08-26 01:22
                          回复
                             补充一点,苏联正对我国的那几支克格勃边防部队中所补充的青年军官们都是很优秀的家伙,虽然没有遇到对我国进行行动的机会,但是这群人在其他地方的表现也是可以作为参照的,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曾去了阿富汗战场实习,还有部分则是参与了苏联阿尔法部队的早期组建,并且有人参加了攻打Amin宫的战斗,换成我国,会是怎样?
                             而克格勃对我国派遣的情报人员,要么是一次性,要么多次之后留在苏联,或者是被我机关抓获,为什么这么说,这还得与当时的我国环境有关。
                             更详细的不是没有,是确实当时苏联在华情报工作进展并不怎样,或者说更详细的我不知道,我只说的知道的。
                             不过据言李克农将军在中苏亲如兄弟的时候就已经留了一手做好了对付克格勃的准备,而不像某些东欧国家,情报机关就是克格勃的养子,值得肯定的是,我党我军的情报机构在解放后与克格勃之间的瓜葛远不如东欧国家与苏联亲密这一点是绝对的。
                             这也是高明之处。
                             话说回来,早期特科还是送了一批人去苏联学习,其中就有陈赓,顾顺章等人。
                            


                            15楼2011-08-26 01:24
                            回复
                               就到这里,我睡了。


                              16楼2011-08-26 0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