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馆吧 关注:1,089贴子:15,481
  • 8回复贴,共1

林黛玉结局正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转自黄解嘲:):)
黄解嘲认为林黛玉的结局较之于贾宝玉要简单一些,但却更加悲怆更加浪漫。第八十回之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再过一两年(贾政第七十二回曾说过"等他们再念一两年书"),贾政和王夫人便瞒着贾母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定了。得知订婚的消息后,林黛玉一定非常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终日以泪洗面,病也就一天比一天加重。这时,黛玉担心自己也会像晴雯一样遭受贾家的排挤和摧残。她的这种担心是不无根据的,如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对凤姐说:"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指晴雯)",而且林黛玉也患有和晴雯相似的痨病。此时,性格刚烈、好胜的黛玉肯定不会甘于被人无端地怀疑和指责,也不会甘于在一旁看着宝玉和宝钗结婚而遭人耻笑,更不会甘于像晴雯一样落入贾家人的手中,死后进“化人场”,便暗地里准备着自寻短见。就在那年春天的某个月夜(应"冷月葬花魂"),黛玉乘人不备远远跑出贾府,来到野外的一片树林中。这时她重又忆起"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随后便取出早已备好的"披带",系在树上,自缢身亡,达成了她冥冥中"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宿愿,终又复还"草木本质"。另外,根据第七十四回紫鹃和雪雁在放风筝时将线剪断,笑道:"这一去把(黛玉的)病根儿可都带去了。"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它寂寞……"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又如"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而从前面黛玉葬花并以落花自比也可以断定黛玉最终是自己埋葬自己,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所以黛玉必然是自缢于荒郊野林,最终无人知晓。这个结局还与判书上的那幅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圈玉带"的画和判词"玉带林中挂"相吻合,黛玉这种自尽的结局和方式虽然让人感觉很凄惨,但却是十分浪漫的,与其自暴自弃而又飘若如仙的性格完全一致。
注意这里的"玉带"除了通过其倒置的谐音指代黛玉外,还是指第七十四回凤姐抄检黛玉房时曾在紫鹃房中发现的宝玉曾用过的"披带"。可见黛玉临死前仍难舍宝玉,祈求死后能与宝玉结合在一起。哪怕就是用宝玉的披带上吊也算是一种慰藉呀。她的这种做法与晴雯死前要求穿上宝玉的"袄儿"正是同出一意。黛玉对宝玉的爱是多么执着、多么真诚啊!值得欣慰的是她虽然命短,但其纯洁的精神是永远不灭的。



1楼2011-08-27 05:51回复


    IP属地:河南2楼2013-08-19 15:53
    回复
      死是结合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5-06 00:24
      回复
        质本洁来还洁去……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5-07 11:58
        回复
          有资格协助玉帝完成先天使命任务的人,没成之前没人知道是哪一个,西王母本身就是个任务使命的昭释,没具有哪个人,谁做到谁即临位王母身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5-07 23:01
          回复
            推测得有一定道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14 23:44
            回复


              IP属地:广东7楼2014-12-23 16:42
              回复


                IP属地:河南8楼2016-01-24 23:49
                回复
                  推测结局较符合一些“伏笔”!有些道理!草民才疏学浅虽然看过红楼梦但看的没那么仔细,凑凑热闹而已,让朋友们见笑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7-24 0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