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联军吧 关注:736贴子:49,263

日本人眼中的三国[很长,推荐看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长,推荐看完


IP属地:江西1楼2011-10-29 13:20回复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日本翻译出版已整整三百年了。一六八九年至一六九二年,京都天龙寺僧人义辙、月堂兄弟以湖南文山的笔名,用文言体日文译成《通俗三国志》,刊行于世,先是在上层社会,随后在民众间也流传开来。近年流行的译本主要有立间祥介译《三国志演义》(据毛宗岗本;平凡社,一九七二年)、小川环树、金田纯一郎译《全译三国志》(以毛宗岗本为主,参照弘治本;岩波书店,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村上知行译《全译三国志》(据毛宗岗本,为译出原文风格,离直译较远;社会思想社,一九八○—一九八一年)等。一般说到在日本流行的“三国志”,并不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更不是陈寿的《三国志》,那是指吉川英治的《三国志》。
    吉川英治生于一八九二年,七岁开始接触《十八史略》等汉籍,十岁就热中给杂志投稿。因家道中落,十一岁辍学,从此干过印刷工、修船工、画匠、记者等种种营生,同时自学不怠,据说把百科事典读过五十来遍。三十四岁时,在《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鸣门秘谱》,一举成名。评论家、小说家木村毅(一八九四—一九七九)甚至认为他“超过法国的大仲马”。笔耕五十年,多数作品是“故事新编”。一九六二年去世,使数学家冈洁“觉得似乎大东京都褪色了”。生前身后,全集一再出版,最新版本是讲谈社一九八四年出齐的《吉川英治全集》,计五十八卷,责任编辑是他儿子。吉川英治的名字不曾从读者的书单上消失过,每茬人都爱读,尤其是走上社会的男子汉们。就经久不衰这一点来说,能够和他比肩的,只有大文豪夏目漱石。代表作《宫本武藏》在美、英、法、德等国翻译出版,颇为畅销,欧美人想从中窥探日本人的哲学思想。倘若把吉川英治《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对照来读,来研究,一定很有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差异会显现无遗;这应该是比较学水平吧。他还写有《新•水浒传》,一九五八年一月开始在《日本》(讲淡社出版的月刊杂志)上连载,惜其未竟,终成绝笔。在随笔《小说的题材》中他说过:“写完《新•平家物语》,有了空闲,于是这个夏天在轻井泽重读自少年时代就爱读的《西游记》,得以展开幻想的翅膀,其乐陶陶。”他也曾打算写一部“现代版•西游记”来的。
    吉川英治“少年时熟读久保天随氏的演义三国志”(全称是《新译演义三国志》,至诚堂书店,一九一二年),一九三九到一九四三年间,他依据《通俗三国志》等译本,用现代感觉进行再创作,把《三国志通俗演义》改造成日本人所喜闻乐见的大众小说,连载于《中外商业新报》,后由讲谈社出版了单行本。
    打这儿起,日本人读“三国志”就大抵是“这个国民文学”了。中国文学研究家立间祥介讲过笑话一则:他翻译了《三国志演义》,有读者来信斥责他不忠实于原典,因为和吉川英治的完全不一样。这位张飞式的读者把吉川英治《三国志》也当成翻译作品了,但由此可见,吉川英治的是和原典《三国志通俗演义》大不相同的。吉川英治在《序》中说:“我并不做略译或摘抄,而要把它写成适合于长篇执笔的报纸连载小说。刘玄德、曹操、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都加上自己的解释和独创来写。随处可见的原本上所没有的辞句、会话等,也是我的点描。”于是,我们读到了这样的开篇:“后汉建宁元年。距今约一千七百八十年前。有一个旅行者。除腰间佩挂一剑之外,浑身褴褛不堪,但唇红眉清,更双眸聪慧,两颊丰腴,时时隐含微笑,总之,绝无猥琐低贱之相。”这就是刘备。后面出场的还有一个叫鸿芙蓉的姑娘,还有刘老太太。这位“亲孝行”的刘备为买母亲所嗜好的茶叶,遭遇“黄巾乱贼”,多亏张飞搭救,便以家传宝剑相赠,因此引起刘母摔茶壶,教训他立志再兴汉统。有一位文学博士说:“三国志的世界是男人们的世界,但其背后还有一个女人的世界。”在吉川英治《三国志》中女人们都跑到前台来了。全书分桃园、群星、草莽、臣道、孔明、赤壁、望蜀、图南、出师、五丈原十卷,最后还有一卷《篇外余录》。吉川英治说:“孔明一死,呵笔的兴致和气力顿时都淡弱了,无可奈何。”不仅是他,几乎所有日本制“三国志”都是到“星落秋风五丈原”(土井晚翠的名诗,充满感伤,构成日本人对诸葛亮的感情基调)便戛然而止,这可能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中野美代子所说的“中国人喜欢张飞而日本人喜欢孔明”的缘故吧。她说,“近于妖”(鲁迅语)的孔明更符合日本人避免明确性、有点喜欢神秘气氛的特质。(加地伸行编《诸葛孔明的世界》,新人物往来社,一九八五年)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一九九○年初发表的调查结果,诸葛亮是中学生心目中的第九位英雄人物。多少年来,诸葛亮的事迹对日本人的忠孝观念、道德涵养有极大影响。
    


    IP属地:江西2楼2011-10-29 13:21
    回复
      吉川英治之外,还有一些现代作家写有各种各样的“三国志”小说,如武侠小说家柴田炼三郎的《三国志》(鳟书房,一九五五年)、历史小说家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文艺春秋,一九七四—一九七七年)等,但都远不如吉川英治《三国志》普及。吉川英治《三国志》至今仍是人们的必读书,但近几年的“三国志热”却更为“现代化”了。,这股热潮兴起于一九八三年NHK电视台播放木偶剧《三国志》(此前还播放过动画片《三国志》),而后,电子游戏机软盘《三国志》上市更推波助澜,据说五年来已卖掉五十万盘。不过,“三国志”的战斗历时二百多年,人物超过三百多个,玩电子游戏机不易掌握,难以尽兴,所以,尤其是大学生,更喜欢看连环画《三国志》,不仅看起来津津有味,面且还可以收集电子游戏机攻略所需要的资料。这套连环画的作者是横山光辉,共六十卷(潮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已售出二千五百万册。一九八二年中央公论社曾翻印(陈舜臣监译)香港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似乎销路平平。
      日本人读“三国”,自有日本人的读法,例如,有人这样说:“三国志”的最大魅力是谋士们的活跃,在今天的日本企业里,许多经理们所苦恼的就是缺少这样的谋士。决定重大方针之际,征求干部们意见,得到的往往是评论家式的答复,什么“我认为成功率约有百分之六十”之类,而“三国志”的谋士们,积极地献策、争论、劝诱,掉脑袋也不悔,这正是今天的日本所需要的。日本人把“三国志”读成了人生训、处世方、成功法、组织学、领导术、战略论,等等,尤其被经营者奉为座右之书。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社会各阶层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不过,从那个时候起,日本译家们已经在搞“编译”,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开始对原著改编。120回的小说变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说唱套话也都抹去,实现了由说唱故事到读本的转换。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
      日本人拍的大型动画片《三国演义》,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刘备竟然还有个恋人跟他缠绵悱恻,动画片《三国演义》的脚本,其实源自吉川英治写的《三国志》。吉川写的《三国志》,虽然还叫“三国”,但已经是重新创作了,在他的笔下,中国的“三国”,变成了日本的“三国”。“三国”到了这一阶段,对日本人来说,已经不是外国文学,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学。
      吉川曾经当过每夕新闻社的记者。1923年东京大地震,报社倒闭,吉川干脆就当了自由作家,在各报刊上连载长篇小说。他的《三国志》是从1939年8月开始在《中外商业新报》上连载,一写便写了4年。刚刚写了半年的时候,出版社就开始出单行本,后来又不断以精装的全集本或便携的文库本等形式再版——当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但却没有影响它在日本读者中的阅读热情,它更成为日本战后三国热的源头,后来日本的三国题材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等,大都从吉川的《三国志》中脱胎而出。
      中国人去读吉川的《三国志》,第一个惊讶,是他给刘备的身世加了那么多的细节故事,生生多出个人物——刘母。这是为写刘备的孝顺。他是在为母亲买茶的路上,遭遇“黄巾贼”的抢劫,幸亏有张飞相救。后来他们在一个庄上避难时,刘备就碰到了“白芙蓉女”,两人一见钟情。刘关张三结义之后,关、张二人还曾为“主公沉于女色”发过愁,幸亏后来刘备表示他虽“相恋是真心的,但岂可为一女子而丧大志……”
      


      IP属地:江西3楼2011-10-29 13:21
      回复
        一名日本记者说,部分企业家认为通过《三国志》可以学到很多在用人和经营上的宝贵经验,这也是它在日本受到普遍喜爱的重要原因。一位在软件公司工作的日本朋友告诉记者,《三国志》表现的忠君思想最让他感动;对于桃园三结义,不仅他本人,而且大多数日本人的印象都很深刻。(
        日本友人谈《三国志》
        ——“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
        《三国志》是恩师户田先生经常使用的书,和青年们一起阅读,用它来培育青年。
        尤其是由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春天起的半年期间,将它做为讲习用的教材,户田先
        生利用这个时机,向我们彻底地阐明了他独特的领导者论、人间观、历史观。
        户田先生生于明治时期,从青年时期起就多次读过《通俗三国志》(湖南文山译)
        五十卷。同时对于吉川英治先生正在报纸上连载的《三国志》也十分爱读。户田先生对
        于“三国”人物的评论,绘声绘影,就仿佛呼之欲出的一般。
        户田先生教导说:“读书也有种种不同的读法。只注意情节,感到有趣,这是最肤
        浅的读法。其次是研究该书的成书情况或历史背景,弄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及登场人物的
        性格等等,一边思索一边读,这也是一种读法。第三种是深入探讨作者的为人、境遇,
        探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进而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中去,这又是一种读法。如
        果不按照这最后的读法去读,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方法。”
        他还说:“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史实与小说不同。
        小说,是作者用自己的境遇比照史实写成的,也就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使之作为
        作者本人的代辩者,因此,不了解作者的境遇,就会变成被小说读你了。不应该认为小
        说就是原封不动的事实。”正如先生的读书观所表明的那样,先生对《三国志》具有独
        自的卓越看法。
        对我自己来说,《三国志》是我很值得留恋的、充满了深刻记忆的一部书。回想起
        来,在我二十几岁时,曾经贪婪地反复阅读过,当时**记中写过:“《三国志》第三
        次读毕。”
        同时,能像这部书那样,和友人一起谈论、一起争论的书,也是很少的。在二十七
        岁的日记中我曾这样写道:
        “归路,与朋友谈论《三国志》——
        曹操的勇气。关羽的人格。张飞的蛮力。孔明的智慧。孙权的年富力强。
        是非论、善恶论、种种的议论。
        要做王道的人,不做霸道的人。
        为民众之王,勿为权力之将。
        做大众之友,勿为财力之奴隶。
        要做善的智者,不做恶的智者。”
        的确可以说《三国志》一书,对我来说,对于培养我的历史观,形成我的人观,是
        一部极其重要的青春之书。
        《三国志》中既有人才论,也有领导者论。它也触及了一般的传统、风俗、宗教、
        民族性。总之,它是蕴含着种种要素的“大河小说”①。而且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佛
        法中所说的地狱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乃至菩萨界……从十界的角度来看,也都描
        绘出各种缩影。从而可以从中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人生和人的生活道路,感受到宿命、使
        命这类东西。从这种意义说,这部书虽然表面看来似乎陈旧,其实它分明还活在现代。
        许多人至今仍然读它,企图从中学习与现代相通的东西,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仅从这
        一事实,也可以看出户田先生为了形成、触发青年的“人学”,特地使用《三国志》来
        进行讨论的卓越见识。
        ①大河小说——指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的超长篇小说。
        探讨《三国志》的时代背景
        ——动荡、混沌的实力时代
        构成《三国志》背景的历史舞台,自然是三世纪在中国展开的“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志》所描写的正是这百年左右的三国治乱兴亡的情景。
        历史上出现的三国时期,一言以蔽之,是动荡的时代。旧的权威崩溃了而新的权威
        


        IP属地:江西6楼2011-10-29 13:23
        收起回复
          治。”这是暗地里向曹操提出:应该废黜失去统治能力的皇帝,由拥有武力的领导者来
          治理国家。以此来敦促曹操早做决断。
          这样,在《三国志》中,在描写了一个个多采登场人物的同时,揭示了贯穿中国历
          史的“王道”与“霸道”的相克,具体地揭示了统率“西蜀”的刘备、孔明与统率“魏”
          的曹操等人的攻防剧。这对研究人类的历史,也是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的。
          关于这点,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如下一段话,使我至今难忘。“诸葛孔明,玄德刘
          备都是理想主义者。”“在《三国志》中,可悲之处是曹操这样的现实论者,战胜了那
          些理想论者。”他还严峻地教导我们说:“玄德刘备为人优柔寡断,所以免不了要惨败
          在曹操手里。”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管东方西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的永久主题。不立足于现
          实的理想只能说是幻想。只是这样软弱无力的理想主义,与现实较量毕竟要失败。不应
          该忘记胜负较量总是在狂涛巨浪一般的现实当中进行的。
          但是,话虽如此,失掉理想的现实,只能成为极丑恶的东西。无理想的、单纯的现
          实主义,不可能开拓出对未来的巨大展望,这也是事实。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如果不采取立足于这两者的作法之上的中道主义,就不可能解决现实的各项问题,使理
          想得以实现。这点,是我们通过《三国志》所能汲取的教训。
          桃园结义
          ——团结、结成一体之真谛
          在《三国志》中展现的人间剧当中,特别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桃园结义”。当
          时无名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这就是有名的“桃园结义”,这三
          个人结成一体。这次拜盟,以后不折不扣地信守一生。《三国志》奏出的主旋律之一,
          就表现在这三个人的信义上,表现在这三个人结成一体上。
          一九八六年,东京美术馆举办了“三国志偶人展”我去参观时与偶人制作者川本喜
          八郎先生进行了种种交谈。川本先生制作的每一件偶人都精巧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灵
          魂,使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是因为川本先生本人对每一件偶人都抱有深刻的共鸣,并以
          深刻的观察为基础,制作出来的。正如他本人所说:“这些人物的生平,肯定都是像偶
          人的神态这个样子的。”这位川本先生在他的著作《三国志百态》中对“桃园结义”曾
          做过这样的评价:“在乱世,背叛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行为,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桃园结
          拜的三个人,以后志同道合生死不渝,这一事实,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感动的。
          正由于有了这三个人流芳千古的结义,才使得《三国志》得以超越时代,流传不
          衰。”
          这部书能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打动人心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好的”心灵。而且,
          在人心动荡、嫉妒、反目层出不穷的乱世当中,这种美好的心灵就更加闪烁出光辉。那
          么,是什么缘故使这三人终生结合在一起呢?关于这点,户田先生一语破的地指出:
          “总之,这三个人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结义时彼此相爱的缘故。”的确,不管
          抱有什么样的高迈想法,有着怎样共同的伟大目标,如果缺少彼此相爱的牢固的团结力,
          那就什么也难做得成。作为一切的前提,这种不能以道理来解释的、彼此相爱的心的羁
          绊,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不可少的连结要素,没有比这种连结更可贵、更强有力的了。
          而且,户田先生还说,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团结起来的原因,是“三个人都深知彼此
          的缺点,互相取长补短,所以能团结到底”。在观察人物时,先生强调了解人的性格的
          重要性。
          他说“了解缺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是彼此了解对方的基础”。的确应该说,了
          解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IP属地:江西8楼2011-10-29 13:23
          回复
            人的性格是终生也不会改变的。了解对方的性格,如何去维护他的这种性格,使之发出光和热,这就关系到领导者的器宇问题。同时,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能建立一种美
            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采取专去寻找对方缺点的做法,应该像刘、关、张那样,采取彼
            此充分理解、彼此取长补短的做法才行。
            话说自徐州失散以来,经过了好几年后,以刘、关、张为中心,终于又迎来了君臣
            同聚一城的日子。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在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是这样描写的:
            “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全仗能忍受苦难的精神。也靠虽然分散又重新结合的团结
            力量。而能够使团结和忍受苦难都贯彻到底的力量,则是以玄德为中心的信义、信义本
            身啊。”
            不管做任何事,总要经历相应的“忍受苦难”的过程,这是当然之理。而且,一种
            强烈的伙伴的亲爱之情——尽管立场或处境有所不同,一旦遇到危急关头,便立即集到
            一起,共同前进——这种由伙伴的亲爱之情建立起来的团结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团结”
            的力量与“忍受苦难”的力量,这对于迈向伟大目标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而使这
            两种力量之所以成为可能,则是“桃园结义”的那种较之父子、兄弟还要强烈得多的人
            与人之间的绝对信义。
            关羽和张飞
            ——表现为明暗两面的英雄人格的光彩
            《三国志》的登场人物,即使在现代,也会在人的问题或思索人生的问题上,给我
            们提供种种参考和借鉴。关羽和张飞——这两人都是《三国志》中毕生扶佐刘备,建立
            西蜀大业的首屈一指的英杰。但是,像这两人那样,成为武将中形成对照的典型,也是
            很稀少的。两人都富于武勇之才,不但在蜀中,就是在整个三国时代,也都具备了代表
            武将之誉,但说到两人的人性、性格,那么完全形成两个极端。
            尤其是使这两者形成显著的不同之点,是起因于张飞那种振幅极大的性格。张飞可
            以说是具有长处与短处两极端的人物。一说起张飞,谁都会想起在当阳桥上喝退曹操百
            万大军,拯救了败走中的刘备的故事,使人唤起古今无双的豪杰形象。《三国志》中所
            描绘的张飞形象,无论他那豹头环眼的风采,无论他那万雷齐鸣般的声音,都是不折不
            扣的豪侠型的绝代英雄。对于自家方面来说,是再没有比他更令人信赖的了;而对于敌
            人来说,又是再也没有比他更令人难以对付的了。他的性格,径情直行,一生信守着
            “桃园结义”,他的心地非常纯粹,不知背叛为何物。
            但是,他具有这种举世无双的优点的同时,又具有极端的缺点。户田先生说过:
            “张飞过于鲁莽轻率,因而自取杀身之祸。”不能不说,他之丧命,完全是由于这种鲁
            莽轻率的“生命之业”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他是在睡梦中被部下的武将割下首级而丧命的。这是因为,为敌方所惧
            怕的他的那种压倒一切的破坏力,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人,因而部下对他抱有怨恨的缘故。
            张飞对自己迸发出的生命力不能自制,从而不免带有不论场合随便发挥的轻率性。
            说到他的丧命、他的许多失败,都是由于嗜酒,这点是普遍为人所知的。睡梦中被
            割掉首级的时候,也是在大醉之中。在徐州,他破了禁酒令,喝得大醉,被吕布夺去城
            池。这样看来,古来在武勇超群的英雄豪杰极易具有的豪放磊落、天衣无缝的性情之中,
            同时也会出现过于单纯的人性,而其中由于本人的过于单纯和粗率,往往招致毁灭的悲
            剧。对此,张飞也是未能逃脱的。
            一旦出现在战斗的舞台上,就会显出无比的力量,但在人生的最终章上,由于自身
            的鲁莽,招致无谓丧身的“张飞型英雄”的悲剧——说明在人生的长河中,能名实相符
            地克服这种悲剧,必须超越各自的才智和天分,依靠人格的根本力量。
            与张飞相反,关羽的魅力,固然与武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力量。我的恩
            师对此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关羽为人厚重。这是一种有时会吃亏的、严肃的性格。
            


            IP属地:江西9楼2011-10-29 13:24
            回复
              他的伟大之处,我认为在于他始终遵守义气,而本人却丝毫不以此自傲。”“关羽是个
              讲信义的人,一生都是尚节操、重义气的。”
              与关羽的人格有关的逸话是非常之多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甚至使敌方的主帅曹操
              都为之心服。曹操总是称关羽为“天下的义士”,对他坚持信义的生活态度,表示敬意。
              曹操对关羽的人性表示敬佩是在徐州关羽被擒之时。曹操当时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将这
              个声望极高的俘虏收为自己的部下,给他偏将军的职位以及金银器皿、高价的战袍,甚
              而至于赠送他骏马赤兔马,给予了种种优厚的待遇。但是关羽对刘备的信义是毫不动摇
              的。相反,他始终怀念当时生死不明的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这样,关羽虽然
              深感曹操的深厚情谊,但他说自己蒙刘备大恩,誓同生死。因此他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
              封存起来,回到刘备那里去。就连曹操也对关羽坚守信义的情操,深为感动,爽快地送
              他走。
              这的确是个意味深长的有名场面。在吉川写的《三国志》中,关于曹操称赞关羽的
              严正操守,做了如下描写:“不问敌我,予每接触到武人的高尚情操,都深感无上愉快。
              予深感在此一瞬所有这天地、人、这人世的一切,都充满美好的事物——这种以一个人
              格来薰染他人,它的影响,必将及于后世的千年、两千年的吧。”
              一个人物的高洁人格,的确是会超越敌我、超越时间,使人们受到感动,激发人们
              向上的。真正的人格者、具有非凡力量的人才、领导者,他们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他
              们总是具有这种力量。我也接触过国内国外使我内心深为感动的人才。吉川先生描写的
              上述的这段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总而言之,不管什么时代,像关羽这样重节操、讲信义的厚重的生涯,在乱世中将
              会大放异彩;同时,也使生活在现代的人充分了解到一个人格所产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赵子龙的英勇
              ——沉着冷静、善能实践的勇将
              在刘备军中,赵子龙——赵云的存在,虽不如关羽、张飞那样名声赫赫,但却在沉
              稳中发出另一种光彩。事实上,在人物众多的《三国志》中,对赵子龙怀有共鸣的读者
              是不在少数的。上文提到的偶人制作家川本喜八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曾说:“看赵
              云的行动,他为人的正直、判断精确和英勇无敌、战则必胜等等方面,总使人觉得他是
              《三国志》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对他来说,从未有过因小小的一点疏忽而导致作战失败
              的事例。诸葛孔明制订的作战计划,最能忠实执行的人是赵子龙。似乎孔明也比谁都更
              信任他。”
              我个人也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其中的确有像赵子龙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并不
              怎样出人头地,但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很好地完成别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从这种意义说,
              从地位、立场或表面现象来判断人物,是非常错误的。毋宁说,千万不能忘记,所谓优
              秀的人材,有许多人是表里如一、不辞辛劳、默默地完成自己使命的那种人。
              同时,如川本先生所说,“判断精确”、“英勇无敌”、“战则必胜”这些优点,
              正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资质。这其中,在“英勇无敌”方面,关羽、张飞并不比赵云差,
              但是在“判断精确”、“战则必胜”方面,可以说赵云是更高一筹。在说明赵云“判断”
              精确的事例中,可以举出刘备失去结义兄弟关羽时立即要兴师伐吴时,赵云曾强烈反对。
              这就是,将宿敌的魏置而不顾,对吴开始作战,是极其错误的。吉川写的《三国志》
              中曾就此事做如下描述:赵云向刘备进谏说:“我认为,现时不可伐吴。伐魏,则吴自
              亡。
              如放下魏而先与吴作战,则魏吴必同心协力,而蜀势必陷于困境。”当时的中国大
              体共有十七州,其中魏为最强之国,统治着十二州。从大局看,蜀只有与吴联合,才能
              与魏对抗。而且,从灭魏兴汉的大义名分来说,赵云的意见自是正论。但刘备不听,强
              行与吴作战,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失败。赵云预料到这点,足可以看出他遇事兼有沉
              着冷静的判断力。
              赵云的这种精确的判断力,对指挥周密作战的孔明来说,当然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任
              务。孔明多次使用赵云,授给他秘计,不断拯救主君刘备的危难。从这种意义说,正因
              为有赵云这样足以信任的、担当实际战斗任务的武将,孔明才得以发挥他纵横无尽的智
              略。
              不但如此,在赵云身上还有使人难忘之处:他除了遇事沉着冷静之外,还有他那虽
              老不衰的气概。这是有关他晚年仍然气势磅礴的一段故事:主君刘备死后,孔明上奏
              《出师表》,然后北伐。当时,特地将鬓发皆白的老将赵云排除在北伐军的编制之外,
              让他坐镇后方。关于当时赵云如何不服老,吉川先生是这样描写的:
              “但是,赵云对丞相的用情,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当他一知道发表了出征的编
              制名单后,便立刻来到丞相府,和孔明面对面地谈判:‘为什么某家的名字不在其中?
              毫无道理嘛!’‘不是某家夸口,从先帝的时候起,我赵子龙临阵从未退缩过,追赶敌
              人也从未落后过呀。某家现在虽然年迈,可某自认为并不比年轻人差啊。某生为大丈夫,
              死在战场上才是最上的幸运。——难道丞相想要叫这样说的赵云晚节,像一根朽木似地
              烂掉吗?”
              这样,赵云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率领五千精兵,做为先锋启程了。这里生动地写出
              了赵云的气概。不管如何年老,也要贯彻由青年时期起一直不变的信条与信念。这里边,
              洋溢着赵云作为人的伟大和无法言表的飒爽气概。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IP属地:江西10楼2011-10-29 13:24
              回复
                关于曹操
                ——乱世奸雄、才智之将
                如何看待魏的主帅曹操——这是《三国志》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他的评价因人而
                异。这正说明现实的曹操本身具有难以用一个层次加以把握的复杂性。作为将军的才能、
                特别是从他的军事才能的观点来看,他具有同时期的竞争者——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
                权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天赋之才。这点,当时可以与之比肩的,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而已。
                实际上,在《三国志》上所展示的、代表这一时期两名军事天才家的无数次头脑战,不
                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而说到真正能在战乱之世屡操胜券的将才,首先应推曹操,他
                才是杰出的英雄。
                曹操在作为将军的器宇方面,也极擅长收揽人心,他广泛纠集人材,大胆加以擢拔,
                正像他用尽心机企图招揽敌将关羽、赵云那样,巧妙地抬举投降的敌将,罗致了许多名
                将,为我所用。而且,其才文武兼备,无所不包。这样看来,曹操的确是个与他自己所
                希冀做天下人的大志相称的稀代英杰。而实际上,考察一下他在乱世中所走过的足迹,
                便可以看出他另一个真实相貌,那就是他那极端冷酷无情的才人的“面孔”。
                户田先生评论说:“曹操作为将军的确是伟大的,真正有力量的。历史上与他相似
                的人物,恐怕是只有拿破仑、还有织田信长吧。但是,曹操虽说是英雄,毕竟是奸雄一
                流的人物。他另有残酷无道的一面,即使为他出过力的部下,他也毫不容情地杀掉。”
                在说明曹操残忍性的事件中,他曾残杀过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全家。根据吉川先生的
                描写,曹操年轻时期,暗杀董卓未成,当他逃走时他探望了吕伯奢,求借一宿。吕伯奢
                爽快地把他留了下来,到邻村去沽酒。夜已深更,隔壁传来了磨刀声,这是为了款待曹
                操杀猪相待。曹操错误地认为要杀自己,立即杀掉了吕伯奢的家族和奴仆。不仅如此,
                当他明白了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在逃走途中遇上了吕伯奢,他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把
                吕伯奢也杀了。他的人性真是冷酷已极。这里,不难看出曹操可怕的虚无主义者的冷酷
                面孔,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与目的,可以无动于衷地随便杀人。
                曹操这种令人生畏的冷酷性,自然使人们一直在内心里都不喜欢他。而曹操则企图
                以他自己特殊的才干来赢得人心。
                从这种意义说,他究竟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曹操始终是以他的“才智”作为
                有力武器取胜的。他一方面仗持这个“利刃”登上了乱世的顶峰;而另一方面,又用这
                个“利刃”不断伤害自己。曹操经常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才智而招致失败。
                比如,当魏、蜀大战时。魏军连连大胜,蜀兵丢盔弃甲,争相败走。魏军乘机追赶。
                如果当时追上蜀兵,那么蜀军就会全部被歼。但是,曹操止住大军。魏将都对这次收兵
                感到奇怪。而曹操则认为孔明所率的蜀军并非真的退兵而是佯败,采取了慎重的处理。
                但由于曹操收兵,蜀军突然转为反攻,结果魏军只好退却。
                在吉川的《三国志》中写道:“曹操经常赌智谋,结果败在自己的智谋身上”,
                “据说智者反而会溺死在智中”。这样,曹操从本质说来是个策士,他总免不了自认为
                没有比自己智谋更高明的人。结果,他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为自己的才所囿,不能行王
                道,也就是说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的奸雄。
                年轻时的曹操,是个充满理想的有为青年。使他最初扬名是在讨伐黄巾时,当时他
                一直是在国家这个大义名分下活动。后来,当臣下劝他继皇帝位时,他拒绝说:“苟天
                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这是通晓天命与道义的曹操的一个侧面。但是从另一方面说,
                他又是充满野心的。在这种相互对立的野心与道义的紧张关系当中,曹操相信自己的力
                量与才智,一味向前猛进。


                IP属地:江西11楼2011-10-29 13:25
                回复
                  同时,还有以有名的词句“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吴书》,吕蒙传注)而
                  知名的吕蒙,也是被孙权发现的,吕蒙一改过去只偏于武艺的态度,是一个在学问上大
                  有进益的人。孙权在培育人才方面,不只是着重于收罗人才、使用人才,而且在吴国国


                  IP属地:江西13楼2011-10-29 13:26
                  回复


                    14楼2011-10-29 13:26
                    回复
                      作为人的至情直接流露和作为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刘备往往缺少这两者的平衡,
                      从而每次招来不幸。和这次倾全蜀之力为关羽进行报仇的作战一样,刘备的这种“情
                      谊”、“仁德”造成灾祸的事例还有许多。当他被曹操的军队打败,在千里的路上退却
                      时,刘备携带了爱戴他的数万百姓。但是,和不懂打仗的百姓一起行军,是极其困难的。
                      在曹军的追击下,许多民众牺牲了。据吉川的《三国志》所写,他看到这种光景,十分
                      悲哀,他说:“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多么可怜,都是因为我,才使他们遭受这样灾难。……
                      如果没有我那就……。”说着他就想投河自尽。这是最能象征刘备人性的一个场面。他
                      就是具有这样感伤性侧面的一个领导者。周围的臣下向他进谏说:“死易生难,活下去
                      的道路,本来就是非苦斗不可。难道您抛弃众多的百姓,就您一个人企图解脱吗?”这
                      样,他总算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决心重整旗鼓,但这次撤退毕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在退走时带领百姓在一起,这一决定是否正确,这是赞否分岐的、很难说清的问题。
                      实际上,的确也有人严厉批评刘备的这一决定。但他热爱民众的心情,是十分可贵的。
                      而且,我想,正是这点,是一个做领导的人必须做为龟鉴的。从这种意义说,刘备可以
                      说是具有比其它人都加倍强烈的“慈爱之心”的一位好领导者,而这种“慈爱之心”恰
                      恰是为民上者的人伦基础。但是,对他说来,问题在于他的力量。如果没有与领导者相
                      应的力量,那么不管具有什么样的高迈理想与温馨的心情,最后甚至免不了要牺牲可贵
                      的百姓。领导者刘备的悲剧之一,就在于他空有这美好的心情而缺少保证这种心情的实
                      力,由于这个缘故,使西蜀招致不幸的事例,绝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刘备的故事,说明了即使一个领导者非常热爱民众,但能将民众保护到
                      底,又是何等的困难。这点,也是我本人平素真实不假的感受。正义与力量——能够兼
                      而有之,对于领导者说来,该多渴望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啊。
                      考察“仁德之人”刘备的一生轨迹,使人再一次认识到这点。
                      “仁德”之人·刘备的轨迹(2)
                      ——母亲、继承人、人生论
                      关于刘备,有一件不该轻易看过的事,那就是关于他的母亲。刘备是个很有孝心的
                      青年。父亲已故,只有母亲一人。
                      刘备衷心敬爱母亲。而他的母亲又是个非常气性刚烈的人。伟大的母亲,任何时代
                      也好,都是这样的。
                      刘备离开故乡,二年、三年——虽然壮志未酬,但在思乡之念的驱使下,他回到母
                      亲身旁。这位老妇人不但没为儿子的归来高兴,反而严厉地向他说道:
                      “这是怎么的啦,活像个吃乳的孩子。……你这样,还算是个忧国的大丈夫吗?既
                      然回来,也就不必提了。但不准你久呆,今晚安歇一晚,明天你就走好啦。”
                      同时老母还以严峻的爱子之情,鼓励他说:“你要想到千万人的幸福!我这个余年
                      无几的妈妈,算得了什么!你的心思——好容易立下的大志——如果只为了我这样的一
                      个妈妈就有所松懈,那么妈妈我为千万人的幸福,宁愿少活几年,也要鼓励你出去啊”
                      (《三国志》,吉川英治著)。
                      正因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刘备才没有放弃初衷,并加强了自己的决心,得以不断
                      地前进。的确,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见过许多这种关系,我是深知,母
                      亲的一个决心的举动,一个决心产生的力量,对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同时,通过
                      刘备的这样家庭环境,正像俗语所说“家贫出孝子”那样,可以说,一个杰出的人物,
                      大都是出身于贫寒家庭,这几乎是古今不变之理。
                      


                      IP属地:江西16楼2011-10-29 13:27
                      回复
                        “泥鱼和人生”——这又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启示。失败,的确会给人生带来失意和
                        绝望,但只是胜利,也绝不会造就深刻的人生。只有经历过多次的败仗,懂得自重,一心锻炼自己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人生胜利的喜悦。这样看来,使人感到,比那种简单
                        的英雄、胜利者,克服了多次失意与失败的刘备的一生,蕴涵着不知要强大多少倍的人
                        生的深邃、人生的可贵、人生的价值。
                        希世的名臣诸葛孔明
                        ——《三国志》上灿烂光芒的睿智
                        《三国志》后半部中的英雄诸葛孔明,使任何时代的人都会对之崇敬不已。他那不
                        朽的光彩,可以说是《三国志》中任何人也不可能与之比肩的。户田先生也是在所有登
                        场人中最喜欢孔明的。那么,孔明究竟是什么缘故能使人感佩至深呢?不消说,一是他
                        那“智慧”的光耀,使人觉得达到了人所能具有的智慧的顶峰。在孔明身上,到处体现
                        出类似人所憧憬的理想的“智慧”的明晰性。他那宛如满天星斗般的“智慧”的光耀,
                        为三国兴亡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和丰富的色彩。
                        诸葛孔明的“智”——刘备“三顾茅庐”时曾向孔明说过:“先生神算,每次都使
                        我心服口服”(《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这说明刘备对他的
                        完全信任。他的神妙的智慧,还在于既非学究式的,也非权谋数术式的策谋。它是在后
                        汉已经倾颓、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为了那些饱尝涂炭之苦的民众,企图建立一个公平
                        正义的社会——从这样一种人道主义迸发出来的实践的智慧,这点也正是使人们所以深
                        为感佩的缘故。说它是人的睿智的究极的出发点,也并非言过。
                        使孔明登上正面历史舞台的机缘,是刘备那次著名的“三顾茅庐”,当时他二十七
                        岁。构成这两人带有命运性的相遇的伏线,据认为是刘备与司马徽的一段问答。吉川先
                        生描写说:司马徽曾说,像刘备这样的人,使之身心徒然疲惫,空度岁月,实在“可
                        惜”。对于这点,刘备则概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司马徽指出:不该委之命运,原因
                        在于刘备身边人才不足。
                        据司马徽的看法: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固然都是力敌万夫的勇将,但他们缺
                        少洞察时代趋势之才。而其他一些人物也非经纶济世之士,这样当然不能成就天下大业。
                        当前刘备需要的,既不是无双的豪杰,也不是白面的书生式的人物,而是应当去搜求俊
                        杰人士,那种能洞察时代大势,对天文、地理了如指掌、具有经纶抱负的人。一个有识
                        别人才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当时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是
                        脍炙人口的名言。
                        随后,小说描写了刘备通过徐庶,终于见到了孔明,刘备曲尽“三顾”之礼,孔明
                        讲了“三分天下之计”,以两人的“鱼水之交”,为从战乱走向统一,展开了波澜壮阔
                        的史诗般的活动。这时的刘备是如何积极地活动,正像孔明本人对刘备所说的“(使君
                        ——引用者)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
                        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①,那样,他广求人才,积极接受人才,以伸
                        张大义。不难看出,刘备这种真挚的心情,是充分打动了孔明的心的。
                        ①此处系直接引自《蜀志·诸葛亮传》的原文。
                        总之,刘备获得这样希世的名臣以后,过去那种一进一退的形势,大为改观,在军
                        事上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沿着“三分天下计”这一正确道路不断迅猛前进,这真正可
                        以说明得人是如何的重要了。孔明加入刘备的势力以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勇绝
                        伦的武将的才能也得到了尽情发挥,无一不通往胜利。在孔明出山以前,刘备的军队总
                        是进行直线的、平面的作战,但由于得孔明这样一位希世的军师以后,一转而展开了立
                        体的、机略纵横的作战,形成了一个组织体系,使每个力敌万人的勇将都得以充分发挥
                        各自的特长。孔明的活跃,充分显示出一个人的力量,会如何给人和组织以活力,给时
                        代带来巨大变化啊。当然,他的睿智绝不只限于军事战略方面。
                        


                        IP属地:江西18楼2011-10-29 13:28
                        回复
                          刘备死后,完成了五次对外的征讨,特别是后期这三年间,倾注全力于健全内政上,可以说这都是为了上述目的。吉川英治先生在他写的《三国志》中,为了叙述孔明北伐
                          中原是先帝刘备在世时的宿愿时,这样写道:“他决定三年不再出兵,蓄养士卒,积蓄
                          兵器粮草,卷土重来,以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北伐中原的大计,
                          就连睡梦中也绝不能忘记,这就是孔明唯一的心愿。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北伐也就没有孔
                          明。”要知道,他所事奉的刘备,正是被曹操从中原赶出来的啊。
                          不只是最后的五丈原这一役,孔明胸怀刘备的遗志,开始走上北伐之途,就已经是
                          临近晚年了。但是,直到他的晚节为止,在他的心愿中,从未忘掉他的大业,从未消失
                          过他所受的先帝的大恩和对先帝发过的誓言。从这种至诚的一生中,感到孔明这个人人
                          格的真正伟大,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这样,孔明把最后的战场定在中原,毅然举行了数次北征。在力量弱小,兵粮也难
                          以为继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坚持反复北伐,这完全是出于孔明百折不回的夙愿。第二次
                          出征前他写的《后出师表》中说:“与其坐而待亡,何如伐之。”说明了这是“与其坐
                          而待毙,毋宁应该北伐”的孔明壮烈的心情。
                          但是,如所周知,这次与魏交战,结果只是使世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军师孔明,更加
                          显示出他那晚年的忠心耿耿而已。
                          其最典型的场面,当然要属“五丈原”他本人的病殁,不过,以“挥泪斩马谡”的
                          故事普遍为人所知的第一次北征,也渗透着孔明的苦衷。
                          第一次北征,孔明充分发挥了他的智略,取得了节节的胜利,但在街亭一役,由于
                          马谡的失误,使战事遭受了挫折。
                          马谡是孔明的知交马良之弟,其兄战死后,由孔明收养,处处加以照拂。孔明很重
                          视培养才气焕发的马谡。在这次战争中派他去担任天王山的街亭的战斗。但是,马谡缺
                          少经验,又有恃才和贪功的毛病。当然,孔明是了解这点而起用他的。从孔明的想法来
                          说,是想给他一次机会,来考验马谡的。孔明这种认真考验他的心理,可以从孔明临送
                          走马谡之前所说的“军中无戏言”这句严峻的话,充分得到证明。
                          但是,可悲的是,马谡并未理解孔明的深刻用心,也未能拭净他那恃才和贪功之心。
                          他最后还是傲慢地违背了孔明的命令,脱离常轨在山上安营,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大
                          败,使孔明已经布置得十分周密的作战计划归于惨败。宛如穿针引线一般以极少的兵力
                          和人才的优势以期对魏克敌制胜的孔明费尽心机的布置,由于这个浅薄的年轻人的傲慢,
                          想不到竟然化为一场泡影!不但如此,违抗他的命令的马谡本人,又正是他寄予厚望的、
                          他所亲自培养起来的人!孔明拒绝了众将的求情,挥泪斩了马谡。这可以说是,像孔明
                          这样的贤明的主帅,也由于对马谡过于慈爱,造成判断有误的例子。但从另一种看法说,
                          这一调遣马谡的悲剧,也可以说它真实反映了蜀国人才的缺乏。关羽、张飞均已亡故,
                          谋臣法正以及黄忠等建国以来的得力之臣也相继死亡,当时西蜀只靠孔明一个人在那里
                          孤军独撑。不但如此,随着与魏战斗的加剧,西蜀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孔明很大的压力。
                          孔明不得不使用后来谋反的魏延,也是大有难言之隐的苦衷啊。
                          关于孔明的心情,吉川先生在“五丈原之卷”中,做了如下的描述:
                          “孔明虽未说出口,但他内心里确实有一抹寂寥。他内心里早已想好了连科学的创
                          造力都无法企及的作战方略,他也相信执行这个作战方案肯定会取得胜利。但是唯独西
                          蜀军中人才的缺乏,是怎样也弥补不了的。”
                          关于证点,户田先生指出:“人的才干总是有长有短。即使英明如孔明,也是无能
                          为力的。蜀国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收揽人才,是因为孔明之才太高,而又过于严肃认真的
                          缘故。”
                          各方面的才能都过于擅长所造成的悲剧——这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军师孔明自身所造
                          


                          IP属地:江西20楼2011-10-29 13:29
                          回复


                            IP属地:江西22楼2012-01-14 16:00
                            回复


                              IP属地:山东23楼2012-01-16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