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内吧 关注:35,665贴子:386,270

【转】齐达内是足球世界的伟大导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了齐达内,雅凯对世界冠军就有了梦想;但雅凯作梦也没有想到,他为齐达内量身定做的4—2—3—1(4—5—1),居然改变了世界足球的格局,成为世界足球主流的战术模式。他的偶然的灵机一动,今天却成为各主要国家队和俱乐部争相模仿的灵丹妙药。 

齐达内的横空出世,使雅凯仿佛捡到一件天上掉下来的宝贝。有了这件宝贝,原先的家当都可以扔了。所以,1994年8月齐达内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战,5个月后,雅凯就高调将坎东纳、吉诺拉剔出国家队。但如何用好这个宝贝,雅凯内心并没有底。1996年欧洲杯,法国的主力阵容如下: 

守门员:巴特斯 
后卫:利扎拉祖(左)、布兰科、德塞利(中)迪梅科(右) 
中场:德尚、卡隆布(双后腰)、齐达内(左)、洛科(右) 
前锋:德约卡夫、杜加里 

典型的4—4—2阵式,和欧洲大陆过去30年的主要模式毫无二样。这个强调双后腰的古典阵式,防守有余侵略性不足。所以在欧洲杯上,法国的表现差强人意,半决赛负于更有创造性的捷克队。波尔多队那个才华横溢、灵气十足的齐达内在国家队里显得有些缩手缩脚。此前,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国队当属普拉蒂尼时期。在普拉蒂尼鼎盛时期(82—84),法国也采用4—4—2阵式。4名中场:吉雷瑟、蒂加纳、费尔南德斯、普拉蒂尼。这个中场配置的特点是由1名后腰和3名进攻性队员组成1个“铁三角”,“铁三角”进攻组合华丽无比,进球率也很高,普拉蒂尼的进攻才华也得到凸显。1984年法国在欧洲杯上大获成功,普拉蒂尼也以9球荣获最佳射手。但这一阵式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就是抗打击不够,面对硬朗的球队常常吃亏。1982年面对德国在2球领先的优势下居然被逆转,与此不无关系。后普拉蒂尼时期,法国主力阵容改为5—3—2,试图通过增加1名后卫的办法加强防守,但中场控制力有所下降。1986年世界杯上面对巴西,虽然侥幸点球决胜,但场上场面居下风;面对德国时,普拉蒂尼显得独立难支,再负德国队(固然有体力透支的因素),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有鉴于普拉蒂尼的遗憾,如何用好齐达内,确实是让雅凯大费思量的首要问题。 


1楼2007-02-09 19:40回复
    1996年欧洲杯上有一支令人眼目一新的球队,那就是东道国英格兰队,它采用的就是4—2—3—1打法,可惜由于意外的原因主教练维纳布尔斯离职,这个阵式没有得到坚持,加上英格兰队名次并不显眼,4—2—3—1打法没有引起欧洲诸强的的重视。但雅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新阵式的潜力。 

    天才并不具备无中生有的能力。牛顿从树上掉落的苹果联想到万有引力原理,是因为他能从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异常。当初马赛和摩纳哥因为齐达内的“慢”而对他视而不见,而雅凯一见齐达内则如获至宝,这就是天才与庸人的区别;雅凯将4—2—3—1作为法国队的基本阵容,构成了以后法国称雄欧洲乃至世界的主要模式,再一次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的发现眼光。 

    让我们对1998年大多数场次主力阵容来分析雅凯的设想: 

    守门员:巴特斯 
    后卫:利扎拉祖(左)、布兰科、德塞利(中)图拉姆(右) 
    中场:德尚、佩蒂(双后腰)、齐达内(中)、杜加里(左)、德约卡夫(右) 
    前锋:吉尔瓦什 

    这套阵容里,从防守看,4名后卫加2名后腰,防守人数增加,防守层次分明,屏障深厚。这固然使防守能力得到加强。但法国这套“4—2—3—1”打法的最大创意不在防守,而在进攻。 

    由于防守人数增加,防守层次分明,屏障深厚,可以保证前场队员心无旁鹜发动进攻,这就保证进攻时,队员不会患得患失,领先时不保守,落后时不慌张,全队思想高度统一,意志得到坚决的贯彻。 

    其次,表面上看,前锋只有1人,进攻能力有所削弱。但雅凯的本意,前锋的主要作用并非得分,而是佯攻、牵制,拉开空挡(有人单单用前锋得分不高来质疑齐达内的助攻能力,其实是不了解雅凯的战略出发点)。 

    真正的进攻点在后面第二、第三乃至第四层次。第二层次由齐达内和左右边前卫(边锋)德约卡夫、杜加里组成强攻与包抄之势,而由利扎拉祖、图拉姆两个边后卫也轮番助攻,加上适时插上的帕蒂、甚至布兰科,构成了第三、第四波攻势。这样就构成了多点开花、层层推进的立体攻势。所以这些年来法国队前锋进球数并不特别突出,但是得分人数却是世界杯参赛国之中最突出的,并且前锋、前卫、后卫都有分布,对手防不胜防,图拉姆、布兰科的进球,看似偶然,内有玄机。那么,在这个体系里,齐达内的任务是什么呢?法国队流传一句话:“当你拿到球不知道怎么处理时怎么办?交给齐达内。”齐达内在场上,直接的得分助攻,只是他的任务之一;他的首要责任是根据场上形势,根据队友位置,或直传、或斜传、或后传(有目的的后传),让前、后、中、边各个环节全部盘活,使全队成为一架性能超群的进攻机器,让攻防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我方手中。许多人根据双后腰的设置,认为法国是以保守的防守取胜的球队,这实在是十分武断的结论。在国际足联世界杯总结上,法国队的平均控球时间、平均射门次数高居参赛国首位,进球数(12)也仅比巴西(14)少2球排第二(贝利将这支法国队看作仅次于1970年巴西队的历史最强队之一,不无道理)。但是仅仅以进攻或防守来理解法国队在98年的胜利并不准确。雅凯的哲学、齐达内的哲学,其核心是— 控制。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2楼2007-02-09 19:41
    回复
      下面对几个最有影响的足球队的阵容进行分析。 

      2005—2006年英超冠军切尔西主力阵容: 

      守门员:切赫 
      后卫:加拉(左)卡瓦略、特里(中)、费雷拉(右) 
      中场:埃辛、马克莱莱(双后腰)、罗本(左)、兰帕德(中)、乔*科尔(右) 
      前锋:德罗巴

      这个阵容,活脱脱就是98世界杯法国阵容的切尔西版。与本赛季(06—07)形成有趣对比的是,上赛季前锋德罗巴进球寥寥可数,可切尔西却提前3轮夺冠;本赛季德罗巴高居射手榜头位,切尔西却被曼联抛在身后。这既说明了“4—2—3—1”比“4—4—2”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又说明了今天的前锋不仅仅意味着进球,而且担负着另外的战术任务。所以纯粹用进球数来衡量前锋以至球员价值,是一种过时的观念。利物普的库伊特进球数也不算太高,却是教练心目中头号主力前锋,道理相同。巴塞罗拿的“4—3—2—1”和AC米兰的“圣诞树阵式”不过是“4—2—3—1”的简单变化形式。前者是为了让德科与罗纳尔迪尼奥职责分明,后者是为了解决卡卡与皮尔洛的分工而略作变化,将由齐达内担当的责任(组织与进攻)一分为二。可以说,巴塞的德科+罗纳尔迪尼奥=齐达内,AC米兰的卡卡+皮尔洛=齐达内;上述切尔西,埃辛+兰帕德=齐达内。 

      国家队方面,我们看本届世界杯意大利阵容: 

      守门员:布冯 
      后卫:格罗索(左)、卡纳瓦罗、马特拉奇(中)、赞布罗塔(右) 
      中场:加图索、皮尔洛、佩罗塔(三后腰)、卡莫拉内西(自由)、前腰(锋)皮耶罗(托蒂) 
      中锋(托尼) 

      这个奇怪的阵式,似乎像4—4—2,又像4—4—1—1,但都不准确。要诀是三后腰,对手弱,则皮尔洛突前,三后腰变双后腰,皮尔洛与卡莫拉内西、皮耶罗组成左中右伞型进攻面,托尼(吉拉迪诺)在前牵制,整个阵容就变成了“4—2—3—1”,对手强,则皮尔洛堕后,阵容换成“4—3—2—1”,即AC米兰式的“圣诞树阵式”,与法国的决赛便是如此。 

      但上述队伍共同的地方,都在于维持对场上形势的控制(不完全是控球),今年冠军杯决赛,两支被称为踢法最潇洒、最讲进攻的球队巴塞罗拿和阿仙纳不约而同摆出单前锋,“4—5—1”阵容,最后决定胜负的也并非双方的主力前锋亨利和罗纳尔迪尼奥,而是拉尔森和伊涅斯塔这些无名小卒。这都充分证明了形势控制得好,人人都可当前锋,失去形势的把握,空有超人的明星也徒呼奈何。 

      与人人争用“4—2—3—1”(“4—5—1”)的时髦做法相伴,人人争说齐达内,成了这个时代的时髦话题。和贝利、马拉多纳曾经的一样,齐达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杆。他给这个时代打上深深的“Z”烙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普拉蒂尼被称为“欧洲贝利”,济科被成为“白贝利”、马拉多纳被称为“小贝利”。九十年代,哈吉、斯托伊科维奇分别被称为“罗马尼亚的马拉多纳”、“喀尔巴阡山的马拉多纳”、连中国也出了个“马拉多纳”(矮脚虎赵达裕),至于阿根廷,延至今日,贝隆、加拉尔多、艾马尔、里克尔梅、萨维奥拉、梅西都变成了“马拉多纳的接班人”而齐达内,在他还在运动盛年时,就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尺。


      5楼2007-02-09 19:44
      回复
        卡佩罗为了激励托蒂,最好的办法是搬出齐达内:“光从足球天赋而言,托蒂已经和齐达内不相上下了。” 

        贝肯鲍尔为了敲打巴拉克,一会儿说:“齐达内是独一无二的,巴拉克无法和他相比”(2003年德国0:3负于法国后),一会儿说:“即使皇家马德里队拿齐达内来跟我交换巴拉克,我也不会同意的。虽然目前来看,齐达内比巴拉克水平要高一些,但大家不要忘记巴拉克现在仅仅25岁”。 

        至于捷克,和法国的友谊赛,干脆就渲染成“捷克齐达内”(罗斯基)对齐达内的挑战,完全忘记了自己队伍中还有一位和齐达内齐名的内德维徳。西班牙也有一个光芒四射的“齐达内”贝莱隆。在中国,已经出了2个“齐达内”(宋黎辉和郑智)。至于法国国内,米库、达尔玛、卡波、卡里埃、皮雷、里贝里、古尔库夫……已经排成一个长队了。

        但仔细分析,“齐达内第二”和“贝利第二”、“马拉多纳第二”,还是有所不同的。 

        普拉蒂尼、济科、马拉多纳与贝利位置不同,风格也殊异;贝隆、里克尔梅是中场,而梅西、萨维奥拉是前锋,他们的个人特点也差别很大,称他们为“第二”,与其说找贝利、马拉多纳的接班人,不如说是寻找某种安慰,或彩*民祈望中陆*合*彩式的希望。

        但齐达内呢?对法国人而言,或许也有类似的的精神需求。但在法国以外呢?世界杯之前,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专门找来齐达内的比赛录像给德国国家队,让他们仔细观摩齐达内踢球。 

        为什么不找马拉多纳的比赛录像?贝肯鲍尔任过将近6年国家队主教练,长期将马拉多纳作对手研究,手头一定不乏马拉多纳的比赛录像。贝肯鲍尔也很欣赏罗纳尔迪尼奥,为什么不找罗纳尔迪尼奥的录像呢?这2年罗纳尔迪尼奥可是如日中天啊,再说,巴西无疑是世界杯上德国头号强敌,而且贝肯鲍尔也公开表示,法国不是热门。 

        无独有偶,朱广沪最近也专门以齐达内的比赛比赛录像给中国队作技术专题讲座。


        6楼2007-02-09 19:45
        回复
          足球场上有两类球星深刻影响着我们。 

          一类的代表是贝利、马拉多纳,他们以自己卓越的成就、标志性动作、关键时刻如神灵附体般的决定性作用,以及长时期的影响力,使他们成为一种让观众久久难忘的现象。我们一想起贝利,眼前浮现的首先是他胸部停球、挑球过人、射门的标志性动作;一提起马拉多纳,闭上眼睛见到的往往是他中场带球连过五人射门的镜头。他们激起的,是人们宗教信仰般的狂热与迷信。他们是上帝! 

          另一类的代表是克鲁伊夫、贝肯鲍尔,他们比起前一类,或许少了些个人表演,但个人与整体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他们挑战旧的秩序,他们建立新的秩序,他们是革命者,他们是创新者。他们的球迷也许不如前者多,但是对足球的贡献未必比前者少。而他们留给足球的思考,他们对足球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其实在前者之上。他们带给人们的,除了足球热情外,更多的是智慧的启迪。他们是伟大的导师!

          而两种特质兼而有之的齐达内,他是过去十年法国人的上帝,他是过去十年世界足球的伟大导师,他是足球技术与战术发展到今天的集大成者。


          8楼2007-02-09 19:46
          回复
            速度够快.....


            IP属地:江苏9楼2007-02-09 19:51
            回复
              谢谢,先收下,慢慢看~


              10楼2007-02-09 23:00
              回复
                顶 
                来一次顶一次,好文章啊


                11楼2007-02-15 12:31
                回复
                  再顶


                  12楼2007-02-15 13:20
                  回复
                    居然有人看到了,高兴


                    13楼2007-02-15 14:44
                    回复
                      值得一看再看~!!


                      14楼2007-02-15 16:09
                      回复
                        交流交流好啊!楼主真厉害


                        15楼2007-02-15 16:12
                        回复
                          再顶~!!


                          16楼2007-02-16 12:38
                          回复
                            UP


                            17楼2007-03-03 20:28
                            回复


                              IP属地:天津18楼2007-03-03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