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东吧 关注:10,134贴子:63,319
  • 4回复贴,共1

【过洋乐、李用、熊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过洋乐
过洋乐是东莞丧曲,演奏时却雄壮响亮,并不悲哀低沉。对此,明东莞诗人陈靖吉有"昔人咏俗诗曰:箫鼓不知哀乐事,衣冠难辩吉凶人。"过洋乐是宋末时期,日本人送李用遗体回乡的古乐曲。
东莞人李用著有《论语解》,皇帝曾下诏授为校书郎。李用不受所封而归。理宗皇帝手书"竹隐精舍"匾额赐给他。南宋德佑二年(1276),元兵入据广东,李用使其女婿熊飞起兵勤王。因众寡悬殊,熊飞战死于韶州。是年十一月,李用只身东渡日本,讲授中国的诗书,日本人多被教化,尊称他为夫子。他81岁时逝世,日本人"以鼓吹一部,送丧返里"。因要过洋,日本水手顶风劈浪,划船必须尽力,只能用雄壮歌曲。至今莞人送丧,皆用日本鼓吹《过洋乐》,丧服"皆倭人倭帽以像之"。


IP属地:广东1楼2012-07-11 15:57回复
    (二)李用
    人物生平
      李用,东莞人 (生卒年末详),字叔大,号竹隐,东莞篁村白马乡人(现东莞市南城区白马社区)。李用最初从事于科举制度所应考的经义研究,自读了周敦颐、程颢、程颐诸人的著作后,便弃科举,而专心攻读理学,闭门读书近三十年,深得理学精髓,许多人拜他为师。
    典故轶事
      李用著有《论语解》,研究阐明周、程理学深奥的意旨,追溯儒家学说的根源,对书中词语解释得很明白,便于人们讲解诵读和学者传授。李昴英将该书献给朝廷,皇帝下诏授李用为校书郎。李用说:“著书难道是为了谋求功名利禄吗?”他不接受所封的职位而归。后又升他为承务郎,以表扬他的清高。把他所著的《论语解》印刷发行全国。理宗皇帝特手书“竹隐精舍”的匾额赐给他,他便以此匾为名建屋隐居。
    清风亮节
      南宋咸淳年间,提刑官刘叔子请人给李用绘像,挂于县学中。李用虽处于贫困境地,但仍以守道为乐,无所求于世。他教育学生,貌肃色和,诲人不倦,且循序渐进,故人们乐于跟他学习,造就了许多人才。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据广东,李用使其女婿熊飞起兵勤王,因众寡悬殊,熊飞战死于韶州。是年十一月,李用只身东渡日本,讲授中国的诗书,日本人尊称他为夫子。他81岁时逝世,日本人“以鼓吹一部,送丧返里”。此后莞人送丧,皆用日本鼓吹,号“过洋乐”。


    IP属地:广东2楼2012-07-11 15:57
    回复
      (三)熊飞
      历史人物(南宋)
        熊飞,东莞人(?一1276),东莞附城榴花村人。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春,元军馅宋都临安,南宋王朝已临崩溃局面。熊飞愤于国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励下,联络东莞各地义士,毅然率义军北上投奔文天样,抗击元军。熊飞将到江西时,被元将黄世雄所阻,乃诈为归附,借为元朝守潮州之名,引军沿循州、惠州返回东莞。
        熊飞第一次起兵勤王失败后,居住在东莞的宋宗室赵必劝他尊奉宋帝,然后再起兵,还捐出家资三千缗(一缗为一千文)、米五百石作军需。他采纳了赵的意见,打起宋军旗号,再次起兵抗元。
        九月,黄世雄得悉熊飞在东莞再次起兵,便派部将姚文虎领兵陷莞城,兵逼榴花村。熊飞在铜岭阻击,元军全军覆没,姚文虎被杀。铜岭战后,熊乘胜收复莞城,并挥军攻打广州,黄世雄怆惶北逃,遂克广州。
        这时元将吕师夔率军由江西进入广东梅岭,广东制置使赵溍命熊飞和夏正炎为将,领兵北上御敌。十月,与元军在大庾岭发生遭遇战,宋军战败,熊飞退守韶州,为敌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刘自立变节降元,打开南城门,元军便蜂拥入城,熊飞所部与元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殉难。
        熊飞殉难后,东莞人民敬仰他的民族气节,把他的衣冠与亡妻李氏合葬在榴花新围后 面山岗下的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举人何仁山倡导重修熊飞墓。
        许之鉴,莞城城西人。熊飞起义,他集兵千余人跟随熊飞抗元。榴花战役,他的战功最大。熊飞殉国后,跟从文天祥于汀洲,驻兵潮阳。元兵突至,力战五坡岭,被执,不屈死。


      IP属地:广东3楼2012-07-11 15:59
      回复


        4楼2012-07-11 17:39
        回复


          5楼2012-07-14 14: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