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东吧 关注:10,134贴子:63,319

介绍下自己的家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阳春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广东省阳春市夜景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辖15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309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


1楼2012-07-22 21:59回复
    大河水库旅游图片(摄影:漠阳虎)


    2楼2012-07-22 22:05
    回复

      大小:599*488 - 77k
      大河水库旅游图片(摄影:


      3楼2012-07-22 22:06
      收起回复
        中文名称: 阳春
        外文名称: Yang Chun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春城、合水、三甲等
        政府驻地: 春城街道
        电话区号: 0662
        邮政区码: 5296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南部
        面积: 4054.7平方千米
        人口: 109.25万人(2008年)
        方言: 阳春话(白话)、涯话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广东花滩森林公园,南国第一洞府-凌霄岩,玉溪仙景,龙宫岩等
        火车站: 阳春火车站
        车牌代码:
        


        4楼2012-07-22 22:11
        回复
          简介  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8.1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年计划的106%,人均生产总值完成19944元,同比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47.3亿元,同比增长5.3 %;第二产业80.1亿元,同比增长25.2%;第三产业50.6亿元,同比增长14.2%。三大产业比重优化为26.6:45.0:28.4。   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为261.1亿元,同比增长31.6%,完成年计划的111.1% 阳春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阳春,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是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地带,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总人口109.25万,辖15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地春城。   阳春是珠三角与粤西的交通中枢,交通方便。贯穿境内105公里的三茂铁路通达汕头、深圳、广西、云南、重庆;已开通的罗阳铁路、阳阳铁路、省道S113线一级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阳茂高速公路及相邻的325国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从阳春到广州、珠海2个小时,到深圳、香港3个小时,阳春已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2


          5楼2012-07-22 22:12
          回复
            自然地理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的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阳春夜景16’27"至112°09’22",北纬21°50’36"至22°41’01"。   东连恩平市,东南与阳江市相接,西南与电白县相邻,西接信宜、高州市,西北与罗定市相连,北与云浮市、新兴县接壤,是连江门、茂名市,肇庆及五市、三县的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相邻,距阳江港口60公里。
            行政区域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市府所在地春城。   陆路,从市区至江门市236公里(公路里程,下同)至广州市266公里,至深圳市429公里,至湛江市246公里;   水路,从市区沿漠阳江南下经阳江市至北津港口入南海,航程85公里。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


            7楼2012-07-22 22:13
            回复
              历史沿革清以前  战国(前3世纪),阳春为百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兵第一次南征百越下岭南,置南海郡,阳春地属之。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兵第二次南征百越,在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阳春地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
              阳春钩髻顶惊现“佛光”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阳春地建县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年),撤高兴郡,莫阳县属高凉郡。今阳春境北部为苍梧郡临允县地。   南朝宋元嘉年间,在原临允县南部(即今县境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均属新宁郡。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阳春郡辖阳春、甘泉二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销阳春郡,阳春县属高州;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分甘泉县置西城、流南二县,均属端州。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凉郡,阳春县属之;撤销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铜陵县,属信安郡管辖。


              8楼2012-07-22 22:14
              回复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市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称铜陵郡),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岭南道。武德五年(622年)恢复西城县,属春州;撤销勤州,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不久,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辖铜陵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   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及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春州又称南陵郡,并析阳春县置罗水县属之;勤州又称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领阳春、罗水二县;勤州由富林徙治于铜陵,又称铜陵郡,领铜陵、富林二县。 五代(907-960年),属南汉,复置流南县,春州领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春州,阳春、罗水、流南三县改属恩州。次年,复置春州,撤销勤州;并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罗水、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销春州,阳春县改称新春县,属新州辖。天禧四年(1020年),再复春州,新春县复称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春州,把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9楼2012-07-22 22:14
                回复
                  元代沿宋制,阳春县仍属南恩州(至元十三年至十八年曾改称南恩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年),从阳春县划出富林及西部山区并入东安县(1914年改称云浮县)。   清代沿明制,阳春县仍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至13年(1912~1924年),阳春县属肇罗阳镇守使管辖。   民国14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   民国25年10月,改隶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7年1月,改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   民国38年2月,改隶广东省第十行政区专员公署。


                  10楼2012-07-22 22:15
                  回复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22日,阳春县解放,隶属粤中地区专员公署。   1950年7月,明代由阳春县划出并入东安县的西部山区,从云浮县划归阳春县。
                    一江两岸1952年5月,阳春县改属粤西行政区(因署治湛江,1956年改称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   1958年11月至1961年3月,阳春县与阳江县合并为两阳县。   1961年3月,复设阳春县。   1983年9月,改属江门市管辖。   1988年1月,归阳江市管辖。   1994年5月5日,阳春撤县设市(县级),由阳江市代管。


                    11楼2012-07-22 22:15
                    回复
                      经济发展  “十五”时期
                      阳春公园处,阳春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比预期目标高0.6个百分点。005年完成生产总值86.6亿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年均增长16.1%。金融运行平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三大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0.1∶24.6∶25.3优化为2005年的35.7∶34.2∶30.1。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实施“工业富市”战略初见成效。2005年全市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工业总产值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年均增长16.2%。民营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产值实现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年均增长22.8%。宏大钢铁公司突破10亿元产值大关。五年来,兴建了站港、黎湖工业园,培育发展了康润家具有限公司、一片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超亿元工业企业,扶持引导宏大、宏信、凌霄泵业等重点企业实现增资扩产,成功地对丝厂、合水糖厂、电影公司、影剧院、市府招待所和医药、粮食系统等一批国有企业实施了产权改革。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建材、机电、钢铁、纺织、家具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特钢、医药、彩印、电子加工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全市已有1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8个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1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是我市创工业名牌最多最好时期。


                      12楼2012-07-22 22:16
                      回复

                        大小:599*488 - 80k
                        大河水库旅游图片(摄


                        13楼2012-07-22 22:19
                        回复

                          大小:599*488 - 52k
                          大河水库旅游图片(摄影:漠阳虎)34


                          14楼2012-07-22 22:20
                          回复


                            15楼2012-07-23 08:41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6楼2012-07-23 12: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