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点点愁吧 关注:77贴子:1,197
  • 0回复贴,共1

【水墨丹青】我看《画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看《画菊》
戏馀诗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以聊慰重阳。
今天的重阳渐渐被淡忘了,顶多也就是发发短信就算过了节,重阳,本该是团圆的节日,但今天,重阳之时,即便不团圆也不会有古人的那样的哀伤。因此,重阳就成了一种唯美的意向,在古诗词中,重阳相伴的总有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清照《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人比黄花瘦”这些诗词中的菊花都是以现实中的菊花为写作对象,而宝钗这首诗,话出了水墨丹青的墨菊,写出了丹青妙笔的宝钗。
首联“戏馀诗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便出语不凡,写菊却不点菊字,反而从画师写起,蘅芜君自是淡然,她笔下的画师亦是潇洒,这位画师好似画的不是菊,画的是他的心,他的心偌大,所以笔下的画也自是大气,大气的称自己手中的画笔是“戏笔”,落笔非淑而狂,狂到自己说“不知狂”,画师心中菊花的恬淡自矜岂是水墨丹青较之的得?
颔联“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一袭上文的豪气之风,首联便是“狂”,颔联当然在气势上也不能输,一个“泼”一个“染”就显出画师的画技高明,何况这画师仅仅就用墨来画菊,这墨菊不事张扬,不申不张。此刻给我的感觉就是宝钗就是这个画师,她的淡雅香醇,她的淡然于怀,全部都寄托在这墨菊上,我们还要注意,这幅画上的墨菊是正盛的,虽然有霜,但是这菊依然傲世,依然让这画师泼墨染霜。这多像宝钗啊,虽然不幸,但是她也要活得精彩,从不轻易打开心扉,从不啼哭于闺,这个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竟像个老者一样的成熟,淡然,活的就像一杯茶,让人品,值得品。
颈联“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这菊画的淡浓神会,这菊画的竟然腕底生香,风前留影,跳脱秋夜。墨菊的淡雅也胜过金菊的盛艳,这就像宝钗这朵白牡丹,胜过其他花儿一样,原因曹公早就有说明,他还是托宝钗之口说出来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是的,也许这就是宝钗为百花之首的原因吧,而黛玉的风流雅致,小文人的气质,终究只是芙蓉一点香。
尾联“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以聊慰重阳”,上文是那样的豪放又不失处世的淡然,尾联收的中规中矩,宝钗的一颦一笑大概就像着墨菊一样吧,不事张扬,淡雅之极,但也风前会影,引得别人腕底生香。
我想这首《画菊》要是让黛玉写的话,应该是残菊悲风,应该是金菊已残吧,就像易安的“人比黄花瘦”,是可以引人一哭的一幅残菊图,这种悲风也许会胜过葬花的悲情。
这首《画菊》不算蘅芜君的佳作,毕竟整个菊花诗就是为潇湘子量身定做的,蘅芜君的文采要在《螃蟹咏》中体现,她的《螃蟹咏》力压众人,那是写绝了的诗。这就是潇湘妃与蘅芜君的区别吧,潇湘妃总是以情制胜,蘅芜君以理制胜,潇湘妃总是以偶制胜,蘅芜君以奇制胜,潇湘妃总以浓艳辞藻制胜,蘅芜君总以淡极质朴赛人。
这首《画菊》画的就是宝钗之风,诉尽的是宝钗的心,倒尽的宝钗之影。所以脂砚斋说的不错:“宝钗诗全写自己身份”,瞧,这画的,写的不也全是自己身份吗?到底还是蘅芜君。



1楼2012-07-31 08: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