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清莲吧 关注:62贴子:10,159

回复:(*^__^*)阅尽传统诗词菁华,一览华夏文化风采 [古典诗词鉴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袁枚【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做过溧水、江宁等地方官,后定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小仓山。人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诗作明白流畅,清新灵巧。有些绝句写得有韵味,有意境。 
 【说明】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和当时广大老百姓身受徭役离乱的生活悲剧作了尖锐对比,批判了前者,同情后者。同时揭示出恰恰是前者导致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后者的深重灾难。诗写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解释】①马嵬驿--即马嵬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随军将士的胁迫下,勒死杨贵妃。②长恨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侧重于同情。③银河--天河。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这两句说: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④石壕村--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石壕吏》中的一个村庄,村里有户人家在唐王朝的暴政下,害得家破人亡。《石壕吏》的历史背景就是安史之乱,即《长恨歌》写到的那个时候。⑤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这两句说: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71楼2007-03-17 20:36
回复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写在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诗人退居山阴时作,当时62岁。诗人一生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中原,到六十多岁仍是壮志难酬,此诗就抒发了自己满腔的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首联写年轻时的雄心。“早岁”,早年,指年轻时。年轻时哪里知道世界上的事情会这么难办,这么充满艰难险恶。陆游年轻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但诗人回想起来,那时实在是太天真了。“中原北望”,是“北望中原”,因格律作了调整。北望中原失地,气涌如山。“气”可以是愤慨之气,也可以指壮气、豪气。这二句表面上好象自悔当年不知世事充满艰难,北望中原充满壮气,信心很足,实际上是写朝廷不思恢复,英雄无用武之地,收复中原之事充满艰难、曲折、渺茫无望。心情无比沉重。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两句相对,回顾自己在抗敌斗争中的事迹。上句是写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难侵,宋将刘琦、虞允文等在瓜洲一带造战船击之,金兵败退。诗人当年在镇江作通判时踏着积雪上焦山看见我方战船密布。下句是诗人在南郑军中供职,曾在大散关,冒着秋风、横戈越马,反击金兵。这是诗人在抗敌前线上两个难以忘怀的事迹。“楼船”、“铁马”是要突出的事件,“夜雪”、“秋风”是时间,是环境,“瓜洲渡”、“大散关”是事件、环境产生的地点,两个回忆镜头概括而集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北伐有功,自比万里长城。这里,诗人是说自己曾以北伐恢复之功期待自己,但自己的志向至老都未能实现,空有自比为国家长城的雄心,对镜自照,两鬓都已经花白了。颈联已由前一联的回忆回到现实中,诗句充满英雄暮年难平的悲愤和无限的慨叹。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申述北伐曹魏的决心,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名世”:名扬于世,著名于世。“堪”即“可”,“伯仲间”兄弟间。《出师表》足以名扬后世,千载以来有谁能和他的作者相提并论呢?诸葛亮虽然知道世事充满艰难,但却毫不动摇坚持北伐,这里诗人以诸葛亮自勉,再表恢复中原的决心。陆游一生景仰诸葛亮,并反复称道诸葛亮的《出师表》,如《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七十二岁吟》“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因为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可以算代表陆游说出了心事。 
     这首诗抒写了自己在朝廷执行投降国策的情况下,不得实现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的愤慨。首联回忆早年的雄心,颔联追述战斗生活,颈联感慨现在的壮志未酬,尾联抒发收复中原念念不忘的心情,全诗虽只有八句,但写出了诗人一生的追求和一生的感慨,诗歌还借史咏怀,含蓄曲折,蕴含丰富。诗多层次、多转折,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另外,对仗工整,声调铿锵,回肠荡气,第二联把六个名词串联在一起,名词与名词间的关系组成画面,结构特殊,并给后人以影响。


    74楼2007-03-17 20:37
    回复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开篇就提出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温庭筠这首《梦江南》小令,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创造了空灵疏荡的艺术境界。依照王国维的论述,艺术境界有客观景物的境界和人物心中的感情境界。他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艺术的境界是情与景的融合。《梦江南》写的是思妇倚楼望归舟的惆怅缠绵之情,在极其简短的27字中,竟把情语和景语写得淋漓尽致。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以行为显露内心的盼望与期待。晓晨弄妆完毕,她就急匆匆地独自登上临江的楼台倚栏眺望。简单的两句明白如话的叙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思绪。“独倚”显示出她要改变这种孤独的处境,急切盼望游子归家与她团聚。“望江楼”点明她倚楼望江,面对浩浩江水,痴痴地了望归舟。她的思念的深情,已在这平淡的句子里表达出来了。这是思妇倚楼独望的艺术意境的开端。接着,作者把这种刻骨相思之情激化,感情的发展推进一步,以悠悠江水反衬绵绵情思,“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归舟,太阳已经西斜,快近黄昏了,在高楼上整整眺望一天江面了。这里“脉脉”写的是“斜晖”,“悠悠”写的是江水,但一语双关,斜晖脉脉蓄含无限情思,极目悠悠江水,愁与恨无法控制了。是景语,也是情语,所描绘的是江中景,抒发的是思妇的心中情,她心里的千言万语,正在这一整天的怨望中表达出来了。白居易《长相思》词中有:“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悠悠”的思绪与怨恨,与这首词的意境相同,悠悠流水正象征着主人公的悠悠情思。最后,“肠断白苹洲”一句,把全篇情思推向最高潮。在“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绪更加强烈,所望见者,非所欲见,望见的是千帆而过,而游子的一叶归舟却无法盼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思念,等待的感情越来越强烈,因而揭出“肠断”,柔肠寸断,她已伤心到了极点,思念之情,也登峰造极。“白苹洲”原是长着白苹的水边小洲,梁柳恽《江南曲》有“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句,后人往往把白苹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苹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现在白苹花又开了,人在何处?整整一天的急切盼望,内心思潮的翻腾起伏,最后以“肠断白苹洲”的悲怨结束。这样,把思妇的心中境写得空灵疏荡,余味隽永。 
       在温庭筠以前,诗人写词所运用的艺术手段都比较简单,同样的词调中,像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写洛阳少女独坐花尽春空的庭院时的伤春之情;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极写江南的山光水色,景物宜人。都属词中的成功作品,而温庭筠这篇《梦江南》,我们可以看到他熟练地把握词的抒情特点,把人物描写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心理刻画细腻逼真,语言简洁凝练,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扣紧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但不见文字雕琢的痕迹,风格自然清新。从温庭筠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将词的创作推向成熟的阶段。


      75楼2007-03-17 20:38
      回复
        曾宪一:同题乌江亭,观点各不同――赏咏史诗二首 题乌江亭①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②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 牧 

         叠题乌江亭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③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 

         【注解】 
        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③肯:岂肯,怎愿。 
        【对比鉴赏】 
         两诗都是咏史诗,都采用议论的方法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发表看法。两人观点针锋相对,但都能言之成理。 
        杜诗第一句中“事不期”的意思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作出事前的预料。杜诗第二句强调只有“包羞忍耻”才能算作“真男儿”,实际是批评项羽不应灰心丧气,含羞自刎。王诗第一句的“壮士”是泛指勇猛善战的将士,第四句中的“君王”是指项羽;王诗第二句中“势难回”指的是项羽垓下失败之后,根据当时形势,再也难以回到江东去了。 
        杜诗一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为前面提供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王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两诗议论失败的角度不同,杜诗是从项羽自身原因角度,王诗是从壮士整体原因角度。杜诗高屋建瓴,一气呵成,颇有气势;王诗论据坚实,击中要害,末句反问含蓄有力。王诗“江东”两句反驳杜诗的后两句,可见王诗是对杜诗翻案文章的再翻案,立论真切实在,也道出了项羽兵败自杀“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


        76楼2007-03-17 20:38
        回复
          咏物诗两首居洛初夏作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①雨乍②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③因风起, 
          唯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①清和:天气清明暖和。 
           ②乍:初。 
           ③柳絮:暗指政治上见风使舵、投机之人。 

           画眉鸟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②。 
          始知锁向金笼③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 

          【注释】 
           ①啭:鸟声婉转。 
           ②对高低:时高时低地飞转。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抒怀诗。诗人借景抒情,寄寓自己的政治态度。 
            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两诗的相同点,都是咏物抒怀,前者自比向日葵,后者自比画眉鸟,借诗抒发自己的政治立场。 
            两诗的不同点,前者借诗表达自己忠君不移的立场,后者则侧重于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向往放情自在的生活态度。这是由于他们当时的处境不同,从而引发了不同的感怀。


          77楼2007-03-17 20:39
          回复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的解读 

             朱熹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昨夜无眠,读一本有关诗词鉴赏的书籍时见此诗,试着从不同角度解读,有所感而记之。 
             解读一:字面解读 
             不算大的“半亩方塘”深邃清澈如镜,天光云影闪耀浮动其中,妙不可言。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渠)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补充进来。 
             解读二:以接受美学的方法解读 
             接受美学认为,完整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者的作品在经过了读者的接受过程(也即再创作过程)后,才成其为文学。作品实际上处于一个永久性的动态变化中,它因读者不同而不同,也因同一读者不同时间的阅读而不同。所以,这首诗可以这样解读:“半亩方塘”即是书(作品),其中情趣蕴含无穷(“天光云影”和它们的“共徘徊”);“清如许”,书中不断出现的更多的情趣;“源头”,诗作者本人;“活水”,诗作者对书中情趣的新的领悟。简言之,诗意是说诗作者朱熹对书不断有新的参捂,也即作品的再创作过程持续不断。此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每读辄新。当然,此处的书可以是指特定的一本书、一首诗词(一个作品),也可以是泛指意义上的书,解读时略有不同。 
             解读三:以禅理解读 
             “半亩方塘”指诗人的心境、智慧,它象镜子一样对美妙的大千世界进行反映,对万物至理进行品味体会,它之所以能够“清如许”,是不断读书(“源头”有“活水”不断补充进来)的缘故。 
             如上,解读一虽然也饶有情致,富于理趣,诗意上也讲的通,但是譬如欣赏美人而未把顾盼传神的眼睛作为有机的整体放到一起来对待一样,毕竟是未全得佳妙处,与诗人的本意相去甚远。解读二、解读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这首诗的深层哲理,哪一个更符合诗作者本人的原意都已经无从知道,也已经不重要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再读出新的东西来,若能记之与此而启示于大家,岂非乐事?


            78楼2007-03-17 20:39
            回复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赏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名家点评] 
               姚 鼐:放翁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今体诗钞序目》 
               赵 翼: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未见。《瓯北诗话》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


              79楼2007-03-17 20:41
              回复
                谢脁: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 
                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① 


                【作者】 
                 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大康)人。曾任宣城火守,尚书吏部郎,世称“谢宣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遭始安王箫遥光诬陷,下狱死。其诗学谢灵运, 风格清新秀逸, 为当时人所爱重。梁武帝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有《甜宣城集》五卷传世。 

                【注释】 
                 ①何极:言无穷。 

                【品评】 
                   《玉阶怨》,乐府调名。本篇《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楚调由》,是一首宫怨诗,抒写幽居深宫的宫女长年不见君王的怨情。开头二句写环境,以暮色中的宫殿、低垂的珠帘、飞动的秋萤渲染出一种愁惨凄凉的气氛。而那些在夜色中往复的秋莹,点点磷光,就象珠帘中人那般楚楚可怜、孤独无依。后二句正面写人。帘中宫女一针一线机械地缝着罗衣,借以消磨这寂寞难耐的长夜,让如花的青春从指尖流淌过去,她的心却起伏不平,充满了幽愤怨悱。此诗体制短小,意蕴隽永,音律和谐,讲究对仗,代表了永明体的特色,开唐代五、七言宫怨绝句之先河。所以沈德潜说此诗“竟是唐人绝句,在唐人中最为上者”。


                80楼2007-03-17 20:42
                回复
                  汉乐府《梁甫吟》诗欣赏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①。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②。 

                   此诗为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一作《泰山梁甫吟》。“甫”亦作“父”。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土的故事。故朱乾《乐府正义》解释说:“(此诗)哀时也,无罪而杀士,君子伤之,如闻《黄鸟》之哀吟。后以为葬歌。”指出它首先是“哀时”之作,成为“葬歌”是后来的事。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记载:春秋时齐国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同事齐景公,各有殊功。一次国相晏婴“过而趋之,三子者不起”,这使晏婴甚为难堪,便在景公面前进谗,说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乃“危国之器”,应该除掉。景公以为然,便由晏婴设计,以二桃赐三人,让他们自己表功争桃。公孙接、田开疆先自报功劳,各取一桃,最后古治子说:“我的功劳比你们都大,桃子该给我吃。”说罢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听了都感到羞愧,认为自己功小争桃,是贪,争得不对又不死,是无勇。于是二人退还桃子,自杀而死。古治子见自己动武争桃而使二人羞愧以死,也自责不仁不义接着自杀。 
                   历史上臣子因功高震主而被杀的事例极多,而此诗之所以以《梁甫吟》为题,特别选定二桃杀三士之事进行歌咏,是因为这件事太具有戏剧性了,太使人震惊了,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警觉和深思。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累累,起伏相连的样子。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语出《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国相”,字面上是点明其身分,实际上是谴责这个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沟通上下、协调文武之责的“国相”,何以不容人至此?这样的行为与“国相”的地位、气度、职责该是多么的不相称!“齐晏子”,是直点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远展出示众,使人们知道,这个善机变、巧谋画的“名相”,竟干出了这样的事。 
                   关于此诗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说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应该有晏婴这样的能臣。其实读一读《晏子春秋》原文就十分清楚了,晏婴进谗纯出私怨,谗言中加给三土的罪名皆属无据。晏婴是历史上多谋的“名相”,但人无完人。《晏子春秋》尚如实记载,后人也就不必曲为之说了。 
                   从诗的主题和语言看,这首古辞当是出于文人之手。在汉乐府诗作中,此诗显得朴拙了一些,但结构还是比较严谨的,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层层推进,语语相衔。诗中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可见是经过一番锤炼之功的。 
                   【注】 
                   ① 又,原作“文”,义难通。《西溪丛话》引《艺文类聚》作“又”,今从之。按“又”、“文”二字行草书极相似,疑抄书人不明,误书“又”为“文”。 
                   ②齐晏子:即晏婴,齐国大夫,为国相,以多谋著称,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③关于此诗作者,《艺文类聚》、《乐府诗集》皆题三国蜀诸葛亮作。按谓此诗是诸葛亮作,所据只是《蜀志·诸葛亮传》“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一语,实不足为凭。《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论本诗“不起于亮”,甚辩,今从之。


                  83楼2007-03-17 20:43
                  回复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鉴赏 

                     陆游自少至老,好学不衰,集中写夜读的诗篇,到八十岁以后还多见。他诗歌创作的高度成就,和这种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他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年四十一。 
                     陆游到南昌前,任镇江通判,与友人韩元吉、张仲钦、王明清、张孝祥等,得同游、唱酬之乐。改判隆兴,孤寂无侣,郁郁寡欢,公余更加肆力读书。首联自叹为“碌碌无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遗书可读,是夜读的缘起,诗笔平平;联系陆游的生平抱负和志越,内涵却不简单。陆游早年即饱报国壮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顾以“奇才”自负;自称“腐儒”与“叹无奇”,都含有“世不我许,我不世与”——即当道不明,才不见赏之慨。“独喜遗编不我欺”,则含有不屑与世浮沉,而要坚持得自“通编”的“济世”理想之意;与五十二岁时作的《读书》的“读书本意在元元(指人民)”,六十七岁时作的《五更读书示子》的“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指伊尹、吕尚的进身济世)”,“万钟一品不足贵,时来出手苏元元”,七十三岁时作的《读书》的“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兔愚”,七十五岁时作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雷一灯青”,八十一岁时作的《读书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饥讲虞唐(指尧舜治国之道)”,“古言(指儒家的“济世”理论与思想)不吾欺”,八十五岁时作的《读书》的“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环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等句参看,其事自明。 
                     次联从室内写夜读,是全诗最精采的两句。陆游到老还以眼明齿坚自豪,而头上可能早已出现一些白发,故四十以前,即已谈及“白发”,这里出句也说是“白发无情侵老境”。这句孤立看便无奇;与下句作对,却构成很美的意境: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还觉得意味盎然,象儿时读书一样。“白发”、“青灯”,“无情”、“有味”,“老境”、“儿时”’一一相映成越,勾人联想。凡是自幼好学,觉得读书有味(这是关键),到老犹好学不倦的人,读了这联诗,都会感到亲切,无限神往,沉浸于诗人所刻划的夜读情景.这一联与后期的《风雨夜坐》中的“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一联,最能打动中老年人胸中的旧情和书味,把他们的欲言难言之境与情写得“如在目前”。诗人六十三岁时作的《冬夜读书》:“退食淡无味,一窗宽有余。重寻总角梦,却对短檠书”,七十七岁时作的《自勉》的“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等句,可和此联参证。 
                     第三联从室外写秋夜。在“高梧”树叶的摇落声中传来“寒意”;重复敲打的更鼓报过二更,明日公务在身,虽书兴犹浓,而“唾期”却苦不能延。策策、冬冬,声声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联以写入睡前的进食作结。忍饥读书,一杯山药煮成的薯粥,却认为胜过“琼糜”。从进食情况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情怀。八十四岁时作的《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的“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等句,更可见出他这种生活与情怀贯彻始终。这两联笔调清淡,但意境不薄。 
                     陆游诗风格在统一中富有多样化,这首诗是他的平淡疏畅又富有深味的作品。 

                    〔解读〕 
                     陆游自幼好学,可以他的诗句“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为证。而他的诗集中写夜读的诗篇,到八十岁以后还很多见,如八十五岁时作的《读书》中写道:“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怀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我们不难发现,陆游在诗歌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与他刻苦好学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他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陆游四十一岁。 
                     陆游自言“六十年间诗万首”,而诗的首联却以“腐儒碌碌叹无奇”起句,显得意味深长。因为他曾在《融州寄松纹剑》中有过这样的诗句“耻作腐儒长碌碌”。如今竟然能以“腐儒”自居,似乎有悖于早年的一腔壮志凌云。联系当时陆游的境遇,初任隆兴通判,孤寂无侣,落落寡欢,只能用读书排遣心中的抑郁,便有了“独喜遗编不我欺”。所以,回过头再去品味“独喜遗编”还是表现了他一贯积极的入世观。因为陆游读书是为了“济世救民”,有其诗“读书本意在元元(指人民)”为证。 
                     颔联的“白发”令人滋生出老境的颓唐,但是在“青灯”之下,却别有一番意韵。有位哲人曾说过“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所以儿时读书是有滋有味的,早生华发的陆游如今在青灯的陪伴下,仿佛重又回到儿时,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此联写室内夜读,晓畅平易,精炼自然,亲切有味,是全诗最精彩的两句。 
                     颈联写室外的秋夜。窗外传来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策策”声响,更鼓“冬冬”声报过二更,催促诗人应该歇息了。诗人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尾联写了诗人入睡前的进食的情景。专心读书的诗人感到有些饥肠辘辘,便把山药煮成的薯粥,认为赛过琼浆,于是一个安贫乐道、孜孜好学的诗人便凸现了出来。 
                     整首诗叙事平实亲切,语言平淡流畅又蕴含深意。


                    87楼2007-03-17 20:44
                    回复
                      泛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又】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l162)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88楼2007-03-17 20:45
                      回复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 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


                        89楼2007-03-17 20:45
                        回复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苦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赏析1]这是一首咏梅的名作。诗人隐居在西湖孤山,以梅为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以隐士的身份准确地把握住了梅的精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从水边疏影和月下暗香写梅花的姿态和神韵,突出梅花的清幽高洁之美。这一联诗,就成了隐士清高人格的象征。后人有诗怀念林逋说:“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林逋因咏梅而不朽,梅花团林逋的名句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蕴味,在后人看来,梅花与林逋已混同为一,梅花就是林逋,林逋就是梅花。 (选自:《古诗词诵读精华》) 

                           [赏析2] 百花都凋残了,只有梅花开得茂盛美好;小园的风光都被梅花独占了。梅花疏淡的影子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水里,清幽的香气在黄昏朦胧月色里飘散着。白色的鸟儿被梅花吸引住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一眼;粉蝶如果有知觉,也该会消魂。幸喜我能以诗和梅花亲近,用不到那些花天酒地的权贵来凑趣了。 

                           [赏析3]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91楼2007-03-17 20:46
                          回复
                            陶渊明《饮酒》简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结庐:构筑居室。尔:如此。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此指庐山人。日夕:傍晚。相与还:结伴回家。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忘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鉴赏】 
                             陶渊明曾作《饮酒》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首句即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悠然的画面,即一个无车马喧闹的场所。接着为了回答“在人境”,“无车马喧”的疑问,诗人吟道“心远地自偏”,从而不仅道出了此词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菊生篱下,诗人欣然采之,不期抬头,南山在眼前遥相问候。这一“采”一“见”, 似有意又似无意, 全凭兴之所致,而意境便在不经意中自然天成。因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接下来两句以山间夕阳,飞鸟归林进一步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就在这样的情景下,诗人情不自禁地抒发了人生真谛的感悟,那正是一种欲辩已忘言的境界,而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全诗淡泊清新,用字简炼,然意境全出,读之如山泉般清冽,飞云般舒展。其中“菊”,“飞鸟”象征着诗人对高尚情操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含蕴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而读者也在这“语有尽而意无穷”的诗作之外,引发无数遐想,达到淡忘尘世、融于自然的境界。


                            92楼2007-03-17 20:47
                            回复
                              宋人咏梅诗三首/朱长青 

                              和秦太虚梅花⑴ 
                                 苏轼 
                              西湖处士骨应槁⑵,只有此诗君压倒⑶。 
                              东坡先生心己灰,为爱君诗被花恼⑷。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⑸。 
                              万里春随逐客来⑹,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⑺。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⑻。 
                              注释: 
                              ⑴秦太虚:即秦观,字少游,号太虚。 
                              ⑵西湖处士:林逋。宋人。隐居在西湖孤山,喜养鹤植梅,有“梅妻鹤子”之称。槁(gǎo):干枯。骨应槁:言其死已久。 
                              ⑶此诗:指秦观写的《和黄张曹忆建溪梅花》。 
                              ⑷被花恼:指因梅花而引起的种种思绪。 
                              ⑸裙腰:长着碧草的山腰。 
                              ⑹逐客:作者被贬后的自谓。 
                              ⑺草草:指愁绪纷乱。 
                              ⑻畀(bì):给(以)。昊(hào)广大无边,指天。畀昊即给予上天。 
                              解读: 
                              这是苏轼唱和秦观的一首梅花诗。当时作者在黄州贬所。开头两句入题,赞美秦观所写的梅花诗已把擅长于描写梅花的林逋的咏梅诗压倒。紧接两句写出了自己读了秦诗后的感受:原本已如死灰的心被激活了,“被花恼”,表示感情起了波澜,有了看花的兴趣。这两句也还是赞美秦诗,写出了秦诗的感染力。于是作者就兴趣盎然地去赏梅了,五、六、七、八四句写黄昏月夜踏雪观花的情趣。在作者看来,江头盛开的千树梅花,独占魁首,使得春光也比她不过而黯然失色。作者特别欣赏竹外斜倚的一枝梅花,这是无意争春、自甘寂寞的竹外孤梅,同苏轼当时的处境、心情正好吻合。九、十两句回忆当年在杭州醉眠孤山赏梅的情景。最后六句抒发感慨。自己是个被远贬万里的逐客,十年过去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已老病在身,愧对良辰美景,还不如让梅花随着送春归去的风雨,回到天上算了。 
                              全诗由梅及己,将爱梅、赏梅的情怀与自己的处境紧相关合,表情达意,曲折有致。


                              95楼2007-03-17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