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日吧 关注:380贴子:2,833
  • 10回复贴,共1

★★★【我与游戏杂志的一些回忆和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12-11-06 18:36回复
    图太小了,重新发~
    我1987年出生,今年25岁。今天完全是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才写这个东西:我上班的时候闲来无事用手机上我以前非常喜欢的游戏杂志《游戏日》(09年年初停刊)的百度贴吧(我在我们单位的电脑没有上网权限)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早已过时许久的“新闻”:2012年2月,中国第一本电视杂志《电子游戏软件》停刊了……虽然不买这本杂志很多年了,但看到这则迟来的许久的“新闻”时,仍然非常震惊……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快餐化和碎片化的现代社会,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所以请大家放心,我写的这篇回忆不会很长——也许
    我能用诗意的语言去描述我与游戏杂志曾经的回忆与故事,只可惜生活不是诗……
    我第一次买游戏杂志的时间要比很多资深玩家要晚,2000年,当时买的第一本游戏杂志是早已停刊多年的《游戏同志》。当时买游戏杂志的原因其实很偶然,我是一个95年就开始看足球的球迷,那时KONAMI的“实况足球”系列一直是我的最爱。当年买《游戏同志》的主要原因是它有一个专门讨论“实况足球”的专栏,经常能看到各位高手讨论战术、阵型、球员使用、微操作等等心得的文章。以后才买的《电子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和《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包括其附属杂志《游戏批评》、《掌机王(SP)》、《掌机迷》、
    《游戏光环》、《电玩新势力》、《游戏人》等等)。后来《游戏同志》因为不明原因发生分裂(据当时一部分当事人写的文章说是因为杂志产权不明晰造成的分裂,但未证实),原《游戏同志》的一部分杂志编辑如老张、Michel等人独立出来,做了一本叫《新·游戏同志》的杂志。从那时开始我才算真正由一个喜欢玩游戏(而且在当时是仅仅局限于“实况足球”系列)的“业余爱好者”走向了一个对电视游戏发展史有系统认识的玩家。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要在这里向早已逝去多年的《游戏同志》杂志说一声:谢谢。


    IP属地:重庆2楼2012-11-06 18:38
    回复
      在2000年以后,随着网吧的增加和电脑、互联网的普及,以《石器时代》、《千年》、《红月》 、《传奇》为代表的网游的兴起和《CS》等局域联网游戏的火爆,原有的电视游戏玩家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分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游戏杂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许是因为我至今仍不了解的原因发生的分裂、也许是由于别的我不知道的什么原因,从我开始买第一本游戏杂志《游戏同志》的时候,这本杂志的编辑流动一直非常大,很多编辑几乎是隔几个月就换一拨人,我到现在还有点印象的《游戏同志》的编辑有:白梦、逆寒、乐闲(自由鸟)、Amima、夜露死苦、独孤求X等等,那时一边看杂志,一边对着目录里编辑名单的真名去猜谁是某某编辑的真名一直是我的一个小乐趣。可惜一本编辑队伍长期不稳定的杂志,质量只能是每况愈下。直到它最后无声无息地销声匿迹。从此以后,《电子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和《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以及这些游戏杂志的附属杂志)就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我和很多70后、80后玩家一样,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对于电子游戏产业“电子海洛因”、对80后、90后等等所谓“垮掉的一代”等等非议与歧视的论调中成长起来的人。说实话,在那种资讯极不发达、与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等资讯工具的高度普及相比恍如隔世的年代里,对于像我这种从小打架、打游戏、逃学等等出格的事情没少干的人来说,游戏和足球几乎是那时我仅有的能逃避和反抗应试教育的爱好和寄托——是的,一种寄托,这个词很重,但用在这里对我来说并不夸张。那种快乐虽已离开了很久,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会觉得甜蜜……
      


      IP属地:重庆3楼2012-11-06 18:48
      回复

        龙哥早就不是当初的龙哥,电软也早就不是当初的电软,当那批老的编辑都离开风景线的集中营的时候,电软就已经不是电软了。就是一个披着电软皮的李鬼而已。


        5楼2012-11-06 19:10
        回复
          现在想起来,在大学的时光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父母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和我个人的兴趣意愿中找到了平衡:对内,实现我的个人意愿;对外,让各方都满意。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尽管需要不少委曲求全,但我终究还是做到了。也因此在大学毕业后到了一家还算属于自己爱好范围内的公司工作,不至于“毕业即失业”。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最后草草地找一份得过且过的工作碌碌无为了此一生……我之前引用了百度的CEO李彦宏的话:人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才容易成功;我把这句话引申发展了一下:人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多一点,成功的把握就更大。如果没有游戏杂志给我带来的快乐与甜蜜、陪伴我一起成长,我不会懂得这个道理(或者懂得太晚),并顽强地走下去……


          IP属地:重庆6楼2012-11-07 22:21
          回复
            统共只提到游戏日一句,差评


            7楼2012-11-10 09:37
            收起回复
              今天在家无意中翻到了5年前买的《游戏机实用技术》,当时恰逢《电软》停刊一周年纪念,他们出了一期“电软纪念”的怀旧特辑。这差不多也是我买的最后一期《游戏机实用技术》。里面好几位作者如silence、Darkbaby在《电软》的回忆文章中都提到了业界知名撰稿人雪鹰姐姐。翻开目录下方的编辑名单时看到了“执行主编:王伊浩”的字样。这个人我是有点印象的。大约是99年左右,当时他还是一个普通的游戏杂志读者,以“昆山王伊浩”的名字给当时的《游戏同志》杂志写信,《游戏同志》在读编往来的栏目中登了。后来《游戏同志》停刊倒闭,我印象中他在国内游戏媒体作者中还是挺活跃的一个人物,不时能在《游戏人》、《游戏机实用技术》上看见他,只不过当时没把他的名字和“胜负师”这个笔名联系起来,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15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