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吧 关注:24,112贴子:97,705

养殖泥鳅4年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养殖泥鳅4年多 繁殖育苗攻克不了 有那位高人指点一 二


1楼2013-01-17 17:57回复
    已置顶。有实力的吧友进来。


    IP属地:四川2楼2013-01-17 18:34
    收起回复
      2.泥鳅繁殖方法比较泥鳅的繁殖方法虽多,但采用完全人工繁殖方法较好。自然繁殖方法虽较简便,但因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受精率低。另外,会有一些受精卵未粘附在鱼巢上而受损失,影响出苗率。采用半人工繁殖方法,常会因雌鳅个体小数量又不多,导致受精率较低。此外,泥鳅自然产卵受精属间歇性产卵行为,产卵活动延续时间较长,会出现亲鳅吞卵现象,也影响交尾时的受精率,效果不佳。完全人工工繁殖方法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只要掌握好适宜的采卵、授精时间,就能有较好的产卵率和受精率,获得更多的泥鳅鱼苗。


      8楼2013-01-17 18:57
      收起回复
        在泥鳅养殖技术中,泥鳅苗管理对泥鳅产量影响很大。稍有不慎会导致成活率降低,经济效益不好。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告诉您,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当然,仅仅一篇文章,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毕竟有很多的细节,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详述,建议结合下面参考资料中的视频,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整个技术,切实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10楼2013-01-17 23:21
        收起回复
          2泥鳅苗成活率低原因之泥鳅苗池中残留毒性大
          由于清塘时药物用量大、水温低,药力尚未完全消失,或施用过量的没有腐熟或腐熟不彻底的有机肥作基肥,导致底层水中缺氧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偏高,造成刚放入池的鳅苗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应对技术:根据情况施药、施肥,放苗前在池中架小网箱放入少数泥鳅苗先试水,若这些试水泥鳅苗在4~8 h内无异常反应可放入鳅池。


          12楼2013-01-17 23:23
          回复
            3泥鳅苗成活率低原因之泥鳅苗质量差
            主要有4个原因造成泥鳅苗质量差:①亲鱼培育差或近亲繁殖使得培育的苗成活率低,且个体大小不均、畸形苗占的比例大。②泥鳅苗繁殖场的孵化条件差、孵化用具不洁净,产出的泥鳅苗带有较多病原体或受到重金属污染,泥鳅苗下池后成活率低。③高温季节繁殖的苗因孵化出膜时间很短、泥鳅苗的生命力比较脆弱,培育时的成活率也较低。④运输来的鳅苗经过包装、发运、放池后,因体弱下池后沉底,其成活率也不高。
            应对技术: ①选用培育良好的泥鳅作亲鱼,坚决不用近亲繁殖的泥鳅作亲鱼。②按照标准建设泥鳅苗种繁殖场,孵化用具消毒处理后使用。③尽量不在高温季节繁殖苗种或繁殖时使用物理方法降低水温。④泥鳅苗尽量自己繁殖或选择运输距离少、时间短、质量好的苗种场。


            13楼2013-01-17 23:23
            回复

              5泥鳅苗成活率低原因之池中敌害生物多
              由于有相当多的泥鳅池没有清塘,或清塘不彻底,或用的是已经失效的药物,或在注水混进了野杂鱼的卵、苗、蛙卵等敌害生物,它们与泥鳅苗争饵料、争氧甚至残食泥鳅苗。
              应对技术: ①严格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在进水口加双层网布拦截敌害生物;③长途运输的鳅苗入塘时处理要恰当。先将装苗袋放在泥鳅苗池的荫凉处漂浮1~2 h以平衡水温,直到袋内外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 ℃时才开袋。之后舀少量池水逐渐加到袋内与之混和,随后把鳅苗倒入大塑料盆内,逐渐向盆中加入池水,仔细观察鳅苗直到它们活动完全正常后才放入鳅池。


              15楼2013-01-17 23:24
              回复
                步骤/方法
                1鳅苗下塘前,利用1%~3%的食盐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为5~10分钟,可杀灭泥鳅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用此种方法消毒既安全又便宜。


                17楼2013-01-17 23:33
                回复

                  5降低氨氮
                  夏季高温,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升高,不但对泥鳅直接产生危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若亚硝酸盐超标,可将食盐溶解,按5~7公斤/亩·0。5米化水全池泼洒,可缓解泥鳅亚硝酸盐中毒。


                  21楼2013-01-17 23:35
                  回复
                    继续网上的之供参考


                    23楼2013-01-17 23:53
                    回复
                      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24楼2013-01-17 23:54
                      回复
                        1 基本设施
                        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至管引库水。3月底即人工繁殖前1月多,在避风向阳、光照充分的地方,建造水泥池15个,其中:面积10m2培育池1个,池深1m,面积4.5m2孵化池4个,池深0.5m,面积20m2育苗池10个,池深0.8m,另外管理所内有4亩池塘可用于泥鳅种的培育。水泥池底平整,呈长方形,池边设注排水管道,所有水泥池在使用前15天左右,用水浸泡,多次冲刷,除去池中碱性,曝晒待用。


                        25楼2013-01-17 23:55
                        回复
                          2 人工繁殖
                          2.1 亲泥鳅的选择及培育:亲泥鳅来源于河沟捕捞。培育池使用前7~10天池底铺20cm肥泥,每平方米用150~200g生石灰泼洒全池消毒,注水40~50cm,注水用40目筛绢过滤,防止有害生物入池,在注排水口用铁丝设置防逃网。5月初水温稳定18℃左右后,选择体长15~20cm,体重30~50g,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的泥鳅作为亲鱼,雌鳅胸鳍比较短,鳍的前端较圆钝,呈扇形,静止时鳍条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雄鳅胸鳍比较长,前缘尖端部分向上翅起。把捕获的亲泥鳅按雌雄比1∶2放入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8~10尾/m2。培育期间主要投喂动物碎肉、碎内脏、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占亲鳅体重的5~8%,并辅以少量米糠、麦麸及鲜嫩水草等植物性饲料,由于泥鳅喜欢夜间觅食,投喂应以傍晚为主。每2~3天冲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池中的1/4~1/3。


                          26楼2013-01-17 23:55
                          回复
                            2.3 人工授精:雌泥鳅产卵前在前面游,雄泥鳅在后面紧迫,泥鳅发情多活动水表面。注射催产剂的亲泥鳅在水温20℃左右,经20小时即可发情产卵,发现雌鱼产卵,立刻将亲鱼捞出进行干法受精。用干净毛巾擦干体表水,将雌泥鳅卵挤入瓷碗、瓷盆或塑料盆中,并立刻进行雄鳅挤精,一尾雌鳅卵配2尾雄鳅**,经羽毛搅拌约3分钟,使**和卵粒混匀,充分受精后,撒在鱼巢上,放入孵化池中进行静水孵化。鱼巢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洗净的柳树根、小草扎成小束做成,整个受精过程避开强光进行。
                            2.4 人工孵化:孵化前10天,孵化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待药效消失,注水30cm,把粘满卵粒的鱼巢扎在竹竽架上,用石头坠入水面下,每平方米2~3万粒卵,池顶覆盖帆布,避免强光照射。在水温20℃左右,3~4天即可孵出鱼苗,刚孵出泥鳅苗体长2.5~3.6cm,不能自由活动,用头上的喷射器吸附在鱼巢及池壁上,3天后开始游动,取出鱼巢,开始投喂。


                            27楼2013-01-17 23:56
                            回复
                              3 苗种培育
                              开食后的泥鳅苗,可转入育苗池中培育。育苗池使用前7~10天,用生石灰消毒,池底铺10~12cm的腐熟粪肥作基肥,注新水20~30cm,待水色变绿色,透明度15~20cm,放入泥鳅苗进行培育,静水放养密度1000~1500尾/m2,育苗前期应以肥水与投喂相结合,由于泥鳅对开口饵料有较强的选择性,主要沿边投喂用50目标准筛过滤的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同时每周泼撒两次发酵粪肥60~100g/m3或泼撒溶化的化肥1~2g/m3,经20天左右培育苗体长可达1cm,此时泥鳅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虫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投喂打碎动物内脏、血粉、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豆粉、玉米粉、豆饼屑之类的精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开始日投喂占泥鳅苗体重2~5%,以后随着泥鳅苗的生长,日投量可增加到10%。再经1月多培育泥鳅苗体长可达3~4cm,此时应分池转入池塘饲养。池塘投放泥鳅苗前7~8天用生石灰消毒,注水40~50cm,亩施发酵粪肥150~200kg培育水质,待池中培育出大量浮游生物时,投放泥鳅苗,密度100~150尾/m2,饲养基本同上,经3个月饲养可培育出体长8~10cm,体重5~8g大规格泥鳅种。


                              28楼2013-01-17 2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