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56,084贴子:2,802,314

中医与西医并不矛盾,只是咱们中医的理论该往前迈一大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2-27 16:51回复

    《黄帝内经》中提到“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其中的“祝由”是一个未解之谜,且在《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就已失传,否则内经中不会一笔带过。现代人对这种神奇方法的解释莫衷一是。我在此理解为:所谓“祝由”,即依靠病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方式。按照这种思路,我们继续来探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意识,竟然能让疾病不药而愈呢?人类如果掌握了祝由法,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在疾病发作以前就消灭它。现代人经常加班、出差,工作压力巨大,造成失眠;不得不参加的场合,不得不喝酒,对身体造成了很多伤害。如果能在会议间隙、车上、失眠的时候,在看书学习的同时,给身体一个意识,让身体得到调适,使身体得到迅速恢复,对任何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往深处讲,人类各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如果能切身体验并接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对于中华价值体系的传播,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数学、艺术、文学是无国界的,发源于中华文明的中医、经络一旦被世界认知,也应该是无国界的。下面我们以西医解剖为基础,抛弃就经脉谈经脉的方法,来对中医及经络进行由浅及深的说明。


    2楼2013-02-27 16:51
    收起回复

      二、血液循环大体上是西升东落的
      血液循环路线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动脉——全身——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冠脉循环: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从右到左,也是东升西降。概括起来说,就是心脏右边收集了静脉血,然后把血压到肺部,在肺部转化成动脉血,(这是肺循环)再由左边心脏把动脉血压到全身(体循环)。从肺循环来看气血在胸部是从身体右侧到左侧的方向。身体左侧为东,右侧为西,正好是西升东落。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是自左到右的,心脏自身的循环正好类似于发动机的机油循环。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假如,血液不是由心脏跳动带动而是由呼吸运动引起的,即:假设右心室把全身静脉血压到肺部的那一刻,心脏突然失去了动力。现在肺部充满了刚转换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我们必须要用力呼吸一下,把肺部新鲜的动脉血压到左边的左心房。到了左心房,我们还要用力呼吸一次,把左心房的动脉血移动到左心室,然后,再用力呼吸一次,把左心室的动脉血沿着主动脉(在身体中心偏左)压到全身(东落)。压到全身以后,变成了静脉血,这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来到身体右侧,因为下半身的静脉血汇聚到了肝脏,经过门静脉,再汇聚到下腔静脉,我们再加一口呼吸,把这股巨大的静脉血送回了右心房(西升)。然后再一口气,把右心房的气血压到右心室,最后一股气,从右心室压到肺脏,在这里转换成动脉血。以上我们叙述的是下半身血液环流大体路线。上半身的思路如下:以耳朵为头颈部的前后分界线,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左侧颈部静脉在前,动脉在后,因此是前降后升;右侧颈部动脉在前,静脉在后,因此是前升后降。因此,我们的意识和气血的流动在膈肌以上是这样的:我们左侧头部气血在脑袋后面向上,在额头部位向下,右侧头部气血是向后的方向,右侧额头和脸部向上。因为下腔静脉需要加一个向上的呼吸,因此右侧膈肌以上的胸部都是向上的呼吸和意识。从中,我们看出,中医的气血流动是血液、意识、神经、呼吸的综合,它要比西医按照系统来解剖分类要复杂的多,要科学合理的多。解剖上主动脉确实在身体左侧,是向下的方向。下腔静脉在右侧是上行的方向。肝脏内的静脉血,通过门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无疑也是在右侧上行的路线。


      4楼2013-02-27 16:53
      收起回复

        六、基本方法
        有病的调理方法:深吸一口气,缓缓呼气,越慢越好。意识放于病灶部位。例1:右侧小腹部疼痛,则意想在呼气时,将疼痛部位气血推动向上走,顺应右侧气血上升。连续呼吸36次。例2:腰疼,意想两肾,在呼气时,感觉左侧肾脏气血上升,同时右侧肾脏气血下降。36次为一个疗程。
        无病调理法:深吸气,缓慢出气,越慢越好,如是36次为一循环,36次以后换另一个循环,一个大循环360次呼吸。呼气时,意想空气顺以下路线图游走。如感觉不到空气,意识要随路线而动。
        1、左身前面:左手心—左心—胃—降结肠—左腿内侧—左脚心
        2、左身背面:左脚心—左腿外侧—左腰—左肾—左肺—左脑—左脸—左锁骨窝—左肩胛骨—左手背
        (1和2形成一个循环,身体前下后上,外上内下)
        3、右身前面:右脚心—右腿内侧—升结肠—肝—右心—右手心
        4、右身背面:右手背—右肩胛骨—右锁骨窝—右脸—右脑—右肺—右肾—右腰—右腿外侧—右脚
        (3和4形成一个循环,前上后下,外下内上)
        5、小腹顺时针:右升结肠—横结肠—左降结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
        6、中腹部顺时针:脾脏—胃部—胰腺—肝胆—胃上口—脾
        7、头顶部顺时针:左脑—前脑—右脑—后脑—左脑
        8、腰部带脉:左腰—左腹—肚脐—右腹—右腰—左腰
        9、后背:左肾—左肺—左脑—前脑—右脑—右肺—右肾—左肾
        10、心肺循环:左肺—左心—右心—右肺—后背—左肺
        七、养生及修炼解释
        任何一种入静的养生方法,不管是瑜伽、气功、冥想,都提到放松、呼吸、返本复原、胎息等名词及方法。实际上只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放慢呼吸,第二是意守丹田。放慢呼吸就等于减少心脏的肺循环,这样的结果极端一点,就是重新打开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卵圆孔。胎儿不需要肺循环,因此他们的卵圆孔是开放的。但在出生的那一刹那,肺循环一开始,卵圆孔就闭合成了卵圆窝了。第二点:人类出生以后开始使用的器官就是大肠。在小腹呈半环状。意守丹田就是重新在大肠部位形成闭合回路,意图重新启动脐动脉、脐静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修炼家梦寐以求的胎息,他们认为这样也许能返老还童,不过对身体健康也许有用。
        八、气血与表象
        胃部气血畅通则嘴唇薄并且上唇紧绷,脾胃气血不通,则唇线模糊,上唇肿胀,胃口不佳或者贪吃暴食。
        肝胆气血不通,则凡事犹豫不决、拖拖拉拉,或者盲目决定,缺乏深谋远略,行为冲动、易怒。(qq.377409740)


        7楼2013-02-27 16:55
        回复
          急寻敏感之人:心理敏感、身体敏感。
          身上气血乱串的,联系QQ;377409740


          8楼2013-03-01 13:35
          收起回复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意气风发。
            叫人好不惊叹。
            可惜文不对题,内容“假大空”,让人好生失望。
            结论:浪费时间。


            9楼2013-03-01 13:41
            收起回复
              好吧咋们一句句看。
              “人体中气血旺盛的地方,毛发也特别旺盛。因此,人体头部气血最旺盛,现代医学证明头部供血量占全身总供血量的60%。”现代医学说的是大脑,不是头部,怎么不见大脑长毛呢?
              “浴缸放水大部分是顺时针的。”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肾脏和肺脏紧贴后背”,你如何解释气胸时,胸腔穿刺可以从前面进针呢?看看解剖书再说。
              “血液循环”那段。。。简直是,火星人言论。。。“比西医解剖分类复杂,要科学合理”,单凭想象、猜测,就“科学合理”。我觉得无语。
              “下腹部西升东落”,你怎么不说胃十二指肠交界处在右侧,食物先从这下降进入小肠然后消化呢?
              “十人九痔按照西医就是手术一割了之。”,痔疮的治疗原则就是保守治疗为主。
              呼。。。剩下的,根本就不堪入目,真难为你还写的出来。


              10楼2013-03-01 14:56
              收起回复
                1、头发正是长在大脑的外部头皮上。嘴唇、眉毛、腋下、生殖器,都毛发旺盛, 也都是气血旺盛的地方。
                2、南半球的水也大部分为顺时针。
                3、气胸从前面穿刺,是因为后背太厚,不好下针。
                4、主动脉在身体左侧、下腔静脉在右侧,并无错误。
                5、12指肠在右侧,是胃气右旋的明证。
                6、痔疮,西医根本不能治本。
                中医凡事看整体,整体观不是西医能理解的。


                11楼2013-03-01 15:14
                收起回复
                  “中医的气血流动是血液、意识、神经、呼吸的综合,它要比西医按照系统来解剖分类要复杂的多,要科学合理的多。”---------楼主的忽悠水平已臻化境,哈哈


                  12楼2013-03-01 20:22
                  收起回复
                    楼主,我不知道你说得对不对,敬佩你的探索精神。


                    13楼2013-03-01 20:41
                    收起回复
                      认同楼主说法,中医缺乏的是微观的理据,或者说表达的方式不同于现代的语言,又或者说是感性认识早于客观认识,但最终任然是围绕人体生理模式作研究。假如抛开权威的占有欲,中西医是可以融合的。


                      14楼2013-03-02 00:36
                      收起回复
                        你想怎样提高中医理论,是不是也想篡改、掠夺,
                        从你寻敏感之人、知不知道是大漏洞,不知你是盗窃谁的,
                        信不信我找你的不足很容易
                        不过,我不会给你指出


                        15楼2013-03-03 21:29
                        收起回复
                          搂主,你这病,得电啊。


                          IP属地:北京18楼2013-03-05 12:49
                          收起回复
                            中意这个沉重的话题,必须用点幽默的语言来叙述。


                            19楼2013-03-05 15: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