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义工吧 关注:223贴子:377
  • 1回复贴,共1

【日志分享】地下姑苏城(转自志苏义工 文君的空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苏州新区何山路上,大润发超市对面的海王咖啡下面,有一处狭窄的门面,门头挂着一块牌匾,近看“瀚思文化”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想来原是源自孙中山先生的题词。踩着木质的楼梯旋转而下,与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而老宅的味道迎面而来。顺着灯笼里漫出的烛火,恍惚间似乎时光倒流,眼前又现旧时姑苏宅院的景象:回廊、假山、客厅、戏台、古井、灶台,还有各式各样的木桶和旧时生活的器具。烛光泛着晕,给这一切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尽显神秘。若非旁边正在测量施工的老师傅,还真诧异自己是否已然穿越。细看,整个地下建筑群可以说是明清时期姑苏民俗民居的精美缩影。虽然受到空间的限制,却丝毫没有影响它古色古香的隽秀之美,踏上石板小路,走在泛着黄晕的廊道,听远处蛐蛐的鸣叫,似乎真的置身于那个久违了的姑苏古城。

(地下姑苏城的主人 宋伟清 先生)
宋伟清先生耗十多年心血、耗数十年积蓄,收来了百万件上档次的、或压根没档次的旧物,应该在哪安顿?
  不应是间仓库。否则,这些活生生的市井文化将被尘封,日渐腐朽。
  让它们活过来,穿越回旧时光!一个千余平方的地下空间,让宋伟清的梦想离现实更进一步。这里,是他的地下古城,是属于苏州的地下古城。
  本是人防工程。经宋伟清历时9个月的打造,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这里,是座地下古城。
  数十盏红灯笼渐次排开,点亮一个旧时苏州:地上的砖是老的,墙上的木门木窗是老的,屋顶的黛瓦是老的,米桶茶桶饭桶果桶应有尽有,木工工具挂满墙壁,卖糖粥的担子,农家放米的米屯,水缸里有舀水的勺子,支架上是旧时的铜脸盆,房间里陈设着普通或精致的雕花大床。
  地下分隔出多个房子,显贵人家布置着精致的花窗和官帽椅,普通民房是老旧的八仙桌长板凳;大户人家门前牌匾高挂,推门便是院子,农户的土灶头如今城市人也很少看到了,灶头锅子里米饭飘香,依稀外婆家的味道。
  地下城,有城里城外,一座高高的城墙成为分野。
  城墙所用的砖头,就是前文提到的民房旧砖。城墙上有两个字:“匠门”。匠门便是如今的相门,古代苏州七门之一。
  用这个名字借代苏州城,用意颇深———“留住苏州的行当和手艺。”宋伟清说。
  城外有水车,有果树,农家篱落,真有几只母鸡在地上觅食。
  一间间民居,一个个客厅、书房、天井,一幕幕旧时市井生活在这里情景再现。
  造这样一个地下城,宋伟清事先并无规划。就像眼看着越积越多的旧物,在仓库里堆成座座小山,他并未想好如何处置。
  但这个问题终究要面对。囤积在私人仓库里,这些辛辛苦苦收来的东西能发挥什么效用?能有什么意义?
  这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让宋伟清激动起来。拿出一部分旧物在此安家、展示,让更多的人来这里看看旧时生活,不是很好?
  于是,他灵感来了,造一个串联过去生活的地下城。 宋伟清是一位地道的苏州人,也是吴文化的爱好者之一,宋伟清用复原老街的形式想留住古城的美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唤起社会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如若人人都有一颗‘瀚思文化’的心,古城的记忆将并不遥远。”
2013年4月,作为志愿苏州的一员,我也去苏州地下城做义工的,特别喜欢这座地下姑苏城,勾起了多少回忆·····


IP属地:浙江1楼2013-04-26 19:26回复
    嘿嘿,我居然看到我了


    3楼2013-05-22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