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咏春拳爱好者...吧 关注:77贴子:318

咏春琐谈【欧阳剑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录: 咏春琐谈
1. 序言
2. 二字箝羊马
3. 四平大马
4. 武术的内省
5. 夹肘的用处
6. 黐手要夹肘?
7. 伏手的用处
8. 慢速小念头
9. 何谓「中线」
10. 重心与中线
11. 单重状态
12. 力从地起
13. 整劲
14. 松和软


IP属地:福建1楼2013-06-01 00:07回复
    黄淳梁咏春 — 咏春拳学简介
    「咏春拳术」是一门甚堪 玩味而且技巧精微的搏击技术。假设我们将「咏春」看作是一张布,则每个人按其心中所信,智慧所能悟及个人体验,把这张布裁剪成适合自己身段的衣裳,然而最 终,物料的性质并无改变。现今有很多不同的咏春系统,诸君都很容易透过不同的网上媒体一一找到。对於咏春界的朋友,我们都心愿结交,聆听他们在咏春拳术上 宝贵的得益,又或者分享一些我们的见解。
    答问:
    问:华夏咏春拳术学院是教授甚麼一种咏春呢?
    答:我们是教授黄淳梁咏春的。
    问:甚麼是黄淳梁咏春呢?
    答:阁下大可浏览黄淳梁师傅的遗教-咏春拳学,自会得知黄淳梁咏春的端倪。黄淳梁师傅致力探索与发展咏春拳术逾四十寒暑。通过学习、传艺及搏击体验,黄师傅一心藉咏春追寻搏击的真相。很多人都知道黄淳梁咏春,是那麼一种直接且科学化的技击术,但这并非它的全貌。据黄师傅所说:「咏春不单只是一种技击术,而且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就在黄师傅西辞之前,他为自己的咏春见解定名为「咏春拳学」。
    咏春拳学概要 :
    咏春的哲学观
    如果你无法创造一个双赢局面,你只好面对两个处境 — 胜或负;得益或受损。
    咏春总是提供积极的方案去处理这些情况。
    情况处理:
    若阁下身处条件对等或高胜算的搏斗环境,你应当知道如何取得最大利益。
    若阁下身处条件不对等或无胜算的搏斗环境,你应当知道如何减少损失或求存。
    咏春三大法则:
    咏春的三大法则,是一个互为作用的三角关系。简易:这是关乎到动作如何简易操作,不求繁巧。
    直接:这是关乎到攻防路?如何短捷完成,不求迂回。
    效果:这是关乎到力劲的操控,产生及应用的问题。
    咏春拳理:
    根据以上三大法则,前人从无数的实践及锻练当中建立起数以十计的拳理,
    以方便阐释咏春拳术的应用技巧。
    举例如下:
    「桥来桥上过」
    「来留去送」
    「留中手莫走」
    我们希望以上所述巳能足够及适当介绍了咏春拳学的面貌。基於咏春法则的精神,我们试图避免介绍时产生复杂和混淆。相反,我们希望阁下更能易於了解黄师傅的概念架构与及细致的逻辑思维。我们高兴与阁下分享多一点咏春拳学的内涵,大家可透过以下电邮地址:cliffay@vt.com.hk 联络即可。再者,我们诚意推荐 丁超尘 (David Peterson) 的文章给大家阅读,他是能够掌握黄师傅的咏春拳学的少数外国弟子之一。此外,主要在英国教授咏春的 CLIVE POTTER 亦是黄师傅门下一位出色的外国门生。他不单拥有深厚的咏春功法造诣;而且掌握丰富的咏春教学经验,门下一些出类拔萃的弟子,令我们引以为傲.
    =================
    度娘删哥帖子,不共戴天


    IP属地:福建3楼2013-06-01 00:09
    回复
      序言
      今年离春节约三星期前,胡镇南大师兄忽然来电话找我,在电话中师兄跟我说:「欧阳,我的年纪已经不少了,我想现在自己的精神魄力还可以的时候,把师傅早年如何教我咏春拳术的情况让你知道。因为我发觉现在有不少师傅的弟子在谈论和教授咏春时,都把师傅当年十分重视的功法、手法、心法等统统拂论。我们这一代早期弟子不在世之后,师傅传下的东西就此失传,这是令人非常婉惜和遗憾的事。」我对南哥说:「你可以讲述或讲授予其他师兄弟知,不就解决了吗?」南哥答道:「我发觉他们的态度,好像学过师傅的咏春之后,已经得到技击真传,天下第一,其它的都是伪法,不屑一顾。但我感觉到你是比较开明,可以容纳他人意见者,所以我有心把师傅早年传下的教法讲予你知,看看你的意思如何。」我答应南哥这件事我会好好思考一下,然后再作安排。
      刚巧,在南哥和我通电话之前,自己正想著手把本门弟子在不同时候递来要求赐教的咏春问题,做一点整理功夫,写几个字作答。可以的话,把文字放到网站上给人批评一下。能够把南哥爱锡我这个不肖师弟的心意,和自己早定下来的打算串联起来计划,显然更有深远的意义和责任。意义的层面有几个:
      和盘托出师傅早年咏春拳的教授方法,从而反映出师傅早年对技击的心得。
      我是师傅中晚期的弟子,我自立门庭后,透过我答覆弟子的问题,可评估到我这一代人,算是将所谓「黄淳梁咏春」推前了发展、开了倒车,还是原封不动。
      希望大家感受到一个客观的讯息,武术的诣境和其它应用技术追求的境界一样,都是在渐变下发生跳跃式的进步。愈要向上提升境界,在精神上,有关灵性方面的和心性方面的形而上元素会渐渐增加,有如艺术一样,既呈现出应用性的技巧、手法;又同时表现出一种独特精神、韵味和风格。
      基本的材料都看过了,都知道了。最后又是回到自己身上打量,不是人人都必要非这样走不可,非那样做不行,而是你老人家想怎麼走和想得到甚麼,才是至关键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借助近代合适武术技术、功法以致理论拓展的人体知识、科技知识,会更容易了解前贤的经验之谈的实际根据。这样是有利於创设更有效率的锻炼理论和方法,亦可以修正和逼近每项锻炼的合理付出(精神、时间、体力等)。这岂不更脗合现代都市人的价值观麼?
      正文的第一个话题,是谈论二字箝羊马的。笔者想借机带出咏春拳术流变的情况,以作为正文前的导读。据笔者所知,二字箝羊马的步型姿势,并非唯咏春拳术所独有。日本武术之一 – 空手道,它的「三战」套拳,就会用类近二字箝羊马的步型了。位处中国东南方的福建,有一著名的地方拳术 – 鹤拳,亦有类近咏春的二字箝羊马。笔者用「类近」一词的原因是不确定上述拳系的这个步型,除了外观相近似,步型的要求和功用是否与咏春拳相同。近年有些武术历史文章,在寻根究底后,认定发祥蓬勃於广东的咏春拳,实是渊薮於福建鹤拳系统,由东向西走至广东佛山一带,经过时间的洗礼,再混以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民文化需要,持续发展而成近代的咏春拳系。另一方面,有文章记载了日本武术的空手道系统,自 1985 年至 1991 年间,先后共四次组团往福建永春县寻根,承认空手道的创建过程中,福建鹤拳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由此观之,鹤拳、空手道、咏春拳,三者都是一脉相连的同根分枝。所以有特徵相仿的马步是意料中事。当然,有关鹤拳与咏春拳出处这笔糊涂账,还有不同版本的口传故事,可谓千丝万缕,真伪纠缠,讹脱斑斑,真不知从何处入手抽丝剥茧。
      我派近代被划分为「叶问咏春拳系」,我师傅这一代「咏春人」,大都是叶问的亲传弟子,他们大致都采用,认为较可靠及有点根据的咏春拳术口传历史。这部份口传历史乃自梁赞师祖的年代计起。当时约为清代道光初年,历经咸丰年号、同治年号,至光绪年号中晚期止 (梁赞师祖生於 1826 年,卒於 1901)。期间,咏春拳系已经是一个大家庭,由若干个同源的支派和不同源的武术流派所共称,一般都用某某咏春,或某某永春等作为门户的分别,而梁赞师祖正是其中一支咏春拳系的表表者。按照历史时间的纵线推展至现代,以叶问宗师繁衍的咏春拳系为起点,横向观察四周,自广州、佛山以至东南亚一带,实在有不少於十支、八支咏春派系在各自繁衍发展。彼此虽然都以咏春名号开宗立派,但理论、手法和功法等都有可能大不相同。
      笔者乃叶问咏春拳系的第三代再传弟子之一,恩师黄淳梁师傅是叶问宗师的亲传弟子之一,为第二代开拓咏春功业的英杰之一。可以肯定的说,恩师传授予我的咏春拳法,乃秉承叶问宗师的拳法心得,加上恩师多年来的个人体会和实战经验所揉合而成。或者可以再直接一点说,恩师的武术成就非一朝而就,屡经历炼、修正传嬗而至成熟,拳艺自成风格,别树一帜。在笔者眼中,这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笔者看到不少师叔伯,以至师兄弟的拳艺,同样是各具风仪,比比皆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正是由一般带规律性的技巧动作,进展为带有个人体会、个人运动习惯、反应特徵等混成一体的特色动作,亦是代表一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
      因此,笔者的武术内涵也是遵循这种自然的成长规律而培养起来。所以往后谈论的种种武术见解,如果和阁下的师承见解有悖,和其它黄淳梁师傅弟子的心得有违,都是笔者意料之中的事。希望阁下能以同样心境来理解。笔者自立门庭之后,常告诫学生、弟子说:「本门强调,武术是一门绝对高实践性的应用技术,说得出;就要做得到,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精神。对於手法、功法能自圆其说者,以属难能可贵,但尤其重要的,还是能把技术普遍地用得上,而且一般人都可依循方法、练法学得到。这个自圆其说的手法和功法才有研究、保留、推广的价值。这也是判别真法、邪法、伪法的最佳途径。」
      最后,笔者衷心感谢向我提出问题研究的弟子,使我思考解答和部署解答方式的过程,助我更了解自己所学;推我走向那个更清晰简明的武术修炼层次。对於吾徒 – 达知,笔者非常感激他对这一辑文稿的关注,花了很多时间为初稿很多不善之处提出宝贵的改善意见,将来这些文章能够以英文版面世的话,都全赖达知的帮忙。至於恩师早年的咏春教法和心得,将会在下一辑文稿中发表,暂定名称:黄淳梁咏春拳学的演变。
      作者:欧阳剑文
      2008 年 2 月 17 日


      IP属地:福建4楼2013-06-01 00:09
      回复
        二字箝羊马在搏击时的用处
        咏春拳术中出现的马步类型并不多,只有四种。
        分别为:二字箝羊马, 转马 (亦称:坐马),前后马,标指马。在实际搏击应用中,只有转马 (坐马)、前后马和标指马可用。一般情况下,又以转马 (坐马) 和前后马使用得最多。至於二字箝羊马的步型,於实际搏击无用,因为真的用不上。但二字箝羊马却是一切咏春马步的根本,其它三种咏春马步完全由二字箝羊马导出;倒过来说,转马 (坐马)、前后马、标指马都必定可以还原为二字箝羊马。要正确掌握这个马步,就先要了解它的功能目的,眼界不要单单狭隘於步型上,而要放眼到全个身躯的「整」,才可一窥全豹,洞悉周全。
        二字箝羊马开式后要求的站立姿态,正是为著培养各种合适於搏击的,身、腰、马的形态特性和配合习惯。
        试看以下分析:
        开马之后,要求上身放松,使肩膊、胸、腹、肋都不刻意蓄力,令人有顿然舒松的感觉即可。这时候,重心的位置比较直身挺胸时,更低一些,使到身体的稳定平衡程度,因重心降低而大幅增加。这个效应,再加上下盘由自然的站立改变成二字箝羊马的站姿,腰马间的肌肉都因而付出额外的力来完成工作,使人感觉上以为身体的稳定平衡,是来源於马步的力度。另一方面,将来有巨大的外力打到手上,或者手发出攻击后的反作用力,都可以利用这个身、腰、马的安排把外力、反作用力等轻易向下卸到地面上,使全身保持稳定的平衡。
        自腰间脊骨位置延至尾闾一带,要有向上翘起 (亦称:兜起) 之势,个人感觉上,尾闾顶端至连接臀部一带,要有在栏干上稳坐之意。这是二字箝羊马合格与否的关键之一。在有关力的问题上,这是所谓力从地起,储势发劲向上、向前打出的枢纽;亦同是引外力沿己身下卸的关要。当尾闾上翘时,会令到周边的腰部肌肉上下拉紧少许,方便移动或转动身体时,所谓齐进齐退,上下连贯,全身如一。
        咏春行家对於腰以下的步型,常用等边或等腰三角形的外观,和支橕外力平均的特点来讲述二字箝羊马。坦白而言,根本上从来没有一个完全成形的三角支撑结构,在这个步型上可以给你找到,要是真有那麼一个或数个三角支撑结构存在,要迅速兼且灵活地移动或转动马步,简直是妙想天开的事。其实这个既感沉稳,又复觉灵活兼富有弹力的马步,是因为重心的所在位置和形曲力直的条件而来。重心位置,可参考上述的 (1),而整条大腿上的腿弯处、脚踝弯处及脚弓,提供了形曲力直的条件,产生了避震、储力、变换步型的功能,至於腿弯的角度和两脚间的步距要求相对稳定,都是与重心的平稳有关。所以用三角形支撑结构的理论,可以说是一种权宜的、蒙糊的笼统说法。
        当两个人的盘手技巧娴熟,功力纯厚或纯粹 (至少要其中一人达到条件),大家在盘手 (纯粹黐手) 时,当外力大而向我袭来,身己会发现到己身的二字箝羊马,在不断的修正中提高卸力、储力和平衡的功能。久而久之,不独己身的腰马得到开发而强韧有力,调节步型高低宽窄的能力,更显灵活自然,不著痕迹。这些经过锻炼而来的能力,正好配合转马 (坐马)、前后马等实际应用。
        在此顺道一提,大家千万不要挖空心思地去研究,如何用二字箝羊马的步型去和别人自由搏击。这是不设实际的傻想,尤其是已拥有或打算招收徒弟、学生的同修,这是误己误人,等同教人玩命的做法。


        IP属地:福建5楼2013-06-01 00:10
        回复
          问:一些门派会以「四平大马」来锻炼腿力,
            咏春拳的「二字箝羊马」又是否可以锻炼腿力?
          直至最近期为止,据笔者所见,不论是那一种咏春拳系,凡入门修炼者,多数会以小念头为筑基课程。骤眼观之,还以为这是咏春特有的传统文化。笔者却认为这是前人历经无数次实践、对比之后的经验结果,而定下的锻炼要求,绝非一蹴即就的设计。
          大家在演练小念头,手会不住地在活动,但马步一旦开式完成后,就立在原地不动直至小念头演练完毕。操拳动作较快者,约须三分钟左右可以完成小念头,较稳妥地操练者,则可用上五至十分钟不等。设想一位毫无武术根柢的初学者,在特定要求的步型姿势下,以自己上身的体重加负下肢上承担数分钟,确是一项锻炼腿力的筑基法门。然而,当腿力有所增长后,如要更上一层进境,就要配合其它功法并行了。


          IP属地:福建6楼2013-06-01 00:11
          回复
            夹肘 (埋肘) 的用处
            中国传统南方武术,俗称:南拳。按地域而分,有福建拳系和广东拳系两大类。广东拳系中,有一著名的分支,统称为「东江拳 (注1) 」;亦俗称为「客家拳」,包括有龙形 (龙形摩桥)、白眉拳、朱家教等。它们演练套拳的步势大致都采拳打四方,直上直落的形式,有力贯前桥 (前臂) 和锁桥的要求,这一点和咏春拳中特别强调的夹肘 (埋肘) 有相似地方,但是真正的用法,因门派间的学理与心得不尽相同,而各有高见,自然是意想中的事了。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因为远古有师承同源关系;拳种发展的地域相近而互生交流影响;或是各门派从搏击实践中得来的相同经验,这是值得大家玩味的话题。
            笔者据师承所传,对於咏春拳中各种手法的应用和理解,自有一套入手的观点,和其他前辈的体悟未必尽同。本门的咏春拳与其它门派、拳系最大的分别,乃在与敌接触后的对峙中,每每予敌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压逼力。对方於具体感受压逼的同时,却未必见到有任何具体动作在施为。笔者称之谓「力向朝形」,也就是用一些发力技巧,使因身体运动而来的各合力 (整劲) 的最终方向,总是由下而上朝向敌人,并且随时可以力透敌人的轴心。「力向朝形」实在源於咏春拳的基本原则 –「朝形」观念,并不是甚麼神秘莫测的发明。各位咏春同修只要稍为细心体察一下,不难发觉到沿自腰马上涌的劲力,总是以手臂导出为多数,当手臂弯处相应地做出夹肘(埋肘)的动作配合时,「力向朝形」的状态也就形成了。所以夹肘 (埋肘) 是力与技术合成某一动作效果的关键,亦是咏春拳攻击动作和个别防守动作的构成要素。
            笔者再用一个简明的流程来表示夹肘 (埋肘) 在咏春拳中的应用关系。
            「来留去送」是咏春拳术造诣中,对手法技巧极高的统摄要求。这要求须要以「甩手直冲」的功法来作必需条件,否则无法达成。
            「甩手直冲」 (脱手直冲) 是咏春拳术造诣中,对短距离 (己身一臂之长以内为准) 间,手臂作出条件反射 (反应) 的极高统摄要求。做出「甩手直冲」有两个必需条件,其中一个是「长桥发力」,是这个反应动作的力量来源。
            「长桥发力」是咏春拳术在短距离间的发力特徵,可攻可守;亦可攻守同步。「长桥发力」的特色,正是「手不回身发,力向肘中求」 (注2),即是经常说的夹肘埋 (注3) 中了,为的就是要创造「力向朝形」这个必要条件。
            「力向朝形」的状态上文巳经重点说过,恕不重覆。然而须要补充一点,就是在短距离间,由静止的某一位置高速移去另一个位置时,因路程短,动作容许的反应时间又极短促,在此情况下,一般单靠手臂产生击打力的方法是非常局部和有限的,因为单一手臂能提升的加速度有限,即做出的力量有限;而击打到敌人身上当刻,同时亦有反作用力推向身体,使从手臂打出攻击的那一边身体起,变成一个旋转身体的力矩,影响我的平衡。常用这种打法的人,在经验上或想法上,会从整个力中分配出更多一点力气,去更强收紧肘膊的关节、肌肉,及理用地面的摩擦等,以图抵抗这个旋转力、保持手的击打姿势等等。
            很明显,站在攻击的立场而言,这些做作都只会浪费、削弱攻击的力量,问题是真的有此需要吗?然而,在一个动作中,手臂能作夹肘 (埋肘) 的配合,能使身体当刻更能浑然地整合如一,这就方便把身上发出的整劲,按要求或部份、或全部由手或手臂导出,打向敌人身上,效果至钜。原因是手臂夹肘 (埋肘) 打出,亦即是手臂逼近中线而打出,当整个力打到敌人身上时,指向己身的反作用力会非常逼近中线,那就不容易产生够力影响身体的力矩了,所以整个用来击打的力,可视作近乎无损耗而论,效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是防守动作,手臂作夹肘(埋肘)的配合时,就可以把打在手臂上的外力轻易地,由上身、腰间、胯、马向下一边吸收、一边传至地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力、吸力和卸力系统。
            注1:中国广东省内,由东江、西江、北江汇合成珠江而入海。东江源头在广东河源市,东接梅州、汕尾;西邻韶关;南近惠州、东莞;北毗江西,亦是东江流经之处。上述一带都是广东客家人聚居要地之一,而在上述地区流行的地方武术,多统称为东江拳。
            注2:「手不回身发,力向肘中求」是前人研发咏春拳术过程中一种经验上的体会。这个经验或说法很笼统,但是能够显出「用肘」是「长桥发力」的重要性,不过容易误导人,以为打出的力主要是由夹肘而来,大家必须分辨清楚,以免把有效提升劲力的训练方法忽略,而把精神、时间错配到次要的地方。
            注3:「埋」字用作广东白话时,可解:接近、挨近的意义。


            IP属地:福建8楼2013-06-01 00:12
            回复
              问:黐手 (盘手) 时,是否需要夹肘 (埋肘)?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和大家建立起咏春黐手的基本共识,才容易把所知表达出来。删繁就简起见,由笔者先向大家表达一下对咏春黐手的见解,才回来解答这个问题。否则,会容易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误会。
              咏春黐手是咏春拳术重要的训练工具,但绝对不是决定胜败的方法,也不是评定搏击技巧优劣的唯一标准,更绝对不是双方拼过你死我活,一决雌雄的途径。以上一段文字,各位同修务请再三细读,笔者眼见近代不少咏春同修,多抱有一种或数种上述心态来进行黐手,最终,打的意识或许有所增强,但依然心情紧张,互中盲拳,何谓「应打而打;应打而不打,不应打而打 ¨¨¨」,始终依然是气喘如牛,茫茫然而不知所云,这样子练拳,「百日如新,千日如旧」又有何得益呢?大家要切记:咏春拳术不是一门对抗性的竞技运动,而是一门生死相搏决胜当下的功夫。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所以咏春黐手,是为著建立有利於近身搏击的各种咏春反应和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的压逼力下,如何伺机建立好和灵活运用好各种咏春动作的反应能力。譬如:甩手直冲是一个反应,这需要长桥发力来完成。咏春黐手从单黐手开始,过渡至分手练习,进而是双黐手 (盘手),最后在双黐手 (盘手) 的状态下进行有规范的攻防训练 (度手);
              目的就是要: 1) 培养手和前臂对外力的感受,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
              2) 建立夹肘 (埋肘) 的条件和习惯以配合反应所需。
              现在针对建立夹肘(埋肘)的条件和习惯而言。从小念头第一节的动作中,巳标志出夹肘的概念和要求。而从单黐手过渡至双黐手 (盘手) 的训练,是渐次增加兵临城下的压力和变异的复杂程度,来磨炼夹肘(埋肘)的条件和习惯。因为使手臂夹肘兼几近停留、或往返在身前胯上某处空间 (肘位),实际上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形态,所以必须按步就班,来回校正位置,练习适应,体验所得的感觉,多作对比,直至随心所欲。如果阁下巳臻随心所欲的境界,双黐手 (盘手) 时就无须为夹肘(埋肘)而夹肘了。其实夹肘(埋肘)是代表有力到手的讯号,这个力可以是由我手打出的,亦可以是接他人来袭的力。所以手臂在未需额外用力或受力时,只管尽量保持肌肉舒松,形曲力直,肘在肘位旁边侍候就可以了。待到须要用力迎前时,肘往内顺势一夹就是。
              再从学习的阶梯来总结全文。由操拳开始到达练习双黐手(盘手)时,为著适应双手交替高低上落时,都能留在有利的肘位上,故此会刻意用多一点力来夹肘,使到手肘较稳定地在身前某个空间范围内运动。将来双黐手 (盘手) 的锻炼渐入佳境,动作变化娴熟而后,就要把夹肘的意识略为放下,目的是在於提升手的听劲能力,以至全身的适当舒松,对於后发先至、甩 (脱) 手直冲和劲力的瞬间爆发等等,都有莫大帮助。那麼一直奉行夹肘不松,就是错了吗?绝对不能说是错,至少在早期双黐手 (盘手) 和练习手法阶段,奉行夹肘不松的原则会是利多於弊。不过,把这个原则长守不放的话,反而妨碍提升更优质的搏击条件,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所以奉劝那些历经长时间咏春修炼而未得反应、手法和力量的收放自如者,值得检视一下自己夹肘的问题,可能正是超越目前境界的契机。


              IP属地:福建9楼2013-06-01 00:13
              回复
                伏手的用处
                一般情况下,当大家随意地谈论咏春拳术时,都会容易提到咏春拳的经典代表手法,那就是膀手、摊手、伏手。然而,只要你有机会多看几遍别人操练小念头、寻桥,就大概明白膀手、摊手的操作和有多少个不同的做法,再看一些黐手练习、模拟搏击和度手 (注1),亦大概知道他的用法。但伏手就难免令人茫无头绪,甚至令人有点失望。难道真的只有在黐手练习时,伏手搭在人家的膀手和摊手上面,上上落落 ¨¨¨,很是乏味。也曾听过某些咏春同修说:「从过往到现在,仍有咏春支派认定伏手就是支持咏春拳源於蛇鹤相争传说的活证之一。伏手平放时如鹤之喙和头;伏手扬起即如蛇昂首欲扑。所以视伏手为鹤喙,则是合指啄击之用,当视它为鹤首,则可用腕之近手背处撞击对手云云。」这都是咏春拳中伏手的用处吗?
                首先,笔者要明确指出,在下师承的武术理念,对咏春拳术来源的立场是甚麼一回事。恩师生前向来不采咏春拳乃仿生拳术 (注2) 的说法,只认为咏春拳是由相近地域的一群技击人士,通过漫长时间的实践、修正、取舍、改良等,慢慢地逐步磨合而成的一种技击精粹。言归正传,本门对伏手的理解十分精简:伏手的操作只有练习上的用处,而没有应用上的用处。大家在狐疑下,难免会细问一句:「此话怎说,可否指明究竟?」。笔者试著手扼要地说明一下。伏手整个动作在小念头阶段,经过重覆操练而达到动作流畅、结构和定位合格后,就可以配合别人的摊手和膀手,来作带有攻防意识的练习。目的在於培养和锻炼手一旦与敌接触后,几种基本的技击能力:
                感应外力特性的敏感度,譬如外力的大小、方向、根源等等。
                手在不同的外力作压力下,如何保持肌力的松紧、肘关节的可用范围、肘至肋之间 (肘位) 的可用距离。
                要习惯肘在身体前,而不在身体后活动。
                要知道以肘为手的中位,并习惯以肘部为手部动作的先驱。
                体验起动「长桥发力」的状态和练习这个「长桥发力」。
                做「长桥发力」时,体验手在到达目标物之前、刚到达目标物和发力完成,其间,力在手肘、手腕和手掌的分布和散聚。
                如果用咏春拳的术语来概括以上六点,就是培养和锻炼
                (一) 手感 – (1),(二) 肘柢力–(2、3、4),(三) 长桥发力–(5、6)。
                在众多的基本技击能力中,这三项能力都可透过咏春拳训练伏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
                注1:度手,是咏春拳的一个术语。同门之间透过一种约定的默契,大家在攻防对练的时侯,动作的速度、位置、力量都是恰到好处,力到他身而不伤人的一种高级练习形式。
                注2:仿生拳术,指的就是拳术动作的设计,是有意模仿自然界动物的神态特徵、动物觅食或搏斗求生的动作,如形意拳的十二形拳就是典型例子。


                IP属地:福建10楼2013-06-01 00:14
                回复
                  问:为何操练小念头要以慢速进行?
                  这是一个经典的咏春拳术问题。它的经典之处在於:1) 不单有很多门外汉想这样问,然而有更多的咏春同修会独自思考这个问题,又或者会和志趣相近者一同思考、一同交流这个问题。今天有了一个看来满意的答案,但不知在何时,又会把问题再思考一遍,因为从前的答案看似不中用了。2) 这样去想著,最后变成这样一个问题来发问的人有很多很多。可是,又有多少位提问者,会发觉到这个句子本身巳有不符事实的大问题,就最近而言,笔者仍末发现一套以慢速进行的小念头在各地普遍传播。
                  姑勿论只是文法上的瑕疵,或实质上别有所问与否。笔者都会以「速度」为主干来谈一谈笔者所知的小念头。小念头在传授过程中,一般会分为三个段落完成。把小念头分成三段,是人为的界定,纯粹基於授受时的方便而已。习者一旦熟练小念头各动作后,分段落的观念反而不必理会。本门为著要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动作的次序,而把小念头分成四段。由提手起至右手打日字冲拳后,圈手回身止 – 为第一段,由出左摊手起至右手打正掌后,圈手回身止 – 为第二段,其它二个段落对应坊间常用的分段法,则大致相同。当操练小念头时,唯独是第二段,即一摊三伏那一段必须以慢速进行。就此,笔者的理解和体会如下:
                  动作慢速进行,绝对不能作为一种攻防状态来考虑。摊手、伏手的形状和运动姿态,请千万不要挖空心思,来估量它们的攻击手法会如何运用。笔者拜师学艺迄今廿多年了,亦重未听闻过,或目睹过有人能用摊手、伏手作攻击手法。其实,摊手、伏手和护手都以慢速度来进行,目的在於建立一套新的、有别於日常生活习惯的另类基本运动模式。这个运动模式非常适合短距间的搏击所需,但要建立一连串崭新的基本运动模式,必须要掌握一大堆细节要求,绪如松肩、沉肘、夹肘、肘位、肘距、肌肉松紧 ¨¨¨,绝不能一蹴即就。因为它们有别於平常的发力习惯,所以要用多一些时间把习惯培养起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摊手、伏手和护手的运动路线和起止位置都准确掌握了,就须要加上一种独有的精神意识,藉以加强动作进行时,手内部独特的肌力分布和手对外力的条件反射。这是一个完整的手部功法锻炼,至於功法的修正方向会以特定的对练形式来体认。
                  根据笔者多年来练习的体会和教学的观察,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锻炼小念头第二段的资历愈深、次数愈多,则在操练第二段时的速度会愈慢,因为当事人加入的精神层面会相当具像和细腻,而对手部肌力分布和外力感应会非常仔细。换句话说,锻炼的年资愈深,同一套功法的深化程度就愈大。这套慢练的功法,就是培养「长桥发力」的功法,及「守中用中」(注1) 的功法。
                  小念头的第三及第四段,操练时会以正常速度进行,把从第二段培养而来的习惯,譬如:夹肘、肘带手行、守中用中¨¨,运用在第三、四段的动作上。笔者谨记恩师当年的一段见解:「咏春拳术的运用,重来不尚招式 (注2),所以咏春套拳的动作次序,基本上并无应角上必然的连贯性。而小念头更可视为个别的单式动作操练 ¨¨¨」,恩师提纲挈领的见解,正好作为小念头的一种精辟解读。有关小念头拳法的概念、动作拳理、功法等,由於并非题目所指,恕笔者暂且不作深入讨论。
                  注1:「守中用中」-是说在我正身朝敌的时候,以己膊为底边长度,两手为等边长度且相交於一顶点的等腰三角形,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与底边联成一直线,此直线亦是三角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守中用中」就是如何按咏春拳的要求,去守护和运用这条敌我之间最短的攻防路线。这是咏春拳的中线理论中,最基本的一种理解。
                  注2:「招式」-这是指一个攻防的假设情况下,己方对敌人成功地施行一组特定兼且连续的动作,这种特定的组合动作模式,就是所谓的「招式」,又称为「一招」。


                  IP属地:福建11楼2013-06-01 00:15
                  回复
                    问:何谓「中线」?
                    近年,由谈论咏春拳术者,以至研习本派拳术者,当触及咏春拳术理论时,必定熟悉这些名言:「子午定中」、「正身子午,偏身以膊为子午」,以及一些已知或未知出处的咏春拳歌诀,都会用上「子午」一词来整合成句。然而,咏春拳对「子午」一词的应用都与「中线」一词的内涵有关。
                    要了解武术上「中线」的意义,必须先从「子午」一词来勘探,才容易明白两者的关联和对应的义理。运用「子午」一词,在武术上由来已久,并非咏春拳术所独创。例:十八字理诀:「¨¨¨¨ 直由子午,后曲前直。」– 拳经 (节选) 无名氏。笔者以为武术上应用「子午」的起源,不妨从武术的发展历史著眼。现代保留下来的中国传统武术,大致上都是在明代或清代的民间武术成熟期产生。民间武术与军旅武术是相互影响的,它们相互影响下的结果遍及不少武术动作以至武术文化习惯,譬如方位文化,就是当中的表表者。中国上古时候,至少自殷商朝代 (B.C.1751) 起,已有用「干支」系统来纪年月的记事文化,而不迟於战国末期 (约B.C.403–256) 就己有流行的五行学说,到了汉代初期,有关阴阳、五行、干支、卦象等学说和应用系统,亦已进一步演化成一套能自圆其说的解释系统,这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在古代各种学科的解释上,譬如:哲学、天文、科技、工艺;以至民间信仰的范畴上,直至现代仍在不同层面上应用这套系统,而系统会因人、因事的发展需要而被用家修改或扩充,非常灵活,可说是中国文化悠长发展下,孕育出的一种几乎可以贯通大部份古代应用科技的独特的讯息符号。
                    据知在汉代已常角十二地支来表示方位,如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参考明代 戚继光 著的 纪效新书。卷二。操令篇第二:「¨¨¨¨ 凡面所向谓之前,则用红旗,即方为南 ¨¨¨¨,神为朱雀,卦为离。凡面所背谓之后,则用黑旗,即方为北 ¨¨¨¨,神为元武,卦为坎。」。以此为例,可反映当时军旅惯用自定方向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巳在不知何时渗入了武术之中。例:何谓「子午方」?武术方位术语,一些拳家以习拳者身体的正前方为午位,正后方为子位 ¨¨¨¨ 传统的说法,子位为北方,午位为南方。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康戈武著。显易而见,明代。纪效新书引述士卒判断方向的方法与现代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记载拳家对方向的说法,其实两者并无不同之处,大家所用方法的内涵是一致的。
                    就咏春拳术的技击精神而言,这种判断方向的手法尤具实用意义。以自己立身眼前所望的敌人、景物为午位,属南方,自己立身背后所向为子位,属北方。当有意在子午两个方位上特别选定两个点,使通过这两个点的直线,同时通过一等腰三角形 (注1) 的顶点,并作为这三角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这条直线,正就是自己正身朝敌,两手交替下,平均打到敌身的最短直线,即所谓「中线」了。在此,笔者不妨金针道尽,为各咏春同修指明另一个重要的「中线」应用概念。很多咏春同修知道了「正身子午」这条建立在敌我之间的中线后,就满足於这个点与点的平面几何观念,被默默地缠缚著,不敢或不想超越这神圣不可侵犯的咏春箴诀。须知道简明的诀要,常常旨在提纲挈领,点出关要而已,至於如何具体操作,往住并无说明。所以点到点的平面攻击,仍然未能发挥咏春拳理上「消打同时」和「一击必中」的最高效益。必须要把「点到点」的平面接触换成「点到线」的立体接触,才可达至更高的攻防效益。请各位细心体悟这个应用的关要。
                    「子午」对应「中线」的另一个义理,仍然是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中,对面功力耗损后的补充和功力提升,这两个历来拳家不断探索的问题,经过历代各派前辈的试验和总结,一般都接纳了道家、道教「法天地 (注2) 」和「天人相应 (注3) 」的哲学观,据此而采用道派养炼精、气、神的导引术或打坐方法,藉此改善体质,由补充以至增进功力。其间,自然有不少道派修炼内丹常用的术语,被一并吸收到武术的内容上。其中明显的是道派内丹修炼的理论:人体内肚脐下为丹田位置,五行属水,性质为阴,用地支「子」表示。人纳气引至丹田(子)时,此气是为阴精,用体内之火烹蒸后,上升至人的头顶内的泥丸宫,五行属火,性质为阳,用地支「午」表示,是为炼精化气。恰巧,丹田的「子」与头顶的「午」上下联成一线后,正好位於人身左右对称下的中轴上。所以当谈论有关轴心、平衡等问题而说及「子午定中」时,所定的正是这由上而下的「中线」了。
                    注1:「等腰三角形」– 这里所指的三角形,是专指以自己膊宽的长度作底边,而以自己等长的双手作左右邻边,且相交一顶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
                    注2:「法天地」– 中国上古时候的道家学派观念,人应该以天地的自然法则为学习楷模。法,即效法也。
                    注3:「天人相应」– 是道家学派思想「天人合一」的一个延伸观念,强调人善用自然法则,就能领受法则蕴涵的好处,可补人因亏损而出现的不足。参考老子一书,第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IP属地:福建12楼2013-06-01 00:16
                    回复
                      问:何谓「力从地起」?
                      力从地起」一词乃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经典用语之一,而文字始出於何经?何典?何时?这是属於近代掘起的「中国武术历史发展」科目的探索范畴,须要专家掌握一定的武术史料和武术文化文献,然后作专题研究。目前,这方面是笔者能力以外的事。但从常理推断可知,这句历久弥新的经验之谈,想必更远早於文字记载之前,已在传统的传承制度中,代代口耳相传不绝。然而,大家试从一个更阔的角度看,无论古今中外,凡是须要体力劳动的工作以至一般的体育运动,参与者都容易碰上以下经验:脚下浮滑,站不稳,则很难使力;脚下稳妥,腿一证,力就很好上。这就是「力从地起」的正面和反面的体认了。不过不同的工作,不同的运动,都自有不同的动作需要,看来可以千差万别,加上用者不同人,文化背景不同,对於相同的客观事实,都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自然会有很多疑幻疑真的说法和写法。所以笔者认为「力从地起」不会是武术家的独有经验,实际上是随处可见,时时发生的事,但当事人演绎的方法和重点却未必为一般人了解而已。
                      专注到武术上「力从地起」的经验而论,因为受到上述众多客观条件制肘,加上各门派对於「力」的观念、发力感受以至锻炼方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再加上一些秘传的炼功部份,使到一般人根本不容易从武术文献中掌握「力从地起」的客观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不难,借用物理科学的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就可以清楚和有效地表达出:中国武术上渴求的那种「力」,如何从地面发起为我所用。但是涉及身体内相关的肌肉组、肌腱、关节以至骨骼如何运作,以配合力的传递或削弱力的传递的探讨,会暂且略而不谈。因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所牵涉的专业学问颇多,有生化方面的,有生物力学的及相关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常识。有关的科研项目仍在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当中。反而利用一些经典的物理常识就足够把答案的重点道来。
                      在地球的引力场影响下,把人当作是一个实体,则人恒常受到一个拉力(地心吸力)把人拉向地心方向。地的表面总比较人的身体硬和厚,人被拉向地球中心时,人和地面发生接触,这可视为一个特殊的碰撞。因为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应影响,地面会有一个力 (通常称为正向力,多以 R 表示) 直向上推人,而大小恰和地心吸力相等,所以一般情况下,人相对地面静止时,身体会乖乖的留在一个位置上。
                      当人要产生一个大力,并希望这个大力不会受到伴随的磨擦力、反作用力等损耗掉,这就要讲究发力的方法了。先调整一下人的身体,使身体上下都成松曲之势后,由下肢的腿弯处作一向上撑竖的运动,腰间亦同时作一个向上挺竖的运动(其间一些细致的发力配合从略),上述的身体动作,真正目的是要引发踏足的地面,产生一个比人静止不动时更大的正向力 (R),为我所用,而这个大的正向力,已没有摩擦力和另一反作用力在作损耗了。为甚麼会称它是一个大力呢?因为身体这种运动形式所产生的力,是一个挺大的力,这是武术上称为整劲的主体部份。这种发力技巧经专家传授要诀,及通过适当训练后,在对比下,一般都会较手臂打出的力要大。人能发出这种力的感受,正就是那个「力从地起」的经验了。


                      IP属地:福建15楼2013-06-01 00:18
                      回复
                        问:咏春讲求肩松肘沉,才利於发出整劲,但是否已说明整劲中已排除了肩力?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技术性和细腻的问题。懂得这样发问的人,应该是一位笃学力行的练家。他必然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实修和体验后,站在十字街头下发出的疑问。请安心,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借用上一篇:何谓「力从地起」?的部份解答内容为入手。「力从地起」一文的最末段说:「¨¨¨因为身体这种运动形式所产生的力,是一个挺大的力,这是武术上称为整劲的主体部份。」没错,为了不影响不降低发出整劲的主体力量,在发劲的当刻,尤其要人的上肢保持肩松肘沉。这个要求并非是发整劲的花式姿势,意图表明某种特定动作的风格。它实际上是历经千锤百炼后的一个经验总结,可大大提升整劲的成功率。说到这里,明眼人应当心中有数,笔者已把成功打出整劲的要诀确认了。
                        然而,整劲主体以外的力,就是指由肩、肘及腕等联合打出的那个力了。配合的关键在於力发出的时间,应该继整劲的主体力起动之后开始,这样就可达双剑合壁的功效了。所以肩松肘沉的说法,套在一个发力系统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相对比较的要求而矣,大家不要被字眼的意义过份束缚而失却应用时灵活为上,先机为要的正确心态。所谓肩松,是指肩膊必须灵活舒松之意,乃针对一般人用力时多数束肩紧膊,手拉后再推力的习惯而言。所谓肘沉或沉肘,乃强调手肘要如弹簧般储力其中,伺机配合主体劲力而用,并非如弯木般绷硬手肘。换句话说,一度优质的整劲,就是有序地结合身体和四肢於松紧间各生其力,再汇聚归一的事而巳。


                        IP属地:福建16楼2013-06-01 00:18
                        回复
                          问:「松紧」的「松」和「软」之间有何分别?
                          要解答本题其实可以非常简单直接就完成任务,入手的关键是取身体互动的接触示范,而不取文字表达,原因不是甚麼文化障碍,或文字不力等表达上的问题,不是不考虑,而是较次要的问题。问题的重点反而是读者和其他同修,因为他们大部份人都未有经历过「松紧发力」的实修实证,单凭文字的描述去理解内容,难免生起雾里看花,好像是或不是这样的感觉;更坏的情况,就是误作冯京作马,将内容理解错或曲解了。
                          无奈这次和各位结缘,笔者只能透过文字而不是面晤,所以不能用直接的身体表达方式让大家亲身感受,只能以转折了的文字来表达「松」「软」。你们阅读之后,能够悟了懂了,当然难得。但发觉似懂非懂,明与不明之间;甚至是读不通,都无须不安,可能是笔者的文字功夫不够力,使文章变成石子跳水,不通不懂了;又或者是阁下体悟尚浅,武术上的境界暂时未到此地,所以不生共鸣。请先把文章放下,过一段时间以后回头再看,自然会有不同感受和见地。
                          一看问题的重点,不难估计是出自行内练家,只管问如何是「松」;却不理如何是「紧」。通过学理和修炼的薰陶,他大抵已知「舒松难觅,绷紧易求」的道理了。英语世界中对於「人打出的力」的称呼,花样不多,主要以 force 一字表达,但中国武术对於力的名称就五花八门,如太极拳,把力分成八类,而各配上一名称。这种对力分类的心态,未免过於细致而显得琐碎,容易使人钻牛角。笔者认为一般按发力的方式和力的特质,分成两类来研究已足够,即是硬力和劲力两类,勉强多加一类,是为硬力劲力的混合体。各门各派说的力多如牛毛,但亦走不出硬力或劲力的范畴。问力的「松紧」和对「松」「软」作比较,这是专指劲力的研究了。
                          套用上一篇解答整劲与肩力关系的文章内容:「¨¨¨整劲,就是有序地结合身体和四肢於松紧间各生其力,再汇聚归一的事而已。」可见力能够整发,就是劲力的特色之一,而「松紧」就是产生劲力方式的一部份。那麼,身体是甚麼一个情况才是构成发劲的松的条件呢?重点来了,大家注意,有形有质的身体必须契合无形的精神意识上的松驰、镇定及专注,才有机会调整出和保持到身体的松。这个松,古籍上说须由「紧中求松」而得。简言之,所谓松实际是全身及肢体都已进入一种储力状态,但力只须储一点儿,不会太多,这个力带有几分弹性,可随姿势和形势变化而变换,既可收束又可延放,是一种遇物可生粘黐勾带的效果。一旦与敌人接触后,对方想轻力摆脱我手,却挥之不去;对方想向我身上大力推撞,则如水中捞月,一无所有。所以武术上要求的松,就是一种活泼、机变、不轻易强斗的力。武术上的「软」乃专指柔弱、乏力或力过於松散的泛称。


                          IP属地:福建17楼2013-06-01 00:19
                          回复


                            IP属地:福建18楼2013-06-01 00:20
                            回复
                              感谢欧阳师傅精心整理,感谢苍天让我有缘接触到这么多好东西。


                              IP属地:福建19楼2013-06-01 0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