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残酷游戏吧 关注:842贴子:13,949

三哥的大印度,细数印度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长知识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6-29 17:48回复
    4.上帝折鞭,最强苏丹の阿拉乌德丁·卡吉尔。
    阿拉乌德丁·卡吉尔,德里苏丹国苏丹,1296年——1316年在位。阿拉乌德丁被称作是德里苏丹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苏丹,他缔造了德里苏丹国军事上的辉煌成就。
    1294年,阿拉乌德丁率领八千穆斯林骑兵进进入瓦吉里。
    1296年10月3日,阿拉乌德丁在德里红堡就位。阿拉乌德丁在袭击德干高原时带回了大量的战利品,并用这些战利品收买了他的舅舅查拉乌德丁周围的人,然后依靠谋杀舅舅而篡位登基的。
    1297年,阿拉乌德丁率领穆斯林军攻占古吉拉特。但是军队开回德里途中,因抗议战利品不均而叛变,叛乱受到了残酷的镇压。
    阿拉乌德丁于公元1299年派遣乌卢格汗和努斯拉特汗去占领兰桑波尔,经过一年的围攻,最后占领,同时在布东、奥德、德里又发生了严重的叛乱,最终叛乱被平息。
    阿拉乌德丁即位不久,柴法尔在贾朗达尔附近击退了一次蒙古人的侵略。
    公元1299年,顾特卢格克瓦查率领一支二十万人的蒙古军队驻扎在朱木拿河两岸,威胁德里,柴法尔汗打败了蒙古人。公元1303年阿拉乌德丁征服齐图,十二万蒙古大军掠夺德里和邻近地区。
    打败了蒙古人后,阿拉乌德丁不断地进攻德干高原,并一度打败了拉杰普特人。 1304年,蒙古人袭击到阿姆罗哈。
    1305年,阿拉乌德丁征服马尔瓦。公元1306——1307年,德瓦吉里投降。
    1306年由卡卜克率领的一支蒙古军队掠夺了喜马拉雅山地区,五万名侵略者被德里的伽齐马利克俘虏。
    1307——1308年一名叫伊克巴尔曼德的蒙古酋长渡过了印度河,可是他战败被杀。在阿拉乌德丁统治最后的年代里,蒙古人再也不敢来进攻德里苏丹国了。
    公元1308——1310年,卡富尔第二次远征德干,于1310年华朗迦城投降。公元1310年卡富尔第三次远征德干。
    1311年征服南方的曷萨拉和潘地亚。
    公元1313年卡富尔第四次远征德干雅达瓦和曷萨拉,整个南印度就这样归于德里的有效管辖之下。
    阿拉乌德丁的高压统治是令人恐惧的,但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个人的坚强决心和专横权力却使得印度斯坦避免了被蒙古人掠夺。他的经济管理能力是出众的,特别对任何近代前国家更是如此,然而依靠的却是印度农民难以承受的高税收,这必然引起印度人民的反抗。



    5楼2013-06-29 17:51
    回复
      5.印度最后的辉煌,游牧の虎の札希尔·乌德丁·穆罕默德·巴布尔。
      札希尔·乌德丁·穆罕默德·巴布尔(Zahiral-Din Muhammad Ba-bur,1483—1530),印度莫卧尔王朝创始人,帖木儿直系六世孙,生于中亚费尔干纳。1494年继费尔干纳王位。1497年夺取撒马尔罕。1501年被乌兹别克人击败,流窜喀布尔。1510年昔班尼汗兵败阵亡。巴布尔趁机与萨非王朝结盟,打回撒马尔罕。由于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巴布尔再次退往喀布尔。1519年进入北印度。1526年在帕尼巴特战役中,大破德里苏丹军,1527年在亚格拉以西的击溃印度的诸侯联军。1529年,在巴特那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首领。最终建立莫卧儿帝国。
      在中亚地区的不断失败,使巴布尔放弃了在那里建立统治的企图,转而征服南亚。1514年,他支持表弟素丹·赛义德汗打回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叶尔羌汗国,1516年至1519年,巴布尔忙于整编部队,生产火器,伺机进攻印度。
      1519年,巴布尔发动第一次征服印度战争,翌年又远征旁遮普。原旁遮普总督莱特·汗·洛提,因不满易卜拉欣·洛提残暴和不断剥夺他的权力而归顺巴布尔。巴布尔自称是蒙古人后裔,以帖木儿继承人的名义,占领旁遮普。
      1524年,巴布尔通过开伯尔山口,横渡杰卢姆河和杰纳布河(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进入拉合尔。在莱特·汗·洛提等人的合作下,继续向德里方向推进。后因莱特·汗·洛提倒戈,巴布尔战败,不得不退回喀布尔。
      三战定印度

      帕尼帕特战役是公元1526年4月21日发生在印度帕尼帕特(在今德里北部,哈里亚纳邦境内)的一场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来自阿富汗的巴卑尔以约1.5万兵力大败德里苏丹国洛迪王朝苏丹易卜拉欣·洛迪的10万大军,苏丹易卜拉欣·洛迪阵亡。巴卑尔随后又占领了德里和阿格拉。4月27日巴卑尔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堂仪式上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的统治,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类似汉高祖刘邦的一个人物,屡战屡败,最后一战定天下。


      6楼2013-06-29 17:52
      回复
        6.孔雀王朝的设计师,孔雀の翼 考底利耶。
        考底利耶,古印度政治家,哲学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大臣,曾协助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孔雀王朝。擅长权谋,后人称之“印度的马基雅维利”。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原籍坦叉始罗、后迁居华氏城。曾协助旃陀罗笈多国王抗击亚历山大入侵,推翻难陀王朝。旃陀罗笈多死后,辅佐其于和王位继承者宾头沙罗执政。
        鱼的法则 考底利耶因主张在对外关系中遵循欺骗法则,即非伦理方式而闻名于世。考底利耶十分明确地指出,在遵循"鱼的法则",即大鱼吃小鱼的世界里,国王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势的征服者,因为只有规模和权势庞大、且国内不存在任何不稳定情形的帝国,才能遏制大鱼或外来入侵者。
        为此,一位印度国王要想获得成功,唯有明了怎样在针对邻国的各种方法中做出战术上的选择。有哪些根本的选择呢?
        考底利耶为我们提供了6种方案:
        第一,和平共处:当一国处于劣势时,应谋求与强大的一方协调和共处;
        第二,战争:实力占优的一方应发动战争;
        第三,中立:认为敌人无法伤害我、同时我也不够强大到足以摧毁敌人时,应维持中立;
        第四,进攻:拥有进攻所需的手段的国家应对敌人发动进攻;
        第五,联盟:缺乏防护自己所需的实力的国家,应寻求他国的保护;
        第六,双重政策:与一国实现和平,而对另一国发动战争,以实现其目的。考底利耶指出,通过对上面所述方法单独或综合的运用,就能够建立一个足以确保自己生存的强大的帝国。
        历史地位与才能堪比汉朝的张良,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如‘远交近攻’等,在【政事论】中,很多理念与诸子百家不谋而合。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动物保护区’,阿育王更于公元前约一百五十年制订法律,宣布某些动物为受保护物种,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条保护动植物的法例。


        7楼2013-06-29 17:52
        回复
          7.德里苏丹守护神,印度孟珙の吉亚斯丁·巴勒班。
          吉亚斯丁·巴勒班(Ghiyath-ud-din Balban)。
          徽号的意思是“宗教的解救”。他是德里苏丹国第9代,奴隶王朝倒数第2代苏丹。本是7任苏丹舍木苏丁—伊利秃迷失(Shams-ud-din Il-Tutmish)手下的一个古拉姆将军。伊利秃迷失手下有40位跟他一个部落出身的,辅政的古拉姆将军。号为突厥—阿富汗40人集团。巴尔班是其中最佼佼者,在娶了伊利秃迷失的女儿后,地位更加尊荣。在伊利秃迷失死后,巴尔班辅佐其子纳昔尔近20年。因为纳昔尔本人昏聩无能,朝政基本上都归巴尔班说了算。巴尔班执政后,以雷霆手段将40人集团诛杀殆尽,实现了大权独揽。纳昔尔死后,他自领算端。又执政20多年。
          巴尔班执政后,对内推行伊斯兰教法,任用了大量法官。有效规范了国内秩序。对外率领德里苏丹军和中亚入侵的蒙古察合台汗国军交战,1246年,一支蒙古军队入侵印度河流域,被巴尔班击溃。此后又屡次击败蒙古军的袭击。德里苏丹国是当时对抗蒙古帝国军的诸国中战绩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中巴尔班居功甚伟。


          8楼2013-06-29 17:52
          回复
            9.穷兵黩武,印度战神の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
            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Muhammad ibn Tughluq,约1290~1351) 印度德里素丹国图格鲁克王朝第二代素丹。出身于旁遮普突厥贵族家庭,为素丹吉亚斯丁·图格鲁克之长子。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通晓《古兰经》和教法,对哲学、逻辑学、修辞学、天文学、医学、数学都具有广博的知识。其父在位时担任军队将领,1321~1322年攻打德干高原的瓦朗加尔城,征服当地的印度教王公。
            1325年即素丹位后,先后22次镇压了西北部和孟加拉地区的叛乱。为了控制所征服的南部地区,1327年将都城从德里迁至德瓦吉里(今道拉塔巴德)。由于向德瓦吉里大量移民,使伊斯兰文化广泛传播到南部,乌尔都语也广泛流行。为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他增加各种税收,铸造大量铜币,代替金银币的流通,致使物价上涨,人民负担加重,引起普遍不满。他为了解决国库空虚,宫廷建立管理农业机构,提倡轮作,创办国有农庄,扩大耕地面积,改进灌溉设施,农业有所发展。后蒙古人入侵,劫掠了旁遮普地区,但图格鲁克率领德里军队毫不费力地将他们击溃。1337年派庞大的远征军妄图征服西北部的阿富汗斯坦乃至呼罗珊,结果全军覆灭。他统治后期国内动乱,马拉巴尔、克什米尔、德瓦吉里等地区总督宣布独立,王朝领土缩小,政权由盛而衰。1341年中国元朝与德里素丹国互派使节通好。1351年出征平定古吉拉特叛乱时,他殁于信德松达。


            10楼2013-06-29 17:53
            回复
              11.私奔帝の普利特维拉吉.乔罕/布里陀毗罗阇。
              兆汉王朝 Prithvi Raj III(普利色毗罗阇三世)(1149-1192CE)。当时的北印度小国林立,互争雄长,而布里陀毗罗阇三世则是12世纪后半叶最强大的拉齐普特王,领有德里和阿杰梅尔。
              【私奔帝养成】 20岁继位,控制着现今的拉贾斯坦邦和哈里亚纳邦。26岁与竞争对手加哈达瓦拉王朝(Kannauj Gahadvala)国王阇那旃陀罗( Jai Chandra)之女Samyukta (Sanyogita)私奔。兆汉王朝与加哈达瓦拉王朝(又译遮娄其王国)争逐不休,两败俱伤,最后两国势力都被阿富汗西部的廓尔王国一扫而光。这个浪漫的悲剧故事在印度广为流传,不乏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此视频截取自印度电视剧 Prithviraj Chauhan及Dharam Veer ,Rajat Tokas饰青少年版普利色毗罗阇三世、Mugdha Chaphekar饰Samyukta。背景乐出自印度电影《情字路上/真爱永存》(Mohabbatein),也许视频制作者是为了纪念Mugdha(电影里的Mugdha选择了死亡,电视剧里的Mugdha选择了私奔),无论如何,真爱永存。
              【私奔帝之死】
              廓尔王朝兼并旁遮普后,同兆汉王国相接,两国冲突不可避免。1191年,廓尔的穆罕默德袭取巴廷达(今旁遮普南部),普利色毗罗阇三世闻讯后率军在塔兰村猛攻廓尔人两翼,迫使他们节节后退并四散溃逃。廓尔军队伤亡惨重,穆罕默德在少数亲兵的护送下突出重围,仅以身免。兆汉人大获全胜,但是他们既没有追击溃逃的敌军,也没有抓紧时间整编队伍,更没有向西夺取容易到手的旁遮普,失去决战先机。穆罕默德伤愈后在中亚征集了一批勇猛的山民,组成一支12万人的队伍,于次年再循原路入印,以雪前耻。普利色毗罗阇三世亲率大军前来迎战,一些国王也派了自己的人马。这一次战场仍旧选在塔兰村。穆罕默德先是用诡计麻痹拉齐普特联盟警惕,然后在一个拂晓袭击了对方军营。猝不及防的印军在一阵慌乱后镇定下来,开始反攻。穆罕默德把他的军队分成小股向印军猛冲,然后佯装败逃。印军在追击中逐渐出现混乱。穆罕默德抓住时机,率1.2万精骑应向印军。战斗持续了一天,一部分印军首领捐躯疆场,普利色毗罗阇三世兵败被俘,后被残酷杀害。
              【影响】
              1192年,第二次塔兰(Tatain)战役是印度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它不仅摧毁了兆汉人的武装,也为穆斯林侵略整个印度北部打开了通路,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未来,尔后几年,穆斯林军队征服了印度北部和东部。


              11楼2013-06-29 17:55
              回复
                13.印度的拿破仑,海护王の沙摩陀罗·笈多。
                4世纪初,曾经辉煌的贵霜王国已经四分五裂,北印度又处在政治上的自由竞争阶段。最后是恒河上游比哈尔地区的一个小国乘机兴起,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逐渐统一了北印度,这个国家由笈多家族统治,历史上将其称为笈多王朝。笈多王朝第二任君主海护王(又译沙摩陀罗·笈多)是这个家族的佼佼者,以其文治武功获得了“印度的拿破仑”、“诗人国王”等雅号
                第一代君主是旃陀罗·笈多(320—335年在位),他的国家位于孔雀王朝龙兴旧地摩揭陀,也许是受到孔雀王朝英雄前辈冥冥中的感召,旃陀罗·笈多也立下了雄心壮志。他通过跟梨车王国公主鸠摩罗提蓖的婚姻合并了这个国家,华氏城及附近地区是公主的嫁妆。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他给了笈多王国一种蒸蒸日上的战斗氛围,附近许多小邦纷纷归顺了笈多。
                海护王正是这个强强联合的婚姻的结晶。他继位之后,开始大规模扩张笈多王国的领土。他首先西征,征服了恒河上游及印度河流域东部地区,然后向东沿恒河而下,吞并了富饶肥沃的恒河三角洲。第三步是向南发展,征服了奥里萨和德干东部,势力一度扩张到帕拉瓦王国的都城,德干高原诸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小国纷纷向他称臣纳贡。海护王的重臣诃梨先那所作赞颂词的阿拉哈巴石柱刻文,至今仍留存,记述了海护王以暴力毁灭了印度西部9个部落共和国,因此震撼了整个印度的事迹。但有史论者认为,这9个国家的覆没使笈多王朝失掉了西部的屏障,后来无以抵御白匈奴人的入侵,更理智的做法是让他们称臣纳贡,或派总督去接管。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的话了。
                海护王还向海上发展势力,远至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都有他的使臣的足迹。印度文化以贸易和宗教为媒介,随着他们传布到东南亚众多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土地,并扎下了根。4世纪是印度文明进军东南亚的一个关键期,除了越南北部之外,整个东南亚都几乎为印度文明所重塑。建立了庞大国家的海护王,志得意满地举行了一次马祀,这是唯有完成大征服的国王方可以举办的婆罗门教大型祭祀,以马为牺牲,夸示征服者的巨大业绩。海护王以其军事上的成就被欧洲学者称为印度史上的拿破仑。
                其子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380~414年在位),即旃陀罗笈多二世(Candragupta II)。继承其父沙摩陀罗·笈多大远征之伟业,灭亡西萨陀普诸省,并吞马拉瓦、乌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除印度半岛南部及西南部外,版图及于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笈多王朝之最盛期。




                13楼2013-06-29 17:55
                回复
                  14.女战神,印度贞德の拉克希米·巴依。
                  章西女王(Rani of Jhansi),又译占西女王,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

                  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就在 广大城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英宣传。从1857年2月到4月,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
                  5月11日,起义者进入德里,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成立了领导机构——由10人组成的行政院。起义者占领古都德里,激发了各地起义的迅速发展 。年轻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于6月领导人民起义。起义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广大地区,中心是德里、坎普尔、勒克瑙。
                  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义者进行英勇的德里保卫战。7月初,巴雷利起义领袖巴克德·汗到达德里,被任命为德里起义军总司令。但巴哈杜尔·沙二世周围的封建贵族反对巴克德·汗,致使起义军失去统一指挥。
                  9月中旬,在血战6天之后,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军出走法鲁哈巴德。巴哈杜尔·沙二世屈膝投降,后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后,奥德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接近20万人 ,其中3.5万以上是孟加拉军团的印度雇佣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义军在勒克瑙进行艰苦的保卫战,最后被迫撤出城市。
                  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领导下,起义军进行詹西保卫战。6月,这位女王在瓜廖尔牺牲。
                  这让我想起了大明秦良玉!


                  影视作品《jhansi ki rani》剧照


                  14楼2013-06-29 17:55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6-29 17:56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6-29 17:56
                      回复
                        16.功不抵过,兵不血刃の奥朗则布。
                        奥朗则布(波斯语:اورنگزیب,1618年11月3日-1707年3月3日),印度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其父为建造著名泰姬陵的沙·贾汗,他是第三子。奥朗则布成长于莫卧儿王朝的“盛世”
                        时代,自幼受到宫廷良好教育,学识渊博,通晓经训和伊斯兰教法,足智多谋,尤精于武略。曾被赞誉为“帝位之荣缀”。
                        传说
                        奥朗则布一登上王位,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地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奇怪的是他发动侵略战争时,即不发布宣战通牒,也不派出一兵一卒,只是把自己穿的一只黄色的拖鞋送到要攻打
                        浮雕的国家去。如果那个国家接受了这只拖鞋,就表明该国已经臣服。有的国家刚开始时对此不以为然,结果遭到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强大攻击,不仅亡国,百姓也惨遭屠戮。这样一来。其他弱小的国家再也不敢怠慢这只拖鞋了。 作为统治和权力的象征,奥朗则布的拖鞋通常被放在装饰华丽的象背上,由大象驮着越过国境,一直到达目的地。大象所到国家的国王为了表示愿意接受奥朗则布的统治,必须光着脚跑出来,并带领群臣低头平身迎接,把大象一直引入皇宫后,再从大象背上郑重地取下拖鞋,放在王座上。这样,邻国的国王就被认为已经臣服了奥朗则布皇帝,而那个国家也就成了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当时,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接受了这只黄色拖鞋,就表示那个国家已经灭亡。就这样,奥朗则布皇帝兵不刃血,只用这只拖鞋就一连征服了17个国家。
                        印度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自称“世界主宰”。他成长于莫卧儿王朝的“盛世”时代,在激烈的皇位继承战争中击败了3个兄弟,并囚禁了父亲,终于成为帝国的总舵手。他在位早期采用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手段,将帝国版图扩大到除最南端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和阿富汗,但晚期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德干战争,亲临前线20多年,但始终未能完全征服印度南方,反而耗尽了国力。奥朗则布舍弃了阿克巴大帝以来的宗教宽容国策,对国内的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把他们从官僚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莫卧儿帝国在他死后很快就分崩离析,从此在英国人的紧逼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用这幅图来形容孔雀王朝,三位帝王用一生时间唱响了印度最后也是最强的绝唱,之后逝去。


                        18楼2013-06-29 17:56
                        回复


                          19楼2013-06-30 01:01
                          回复
                            楼主骗经验,你要就给你啦!又不是不给你


                            IP属地:海南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6-30 03:27
                            回复
                              只知道阿育王和章西女王的飘过。
                              15字


                              22楼2013-06-30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