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镜子反观方向(1)
第一次采访吴秀波距此不到一年,那时他还没有“走红”,镜头前的表现也没有现在这么自如,但对话中的状态与现在并无分别,不卑不亢。觉得他是个“内心”定力很强的人,不太会为外力妥协,一直很注重“本我”的表达。
他说:“我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我自己,可能未来的分分秒秒都用来和他作斗争,然后直到有一天我看不到他的忤逆。”
他站在镜头前,和着音乐,手里拿着不同的道具,他说拍照其实跟演戏一样,需要跟周遭的环境交流。桌子上的玫瑰花,本只想营造花瓣飘落的氛围,秀波则捧起玫瑰,或侧目凝视或绽开笑颜,摄影师纪录着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眸一笑。而他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自在从容自得其乐。
他看向我,像是询问,然后自问自答:“什么是‘定力’呢?我慌了,我就没定力了;我不慌,我就有定力;我害怕,我就没定力了;我不怕,我就有定力。其实只要有不怕就有怕,只要有好就一定有坏,只要有不慌就一定有慌张。我把‘我’冲得越来越淡,我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平和,没有了‘我’的时候,所有的对立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他说话时嘴角的动作很特别,是那种很有力道的,让你在听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和着他嘴角的一张一合。
他说现最喜欢两个词:“都对”和“一样”。他一直坚持的是另两个词:“开始”和“过”,这是他在片场听到频率最多的,他说这两个词就像“生”与“死”。
因此,当这段时间名利扑面而来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得到一个荣誉并不能让你体重增加多少,身高增高多少。”
“那被认可还是很幸福的吧?”我说。
“在最开始的时候,给我最大认可的是家人,他们认可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后来也有工作伙伴对我的认可,他们认可我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好演员。接下来更大的认可和幸福来源于孩子,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好父亲。但对于我来讲,这永远都是对自己的不认可,我一直不觉得我现在是一个最好的父亲,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的演员。我想人的心态中都会有两样东西,一片阳光和一把刀,究竟是把刀给别人把阳光给自己,还是把阳光给别人把刀给自己?我宁愿选择后者。”
吴秀波:镜子反观方向(2)
曾记得吴秀波描摹过一个场景,阳光透过玻璃窗温暖地洒在他的两个孩子雨和憨的身上,这时他觉得两个孩子是太阳……
“说明你对阳光很眷恋……”
“这种温暖来源于生命中最简单的情感交流。其实,阳光不在别处,你想要有阳光就有阳光,你不想有阳光,即便阳光普照,你也感受不到,还是在于自己。”
但恰恰如此眷恋阳光的他却在自己的专辑创作中,数次吟唱“黑夜”和“黎明”。之前的采访没来得及问他为什么,这次他如是说:“越是在夜里呆着的人,越渴望能看到太阳升起,我觉得这是一种方向感的关照,就好像我们看见了黎明之前。”
所以,现在的他更珍视和过好“当下”。 “‘我爱你’和‘你得的肿瘤是误诊’哪句更让人喜悦呢?”还未等我回答,他接着说:“第一句讲的是得到,第二句是失而复得,这会更加让人喜悦。”
与他目光相对,他的眼神很专注。“眼睛”在他的歌里出现频率也很高,演戏和对话中,他也一直很注重眼神的交流。在他看来,“眼睛”就是“镜子”。“人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用来看别人,一双眼睛用来看自己,如果看自己的那双眼睛睁不开的话,就很麻烦了。”
在他看来,哲学、艺术和宗教,这三种行为方式都是人类用来反观自己的方式。而他还有属于自己的一面特殊的镜子,就是戏。“把自己拿出来,把这把椅子放在戏里,把那把椅子也放在戏里,把我放在戏里,把你也放在戏里……当这部戏播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反观自己。只要你在那里面认真地活着,认真地展示和表达,就可以变成一个旁观者,非常清楚,就像照镜子一样的看见自己。”
让他以“镜子”为题即兴写一篇微作文,他如此作答:“为什么我们需要镜子?因为眼睛只能往外看,如果眼睛可以反观,就不需要镜子了;如果眼睛长在掌心,也不需要镜子,只需要把手掌打开。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但是一个善于观察自我的人,勇于面对自我的人,我相信他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吴秀波:镜子反观方向(3)
因为有了“方向感”和“镜子”,成名后他非但不迷失而且更知道要什么做什么。“戏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父母是我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工作也是为了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孩子,我要让戏好,只要它好,我就能活下去。人应该为自己活着,不应该为别人活着,如果一个人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着,那其实是挺失败的一种活法。”
如果一定说到改变,他说目前为止有两个:一是由儿子变成了父亲,二是由不停地看别人到看自己。
在许多关于吴秀波的报道中,他丰富曲折的经历是媒体们着墨最多的话题。做歌手、做经纪人、开餐厅,他都“无疾而终”。在这个名气先入为主的圈子,从投机的角度来说,现在似乎是他圆梦的好时机。比如把之前的专辑重新包装再上市,比如以他的名义去开家餐厅……
但他给出的答案却是“NO”。“为什么要去卖呢?唱歌有的时候只想和一个人交流,而并不是想要和所有的人交流,我在音乐上的能力不足,所以我不想让它成为商品。另外,我现在更多的精力是拍戏,没有时间做别的。如果老到不能演戏了,我很可能会再去开餐厅,但是我现在还可以演戏。”
“不能兼顾吗?”“人活着应该有够!”他脱口而出,后面这句话又放慢了语速:“这叫未来心,就是去揣测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我想不到哪天就死了,所以不想这些。其实,如果真的够强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做什么都是一样的。”
“你是一个很专一的人?”
“我觉得人不光做事要专注,活着也要专注。你现在敢说我一会儿出门的时候不会撞车吗?你不敢肯定,你只是希望不能,祝福我不能,但是谁都不能肯定。所以,关注当下吧,现在我们呼吸我们说话,多好啊!别想那些未知的。有的人自己替自己想,还有好多人替别人想,更没有必要。”
他说工作在他生活中的作用,首先是对第一欲望的满足,其次是让人生更加自由,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完善家庭的责任。没有人专门为了工作而工作。
最后一个问题,我问“家”让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他说:“家是温暖的缘分。”这时他脸上浮现出熟悉的、温暖而惬意的笑容。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