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行抄吧 关注:131贴子:515
  • 11回复贴,共1

【转载】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徐建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至今日,还有几人依稀记得,曾经的中国,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
一百年来,我们忘记了太多。


1楼2013-08-27 17:23回复
    今日蒙周坚老师拨冗为余导游柏林,如数家珍,尤至派加蒙博物馆,耳闻纵横辟阖之希腊两河文明,目接宏伟曼妙之建筑雕塑陶器,直如身在远古天国,迷恋不忍,而周老师则感国内博物馆教育之羸弱,民族文化启蒙之缺失,叹息良久。于是共论中国人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中国历史,更不知其不知,而妄自菲薄,常令西人亦为之瞠目。我一辈人上不能引民族未来之路,下不能安传统断绝之状,唯可作为者似考古学家,发掘真相,洗清污垢,复原神采,以奉后人。联想近日讲学,同道多询古代私塾事,因思撰文略述中国古代教育。
    然而今日受教于周老师之大心得,尚不为古代史,而为做人之谦恭、不坚硬。唯知我之可能错,而有聆人之可能,而为己留一生路。余自推广吟诵以来,姿态多锐进,做事多坚决,此为狂狷,非君子者。赵师多诲,余尚未能。五四之失,其因亦在急切。周老师长余一岁,而谓渐知天命。师友亦多有劝余慢行者。此余心慕之事也。然余读书之少,为学之利,此非能立变者。唯日三省,多反思之。今日为文,亦为急文,各位师友不可做定论看。余不敢论今日教育何去何从,唯谈古代教育;亦不敢论古代教育,而云我所理解的古代教育。此意非定如此,而仅为余翻检旧书、拜访耆老而个人构拟者。故盼诸君指点不足、纠正偏颇,或补充见识、发表新论,共同接近传统真相,则幸甚至哉!
    又,此为漫谈,不引文献考证。拜访近千耆老、翻检上万文献所得之详情,请待朱立侠君大作。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2楼2013-08-27 17:24
    回复

      现在我们的教育场所,叫做school,教育形式,叫做education,老师叫做teacher,学生叫做student。老师不是古代的“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老师不传道。学生不是古代的“生”。生者,所以学道修身安民也。现在的学生就为找份好工作。所以school也不是学校,学校不是老师站着学生坐着,而是大家都坐着,也不是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而是一对一的教学。当然education也不是教育。翻译误事,已逾百年。英语的所有词汇,都不能够完全对应汉语的,心不是heart,父亲也不是father。我们的文化复兴,好像要从重编字典开始。一百年前,我们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性,——这当然是对的。可是,一百年后,我们似乎应该关注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了,这才全而不偏,不是吗?
      一百年前,中国的教育不是这样的。从一百年前上溯到三千年前,中国的教育从来不是这样的。我们古代的人才,都是私塾官学系统教育出来的。如今,最后一代读过私塾的老先生,还有一些尚在人间。我和我的团队,这些年来到处拜访这样的老先生,询问当年的教育情况,采录当年的读书方法。昨天有人问起,那些老先生都是怎样的人?我郑重回答:不是现实中的人。和他们面对面坐,恍若隔世。他们吟诵的时候,会哭。他们和你一见如故,亲如家人。他们不顾年迈体衰,总是倾囊而授,或又拄杖带我们寻访他人,从未提报酬、版权,也从不怀疑我们是骗子,也从不担忧我们是文盲。他们都会随口作诗,儒经道藏,更是信手拈来。吃饭的时候,能为你解说每一道菜的来龙去脉。走路的时候,能为你指点每一处地方的历史变迁。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术药材、拳理兵法,都通一二。他们历尽苦难,死里逃生,却都达观开朗,笑对人生。他们是“士”,周坚老师谓横平竖直立于大地,他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气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气节不是一个架势,恰恰是亲切,是温柔,是可爱。
      我们也认识一些会吟诵,但没有读过私塾的先生。这些先生或从家传,或从学堂、大学,或像我一样从采录习得吟诵。这些先生,就感觉是现实人物。这其中的差异,也难以说清,但就是感觉不同。所以不是吟诵使人不同,而是传统教育使人不同。
      您教语文,教文学,教历史,教文化,只要是中国的,是不是就该了解一下古代是怎样教的。您是家长,是学生,是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我们现在不想了解,是因为我们以为知道,以为没有价值,以为古人就是落后。章太炎先生说:目学变耳学。对历史的认识从亲眼见到变成了道听途说。我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在身边寻访一下读过私塾的老先生,亲身感受一下你以为知道的那种陌生。
      在成都讲课,前面一位先生下台前说:世界上最会读书的民族是犹太人,中国人太落后了,我们要多向犹太人学习。我接着上台,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迟疑了一会,只好说:恐怕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最会读书的,是我们中国人,只是我们都忘了。或者说,不知道了。


      3楼2013-08-27 17:28
      回复
        老有人指责我们古代的教育压抑个性、压抑自由、压抑创造性、压抑感性,一说到学习传统教育,就质问:那创新能力怎么办?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能力!现在到处都在说“创新”,弄个城市精神也有“创新”。要知道当喊出一个口号的时候,一定是缺那样东西的时候。到处喊“创新”,就是因为中国到处缺“创新”。喊“国学”,就是缺“国学”。喊“环保”,就是缺“环保”。同样的道理,西方教育喊“个性”、“差异性”、“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因为他们缺这些个。华德福也好,蒙台梭利也好,现在也都不是西方教育的主流。我们古代的教育,一直喊“规矩”、“道理”、“次第”,因为我们缺这些个。我们的教育,太个性了,都一对一了,还要怎么个性?所以我们从不谈教育的差异性。我们的教育,太富有创新性了,所以也从不谈创新。——这是真的吗?我想有人又会这么问。是真的,往下看后文会明白。——子曰:温故而知新。学吟诵的都知道,“而”是虚字连词,当长读,就是重中之重的意思。它表示三层涵义:温故和知新是两件事、先温故后知新、温故了就一定要去知新。创新从哪里来?从温故来。你觉得这是谬论吗?可是伽达默尔也这么说。20世纪西方哲学的最后结论。所有的创新,都来自对传统的重新解释。所以我们的古代教育,重经典,重基础,重传统。今天的中国为什么缺创新能力?答案一目了然。是古代文人的创造能力强,还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创造能力强?作为大学老师的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作为天天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老师,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我都快让他们愁死了你知道吗!
        哪怕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头一天一起入学,第二天,两个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性急,就读《中庸》吧。一个人性慢,就读《孟子》吧。学习的内容不同、教法不同、进度不同、考试的标准也不同。这就是一对一教学。现在连博士生也没有这个待遇,就算这位博导面对一个学生上课了,他心里还不平衡呢,而教法恐怕也和教别的学生一样,是名为一对一,实为一对众啊。而我们古代的学童,是从三岁开蒙就是一对一待遇的。怎能相比!
        这个法子,是孔子传下来的,至少是他确立的。看《论语》《孝经》《礼记》,孔子授课都是一对一的,是问学制。上大课一定是讨论课,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也有概论课。但是老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一定是一对一的。
        一对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人的教育,是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所有的私塾先生都做到了吗?当然不是,当然有混混。但是我们要学那好的,不是吗?一对一,你就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到性格,为他设计独特的学习套路。这不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吗?所有西方教育学所梦想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实现。
        我们一直都说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的答案,可是不知道这种教育态度是建立在一对一教学的教学体制上的。没有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很难实现。现在不就是这样吗?老师们会讨论一个班的教学,到底是以好学生的需求为标准,还是坏学生的,还是中等学生的。这本身就是对因材施教的背弃。
        现在的很多教育辅导班,打出了一对一辅导的招牌。可见一对一教学是多么有魅力。可是以前的一对一教学,比现在的辅导班、家教还要厉害得多,因为现在有标准答案,那时候没有。一对一冲着标准答案去,最终还是一刀切。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打开了天堂的大门。
        有人说,古代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吗?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不是有标准答案吗?是,所以八股文有问题,为主流教育所诟病。但是,八股文正名是制义,是王安石发明的。王安石发明时,原意正是要打破标准答案。看看他做的八股文,个人之见横溢喷涌。所以八股文的宗旨是“代圣贤立言”,圣贤不在了,你要出来代替他们说话。你要说的跟他们一样,要你何用?明代以朱注为标准答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流弊深远。而另一方面,你看见大家都在骂八股文,不是证明核心的教育并没有被八股文带走吗?八股文只考四书五经,都是先秦的作品,所以徐灵胎骂道:“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真的只背四书五经和注疏的,其他不读的人,是被人笑话的。文人哪个不会诗词文赋?哪个不会琴棋书画?哪个没读过诸子百家、史记通鉴?哪个不知道天文地理、农业水利、政治经济、中医武术?若这些个不会,这个文人没脸出去见人啊,怎么跟人交往啊!所以说,尽管科举不考,但是文人的教育,还是很丰富、很深厚的。因为儒家的教育,从来不以国家考试为目的,也不承认国家考试是指挥棒。


        9楼2013-09-11 10:59
        回复
          中国的教育,向来是私人教育为主流。自孔子开创此传统,因此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中国的教育,主要都靠民间私人教育。县学、府学、太学,有时兴盛,有时衰微,而且名额有限,所以大部分文人不是官学培养的。儒家私人教育,以求道行道、济世安民为目的,岂是有限的考试所能指挥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谓君子不器!君子是修身求道的,不是为考试而生的。
          我看过不少学校和私塾,学校就不说了,现在私塾也难见一对一教学的。大家都是一本课本在手,一群孩子一起教。我想是很多人还不了解古代私塾教育的缘故。但是,也有人知道了一对一教学,还是不能去做的。我也听到很多老师的反映:这个太难了!不适合现状了。现在教一个班都课时不够用,再一对一,怎么教啊?没有足够的老师,没有足够的课时,甚至没有合适的教室。
          那么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古代的私塾,一般只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书院,一般有几位先生,分别教学,也是一位先生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他们是怎么教的?您要说,我是面对五六十个学生啊,那么您就是三四倍的学生而已嘛,可是私塾先生是包班制,他一个人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书法绘画全教啊。您把其他课的老师都算上,现在我们学校的师生比例也是一比十几到二十的样子。完全做得到啊。关键是怎么做。
          首先,一个老师要能承担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品德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对于小学来说,一个老师承担多门课程是完全有可能的,特殊的课程的确不能上的,可以独立出来,比如体育。有的老师会说,我教一门就那么多学问,怎么能教好几门?这个说法有合理之处,的确即使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也是门学问啊,往深里说也是深不可测,但是,教得差不多是不需要太多精力的,而且不同的课互相之间还有辅助功能。古人做得到,现在受过现代教育的教师也应该有此决心。
          即使西方科学不适合一对一教,那么至少语文等中国文化课可以尝试改。如果不适合全部一对一教,那么至少尝试某些时候一对一教,但是一对一要形成主体才好,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一对一学习习惯。而且,一切都是尝试,也未必西方科学不能一对一的,至少某些时候。
          这样的结果,就是班级变小,但是每位教师的授课时数增加。这里有个教师的劳动量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上不上课,老师们都是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授课时数增加,并不意味着劳动量一定增加,只要您会教。
          现在我们即使面对20名学生,也还是不会一对一。除非真的只面对一名学生。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借鉴古代的教学方法。I


          10楼2013-09-16 16:09
          回复
            所以说,古人文人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决非虚言,也非大言,而是保守估计。现在我们的学生能背过多少?我在大学教课,大一新生我总会问:能背过多少字啊?有一万字吗?下面都摇头。有五千字吗?下面还摇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情况。有位中学老师告诉我,他在班上做了个调查:你能唱多少流行歌曲?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唱一千首以上的流行歌曲。大家进了卡拉OK厅,就知道什么叫会唱歌了。中学生正在追星期,会一千首歌不算多。一千首歌的歌词有多少字?十万字左右。我们的中学生能够背过十万字以上的歌词!可见,中国人的背诵能力没有丢失,只是背错方向了。
            为什么歌词好记?因为它是唱的。以前我们的诗文都是唱着背的,这就是吟诵。吟诵比现在的唱歌还有一点不同:它是你自己的调子!所有的经典、诗文,都是你在作曲,是你自己的流行歌。你自己创作的歌会记不住吗?
            还有人说:有必要背那么多吗?你看人家美国学生就背的很少。是,当然,那是西方文化嘛。前面说了,西方人认为世界有统一的规律,所以做实验,找到规律就行,剩下的就是套规律、细化规律,以及不同规律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中国文化认为世界没有统一的规律,只有不断变化的道。掌握道可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背过一个公式就行的。你看孔子说仁、说孝、说君子,都是因人而异的。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敬。”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都是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情况做出的答案。比如子游看来是能养不能敬父母,子夏看来是对父母态度不好,等等。那到底什么是孝?你要是这么去问孔子,他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做一个回答。你要是说:“请先生给我们一个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吧!”孔子就会像达摩那样回答:“把你们带来我看!”这世界上没有一样的学生,就没有一样的答案。但是,每一个答案又都是道,都很深刻。但是,又不是说所有的答案背后都有一个一致的核心,那就又成西学了。看到太极图了吗?那就是一个大致的描述。没有核心,只有不断变化着的不同的核心之间的关系。这么表述其实还是不准确的。真是不能说,说出来就是错。就像吟诵也是一样。我一直在强调吟诵的规则,这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读书太不守规矩了,可是,我若生在宋元明清,我定要强调突破规则。规则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可以突破的,只不过,每一次突破要有理由,不能没道理。好了,一个人,可以面对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答案,每一个答案都是恰好针对那个人的情况的,这个人当然是知道问题的答案的,这就是得了“道”的人。得道之人和得公式之人,差距有多大!
            所以中国的文化,不是背过条条框框就行的,必须连材料一起掌握,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了解大道的各种变化和变化的理由。所以,中国人的学习要背过很多东西。背和不背是不一样的。背全文和背选本又是不一样的。对于西学可能差不多,对于中国学问,却差距很大。《论语》492章,如果只看过选本100章,那392章都没看过,在以前的中国人看来,一定是如瞎子摸象,只得其道的几个侧面。比如只读了孟懿子问孝,那就以为孝是无违于礼。其实这只是孝的一种表现。而要命的是,如果固执于这道的侧面,排斥其他的孝的表现,结果还不如不知道什么是孝呢,有害无益。所以,要读就读整本。现在您就明白为什么章太炎先生反对教育改革“目学变耳学”了吧。教材、课本这个东西,对中国文化来说,常是弊大于利,甚或流弊无穷。现在就是这样。所以古代教育没有课本,都是读原著,整本读。都要整本读吗?那也不是。如此固执,就又是有违大道了。不是所有的都整本读,都要背过,而是重要的要整本读,典范的要背过。哪些是重要的、典范的?大家有个大概的认识,比如十三经。但是这个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流派的不同、人的不同而不同的。至于其他的,哪个更重要,更是因人而异。十三经内部也不同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孟子》,有的可能要重点读《左传》。如此丰富多变,可是跟今天还是有质的不同。因为今天我们是基本不读原典,读也只读极少量的选本,而且还是配着教材做着西方式的解说的。——读书人一声长叹啊。


            13楼2013-10-24 08:36
            回复
                还要争辩一点。就算是华夷之辨,也可以换一种形式啊,为什么要一大堆姓在一起,毫无涵义。远远不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有涵义。
                这就是说,《百家姓》是乱码,只能死记硬背,所以要反对。果然如此吗?且不论《百家姓》有格律、有节奏、有韵脚,就算是乱码,乱码没有价值吗?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对我们都是乱码。儿童的一个最大的能力,就是把乱码变成有序的码。随着年纪增长,这项能力渐渐消失,我们逐渐都是通过逻辑来记忆了。还记得我们的一些中学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吗?还记得他们的一个常人做不到的能力,就是能背圆周率吗?谁能把背乱码的能力保持到成年,谁就是天才。天才就是童才啊。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背过很多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歌谣?我们更喜欢知道意思的歌谣,还是不知道意思的歌谣?至少不相上下。国外有一项比赛,就是背乱码,前些年还引进到中国。这是智力游戏,明白了吗?我们古代的儿童,从小就训练背乱码,这在教育学上,应该是一大奇迹!应该再次感恩祖先!
                按照吟诵的规律,开蒙似以《百家姓》为好,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没有涵义。在吟诵的方法上最简单,只有依字行腔,没有依义行调。其次则《三字经》,然后《弟子规》,然后《千字文》,然后《声律启蒙》,然后《千家诗》。声韵类的靠后放,因为节奏有变化,年龄小的孩子不容易接受。古文一般情况下,不当在幼儿期读,因为古文是完全没有节奏的,那是另外一种节奏,是快快慢慢、高高低低的美,是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见过打拳吗?读一篇古文,就像打一套拳,窜高伏低、辗转腾挪、忽快忽慢、大开大阖,最后敛气收官。这是高境界的美,是儿童所不能体会的。所以,幼儿也不宜读经,因为经基本是古文。只有《诗经》和个别有节奏的篇目可以读。经是一定要读的,但要押后到六至八岁以后为宜。


              18楼2013-11-27 10:05
              回复
                  七
                  再说礼教。
                  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个常用词组?“礼教”总与“吃人”连在一起,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礼教吃过人吗?吃过,当然吃过。但是,那是伪礼教。不能把披着羊皮的狼犯下的罪孽算在羊的头上是不是?真正的礼教吃过人吗?没吃过,礼教只成人。说礼教吃人的,要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礼教。
                  礼教不是礼仪,“人而不仁如礼何?”礼是内心对生命的尊重。礼仪可以从权,也可以与时俱进,但内心的真诚不可磨灭。
                  那么说来,就完全不必恢复汉礼了,只要我们真诚,就现在的礼也罢。
                  然而,非也。与时俱进的意思,不是存在即合理。问题是现在的礼有问题。一来太少,二来太乱,三来太重表面,四来太与中国文化无关,所以,还是要研究汉礼,以资借鉴。
                  说到礼,非我所长,请大家多看彭林教授等专家的讲解。
                  我还是说说古代教育中的礼教。礼教者,非宗教也,乃指“礼”的教育。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可以看成是孔子主张的教育顺序吧。
                  诗,即《诗经》,在周代可看成是贵族子弟的教育课本之一。未成年的贵族子弟们,都要学习《诗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人际交往都要用《诗经》的。然而,看看这个课本,不觉得奇怪吗?上下八百年,纵横六七省,作者从公侯到奴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内容从祭祀、政治,到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把《关雎》这样的情诗放第一篇……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诗经》是个大杂烩,这样的课本的功能,按照逻辑也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认识社会百象、人生百态!


                19楼2014-01-23 15:23
                回复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是“思无邪”?就是思想都纯洁、没有不道德?那《诗经》里还有野合怎么算?还有骂人怎么算?“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骂得好狠哪。所以“思无邪”不是那意思,而是“真实”的意思。没有假装,没有掩饰,没有作秀,一切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野合也是真喜欢那姑娘,骂人也是真气愤那人。《诗经》都是真的!所以才能做社会百态的课本。给人讲社会现状,还撒谎,那有什么用呢?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因为真诚,所以感人。每一篇诗,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如果您吟诵的话,这种感觉就更切实了。仿佛能触摸到那音容笑貌,那情感的细节都在音韵中跳动。因为古人是用声音作诗的!文字可以撒谎,声音很难撒谎。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还留下了声音。“兴”,兴发感动,因外物外人而引起了自己内心的波澜。这外物外人一定得是真诚的。
                    周代的贵族子弟们,吟诵着《诗经》,仿佛完全看透了形形色色的人的内心,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人生。这就是他们成年后要面对的世界、面对的人群、面对的人生。真实的、残酷的、伤感的、美丽的、丰富的、危险的人生。于是子弟们一片喟叹之声。
                    了解真实的人生,是教育的第一步!反思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可以有很多感想?
                    面对这样复杂危险的社会和人生,谁不有焦虑?谁不有担忧?虽有抱负,虽有梦想,如何实现?如何度过平安幸福的一生?
                    于是,“立于礼”,这时候,礼教出场了。孔子告诉弟子:只要有“礼”,就什么都不怕,就有幸福人生。
                    立,不倒。什么人才会不倒?怎样做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倒?就是正。邪不压正。只要是正的,就无所畏惧。什么是正的?就是无私的。无私则正。
                    我邀请王财贵教授讲座,见到有人问他大义灭亲之事。他说,这是个两难处境,就如老婆和老妈掉水里了,先救哪个的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只有到了那时才有答案。因为情况都不一样。到了那时,你心是正的,救谁都是对的,心是邪的,救谁都是不对的。
                    “礼”是对生命的尊重。在“礼”的背后有“仁”。仁者爱人,所以仁者无敌,无敌就是立。
                    所以吃人的都不是礼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是礼教,“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才是。溜须拍马、八面玲珑不是礼教,“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才是。以德报怨不是礼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露八颗牙微笑不是礼教,内心的感激才是。(最后是彭林教授语。)
                    礼教教的是礼仪,是生活常识和待人接物的规矩,但更重要的,或者说真正的目的,是教授对生命的尊重,对别人的,也是对自己的。


                  20楼2014-01-23 15:28
                  回复
                      古代的儿童,一般在蒙学后半期开始进行作诗的训练,大概是五六岁、六七岁的样子。因为更小的时候,不能接受不均匀戒节律,而汉诗尤其是近体诗,大都是不均匀节律的。不均匀节律是节律的高级形式,所以要晚些接触。
                      作诗从对对子开始。这个时间,是跟读诗同时开始的。因为古人读书就是吟诵。会吟诵自然会作诗,因为诗的格律,无论是近体的还是古体的(比如韵字拖长),都是吟诵的结果,不是谁谁强行制定的。都是为了吟诵时好听,是汉语和吟诵自然发展呈现的结果。所以,格律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会吟诵,格律自然迎刃而解。所以古代但凡认字的都会作诗,现在,呵呵。
                      开蒙应自蒙学始,不是诗。蒙学是歌谣体,是均匀节律的。还有童谣。还有故事。稍大,则教读诗。这时候就是平长仄短的了,因为先教的是近体诗。为什么不先教古体诗?因为古体诗规矩少,所以难作难读。现在很多人上手就作古体,以为古体没有格律,好写,岂知写出来就是顺口溜。近体呢,因为有格律,再顺口溜也像个诗。以此类推,则最难读难作的是古文。然也!再推,则最难作的是白话自由诗。更然也!白话诗就是两种倾向,一是看不懂,说揭示人生的荒谬;一是拟人比喻腻死人,意思还是大白话。有韵味、有感动的诗太少了。所以我主张恢复我们几千年用声音作诗的传统,用吟诵来作白话诗。不是天方夜谭,已经在实践了。
                      好了,回到古代。五六岁教读诗,一读,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格律就出来了。于是很容易就可以作诗。会吟诵就会作诗。
                      可是,在技术上,还缺少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对仗和意象。
                      对偶和后来的对仗,是汉诗除了押韵以外最重要的手法。押韵是说汉语的人天生的本领,需要训练的就是文读切韵而已。所以要练对仗。
                      对仗从对对子开始,就是对联。对联就是对仗的。先练一个字对,然后两个,然后三个,到五个,一联诗就出来了。
                      对对子难吗?对那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太难?太枯燥?大错特错!我是从我女儿那里首先发现的。自从跟她说了对对子的要求,她那一段天天缠着我对,简直入了迷。后来发现古人也是这样的。后来推荐给别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全喜欢对对子,因为那是一种语言游戏!是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时刻!每当对上,特别开心,对不上,也是哈哈大笑。是游戏的力量!再难也抗不住他喜欢是不是?再次感谢祖先,发明了这么好的游戏!
                      老师们啊,一定要尝试啊。就像吟诵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对对子,也喜欢创作。要把吟诵从诵读向前推进到创作啊,创作才是终点!什么是吟诵教学的结果?就是随便一个学生,你随便出个题,他十分钟能作出一首诗来,格律工整,情感端正,遣词造句不让人笑话,而且还能马上吟诵,而且还是他自己的调子!
                      今晚我在岳阳,参加全国青少年吟诵比赛的启动仪式,陈芙格玥出场展示了吟诵,自己作诗,自己吟诵,自己抚琴,轰动全场。格玥九岁,学习吟诵一年。她能做到,你的学生也做得到。
                      读诗与作诗相结合,读什么诗,就可以尝试作什么诗。一边读一边模仿。薛瑞萍老师她们提倡儿童仿作儿童诗,一切从模仿开始。这非常好啊。古代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语文,只读不作,可惜了,读也读不扎实。
                      《千家诗》是古代蒙学课本中比较有名的一种。它选择的都是平和美丽的诗,没有暴力,没有仇恨,没有凄凉,也没有狂喜。这符合现代教育学吧。只是,有些诗的水平不甚高。不甚高,也是高的,就是不甚高。
                      忽然想起现在的语文课本,选了好多描写儿童的庸诗。想来就是因为描写了儿童吧,就入选了,可是真不是好诗啊。这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吧,可是,古诗的魅力并不在此啊。舍本逐末。
                      与读诗、作诗同时的,是教授意象知识。
                      意象是什么呢?就是有意的象。中国的汉诗文有一整套的意象系统,所作出的诗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原来的字义,是那个物理学、自然科学,或者说生活中的那个东西的意思。太少太少了。绝大多数那个字都是一个意象。
                      中国的这个意象,首先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周易,就有这么一套意象。后来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方方面面。这个意象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民族的,它有一个民族共同性。这才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那个意象,见到同一个象都会知道它背后的那同一个意义,互相之间全都知道,这样才形成了一个价值的体系。
                      比如我送你一首诗,开头第一句:“君似一棵松”,下面是赞美你还是骂你呢?当然是赞美,因为松树在中国的意象系统中,就是坚强的意思。因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这样的意象。所以他们说话的时候,就可以不再用那个“意”去说话,而改用“象”去说话。这好像编了一套密码一样,就用密码来说话,这样就是我们中国的诗,包括文的叙述方式。
                      比如“白日依山尽”,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白日”并不是亮闪闪的太阳,“白日”是什么意思呢?白日是生命,是壮丽的生命。《诗经小雅天保》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所以它的反义词叫“末日”。
                      “依”是什么意思啊?依就是靠上去,但中国人看到“依”不会仅是这样的,因为《诗经小雅采薇》有这样一句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所以我们经常说“依依不舍”。所以“依”这个字有不舍的意思。
                      山也不是mountain,在中国的诗当中,“山”的含义经常是屏障,所以它也是边界。“依山尽”,靠着山落下去了,靠着山的哪一边啊?落到山的那一边,因为落到的是山的那一边,就是我永远也抓不到的了,如果落到山的这一边呢,它就还是我的。为什么“山”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中国是农业文明,中国人生活在平地上。中国的山,从山顶、山中、山下,生活着三个不同的民族。上面就是彝族啊,中间就是苗族啊,底下就是汉族啊或者是侗族啊,所以叫平坝民族。他们对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汉人是农业民族,农业总是在田里耕作的,梯田是我们现在发明的,以前都是在山下面。所以抬头看山和站在山上往下看是不同的。所以“山”是屏障的意思。依山而尽,那就是消失了。
                      “尽”就是没了,没有了。但是和end是不一样的。汉语表示结束的词,是表示彻底的结束。但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都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有始有终”。儒家的人生是有始有终的,佛家的人生是无始无终的,基督教的人生是有始而无终的。有始有终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因为生命只对中国人是只有一次的。所以什么叫“尽”呢?就是没有了。“白日依山尽”的意思,不是说明天又升起,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不然他不会用这个词,他会用另外一个词,比如说落,或者说失,他会用其它的字。但是当他用“尽”的时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太阳永远不会回来了。
                      所以,白日依山尽,五个字,你都要看到它的意象,才明白他的意思。“黄河入海流”,黄河不是yellow river,黄河是最大的河,最大的河就是最大的生命,入海流,一下子就到海里去了。“入”是入声字,短音。“海”是什么?百川东到海,“海”就是归宿。所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下面才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想要抓住那个时间,又抓不住,这才是这首诗的意思。这就是意象。
                      意象是从哪里来的呢?意象是由于全体中国文人儒士都读同样的书而形成的。这个过程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说“非诚勿扰”,明白了吧?什么叫“非诚勿扰”?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看过共同的东西。意象就是这么形成的,以前也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文人,他们读共同的书。所以意象首先从四书五经来,其次是史书。还有什么?诸子。集就很少了。
                      所以我们的诗是由意象来表达的,你要不知道意象,你其实读不懂任何一句诗。如果你“白日依山尽”都读不懂,那肯定是什么都没读懂了。我们现在的语文也好,文学史也好,大部分情况下,是根本涉及不到这个意象系统的,就是讲浮在表面上的一些字义,所以存在大量的误读和表面化的这种理解。意象才是真正构成中国诗文的最小单位。它非常重要。它的存在的基础就是民族共同性。
                      要了解这个意象怎么办呢?要读经史子,虽然难,也必须读。不读,就读不懂诗词文赋,那也就是个识字的文盲。


                    24楼2014-01-23 16:45
                    回复
                        九
                        再次说乐教。
                        乐者,乐也。乐和乐是一个字,原来也是一个音,原来也是一个意思。
                        什么是音乐?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
                        现在的music是快乐的吗?现在的音乐都是缪兹柯,不是音乐。现在他们唱的都是丧,不是歌。翻译的混淆,造成了无穷的祸患。就像白面倒进了石灰里,要想再弄清楚,太难了。将来得编本词典,针对汉语和英语的每个词,分个明白。
                        世界上的乐音、旋律、节奏都是音乐吗?不是。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不叫乐,只能叫“声”。“郑声淫”、“声色犬马”。郑声淫,不就是因为它给人带来快乐吗?不是的,那是吸毒的快感,不是快乐。快乐是什么?是高境界的大欢喜,是超越之后的大觉悟。快乐是中庸的,又是非常深刻和复杂的。只有能带人上升、带人脱离动物性,带人回归本真、带人爱他人的,才叫音乐。
                        这样的音乐的教育,叫做乐教。
                        为什么成于乐?因为乐是最高境界,是对得道的体会。你也许还没得道,但是乐让你体会到得道会有多快乐。另一方面,如果最终没有快乐,那么诗教礼教也是追究没有成功。儒家教育的璀璨光芒,就存在于乐中。三月不知肉味,尽善尽美。想看什么是儒家的理想,就看乐。所以咏而归,吾与点。
                        乐的作用,还让你在修道的过程中,有动力,有欢喜,不至于为困难所绊住,也不至于忘了前行。
                        而乐的最大作用,是直接带人上天堂。
                        教育,都有理性感性两条路。理性,告诉他,应该这么做,这么做对他有好处,必须这么做。感性,启发他喜欢这么做,也许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喜欢。什么也挡不住我愿意、我喜欢啊!当然,各不偏废是最好的。可是您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没有一门情感课。音乐是情感课吗?唱歌都得按谱,多一拍都不行,到底谁唱谁的?这叫什么情感课?没有的,我们根本没有情感课。
                        所以我们的孩子们都是知道该怎么做的,你常说一句他十句等着,他比你说的还溜呢。可是他不喜欢,宁愿做错事,吃亏。
                        呜呼,乐教兮归来!
                        周代是礼乐文化,乐教之发达,自不必言。《周礼》有记,不赘述。到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连乐官都散跑了,乐恢复不起来了。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恢复礼乐。他成功了吗?
                        他成功了,巨大的成功。他把礼乐转型了。此处不说礼,单说乐。
                        乐,以前基本上是集体行为,有唱的有弹的有舞的有执礼的,现在,不可能了。孔子就从乐器中挑了一件,——琴——随身带着。他走到哪里都弹琴唱歌,并以此教学。他的学生,有会琴的有会瑟的,有什么都不会的。不会怎么办?就清唱。于是吟诵诞生了。孔子把乐从集体行为转换为个体行为了。
                        从此以后,文人唱着歌儿读书,作诗,生活。这就是后世的乐教。后世乐教的基础,就是吟诵。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也是中国音乐的根。
                        乐教,除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能看到高境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吟诵中,就达到修身。
                        吟诵可以修身。吟诵的内容是经典,所以修身。吟诵的形式是中国式的腔音,是连绵起伏的旋律,是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平衡,是对生命的细致感悟,所以修身。吟诵是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是化身作者,充分体会别人,所以修身。吟诵是养气调息,所以修身。
                        古代儿童,一入学,就吟诵。这决定了他的学习生活,将一直是快乐的。
                        乐教,就是自己作音乐教育自己。当然也可以唱别人的歌,也可以唱给别人,特定的人,但是主要,是修身之用。
                        我们中国人的音乐传统,是先词后曲。《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经过《礼记》,到了《毛诗大序》表述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些话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即诗歌舞的顺序是:情——言——诗——歌——舞。
                        先有感情,心动了,有了感情,于是有话要说;话说出来,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拖长它;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加上叹词;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和上音律歌唱;还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手舞足蹈,这就是古代的跳舞了。
                        一切都从感情出发。志者,心之所之也,心所向往的地方,也是感情的意思。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也没有舞蹈。诗歌、音乐、舞蹈,都是从感情里自然生发出来的。今天的流行歌曲和所谓舞蹈,都是表演的。甚至很多人以为艺术就是表演艺术。岂不知,生活艺术才是艺术。艺术就是在生活中,感情来了,挣脱了动物性的羁绊,绽放出人性的光辉,就是艺术了。
                        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表演就是假装。为什么每次演出都要这样唱?为什么每次到这里都要这样跳?难道感情没有任何变化?以前的艺人都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要钩脸儿,把自己藏在脸谱的后面,还要出场先亮相,表示自己不是那个角色。也正因如此,以前的艺人严于修身,有气骨有艺德。现在从大众到艺人,都以为演艺明星是艺术专业户,艺人就只有离艺术更远了。
                        生活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宗教艺术,是那人真的信仰。剪纸艺术,是那人真的那么想。这些都不是表演。歌唱,是有话要说才唱的。唱的是自己的词,唱给自己或者他想告知的对象,不是不认识的人,不是虚空的大众。舞蹈,是身体自然的动作,用以表达他的感情。现在我们见到的舞蹈,大都是谄媚于人。这不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舞蹈。舞蹈和歌唱一样,都没有什么美不美,只有感人不感人。所以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舞蹈。每个人都不一样,每次都不一样。这才是艺术。
                        我们的旋律和节奏,是从语言中生发出来的。因为我们的语言,是声调语言,还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天然地与音乐相通。西方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是重音语言,他们有重音没声调,天然只与节奏有缘,而与旋律较远。所以西方需要作曲家。作曲这件事,在西方是天才才能做的事,需要拍脑袋的灵感,而灵感需要刺激,所以贝多芬的头发是那样的,艺术家在西方近乎疯子。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作曲家。在中国,作曲不是个什么事儿。把想说的话拖长,往音阶上一放,就是歌曲。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就化为音乐的旋律节奏。这就是“依字行腔”。然后根据情感调整旋律,这就叫“依义行调”。音乐就诞生了。这件事,每个说汉语的中国人曾经都会。会说话就会作曲,会走路就会跳舞,有什么了不起呢?有人会说,姜夔不是作曲家吗?不是。您给曲艺或者京剧作过新唱段吗?作过就明白了,那叫“度曲”,不是作曲,不是拍脑袋想旋律!
                        会吟诵就会作曲。吟诵本身就是作曲。当孩子们唱着自己的歌——自己的诗,自己的曲,自己唱——的时候,还有周杰伦吗?被“学堂乐歌”颠覆了的中国音乐,将在新时代的“学堂乐歌”——吟诵的推展下,重新颠覆回来。当然不会是清朝音乐,而是吸收了西方音乐的中国音乐,但是,它是中国的!不是香蕉的!


                      26楼2014-01-23 16:58
                      回复
                        @死灵の吟唱о ,虽然内容不多,并且都是转帖,但是自我噶虐这东西很有古雅情调,申请精华


                        29楼2014-01-23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