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大上海吧 关注:290贴子:29,528

【转自燿爷】门外岐黄:中医医学的基础理论-----转自中医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不吃人间蔬果
  每次有水果,二郎中总是把口闭得紧紧的,人们都这样说,二郎中不吃人间烟火,不吃人间蔬果。
  二郎中自己不吃水果,还跟病人一本正经地说:“你不要吃水果。”
  “为什么?”
  “水果寒凉呀……”
  话还没说完,耳边想起了一连串的回应:“水果有维生素A、B、C、D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
  “嗯!”
  “据最新报道,吃水果还能缓解人的情绪,吃香蕉能驱散悲观,吃草莓能培养耐心,梨是令人生机勃勃,精力十足的水果。
  “哦!”二郎中不得不强调说,“水果很寒凉,确实很寒凉。吃了你的病很难好起来。”
  “为什么?”
  二郎中挠挠头,总不能说《黄帝内经》里面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很多人可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只好很为难地说:“说起来有点复杂,不过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感冒后咳嗽,吃水果的后果是咳嗽更严重,痰是白色的,白色的痰代表身体很寒。”
  “那吃热性的菠萝榴莲行吗?
  “零下十度和零下二十度,我想没有多大区别。”二郎中一点也不吃惊,故意把区别的语气加重。
  “我真舍不得水果,它还有很大的美容作用。”
  二郎中只能摇摇头,一字一句地说:“你吃了病会难好的……”
  “可是我很喜欢吃水果,有什么别的方法?”
  “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
  “煮着吃总可以吧?我实在离不开水果,我也很痛苦。”
  “还可以。”二郎中很为难地说。
  “但是这样就没有水果的鲜美味道了。怎么办?”二郎中也不知怎么办。
  “是了。”病人突然想到一个重大问题,看着二郎中说,“科学家都这样说,不吃水果好像很不科学。“
二郎中没有回答,二郎中没有认为他很科学。实际上,二郎中很不安,如果再说下去,那……迷信的帽子就要戴在二郎中的头上,二郎中脸上神色有点严肃,嘴巴闭得更紧,说不吃人间蔬果还好,如果说不科学,罪名就大了。


1楼2014-01-31 14:21回复
    二、门外岐黄
      中医是老中医,越老越好,中医是煲药,越煲越烦,中医是经验,越说越玄,中医是秘方,越传越密,中医是老牛,越慢越好……在还没有解释不吃水果之前,二郎中想到这些名词,心里已经感到不安,这次名词被我们叫中医的岐黄之术穿着,就如此出现在人们面前。才一开始接触中医就穿上这样五颜六色的衣服,还有中医站在医院的门外的遭遇。
      刚学中医的时候,老父亲把二郎中叫到跟前,直截了当地说:“你学中医等于判刑进入监狱,请你好好想想。”
      语重心长的老父亲叹了一口气,接着说:“知道那个胡医师吗?”
      二郎中知道,那个胡医师曾经是起死回生的名医,后来把人医死了,进了监狱。
      老父亲把身挪了挪,凑过二郎中身旁,开始说起来:“胡医师有医术,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没有医术也就惹不起后来的事。好像不会游水的人很少淹死,往往淹死的人都是会游水的人一样道理。但——有医术不代表不医死人,都是危急重病,不出几个意外那才叫奇怪……”
      说到胡万林的医术,老父亲的眉毛向上撇了一下,眼睛放出异样的光芒。二郎中明白,父亲坚持认为真正的岐黄之术在民间,不在医院,不在有牌照的中医院里。
      听到这里,二郎中有些明白了,老父亲的意思是说,就算你学到像胡医师这样的医术也很容易出意外。
      “我一定好好注意这一点。”
      可是,老父亲稍微提高了一下声音说:“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还没什么。”
      二郎中的身体向回缩了锁,老父亲把身体稍微向前探了探,说:“出了意外,在医院叫‘正常死亡’,在中医叫做‘治疗致死’,病人会上法院告你。”
      二郎中大吃一惊,问道:“治病前他们都签了生死状呀。”
      老父亲有些生气说:“签了生死状就有用吗?”
    二郎中不明白,接着问:“签了生死状,照道理,死亡了也无关医生的责任。”
    老父亲的声音像是从喉咙里吐出来:“有用吗?有法律效力吗?病人不告你,病人家属也告你。”
    把老父亲的话串起来,大致是这样的意思。
    矿工不是最危险的行业,中医是最危险的行业,如果不小心把一个病人治到阎罗王里去,你也跟着去阎罗王那里吧。
      同样死亡,二郎中不明白为什么中医跟西医的区别这么大。二郎中正想着,老父亲又说了:“很简单,胡医师大概没有牌照。如果有中医牌照可能不会判刑。”
    “好像有吧?”二郎中表示怀疑。
      “有也没有,他用了砒霜,砒霜是毒药,超过国家规定的量那就麻烦了。”
      “不开砒霜不行吗?”
      “他善于用砒霜,再说有些病不用这样霸道的药治不了。”
    二郎中身子向后缩去,急急问道:“那不等于判了死刑吗?”
    老父亲用非常缓慢的语气,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学中医就等于判刑!”
      老父亲站了起来,很冷淡地结束道:“去中医学院拿了牌照你成不了真正的中医,只是披着中医外衣的西医;在民间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医没有牌照等于判了刑。”
    二郎中不得不犹豫,看来中医很危险,如果学中医,学到能养生调理,为家人省钱就好了。
    回复 4楼2014-01-29 20:45举报 |
    花开花落何圆月
    秀才3
    三、草头医
      有人选择上吊,有人选择跳楼,有人选择做中医。
      曾经是草头医的老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除了“学中医等于判刑进入监狱”这句话外,念在嘴头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在二郎中听来,草头医多少有点嘲讽的意味,老父亲的嘴里却是满口的荣耀。
      “那时候,村里人有什么病都找草头医,在山中田里找点草药吃上几天就好了。那时的病到现在的医院来治不知要花多少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父亲会说上很多治病的故事,说后,他也会叹气说:“要是现在,我也不敢随便给病人草药,吃出毛病跟上吊跳楼差不多。”
      老父亲顿了顿,接着说:“现在的人命贵,那时候的人命贱。”
      这时候,二郎中总出来安慰父亲道:“自己会了省很多钱。”
      老父亲听完,呵呵地笑了起来,然后盯着二郎中左脸上的伤疤望了一眼。
      那个伤疤是车祸留下的纪念。
      那一年,二郎中骑着摩托车在路上狂飙,结果连车带人摔倒在地连车带人在公路上滑了十八米,脸部严重受伤。
      送去了医院,医生说:“拍片吧,看有无脑震荡;打针吧,帮身体消消炎。”
      这是二郎中第一次住院,第一次拍片,第一次打点滴,从小到大,二郎中都是草头医看护下长大。
    过了一些天,医生说:“左脸骨裂,开刀吧,镶个最新科技铝合金。要不然,你儿子永远也张不开嘴。”那时候二郎中吸粥吃。
    “价格多少?”
      “三万多。”
      老父亲一脸愤怒:“不同意,钱花了还毁容。”
      “你想清楚了?”
      老父亲想清楚了:“我们出院去。坚决出院”
      “不能出院,出院要签责任书,出院后所有责任在病人身上。”
      老父亲坚决说:“签字吧!”
      在医院住了七天,老父亲签完字带着二郎中回到了家。翻开发黄的笔记本找到一个草头方,用芦荟汁敷脸。
      老父亲的笔记本是本传家宝,文革的时候乱,爷爷不知从哪里得来这本在家乡最富盛名的草头医秘本,后来传给了爷爷。
    爷爷对父亲说:“这本东西不能随便给人看。”
    父亲也对二郎中说:“这本书不能随便给人看。”
      说实在话,二郎中没有车祸之前,对这本发黄了不能随便给人看的草头医秘本也没多少兴趣,谁还会用这样老土的东西。最难的是,从书里找出来的草药现在要找的话也不知从哪里找。都城市化了,草药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那棵芦荟还是千里迢迢从别的地方找过来种在阳台的花盆上。
      奇怪的是,二个月后,我的脸好了,除了留了个疤,并没有医生说的张不开嘴来。


    2楼2014-01-31 14:25
    回复
      五、草头医2
        说不出子丑寅卯的草头医压在二郎中的心头很久,说是压,是因为草头医用最廉价的方式治好了二郎中的伤但二郎中尝试靠近他时,他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这层面纱蒙了很长很长时间,二郎中始终没有勇气揭开这层面纱,毕竟他是二郎中最初的启蒙老师,也是感受中医走入中医的第一步。
        二郎中之后又碰到一位草头医,二郎中叫他老伯。那是二郎中走出观众席的时候,介绍的人说:
        “在他的村子里,他是举足轻重的人,村里人有什么病都找他抓药,很多时候,他都能把疾病治。最传奇的是,他治好了西医难以治好的病。”
        可他看不好自己的病,从年轻的时候起喉咙疼三十多年了。现在一吃煮过的饭菜都喉咙疼,要把饭菜煮好后凉了才敢吃。
        二郎中见到老伯时,他没有叫二郎中看病,而是拿出一大叠纸。二郎中接过一看,里面写的都是五言或七言古诗,抒发自己念妻的牵挂,丧子的悲痛,育孙的深情。
        老伯的一生很坎坷,早年丧父,一个人早早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中年丧妻,与结发妻子生活了十多年,结发妻子撒手西去,晚年丧子,大儿子非常优秀,事业正日上中天的时候,留下了老父妻儿而去。
        老伯提起的时候语气很淡,满脸沧桑的脸只是对二郎中说:
        “我很喜欢传统文化,那是中国精神的脊梁。”
        二郎中笑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读古书,喜欢传统文化,老父亲也一样,嘴里满口“增广贤文”。老白继续缓缓说:
        “青年的时候也想去学医,但是没办法学,只好有空搜集当地的药方看。”
        这个话题还没结束,他高兴地跟二郎中说:
        “你是读书人,给我看看,我的诗怎样?”
        二郎中细细地看了,中规中矩的古诗,可要评价真有点为难,叙述很白,议论直接,少了书卷的雅气,多了江湖的杂气。二郎中满脸微笑说:
        “我很喜欢老伯的诗,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
        老伯高兴得像个孩子,自豪地说:
        “我的孙子,三四岁,我就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现在五岁了,能背了。”
        老伯说的孙子是大儿子的独子,大儿子去世后,他抚养看护着孙子。老伯还说:
      “大儿子小的时候,我也教他这些,我希望他们比我有文化。”
        说起大儿子时,老伯眼睛有点湿润。他很忙,六十多岁的人还要到处奔波,打点大儿子留下的事。
        对于老伯,二郎中充满敬佩,这是有故事的人,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教科书,有历经春夏秋冬的平和。跟着是诊病,把完脉,开放的时候,老伯递过一张药方说:
        “我一直用这个方调理身体。”
        二郎中仔细看了看,没有草药,真是药方,依二郎中看来,这是大而化之没有大错的方,唯一的缺点只是一个没有变化的方,好像一潭不会流动的死水,没有延着大地的曲线流淌,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地方得了喉咙疼这个都是这个方,充其量加减几味,却缺少中医充满个性的辩证。类似的方,二郎中在老父亲的笔记本也找到几个,如果对了病机,一药气死老中医。
        “这张方稍微腻了一点,暂时能清掉喉咙的虚火,却倍增脾胃湿气……”
        二郎中分析病情,说说方意,老伯点点头,说:
        “那服什么方好呢?”
        “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减一下就可以了,老伯指教。”
        老伯说:“你开,我听你的。”
        问起老伯得病的经过,早年吃狗肉上火,用草药凉茶降了下来,再起虚火再降,降了再起,如此反反复复三十多年。二郎中一点也不稀奇,在周围,有很多上火了喝凉茶,喝凉茶更上火的人。老伯只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月后,老伯转告二郎中:
        “现在能吃不用凉过的家常饭了。”
      二郎中笑了笑,心情却平静不起来,如果二郎中生活在老父亲老伯的年代,没有碰到中医启蒙老大,二郎中肯定也是个草头医,一位喜欢传统文化坚持中医的草头医。在骨子里,二郎中愿意做一个中医的听众,充其量是个草头医,行医在医院门外的江湖,说郎中只是往自己头上戴了一顶高帽。


      4楼2014-01-31 14:29
      回复
        五、草头医2
          说不出子丑寅卯的草头医压在二郎中的心头很久,说是压,是因为草头医用最廉价的方式治好了二郎中的伤但二郎中尝试靠近他时,他却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这层面纱蒙了很长很长时间,二郎中始终没有勇气揭开这层面纱,毕竟他是二郎中最初的启蒙老师,也是感受中医走入中医的第一步。
          二郎中之后又碰到一位草头医,二郎中叫他老伯。那是二郎中走出观众席的时候,介绍的人说:
          “在他的村子里,他是举足轻重的人,村里人有什么病都找他抓药,很多时候,他都能把疾病治。最传奇的是,他治好了西医难以治好的病。”
          可他看不好自己的病,从年轻的时候起喉咙疼三十多年了。现在一吃煮过的饭菜都喉咙疼,要把饭菜煮好后凉了才敢吃。
          二郎中见到老伯时,他没有叫二郎中看病,而是拿出一大叠纸。二郎中接过一看,里面写的都是五言或七言古诗,抒发自己念妻的牵挂,丧子的悲痛,育孙的深情。
          老伯的一生很坎坷,早年丧父,一个人早早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中年丧妻,与结发妻子生活了十多年,结发妻子撒手西去,晚年丧子,大儿子非常优秀,事业正日上中天的时候,留下了老父妻儿而去。
          老伯提起的时候语气很淡,满脸沧桑的脸只是对二郎中说:
          “我很喜欢传统文化,那是中国精神的脊梁。”
          二郎中笑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读古书,喜欢传统文化,老父亲也一样,嘴里满口“增广贤文”。老白继续缓缓说:
          “青年的时候也想去学医,但是没办法学,只好有空搜集当地的药方看。”
          这个话题还没结束,他高兴地跟二郎中说:
          “你是读书人,给我看看,我的诗怎样?”
          二郎中细细地看了,中规中矩的古诗,可要评价真有点为难,叙述很白,议论直接,少了书卷的雅气,多了江湖的杂气。二郎中满脸微笑说:
          “我很喜欢老伯的诗,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
          老伯高兴得像个孩子,自豪地说:
          “我的孙子,三四岁,我就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现在五岁了,能背了。”
          老伯说的孙子是大儿子的独子,大儿子去世后,他抚养看护着孙子。老伯还说:
        “大儿子小的时候,我也教他这些,我希望他们比我有文化。”
          说起大儿子时,老伯眼睛有点湿润。他很忙,六十多岁的人还要到处奔波,打点大儿子留下的事。
          对于老伯,二郎中充满敬佩,这是有故事的人,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教科书,有历经春夏秋冬的平和。跟着是诊病,把完脉,开放的时候,老伯递过一张药方说:
          “我一直用这个方调理身体。”
          二郎中仔细看了看,没有草药,真是药方,依二郎中看来,这是大而化之没有大错的方,唯一的缺点只是一个没有变化的方,好像一潭不会流动的死水,没有延着大地的曲线流淌,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地方得了喉咙疼这个都是这个方,充其量加减几味,却缺少中医充满个性的辩证。类似的方,二郎中在老父亲的笔记本也找到几个,如果对了病机,一药气死老中医。
          “这张方稍微腻了一点,暂时能清掉喉咙的虚火,却倍增脾胃湿气……”
          二郎中分析病情,说说方意,老伯点点头,说:
          “那服什么方好呢?”
          “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减一下就可以了,老伯指教。”
          老伯说:“你开,我听你的。”
          问起老伯得病的经过,早年吃狗肉上火,用草药凉茶降了下来,再起虚火再降,降了再起,如此反反复复三十多年。二郎中一点也不稀奇,在周围,有很多上火了喝凉茶,喝凉茶更上火的人。老伯只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月后,老伯转告二郎中:
          “现在能吃不用凉过的家常饭了。”
        二郎中笑了笑,心情却平静不起来,如果二郎中生活在老父亲老伯的年代,没有碰到中医启蒙老大,二郎中肯定也是个草头医,一位喜欢传统文化坚持中医的草头医。在骨子里,二郎中愿意做一个中医的听众,充其量是个草头医,行医在医院门外的江湖,说郎中只是往自己头上戴了一顶高帽。


        5楼2014-01-31 14:30
        回复
          六、中医老大
            二郎中没有中医师父,也没有中医老师,只有一个中医老大。
            “你很幸运,一学医就遇到老大。”
            师兄总对二郎中说这句话,他说他摸索了十几年才找到学医的路径。二郎中也觉得幸运,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幸运的时候,总想着六师伯的那句话:
            “你跟中医的缘分从发生车祸开始。”
            六师伯是师门业医的长辈,二郎中开始中医之旅不是从师门长辈那里开始,而是我们叫“老大”的人开始。
            老大说,不要叫我师父。大概我们没有资格做他的徒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这个名词不是随便说的,做他的徒弟要入门,要有天赋,也要有缘分。老大说,也不要叫他老师,大概我们连做学生的资格都没有,学生学习认认真真,起码学到老师的技术,二郎中没有学到多少。
            老大说,叫老大吧。二郎中开始非常不习惯,有点黑社会的味道,曾经非常疑惑地问了一次。老大没有怎么解释,说以后你会明白。
            老大是个趣人,聊起天来,海阔天空,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对比才知道自己肚里一滴水,老大肚里藏着大海水。奇怪的是,懂中医却经常嚷着不从医,更加不行医,安心做一个农民,还说做了农民之后千万不要跟他谈医。
            对于中医,老大说:
            “凡是老大说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大做的都是对的。”
            听起来很黑很自负,久了知道老大说的是事实,他说:
            “要是我死了,中医就带进棺材里去了。”
            老大说的中医跟人们眼里的中医很不同,通过道门传承一脉一脉传下去,他是老师父的关门弟子。从他只言片语知道,老师父大概把中医传下去的任务交给他了。
            从老大的口里,知道了什么叫经方,什么叫做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薄薄的几本书够你吃一辈子,老大说:
            “读好这些书,一本小心你就成了名医。”
            但这些书都不好读,如天书一般,老大说:
            “因为你们缺少常识。”
            老大口里的常识是指这些书写作的时候很多众所周知的东西现在没人懂,后世读不明白这些书,就怪到药物身上,于是药物越来越多,医理越来越混,最后只剩下那味药治那种病。
            老大说的医理是有内观基础的,是根据人的生化观察出来的,辩证用药都是按着这种内观而来。如果说解剖学是西医的基础,那么内观的生化是中医的起点,失去了内观,也就失去了中医辩证的精髓。
            二郎中时常记起这些话,记得老大说,看一本医书,瞧一下有无内观就知道书值不值得看的教导,还记得老大的感叹:
            “中医之难,难于上青天。”
            跟老父亲的话一样,这句话对于刚开始学医的二郎中没有什么概念,慢慢地有了切身的体会。


          6楼2014-01-31 14:31
          回复
            七、阑尾炎
              一大早迷迷糊糊,还没有睡醒,电话声吵醒了。二郎中睁开惺忪的双眼,听到一串声音:
              “老婆阑尾炎复发,非常痛,现在正去医院拍片。”
              “啊?去医院拍片?”二郎中迟疑了片刻,接着说:“去吧。”
              迷迷糊糊继续睡,电话铃又响起了:
              “不去医院,你会针灸,帮忙针一下,好吗?”
              “好,马上到。”
              急急忙忙,早餐没有入肚,到了病人家门口。病人还在车上,坐在座位后面,看她脸上苍白,疼得浑身无力。
            二郎中说:“没事的,回家去。”
              一进门口,听到病人母亲第一句话:
              “还不去医院,回来干什么?”
              “医院人多要排队,先针灸一下吧。”
              “针灸?”病人母亲满脸不高兴。
              二郎中没有说话,关上门赶紧针灸。针灸的同时吩咐去捡药。
              过了半小时,病人呕吐了,想大便了,知道针灸已经奏效。但依然痛,痛得浑身无力。病人母亲跟她去了厕所,用了开露塞,没有下来。
              二郎中有点不高兴,怎么没问就用开露塞呢,二郎中依然没有说话。
              药到了,帮忙煲药去。
              药入口,病人好了些许,仍然痛。二郎中问:
              “什么地方痛?”
              “不知什么地方痛,胃很不舒服。”
              二郎中清楚,这是阑尾炎引起的脾胃不舒服。
              病人睡下了,痛楚有些减轻,口里说:
              “去把阑尾割了!”
              二郎中笑笑出了房门,来到大厅,无意听到了病人母亲跟病人老公的争吵:
              “还不去医院?”
              “去医院有什么用?没有事不要去!”语气有点愤怒。
              “我没有说一定去医院,你自己想清楚。”
              病人老公更加愤怒,脸上一片想发火之色。
              拉过他,二郎中轻轻说:
              “去医院吧,检查检查一两个小时,药已经进去了,到那时候也就没事了。再问你老婆割不割。”
              二郎中继续说:
              “你老婆痛得不清醒,等她好了再问问还割不割?”
              他还想坚持在家里看病,二郎中赶快说:
              “人难做,跟岳母没必要反脸。”
              收拾好东西,匆匆忙忙往医院赶。是急诊,挂号,量血压,检查,开方,忙忙碌碌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二郎中陪着病人,跟她聊天。没多久,她好多了。
              等忙完了要去拍片,病人已经站了起来跟她老公说:
              “现在我从地狱回来了天堂,刚才痛得我死去活来。”
              “现在没事了?”
              “没事了。”
              转过脸问二郎中:“我明天可以上班吗?”
              “可以啊!药继续吃。”然后笑笑问她:“还割吗?”
              她不好意思说:
              “我怕破裂引起腹膜炎。还有,这是家族病,家里几个人都因为肠道问题离开人世。”
              “腹膜炎更好啊,很快治好的。”二郎中哈哈大笑说了起来,转过脸又叹了一口气。
              一样的病,中医下针下药的两小时,西医排队挂号检查还没有开始治疗的两小时,对西医,病人可以忍受,对中医,病人不能忍受。在心里体会了什么叫中医难,难于上青天。
              一个信中医的老公,一个半信半疑的老婆,一个完全不信的母亲,中医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病而已,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审视,一个家庭的不信任,而病人对西医宽容多了,对中医则不止苛刻而已。
              什么叫快?什么叫慢?西医挂号检查拍片越来越痛的两个小时叫快,中医下针下药越来越不痛的两个小时叫慢;花钱割身体住医院叫做治疗,花几十块钱捡药煲药叫做麻烦。
              这就是中医。
              出医院去,转头笑笑跟病人说:
              “现在知道,还割吗?还打点滴吗?”
              二郎中继续笑笑说:
              “在妈妈面前,不要忘了给你老公说好话。”
            其实,二郎中笑得很勉强。


            7楼2014-01-31 14:32
            回复
              八、湿疹
                事后,那位母亲说二郎中是神医。
                二郎中觉得是误解,中医治好了病,是偶然,是神迹。但如果病情严重了呢?中医把病治坏了呢?也不问病情有多重,发展到此也是无能无力的事,治死了,也跟着受难吧,也不问到了中医手里的病都是疑难杂症。
                如果进了医院,什么都理所当然,病得更严重,也是严重得很“科学”,就算是不幸离开了人事,也是离开得很“科学”,科学都救不了你,你安心地去吧。
                不止一次,二郎中体会到什么叫“寒心”两个字,常在好友面前叹道:
                “我把命交给你了。”
                以后,碰到号称“神医”的六师伯,用他话来说:
                “我们是玩命的!”
                入岐黄后,二郎中觉得治病不是病人把命交给郎中,是郎中把命交给了病人,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玩命”,什么叫“学中医等于判刑”,什么叫做“中医等于跳楼上吊”。更可悲的是,我们还要受到亲人“不科学”的攻击。
                阑尾炎的病人已经不算什么“攻击”,二郎中最惨痛的经历是女儿湿疹了,在医院门外自己医治,结果与岳父母彻底翻了脸。
                女儿湿疹了,满脸都是,肿得睁不开眼睛,眼睛透过一条缝往外看,岳父母说:
                “抱去医院吧。”
                二郎中知道抱去医院做什么,打点滴消炎,除了这个办法,它也没用什么更好的办法,没良心的还会给你用激素,好了,但以后怎样呢?西医是科学的,西医会用另外一种病名把前一个病掩盖住,美名其曰“病变”。
                这个世界什么少了?什么多了?
                疮少了,癌症肿瘤多了。古时候的疮发到哪里去?发到身体里面去了,用中医的角度思考,把湿疹和疮压到身体里面去为什么叫治愈,而把湿疹和疮治到身体外面去叫“不科学”,不明白。
                二郎中狠狠地跟家人说:
                “如果去医院,以后再不理女儿!如果不去,负责到底!”
                “但——毁容了怎么办?”
                “不可能的事!”
                “万一呢?”
                “没有万一!”
                “如果真的发生什么事?怎么办?”
                二郎中烦了,一字一句说那句话:
                “如果去医院,以后再不理女儿!如果不去,负责到底!”
                第一个星期,继续问:
                “毁容了怎么办?
                二郎中硬邦邦地还是扔过那句话:
                “如果去医院,以后再不理女儿!如果不去,负责到底!”
                第二个星期,睁开了双眼。
                第三个星期,疤痕慢慢脱落。
                第四个星期,好了,皮肤比以前更嫩,毁容的担心消失了。这一个月,每天面对着疑惑的双眼,欲说又不能说的一张张口。
                二郎中总是跟家人说:
               “湿疹不是病,小孩子尽量不用内服药,用点外敷药,把湿毒发出来就好了。”
                这句话的次数频率一天一次,一小时一次,还是没人愿意相信。无奈之下,还是熬不过家人的轰击,用了内服药。
              二郎中知道,再不服内服药,不见一点效果的话,恐怕家人背着二郎中偷偷地去医院。还是让家人见点效果。


              8楼2014-01-31 14:32
              回复
                十一、二郎中
                  总有人问:
                  “二郎中什么意思?”
                  二郎中一本正经地说:
                  “这个名字原来叫郎中老二,郎中表示学中医的,老二表示排行,师门第二。”
                  结果,有人也正经地喊:
                  “二郎神。”
                  二郎中很着急,解释道:
                  “折福!折福!罪过!罪过!”
                  跟着听了一句:
                  “山寨二郎神。”
                  这个名字怎么不那么顺耳,以前看武侠小说,看到一本古龙名著,以为是古龙著的,结果是一个叫古龙名的人写的武侠小说。二郎中很冤枉,绝对没有山寨别人的意思。
                  没有山寨的意思,那意思是什么,充分发挥想象力,解释一番。
                  有句口语说:
                  “你这人很二!”二有傻不吧唧的意思。二郎中也叫做傻郎中,不信西医信中医,不信医院信江湖,不信今人信古人,不信科学信经验,开口让人不吃药,闭口不谈怎开方。
                  师父也说:
                  “你这人不开窍,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傻。”
                  二郎中也觉得自己很傻。
                  二还有二流的意思,这个不敢自大了,水平二流,甚至不入流,只治小病,开宗明义就说,大病急病难病不会治,请到医院。还跟自己立了规矩:年长者不治,信西医者不治,不养生者不治,执于己见者不治,病危急者不治。朋友问:
                  “哪还有什么病能治。”
                  确实没有什么病能治,就能发牢骚看几本医书而已。
                  二郎中觉得自己水平很菜。
                  万一,在二后面加个医生呢,叫二医生。这个不妥,要叫也加个赤脚,现在的医生都不二,很一:
                  一定去医院,
                  一定找西医,
                  一定信专家,
                  一定打点滴
                  一定要吃药,
                  一定信科技,
                  一定花钱多。
                  中医不一,很二:
                  不一定看中医,
                  不一定服经方,
                  不一定信郎中,
                  不一定有疗效。
                  二郎中从来不敢让人认同二郎中的看法,更加不敢让人苟且认同二郎中的体会,二郎中很二,像九斤老太太一样不断啰嗦:
                  “一代不如一代。”
                  不过站在门外的二郎中换了另外一句话:
                “中医之难难于上青天。”


                11楼2014-01-31 14:36
                回复
                  十二、糖尿病及其他
                    有一种被西医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的病,开始的时候只是强迫眨眼睛,慢慢喉咙不停咕咕地响,再后来不受控制地说脏话。
                    根据病情的程度治法不断做加法,从心理干预到药物治疗,到最好有一种绝招,做个脑电图,看发病时哪个区域比较活跃,然后用一根高温的铁丝把附近的脑神经烧死。
                    专家介绍说,做这个手术非常危险,万一把不该烧死的神经烧死了就麻烦了。专家还说,发羊癫依靠这种治法同样会取得成功。
                    且不说中医怎么看待抽动秽语综合症,这种治法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如果家里着火了,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是去救火呢?还是抱怨这个报警器发出声音?
                    第一时间我们赶去救火,这是正常的做法。
                    如果第一时间走过去把报警器砸碎,砸不碎,干脆把线剪断了,以为这样就看不见火警了,这是什么做法呢?
                    这样的事不止抽动秽语综合症,高血压也是,它本来是一种警讯,告诉你身体五脏六腑有问题了,结果用降压药把身体的报警器拆掉,还跟别人说,这样就不会得中风,但服了降压药一样中风;糖尿病同样是,它本来是一种警讯,告诉你身体吸收不了糖,结果用降糖药把身体的报警器拆掉,还跟别人说,这样就不会恶化,但后果同样严重。而且,所谓的数据会变化的。
                    一个病人得了糖尿病,医生告诉他数据很高,8.6.,一不小心会恶化。女儿信中医,建议他服中药。
                    服了一段时间中药,数据终于降到7.0,病人舒了一口气,终于到达安全线,不用再担心病情恶化了。
                    但医生告诉病人:
                    “7.0不安全,5.6才安全。”
                    找到中医,中医说,不会治,我只治到你身体感觉舒服而已。
                    找西医去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指数到了更高的水平,9.2。
                    然后,另外一个医生告诉他:
                    “你很不正常,血糖指标太高了,如果七点多就正常了。”
                    “七点多不是不正常吗?”
                    医生郑重其事地告诉病人最新研究:
                    “血糖指标变了,以前五点多正常,现在七点多也是正常。”
                    听到这里,有人笑了。
                    二郎中一本正经地说:
                    “这不是笑话,这是真实的故事。”


                  12楼2014-01-31 14:37
                  回复
                    十三、暖水瓶
                      “上火了怎么办?”
                      “喝凉茶吧,很快见效。”
                      “牛黄解毒丸也不错。”
                      “但我不能喝凉茶,一喝就头晕脑胀,天旋地转。”
                      ……
                      听到这里,二郎中总是偷笑,身体果然聪明,他知道自己寒了,接受不了这种东西。
                      笑到一半,二郎中发现笑不起来,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不仅仅是凉茶,用凉药,打点滴何尝不是寒凉的东西呢?经常碰到女孩子满脸粉刺暗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在跟二郎中强调说:
                      “我火气重,帮我去火!”
                      二郎中很郁闷,你哪有火气,你身体里面不知多少寒,她们本来供应身体运转的热气跑到外面去了,好像一间公司的老总,不好好把自己公司里的事搞好,有事无事去管别的公司的事,这叫做不在其位谋其政。
                      这时候,如果二郎中用脾湿水寒来解释,估计很多人怀疑二郎中用黑话来糊弄人。二郎中想,不如拿个比喻来说明这个情况,尽管不贴切,可多多少少能说明一点情况。
                      什么比喻呢,想到暖水瓶,它跟人体最接近的地方时,暖水瓶用来保暖的,身体保持恒温,一样要保暖,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哪一天,暖水瓶不再保暖,暖水瓶的寿命到了,哪一天,身体不再保暖,变凉了,距离告别世界的日子也不太长了。
                      保在暖水瓶的暖水之所以是暖水因为它里面有一股热气,这个热气比类到身体里面来就是阳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说的就是阳气。中国人讲养生,养的也就是这种生命之气,他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让你获得能量。这一点类似暖水瓶的热水,热水拿去化验,估计成分跟冷水没有多大区别,但区别又很大,冷水肯定不能将方便面泡熟。
                      有了这样的比喻,我们就很好解释,上虚火怎样解释。
                      本来保暖瓶的里的热气要保存在身体里面供身体用的,结果他跑出来了。因为热气是轻的东西,他最容易跑到嘴脸上面,热气造成的后果是眼睛红肿,嘴舌生疮等人们所说的虚火。有的跑到下面,就是痔疮、阑尾炎之类的。
                      有了虚火,人们最爱喝凉茶,其实凉茶不是办法。
                      凉茶用的方法很直观,把出来的热气都清掉。清掉的后果是越清越上火,越上火越清,永远也清不完,某一天清完的时候你身体也到了非常虚的地步。就好像暖水瓶漏气了,你努力用冰把外面的热水清掉,在怎样努力也无法阻止热水的泄露,更严重的是,外面的冰还会进入暖水瓶把里面的热气灭了。久了,身体越来越寒,最明显的特征是四肢开始凉起来。
                      用什么办法呢?
                    二郎中习惯用收敛的方法让暖水瓶继续有保暖的功能,把热气收进来。


                    13楼2014-01-31 14:38
                    回复
                      十四、垃圾哲学
                        屋子积了一堆垃圾,发霉发臭,还来了蚊虫,嗡嗡作响。
                        一个人看到这个场景,觉得蚊虫太可恶了,不仅满屋子飞来飞去制造噪音,还叮咬家人,心里谋划着有什么办法消灭这些该死的蚊虫。
                        想到了杀虫剂,拿来杀虫剂,喷洒在垃圾上面,慢慢地,这些可恶的蚊虫再也不嗡嗡作响,飞来飞去,终于有了歇气的时候。
                        好日子没多久,天气热了起来,垃圾堆里又有了蚊虫,这些蚊虫像以前一样满屋飞,惹得家里鸡犬不宁。
                        想到了老法子,拿出杀虫剂喷洒在垃圾上面,心里想,看这些可恶的蚊虫还敢不敢来。
                        奇怪的是,这些蚊虫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消失,惬意地飞落在垃圾堆,快乐地飞来飞去,制造着噪音,制造着垃圾。
                        拍拍脑袋,什么原因呢?
                        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武器不够先进,应该拿更强的杀虫剂把蚊虫杀死。拿来更强的杀虫剂,蚊虫很快消失了。
                        不知哪一天,也不知什么原因,蚊虫又多了起来,更强的杀虫剂已经不强,蚊虫没有任何反应,找市面上最厉害的杀虫剂也找不到。
                        怎么办?
                        研究厂商说:
                        “最新最强的杀虫剂正在研究之中。”
                        如果家里有蚊虫请稍等,最强的杀虫剂面世之后能完美解决你的烦恼。
                        ……
                        正烦恼不已的时候,邻家大爷说:
                        “动动手,把垃圾清掉就没有蚊虫了。”
                        如果这间屋子是身体,有垃圾了,身体发出警报,是清掉垃圾还是砸碎警报?
                        有一种医学除了擅长拆除警报,还擅长杀虫,盯着蚊虫一个劲地说警报太响,蚊虫细菌太厉害,从来不想着从屋子内部动手,保持卫生,把垃圾除掉。
                        保持卫生,清除垃圾,《内经》说:
                        “正气内守,病安从来?”
                      小声问下,只是一般如何用收敛的法子呢?
                        还是用那个保暖瓶做比喻。
                        如果里面的水结冰了,也就是热气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二郎中也会用大热药去阴寒。这也是火神派最擅长的用法。
                        但不是所有的虚热都是里面的水结冰了,很多情况是内寒外热,如果大剂热药很容易把暖水瓶里的水烧干。中医讲阴阳,二郎中自己的理解,热气是阳,水是阴,我们虽然强调阳气但也没有忽视阴的作用,没有水,热气也藏不起来。这时候,寒热并用,我们叫伏火法。
                        除了这两个方法,二郎中读《伤寒论》厥阴篇看到“乌梅丸”的时候,想到了酸收,虚火上升主要是相火不藏,肝主升发,如果用药告诉肝脏,不要太卖劲了,热气就不会四处走。
                        其实,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热气为什么乱动,如果生活习惯和心态不改,怎么收也会出来。比如刚收起来了,还是肆意寒凉,滥用西药凉茶等,让身体寒起来,为了保护五脏六腑应有的热气供应,它还会加热身体供应身体,症状就是看到的“虚火”。还比如有些儿喜欢熬夜,本来要热气要收藏休息的,强迫他出来供应身体,久了也是“虚火”四起。


                      14楼2014-01-31 14:49
                      回复
                        好长啊,看不完。待会在看。


                        15楼2014-01-31 14:49
                        收起回复
                          十五、炉灶
                            二郎扯了很久,好像还没有回到“不吃人间蔬果”。食水果经常还有另一个问法:
                            “一定不能吃水果吗?”
                            二郎中回答说:
                            “也不一定,只是强调现在的人不能经常吃水果。身体健康,偶尔吃一点无伤大碍。”
                            问题是,现在的人有多少人身体健康?熬夜、西药、寒凉等早把身体折磨得差不多了,大多数的脾胃都不太适合吃水果了。通过暖水瓶的比喻我们知道阳气的重要,少一分阳气,少一分生机。
                            再打个比喻,人身体也像一个炉灶,我们的脾胃像炉具,液气罐好像我们的肾,不过身体这个液气罐装的煤气没办法更换,哪一天你用完了,人也就报销了。
                            民间有个说法,能吃得下饭肯定不会死,阳气还在。当然“除中”的情况除外,那是回光返照,最后一口阳气跑出身体,好像蜡烛燃烧到尽的炽燃。
                            身体的炉灶用来干什么?用来烧煮食物,因为身体外面的所有食物,包括水,都要经过我们身体消化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供身体运用。不是你的,身体勉强不了,最浅的症状是腹胀,重的话就是上吐下利。
                            身体的火气不够还会引起其他问题,有人问我为什么得这病,为什么得那病,很大的原因是你火气不足推动身体的运行。
                            知道了这个比喻,二郎中就会一本正经地问:
                            “你想想,用火烧温度高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还是用火烧温度低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
                            这个问题不需要思考,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知道烧温度低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水果明显是属于偏冷的东西,还有很多生冷食物。一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对发明火的老祖宗有了崇高的敬意。再问一个问题:
                            “再想想,用火烧油腻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还是用火烧清淡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
                            当然是油腻多的东西消耗的煤气多。知道了这个就明白中医为什么总提倡人们粗茶淡饭,甚至吃素食。这时候,二郎中总提醒:
                            “包装食品不要多吃,谁都不知放了什么东西,身体消化不了藏在里面就麻烦。”
                            二郎中还会继续啰啰嗦嗦地说:
                            “牛奶也不要碰,它可不是人能喝能好好消化的东西,那是牛喝的东西。”
                            再进一步,一个人心平气和消耗的煤气多,还是一个心情烦躁苦闷消耗的煤气多。
                          这个问题也不要多想,你的小汽车总在坑坑洼洼的小路走,损坏车不说,一个月来的油费肯定比别人贵。


                          16楼2014-01-31 18:25
                          回复
                            学习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7-06-12 13:57
                            收起回复
                              弟弟向姐姐问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6-19 15: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