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吧 关注:2,428贴子:17,941
  • 3回复贴,共1

朗艳独绝,世无其二;骨貌淑清,英气逼人——包1任泉版公孙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少年之所以成为少年,正在于意气轻狂,傲然有拔世气概,仿佛剑眉一扬,能使红尘失色,绣口一吐,能出芝兰清芬,狼毫一挥,文章惊艳世间。
花开前溪后溪。月明千里万里。
我们记得的,就是那个夜云蟾照之下,那个剑眉星目的少年清朗的容颜。他也确实是才气纵横,琴棋书画,儒道茶禅,无一不通,这样的公子,天生应漫步山水之间,于松山兰谷找寻属于他自己的那份英姿、惬意和爱情的旖旎。天生应以潇洒风流之姿,玉树临风地立于史书之中,让后人想象千年前的风姿傲岸。
可是,他遇见了包拯。他注定是包拯一生的挚友,仗义红尘,搭救苦难,以济苍生。
可是,他在一开始并不懂得。因为他自负,他少年轻狂。人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他,那饱读诗书的才气中,还带有一种无法掩藏的慑人的清冷孤傲之气,不可侵犯。
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非要去跟包拯这福尔摩斯般的破案高手一分高下。可以想象,他屡次败下阵来,也正是这种不服的少年特有的气质,折服了观者的心。
后来他服了。他说包拯是他唯一佩服的人,此生此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到这里,我们被震撼到了。他绝不是花瓶般的飞燕气话中的婆娘般的白面书生,只会赏花弄月吟诗作赋。他是八贤王赞赏的外表不可一世而内心理直气壮的真君子,是胸有抱负的少年英雄,是能为一个“义”字甘洒热血的义士。
周国平有过论述,外倾性格的人朋友很多,但真朋友是很少的;内倾者孤独,一旦收获了朋友,一定是真朋友。
公孙策,少年英姿惊艳红尘,二十年的“目中无人”,一旦为人所折服,一定是心甘情愿。包拯何其幸运,征服了公孙策,收获了一生一世的挚友。
虽然后来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深沉稳健,可是我们印象中铭刻的,始终是那个少年,那个二十岁的年少须眉。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少年老成是可怕的。很难想象也很难接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拥有远超过他年龄的成熟,带着一身世俗谋算的俗气与尘埃。又或者,我们都有不再年轻的时候,所以便愈发怀念、欣喜那种少年的狂狷之气。
他狂狷,偶尔会嫉妒,自恋。可是大是大非、人品德行确实一流。
他绝不会暗中嫉妒包拯,表面却彬彬有礼道貌岸然;他也从来不会背后下手使坏,编造谣言;他没有那种深不可测的城府。他活得何其纯粹,何其真诚。
不服就是不服,君子间的挑战,用的是君子的方式。公开与你挑战,赢,要赢得理直气壮;输,也要输的坦坦荡荡。敬你,绝不卑躬屈膝故作奉承;骂你,也要骂得酣畅淋漓、潇洒一场,绝不指桑骂槐摄影含沙。公孙策,真君子也。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时候,恍然发现自己已然淡忘那年那月爱着的少年公孙策,而是改变口味,喜欢了另外一种公孙策,没有苦难洗练过的稳重、含蓄、谦逊有礼——直到这个寒假,重温包一,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那飞扬的意气,那依恋,纤细的眼神,心中还是被什么震动了一下。
还是恋着那个风清月明的年岁,那个无关尘世纷扰的二十岁,没有那么多沧桑,没有那么多隐忍,更遑论城府、谋算、韬略这些沉重得只有伟人才配得上的词汇。
只有简简单单,潇潇洒洒。
只有少年容颜,花开不败。
只有稚涩的爱情,芬芳暗传。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惟愿此生长少年,共君游遍天下。
年少的风华,旖旎,沉默,斗气,英姿飞扬。
后人演绎的故事里,公孙大人日后定格在大宋王朝一隅,理想号称兼济天下,荣光照耀万里江山——可是,他也曾是那个清眸如水的少年。古人描摹美男子最早的称谓是《诗经》中的那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君子貌美如玉而不失棱角,用以形容公孙策,再贴切不过。


IP属地:浙江1楼2014-02-10 16:52回复
    本文转帖,在少包贴吧看到,心中着实喜欢,忍不住转了


    IP属地:浙江2楼2014-02-10 16:53
    回复
      好文好文!!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2-12 13:43
      回复
        点赞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2-14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