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吧 关注:34,943贴子:484,163
  • 3回复贴,共1

环境史续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景爱(1938—),男,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研究方向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提 要]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空间范围,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但是不包括社会环境。生态中心论的提法忽视了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矫枉过正。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是环境史研究的两大重点。历史地理学、农史林史水利史的部分内容属于环境史,它们与环境史各有侧重,不能等同为一。考古学扩大了环境史研究的视野。环境史与上述学科的关系,体现了环境史跨学科的特点。
[关键词]环境史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生态中心论 跨学科
环境史属于新兴学科,有许多问题尚待加深认识和明确。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宣读了一篇论文,题作《环境史引论》。受篇幅所限,有些问题没有提及,有些问题论述比较简略。今就环境史有关的问题,再做些补充说明,作为《环境史引论》的续篇。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2-14 14:27回复
    一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环境史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史,即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也就是时下许多人常说的人类与环境互动史①。既然如此,就应当搞明白环境究竟是指何而言,都包括哪些方面。
    环境是自然环境的简称,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一种称谓。在汉语中,圆圈形的东西称作环,《说文解字》称:“环,璧也”②。璧即玉璧,呈圆环形,故许慎用璧来解释环。境是指疆域而言,《说文解字》:“境,疆也”③。所谓环境即疆域环境、地理环境。不过环境虽以地理环境为主,但是又不能只限于地理环境,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已超出了地球,远至外部空间,现在许多国家正在探测月球、火星能否居住人类,企图将人类迁移到外部空间。因此,环境史研究所涉及的环境,应当包括外部空间。
    从科学意义上讲,所谓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空间范围,包括阳光、空气在内,即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物质世界,其中以地球为主。就目前来说,移民到外星球尚不可能实现,人类只能居住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演化分为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两个阶段,地球的地质演化,称作地质时期,地质时期长约45—46亿年④。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岩石和化石的研究,已揭示了地球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生物和人类,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②许慎:《说文解字》卷1上。
    ③许慎:《讲文解字》卷12下。
    ④地质学家多认为地质时期为46亿年,唯盖保民认为是45亿年,见《地球演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地球的自然环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没有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地,另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统称为生物。生物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环境,在生物之间还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种种关系,被生物学家称作生态。传统的生态学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后来与环境学结合在一起,称作环境生态学,又称作生态环境。
    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还有人工环境,即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所创造的杯境,例如水利灌溉系统、人工湖泊、运河、人工林、人工草地、耕地、城镇、道路等等。有人将人工环境称作社会环境①,这是很不准确的。所谓社会环境是指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全部,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科学文化、观念形态和社会组织等等。社会环境不包括在环境史研究的环境之内,为了避免出现混乱,人类创造的环境应当称作人工环境更为好一些。
    这样,环境史研究所涉及到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不包括社会环境。


    2楼2014-02-14 14:28
    回复
      六 环境史与考古学
      环境变迁,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变迁,在史书典籍中记载很少,这为环境史研究造成了许多困难。仅仅依靠文献记载来研究环境史,是远远不够的。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扩大研究人员的视野,为环境史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考古发现的古代遗迹、遗物,凝结有丰富的科学信息,是无声的语言。解读这些遗迹、遗物,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关环境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出现了沙漠考古、环境考古等新兴的考古学分支学科。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人,都十分重视考古发现,环境史研究亦应如此。
      人工环境,如水渠、塘坝、城镇、长城、运河、耕地等等,即使是由于年代久远,遭到了自然和人为地破坏,总会留下一些痕迹。通过考古学方法,这些遗迹的时代是可以判定的。只要确定了其时代,其性质、作用、影响便可以迎刃而解。古居延绿洲在弱水尾闾,在西汉时代绿洲相当繁荣,而今天古居延绿洲已完全消失,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古居延绿洲深陷沙漠戈壁中,从古代城堡、水渠、墓葬、耕地的分布来看,汉代垦区重心在弱水左岸,唐代垦区重心在弱水右岸西部,西夏和元代垦区在弱水右岸东部。垦区空间的不同分布,说明了什么?经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是与垦区迅速沙漠化有关。汉代垦区耕种不久,即由于地下伏沙出露而沙漠化,于是,唐代只能放弃汉代旧垦区,另去开辟新垦区。唐代的新垦区不久又沙漠化了,西夏和元代无法利用汉代和唐代的旧垦区,只能又去开辟新垦区。最后,两夏和元代的垦区也无法逃脱沙漠化的命运。由于此种原因,汉代、唐代、西夏和元代的垦区都不在同一个地方(在个别地方有重叠现象),在文献中虽有汉、唐、西夏、元代在居延垦区耕种的记载,却不详不同时代垦区的关系,许多人误认为是垦区先后沿用不衰。通过考古学研究,得以确定不同时代的垦区并不是先后沿用,而是不断改换垦种的场所①。这种现象在西北地区,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出土古代农作物的种子、动物的骨骼以及房木、农具等等,这为研究古代人类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关于我国稻作的起源,一些农学家和民族学家根据文献记载进行过论述,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然而没有可靠的实物证明,使得这种论述有些苍白无力。大量考古发现,为稻作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我国史前栽培水稻在考古中多有发现,据统计,至少有130余处。其分布地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占发现地点的73.7%。其中以浙江余姚河姆渡和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澄湖的发现最为重要,既有籼稻,又有粳稻。由于地层明确,且有大量的人类生产生活器物与其共生,故可以断定属于已经被人类驯化的水稻,而不是野生的水稻。河姆渡遗址、罗家角遗址据14C年代测定,距今约7000年左右,可知早在7000年以前,我国即已出现了水稻种植,长江中下游应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发源地凹。实物的证据比理论推测更有说服力,更能取信于人。
      在考古发掘中取得的孢粉,由于有明确的地层,其时代是比较清楚的,因而通过孢粉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居住时的生态环境和植被分布状况。许多环境学家、生物学家都非常重视考古发掘中取得的孢粉,成为研究环境变迁的重要手段。


      8楼2014-02-14 14:29
      回复
        七 环境史研究的目的
        环境史研究的现实性非常强,这是与一般的史学研究不同的地方。环境史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向广大公众传播环境保护知识,二是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景爱:《额济纳河上游环境变迁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②安志敏:《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文物》,1999年,第2期。
        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也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这是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历史研究通常是向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前车之鉴为后事之师。环境史研究尤是如此。
        我们今日所面临的种种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都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贾谊云:“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①为了防止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就必须向广大公众讲述历史上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原因,唤起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环境,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宣传,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环境史研究工作者,需要撰写大量的论著,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的需要,既需要学术著作,又需要科普知识读物。
        大量事实表明,政府决策失误是造成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政府决策具有宏观性,影响面大。例如20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大规模垦荒,造成了严重的荒漠化,至今仍难以治理。又如在黄河上中游及各大支流大肆修建水库和拦河坝,直接导致了黄河断流。因此,环境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各级政府制定宏观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意见和科学依据,献言献策,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
        环境史学家不仅重视过去,更应当重视现在和将来。要根据对历史上已发生过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来论证今日和未来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寻找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的新途径,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协调发展。这是社会发展赋予历史学家的新使命,历史学家应该当仁不让,做好环境史的研究和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253页。


        9楼2014-02-14 1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