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往事吧 关注:2,496贴子:92,065

道教的隐宗门派(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隐宗,故名思意,指的是隐迹不出世尘的宗门,称之隐宗,隐于青山绿水,遁迹于名山大川的奇人异士称之“隐士”,其中不乏玄门高辈。 道家隐宗”和“道教隐宗”虽一字之差,实则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了解其中的渊源首先要从“道家”和“道教”的区别谈起。很多人提到“道家”就会认为是“道教”,“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实际上从历史来看“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1楼2014-09-24 08:15回复
    首先,“道家”是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第三、“道家”无为自化,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


    2楼2014-09-24 08:16
    回复
      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最初是由张道陵,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天师”创立于东汉时期的五斗米道(天师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3楼2014-09-24 08:16
      回复
        “道家隐宗”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一代“商圣”财神范蠡创立。范蠡 ,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范蠡晚年创立“道家隐宗”。“道家隐宗”供奉“智圣”鬼谷仙师为开山始祖,“商圣”陶朱公为创派祖师,在教义上明令隐宗弟子不得参政,隐宗精髓则为“小隐于林,大隐于市”,崇尚在红尘之中持修,做到“在尘出尘,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离俗”,隐宗弟子秉承教义历代经商,均为巨富。“隐宗风水”则为“道家隐宗”历代不传之秘,又名“大财神风水”!下面介绍一下几大隐宗门派,以及少为世人所知的隐世玄门。


        5楼2014-09-24 08:18
        回复
          (1)妙真宗又名玄真派,时称天下第一隐宗妙真派 妙真道的产生历史比正一派、全真派更久远,可以追溯到汉朝以前,是庄子学派的延续,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合流融合,成为道教的一个流派,由于崇尚庄子的无名无形,所以一直以隐宗存在,致力于老庄思想的体契,著有大量的传世著作,对佛教禅宗、道教正一派和全真派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早期玄真宗,乃属上清派的分支,宋朝后期是茅山支脉的延承,以其玄妙无比,空前绝后的奇门数术名满天下。玄真派,又唤茅山密法宗玄真门,其门有飞天遁地、驾云腾空、日行千里之能的神通,世以为仙。后来,南宋战乱,金兵辽祸,玄真门无数秘籍毁于战火,掌门为避祸慎行,保留实力,遂率玄真一脉的弟子归隐山林,后来玄真宗又以妙真道之名复出,随着元明全真教的兴起,妙真宗逐渐隐于青山绿水间。


          6楼2014-09-24 08:18
          回复
            (2)阁皂宗 阁皂宗为符箓三宗之一。形成于北宋,流传至元明。阁皂宗是灵宝派发展到以阁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它本是灵宝派,但又是灵宝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至于灵宝派发展到何时,才形成以阁皂山为传播中心的阁皂宗。


            7楼2014-09-24 08:18
            回复
              (3) 灵宝派是道教教派。始创于东晋末年。道教经典中,“灵宝”一词最早见于《太平经》,原为神灵宝贵之意。隆安中,葛洪族孙葛巢甫附会引申,造作《灵宝经》30余卷,并胪列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系统。至南朝宋时,陆修静“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代表人物有葛洪,陆修静,葛巢甫,创立于东汉末年。 灵宝派传承已经很少,其字辈谱系所见不多,最多见的谱系就是周祖灵宝派字辈。另外如今江西还有灵宝派的传承,由陈应晟道长为首的灵宝浮云宗,其徒李真科也在不断发扬灵宝派。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有一支灵寳派,孝感市也有灵寳派在农村开展度亡科仪,常做科仪,早朝行道转经仪,午朝行道转经仪,晚朝行道,申文发奏,开通五方道路科,沐浴科,灵寳三十六解结科,填库科,朝天大忏,诸灯仪等,一般有斋主做醮事则会以电话联系至家中做道场 ,平时无事就在家中务农,辛卯年长春观罗天大醮他们来捧场了的在山门诸真坛做的法事,长春观方丈吴诚真是新洲人。新洲灵寳派诸真坛周祖灵宝派字辈:思道洞本重,明香克理忠。洪良居士显,一嗣永承宗。德大传家久,清修福泽长。世肇因衍庆,慈风蓬业祥。


              8楼2014-09-24 08:18
              回复
                (4) 神霄派
                神霄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 “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并对之作了如下的描绘:“高上神霄,去地百万。
                神霄派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在北宋末年从天师道演化形成,代表人物为王文卿、林灵素。神霄派道士神霄派主要修习五雷符,谓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谓天与我同体,人之精神与天时、阴阳五行一脉相通,此感必彼应;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行法者内修功行深厚,风云雷雨可随召而至。宋徽宗颇为推崇神霄派,并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神霄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宋末,流传于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并对之作了如下的描绘:“高上神霄,去地百万。神霄之境,碧空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况此真土,无为无形。不有不无,万化之门。积云成霄,刚气所持。履之如绵,万钧可支。玉台千劫,宏楼八披。梵气所乘,虽高不巍。内有真土,神力固维。太一元精,世不能知。”可见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盖取其高远尊贵之义。


                9楼2014-09-24 08:19
                收起回复
                  (5)玉虚派 玉虚宫又名:玉京金阙。三大无上仙宫之一(昆仑山~玉虚宫、大罗山~八景宫、蓬莱岛~碧游宫))。位于昆仑山之巅,麒麟崖之上。乃是享有“讲动黄庭方入圣,万仙总领镇东方”之美誉的元始阐教的法脉祖庭。玉虚宫内门人、散仙众多,其中根行深厚者不计其数。玉虚派乃奉昆仑法祖元始掌教玉清元始天尊为主祀正神 “玉虚派”形成于殷代,当时并不叫“玉虚派”,而是一个以“气”为修炼对象的独立门户。据王梅生仙长在《仙缘录》中的记载,玉虚门下第二代弟子广成子道成后,上北昆仑拜殷玄翁为师。广成子刚刚跪下,忽觉神翁头上光环闪闪,瑞气四射。广成子大惊曰:“吾师何以‘红日相护’?”,神翁笑曰:“非也!此乃龙虎之弦而成矣。”,广成子惊曰:“日月之精而成,阴阳灵气相护,实乃‘天尊’!天之尊奉吾师也!”忽又大悟曰:“天尊!天尊!天地之尊也!”后来修道的人们得知此事,无不感到震惊。因此,众仙遂往北昆仑,敬拜殷玄翁为“元始天尊”。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后来的“万仙朝圣”以及“玉虚歌”,这个典故便是“万仙朝圣”和“玉虚歌”的由来。但“玉虚派”却是以“玉虚令”为行使,是不唱玉虚歌的。不过在玉虚派的传承上,从第三代至第七代都是“书遇有缘人”而隔世相传的。(见王梅生仙长手本《仙缘录》)遗憾的是:得到王梅生仙长真传的“玉虚派”第八代传人,由于某种原因,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将仙长所传之书全部付与了祝融氏。玉虚派从广成子起,至第五代,并不叫“玉虚派”,而自称“玉虚门下”。直到第六代韩成老仙长遇缘,道之初成后在甘肃建立“玉虚宫”,收下门徒二十四人而创立“玉虚派”。并修下“玉虚谱”系:“大道通天宇,三幽子习恒......”


                  10楼2014-09-24 08:19
                  回复
                    (6)玉清派 其派奉道教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为该派祖师,与太清派、上清派并称“三清道派”。玉清秉持元始天真论,以返璞归真为最高境界,以内丹修养、内外兼修为该派主修,该派讲究内外调合,以求达到真人境界。为道教隐宗之一。


                    11楼2014-09-24 08:20
                    回复
                      (7)太清派 太清为道教道德天尊一脉的传承,奉太清道德天尊,居于太清境三十三重天的太上老君为祖师正神,该派以炼丹术闻名,同玉清派上清派齐名,时称“双隐一明,同道三清”,世称“三清道派”。


                      12楼2014-09-24 08:20
                      回复
                        (8)紫虚派 道教隐宗之一,侍奉紫虚真人无上高妙紫虚天境之中的紫虚元君为开派祖师,紫虚元君是天界散仙之中的上仙,传说紫虚元君道法无边,门下散仙无数。


                        13楼2014-09-24 08:20
                        回复
                          (9)碧霞宗 奉东岳泰山神之女碧霞元君为该派祖师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坐镇泰山,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民间有“北元君 南妈祖”的说法,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别,但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该派为传统民间道派,其迹难寻,据说该派有“送子秘法”,供奉东岳众神。


                          14楼2014-09-24 08:20
                          回复
                            (12)三元门 为早期道教门派之一,东汉道士刘福康于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2年)所创立,始奉三元天官(上元赐福天官 中元赦罪地官 下元解厄水官)为主祀正神,奉刘福康为祖师,秉持"三元教义”,为黎民百姓赐福、赦罪、解厄。三元派道士主修上修智中修心下修身,强调上下和协,平等对立。要求门下弟子严守戒规,不可违逆。主张内修德行心术,外修体魄功夫,所以三元派有诸多奇门功夫镇派,擅长神打、速移、金刚,有力透千钧之法,名震一时。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号召群雄,三元门趁机起义,兵败,门派毁于战火。相传至此之后,三元门徒零星传承,后来文革时期又濒临亡门,封山足有半个甲子。


                            17楼2014-09-24 08:21
                            回复
                              此帖能申精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9-24 09: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