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吧 关注:5,639贴子:35,446
  • 11回复贴,共1

从《世本》记载看郑国四都三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越看越晕


IP属地:重庆1楼2014-10-08 20:59回复
    从《世本》记载看郑国四都三迁
    杨建敏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
    摘要:春秋郑国是居于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始都于郑(今陕西凤翔县一带),后迁都于拾(今陕西华县);春秋早期郑武公东迁于中原溱洧之间古郑城(今河南省新密市溱洧交流一带),称"新郑",后郑文公时迁于今新郑市郑韩故城,是为郑国四都三迁.但长期以来,郑国东迁溱洧之间古郑城却不为人重视.古郑城所在,不但文献记载颇多,而且遗存有众多文物遗迹,在春秋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郑国;四都三迁;古郑城
    郑国是春秋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诸侯国,史学界普遍认为:郑国在春秋早期由陕西华县迁至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但历史文献中有郑国"四都三迁"之说,却不为人所重视.先秦《世本?居篇?郑》载:"郑桓公封械林.桓公居械林,徙拾. (宋衷曰:械林与拾,皆旧地名.)厉公居栎.(宋衷曰:栎,今颍川阳翟县.)文公徙郑.(宋衷曰:即新郑.)(1)宋衷为汉代史学家,曾为《世本》作注.文中记述了郑国迁都之事:即由棫林(郑玄《诗经?郑谱作咸林)"徙拾",后"徙郑".
    《世本》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史书,由两周至战国的史官相继记录而成,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2).该书记述了从黄帝至春秋期间的一些帝王,诸侯和卿大夫的氏姓和世系,同时也记述其居处(都邑),制作,谥法,等等.《世本》分部别类,将世系,氏姓,居,作等分章叙述,打破了古史记事记言的格局,开创了分专题记述的新体例,其内容为司马迁,班固, 刘向,王充,郑玄,杜预等所重视和引用.《世本》因在史书中成书很早,其所记郑国迁都之事,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郑国"四都三迁"作一初步探讨.


    IP属地:重庆2楼2014-10-08 21:00
    回复
      一 ,郑国初都郑(棫林)
      郑之立国始于西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 年).《世本?诸侯世本》载:"郑.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郑."(1)《史记?郑世家》曰:"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 (3)
      郑桓公始封之"郑"位于何处?《世本》曰:"郑桓公封棫林."关于棫林所在,《汉书?地理志》载京兆尹属县郑,"周宣王弟郑桓公邑".古代地理学家多举《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将其与汉代的郑县相联系,认为棫林在今陕西东部的华县一带.实际上棫林另有其地.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晋,齐,宋,卫,郑等国联军伐秦,"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郑司马子蟜帅郑师以进,师皆从之,至于棫林,不获成焉"(4).当时秦国都城在雍(今凤翔县南,宝鸡县北),晋军曾越过泾水到达棫林,说明棫林应在泾水之西,关中西部.学者唐兰认为:"西郑本在凤翔到扶风一带,郑桓公始封之郑,是在泾西的棫林."(5)对此,专家学者多表示赞同[6].《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棫林邑:春秋秦地,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左传?襄公十四年》:郑司马子蟜帅郑师攻秦,*至于棫林*即此."【7】
      桓公始封之棫林,早在西周中期即已称作"郑"地.在西周中期的金文中,郑地常常是周王活动之地.金文中直接谈 到王在郑地的铜器,有大簋(集成4165),三年疼壶(集成 9726)和免尊(集成6006)三器.大簋铭文曰:"唯六月初吉丁巳,王才(在)奠(郑)……"三年痪壶铭文日:"隹(唯)三年九月丁子(巳),王才(在)奠(郑),乡(飨)醴,乎(呼)虢辔 (叔)如疾,易(赐)羔俎……"
      从金文来看,到西周中期,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郑地,可能已经发展成一座周王常常莅临并派遣官员直接管理的重要城邑.郑地的发展和繁荣,与周穆王对于西北方面的兴趣可能不无关系. (6)
      西周时,郑地(棫林)位于周王朝西部边境,西有强大的犬戎,北有白狄,周宣王将弟姬友封于棫林郑地,应与维护京师与王室安危有密切关系.


      IP属地:重庆3楼2014-10-08 21:00
      回复
        四,郑国三迁其都于郑韩故城
        《世本》曰:"文公徙郑.宋衷曰:即新郑."郑国都城在郑 文公捷(前672年至前628 年)在位时,由溱洧古郑城东南迁二十五里,在黄水河与双洎河交汇之地建起新都,即后来的郑韩故城(15).郑国在溱洧古郑城立都百余年,历郑武公,郑庄公,郑昭公,郑厉公,子婴等君执政,为郑国历史之鼎盛期.
        查阅史书,笔者认为,郑国第三次迁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是发展的需要.《汉书?地理志》载:"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右洛左济,食溱洧焉,土狭而险,山居谷汲."其地正处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上,溱洧之间沟谷纵横,郑国居民不得不从深谷中汲取水源,这里越来越不适应郑国发展的需要.因此东迁于开阔之地建立新都.
        二是战争的需要.春秋时期的作战方式,北方以车战为主(16).车战单位由乘与卒组成,乘指由车与马组成的战车,卒指与之相配合的步卒.各国以战车乘数来显示其军事势力,当时齐国兵力约在3000 乘;楚国之兵在万乘以上;秦国兵力不下数千乘;鲁国僖公时已有"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郑国军事实力至少在千乘以上(16)
        郑国揭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帷幕,因处于中原咽喉之地,四周强国林立,诸侯交相攻伐,有时甚至是13个国家的联军兵临城下.自古有"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之说,以郑庄公时期为例,从郑庄公二十二年五月(前722 年)《郑伯克段于鄢》事件起,到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的二十一年 间,郑国见于《春秋》三传的大事四十四件,多为征伐战争, 以伐宋或被宋伐为多,会盟,联合出师的也不少.
        古郑城一带"土狭而险",河谷纵横,是极不利于兵车作战的.因此,东迁于周围地势开阔的郑韩故城,亦是战争的需要.
        《世本》载:"厉公居栎.文公徙郑.宋衷曰:即新郑." 有人据此认为,文公是由"栎"徙郑,否定古郑城的存在.据史分析,郑庄公死后,旧臣祭仲专权,导致了庄公诸子自相残杀的郑国内乱,郑厉公因内乱出居于栎邑(今河南禹州),不久即平息内乱,复归于古郑城.在平定郑国内乱八年之后, 郑厉公之子郑文公捷才立为郑国国君.文公徙郑,非由栎徙郑,而是由溱洧之郑徙新郑(今郑韩故城).
        关于"文公徙郑"的时间,可能在文公十九年(公元前 654 年).《春秋》:"僖公六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王 侯,曹伯伐郑,围新城."《左传》:"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域也."杜预注:"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县."《经》:"郑以非时兴土功,齐 桓声其罪以告诸侯."因郑文公违背农时,麦忙时节仍在筑城而遭讨伐.此时所筑的这座城可能就是预迁之新都(今郑韩 故城).郑文公大约于公元前654 年或之后迁入新都.
        郑国所迁第四个都城位于今新郑市黄水河与双洎河交汇地带,春秋时称"郑城".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并迁都于此,后世称之为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域址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 米,南北宽约4500 米.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土墙将故城分为西城和东城两部分.城内经考古发掘,发现有宫殿区, 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遗址(17).1961 年国务院公布郑韩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P属地:重庆5楼2014-10-08 21:01
        回复
          本来就阅读困难,又被吞了那么的多字,早知道就看最后一段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10-09 17:56
          收起回复
            太长不看


            IP属地:上海8楼2014-11-25 21: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