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龙吟吧 关注:21,620贴子:282,809

闲来无事,说点神臂弓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像有人制过这失传的神弓,但射程短,而且还是弩不是弓。我这从字面上说下,弩是弩机,拉好弦再装箭的,弓可是箭弦一起拉开的。去掉个神字,直接理解就是臂弓,弓是小弓,却是弓箭射程的冠军,240米远,只比弩机、弩炮射程短点。怎么做到的呢?古时可没有弹簧的,最可能的就是杠杆原理,就是用个“臂”扩大力量,而不是用手直接拉开的。


1楼2014-11-07 21:58回复
    好图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11-08 07:43
    收起回复
      杠杆需要支点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08 09:13
      收起回复
        神臂弓是弩,毫无疑问。制作复杂,材料稀缺。射这么远,杀伤力还这么大。是因为机关复杂。
        在 永乐大典残片里有 一小部分 零件的记载,其他全部失传了。


        IP属地:江苏4楼2014-11-08 09:21
        收起回复
          ——————
          当看到那些穿著纸甲的士卒取出一种不足一米的小弩时,程宗扬知道,这场最优秀弓手间的巅峰对射,天霁营赢定了。
          这是传说中最软弱的一支军队,历史上他们的战绩只有一连串的失败。但就是这支军队,在万人以上的会战中胜绩超过七成,因为他们有神臂弓。
          ————————
          神臂弓是弓还是弩?呵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08 17:29
          收起回复
            我再画一张图

            臂向下拉,曲臂伸直把弦张开,这样的设计,力就可以加倍了。一般的弓箭是150米射程最多,加倍就是300米了,再减点动作不麻利的,240米就可以达到了。


            7楼2014-11-08 19:05
            回复
              《宋史 兵志》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梦溪笔谈》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容斋三笔》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于弩遗法,古未有也。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08 21:58
              收起回复
                再按这梦溪笔谈的----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描述的画一张。嘿嘿,看是弓还是弩。
                不能画了,我说下,弓的下部插地,下面是横一支杠杆用来脚蹬的,压下杠杆就把立杆往上顶在两曲臂的中点,这样张开弓,装好箭,脚一抬,箭就射出去了。我说的是不是和这描述的一样呢?


                9楼2014-11-08 22:33
                收起回复
                  偏架弩,到底是弓还是弩啊,会中文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8 22:36
                  收起回复
                    弩名偏架,以一足蹶张,手臂传矢,往往命中。杆长二丈余,用以护弩,战则一弩一杆,相将而前。执弩者口衔刀而手射人。敌或冒刃迫之,干无所施,弩人释弩,取口中刀奋击以救最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09 12:42
                    回复
                      关于神臂弓,上次讨论已经是快十年前的事,那会儿起码大家都是看原文和实际用弓弩的经验分享,现在想找史料,要比当年舒服多了,毕竟很多古籍图书馆里都不外借的。
                      正儿八经的结论没有,但是几个接近真实的猜想还是有的。
                      1、神臂弓是弩,毫无疑问。争议集中在偏架和用法上而已。神臂弓很可能是纵向张弓的竖弩,这样可以解释改进自偏架弩的说法,而且很可能开张后悬置弩箭,以减少摩擦,这就可以解释它的大飞翼,精度和威力。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依然是一张弩。
                      2、神臂弓很可能是竖置的踏张弩,这可以从几则使用的史料记载中看出佐证,神臂弓是集中使用的,有开弩人,进弩人和射击人,类似三段射击的阵列,显然必须是弩而非弓,所谓似弓似弩,不过是因为竖置的弓臂与弓看上去很相似罢了。这个做法显然是出于增加队列密度的考虑,射击时弩手可以站的更紧密而不会相互干扰,较小的臂张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3、开弩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殊,因为史料明确说了神臂弓弩手都是特选的力士,显然是用拉距来弥补小臂张的蓄力损失。什么杠杆原理专利就别想了,蓄力水平远远低于十字弓那样的钢弩,用不上机关辅助。
                      4、神臂弓是西夏发明,宋代引进的,谈不上什么技术保密,明代还有余声,军器监在连续好几任北宋名臣主持,你们鄙视的阉党监工默默的努力下,进行了规范化改良和材料优选加工之后,胜过西夏土包子的原产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再说一点,神臂弓,十字弓都是弩,之所以这样命名,因为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事实,弓,往往在释义上包含了弓弩类投射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09 13:19
                      回复
                        又学习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09 16:35
                        回复
                          辩论出真知啊!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09 18:16
                          回复
                            再补充几个相关的小常识吧,否则大家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关于弓弩的力道,所谓的石,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单位。石在古代,有时指的是重量,有时却是体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石的具体指代大相径庭。
                            就弓弩而言,一般是指开弓到满的时候,悬挂重物到位时用的重物的质量。但这种计量显然不是很科学,仅仅是直观。因为不考虑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距离,怎么说都是不够严谨科学的。
                            再说说开弓和开弩的不同,张弓是个持续用力的过程,而开弩只是爆发力的问题,这一点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可以打出100公斤的重拳,却未必能提五十公斤的煤气包上十楼。其中的分别,与弓弩的差异一样。
                            所以能开一石弓的,开三四石弩并不奇怪,因为他不用持续做功,也不必在做功维持的同时瞄准,挂上牙就是弩身帮他输出作用力了,所谓四石的劲弩,与一石的强弓,可能对某个人而言做功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9 2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