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吧 关注:23,319贴子:392,240
  • 10回复贴,共1

谈下脊椎和老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下脊椎和老师

作者:白云自在


  
    打开人体骨骼图,显然,脊椎和腰胯处是最重要的。腰胯是底盘,脊椎是大龙。无论是武术还是养生,都对其非常重视。瑜珈高人沈维德说过,瑜珈动作千变万化,不出前后左右扭五种,其核心就是锻炼脊椎。
 
    我对脊椎在武术上的重要性是在碰到鲍师后才知道的。第一次见,是在老师厂区的小办公室里,据事后老师说当时观察了一下我的面相,认为挺适合跟他的,于是就教了。开始是浑圆桩:两脚与肩同宽,微下坐,虚领顶劲,双手虚抱在胸前。因为我单程去那里就要3小时,老师特意多留我坐一会攀谈,由是得知鲍师信仰佛法。
 
    第二次去便带了一些佛学书给老师,老师很高兴,遂邀请我到他家小坐。记得当时老师坐在床上,开始二人谈论佛法,忽而又转向武学。老师谈到“节节贯穿”,因为老师的方言口音较严重,语速又快,理解上有些困难。我一边努力记忆一边点头表示在听懂。其实老师知道我就根本没听懂,一把抓住我的右手放在他的近尾椎处。
 
    我惊讶的发现,老师的整条脊椎呈纵向地向上波动,前面的骨节领起,后面的骨节跟上,上升,回落,象一根蛇在扭动。然后脊椎又呈横向地摆动波动。再后是呈蠕动。我在此之前之后都未见过人的脊椎能做如此运动,我哑口无言。
 
    老师忽然问:“你养过猫吗?”“养过”我的脑海浮现起,用一根绳子栓个小玩意逗猫,猫重心后蹲在后爪,前爪虚搭在前面,平时直的脊椎严重弓起,如弓被拉满。突然嗖地整个身体射出,扑向目标。
 
    “是这样的。”老师说:“双手如鞭子,是甩出去的,力由脊发。”
 
    由此再谈下关于传统武术老师。如果是真师并且愿意教你:

    1,必然是一对一口传心授,大班教育跟着很多人后面操练肯定学不到真东西。  
    2,必然是让你摸,传统内家武术必定会改变人体内部结构(我后来碰到的太极老师对此特别强调)。如果不让摸的话,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涵义。
    3,必然是大白话。老师是过来人,总是用最俗最身边的话来讲他的道理。如果是满口背拳书拳论,我很怀疑他不想教你或者根本他也不懂拳。



1楼2008-03-22 09:18回复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作者:白云自在

     
    人总有虚弱的时候,在人的一生之中,最虚弱的是婴儿和老年时期。人也总是本能地希望自己强壮。
     
    各种武术,不例外的去训练:
    1,强大的击打力。对人体的头,拳,肘,膝,脚进行强化训练,以期比别人更重更硬更强。
    2,强大的防御力。抗击打能力,一般是排打,对全身薄弱的部位进行强化训练。在没挨别人打之前,先自己打自己,以适应对方的攻击。
    3,最快的速度。追求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摧毁对手。
    我们一般见到的散打,拳击,摔跤,泰拳,传统武术的铁头功,铁砂掌,铁裆功等等。都是如此。这样的练习也很容易理解。
     
    太极拳当然也是武术,却象长了反骨。人家在练重练硬练快,太极却在练更轻更松更慢。这也使得很多武林人士对太极拳有些看不起。太极拳在很多人的眼中是老头拳,是养生拳,打太极也成为忽悠人的一句代称。
     
    那么太极拳练的是什么呢?有句成语叫做“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鲁缟是鲁国出产的一种著名的超薄丝绸,以强弩之力度和速度,却没法穿透鲁缟;是因为象鲁缟这么虚弱的东西处于强弩的有效打击范围之外,也就受不到损伤了。
     
    太极拳练的是强大的平衡能力,拳架是一个人运动的平衡,推手是两个人一起运动的平衡,散手是遭受外力冲击下的运动平衡。对太极拳来说,力量和速度也许都不是很重要的。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如果能集中起来,已经足以伤人了。而排打更是自虐。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己的自适应能力、自我调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调整好了,对方的拳头再厉害也到不了自己身上,自然不倒;而只要对方使力,重心就会牵动,就一定会付出代价。
     
    八十曰耄,七十曰耋。耄耊之年也是人生最虚弱的时期之一。而太极拳论却有“耄耊能御众”之说。耄耊了,怎么也谈不上力量,速度和抗打吧。松空是太极的灵魂,当你觉得打到了,却没找到点没找到方向;当你觉得踏实在了,却发现失重踏空了。处处落空,处处恐惧。这才是太极拳。


    2楼2008-03-22 09:59
    回复
      上文后漏贴了四个字,也是该文的最后一段:

      太极如水


      3楼2008-03-22 10:01
      回复
        太极中的三对关系

        作者:白云自在


        一,单式与套路

         初学身法最重要,所以要多练单式。传统教法,一个单式能够一个月做到位就已经很好了,尉老师认为一般需要二、三个月才做得好。当然现在还如此教的话,学生都跑光了,时代不同了。(以前的学生信任老师,现在的学生只相信自己)

         单式与套路的关系是零件与机器的关系。太极拳的每个单式都是一个零件,把零件拼接起来(加入动作转换)形成一台机器,也就是套路。每个零件都必须合格,机器才能运转得力;若机器运转不起来,说明有零件坏掉了,必须再拆开来检查。传统太极,是学完一个式子才教下一个,这里的“学完”是指身法上做对,这就牵涉到许许多多的环节。身法做对以后,动作练习纯熟,就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单式比套路更重要。等单式熟练后,套路练的是单式的衔接、过渡、连贯、整合。而现代教法是颠倒过来了,本末倒置,一开始出产的零件就是次品,出来的机器就是报废的,就图个外观好看而已。等人的动作成为习惯后,再改就不容易了。另外架子不是练招式,而是练身体结构。

        二,身法与意念

         身法是太极拳的基础,没有身法的太极拳,再讲意识也没有用。就好比一碗面,身法是面条,意识是味精。面条里放味精既填饱肚子而且吃得有滋味,但是没有面条猛放味精则永远吃不饱。目前有些拳术就是放松加意念那样练的,结果老出不了功夫。

         身法练习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练习上差了多少,实战上就要打多少折扣。太极与气功都要用意念,但内容是不同的。

        三,慢与快

         太极传统练法入手,重身法间架,重单式,非常枯燥。但枯燥过后就别有天地,也许叫你练其他拳也没兴趣练了。慢功出细活,才会不走样。就像造房子,先得打地基。地基打的越好,房子越坚固,等高楼大厦建成,让人羡慕不已。可是外行人就注意了房子,现代练法只造房子,不打地基,甚至搞空中楼阁,这都经不起风雨的。传统练法看上去慢,也得不到他人理解,可慢就是快啊!


        4楼2008-03-22 10:09
        回复
          平衡运动

          作者:白云自在


           太极是平衡运动,这个平衡的表象是重心平衡,内在是对拔平衡。拳论上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上则虚领顶劲,下则气沉丹田;前则沉肩坠肘舒腕,后则含胸拔背。处处对拔即处处中定即处处圆满。这里要注意的是前后左右都是对等的对拔,只有虚领顶劲不可以往上顶,其实是挂着向下拉长。

           这个对拔又是伸长运动,肢体拉长,伸筋拔骨。对拔产生争力,继而产生浑圆力。(浑圆就是太极)浑圆力没有方向,是由中心向四周膨胀。方架太极每个单式都是动态的桩功,每个桩功都是静态的单式。继而单式与桩功合一,只是肉眼看不清的蠕动,是松紧运动。对手打过来,受击部位一个松紧对手就出去了。


          5楼2008-03-22 10:17
          回复
            尉老师谈吴式太极

            作者:白云自在


             尉老师说:1,吴式方架外形是方,圆内涵其中,而这个圆是越练越小,直至无形不测。实战型的拳法如十大形等都不求美观好看,好看是表演的,打不了人。尤其一开始学太极,讲的是严谨,动作到位,准确,这势必造成初学者动作如机械人一样。
             
             2,太极拳重在有根,有根了随处任方圆。甚至打形意、八卦都可以。方架工整严密、循规蹈矩,不潇洒。圆是内在的,不能在外形上找。普遍的理论是走弧线,延误了时间,力量也小。
             
             3,国家套路不算,太极五大流派,其发展趋势是由快到慢,由大架到小架。实质是趋向养生和实战。而现在的国家套路居然把孙、吴、武等小架练成了大架,裁判打分是只看动作难度,看不见内涵深度。 

             4,中国武术,无论少林还是武当,其中精义在腰胯。其中的开合、精微变化,往往练了几十年的老拳家都不知道。

             5,单重不偏,双重不滞,是为中定。对太极来说,中定无处不在,不可或缺。

             6,练太极的方法是练少练精练专,然后才能练出。简单才有效,有的人练了吴式练杨式,练完杨式又练某某式。。。。。,搞了很多招式,用处不大。而真正的实战技击是没法预想的,尉老师几次受到突然袭击,连自己都没回过神来,瞬间的功夫对手已经甩出去了。所以练太极是练本能,不练招式。功夫是千百次的枯燥练习,本能反应,应感而发。

             7,太极的最高境界是无极,无极就是混沌,混沌是阴阳不分不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而一般练太极练的是阴阳,阴阳一分是挨打的架子。


            6楼2008-03-22 10:21
            回复
              谈武术的保守性

              作者:白云自在 


              一,武术的保守性

               有拳友说“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是无法保守的”,我觉不然。武术的保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版权专利。
               以下所说是就有功夫的老师而言:

               1,可见性保守。见也不让你见,往往在偏僻无人处练拳,一般发现不了。如果你跑过去搭话,他会说玩玩而已,养养身。

               2,收徒保守。不小心让你见了真功夫,就说是假的,不过是师徒之间配合,拒不接纳。

               3,拳理保守。教你个拳形架子,然后云山雾罩地玄谈太极拳论,接着你练傻小子去吧。

               4,方法保守。跟师多年,已在拳理上点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说法与市面上绝不相类。可是抽去了方法这个楼梯,所得还不过是空中花园。

               5,功夫切磋保守。理论上也点拨你了,方法也教了你了。可是武术是需要口传身授的,口传是理论,身授是喂劲。小孩要喂奶才能长大,徒弟也需要师傅喂劲才能成就。奇怪的是,尤其是太极拳,于推手上,师傅总是表现得与徒弟程度差不多,或者就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与外人切磋也是如此的),只是恰好把徒弟发出去。初学如此,学了几个月如此,学了几年仍然如此。

               有些人功夫长了,对付外人绰绰有余了,就不免有些瞧不上师傅,认为师傅的功夫不过如此。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超过师傅了,心高气傲,谈吐颜色上不免显示出来。此时师傅就会顺水推舟,对外说“某某已经超过我了,已经教不了了。”实际上是变相的革出师门,不再教真东西了。

              二,武术保守的合理性

               朱老师尝说,吴式太极的功夫只能传有德之人,品德是第一位的。悟性好,素质佳,但品性不好的是不能教的,只能学学养生。反之,还可以同他说说,看他努力与否。

               其次看诚心,表现在勤与恒。以前老师往往在学生入门二、三年后才讲真东西,就是想借此淘汰一部分人。

               再次易得易失者不传。今天老师教了个东西,明天就洋洋得意地去教别人,藏不住,不珍惜不传。此外还有一些不传,以上是比较主要的。总之只有品行具佳的人才能得老师喜爱,得到真传实授。

              三,传统武术普及展望

               传统武术是合技击、艺术、健身为一体的。到了现在这个环境,技击术越来越难有实际应用的途径,一不小心还会犯法。学武也难以谋生,古时候可以保镖、护院、开馆,现在学了当保安吗?

               而观察外国的武术多有向体育靠拢的趋势。比如国内流行的跆拳道,就更讲究纪律性、美观性、健身性。这恐怕是传统武术普及的一个大方向。至于技击性,还是保守点好吧。


              7楼2008-03-22 11:12
              回复
                认同一句话:老师传艺时,必然是大白话。老师是过来人,总是用最俗最身边的话来讲他的道理。如果是满口背拳书拳论,我很怀疑他不想教你或者根本他也不懂拳。

                我师孙志君先生平常爱讲大白话,从不背书!不仅一听就是真东西,而且容易理解


                IP属地:北京8楼2008-03-22 22:48
                回复
                  • 218.13.156.*
                  白云自在!不一般!


                  10楼2008-03-28 16:58
                  回复
                    • 218.18.103.*
                    特别好的帖,我师傅也是也是这样练和教


                    11楼2008-03-28 23:34
                    回复
                      两个极限

                      作者:白云自在
                       
                       
                       某日,与朱老师,小朱老师,随意,老虎,潇湘,其他几位师兄弟,白云我,练完拳后聚餐。席间问答,整理如下。

                       朱老师:我们以后也是要练老牛劲的,但以轻灵劲为主。

                       白云:什么是轻灵劲?

                       朱老师:就是别人打来100斤,你用80斤的力去接。。。。。别人用1斤,你用8两;永远比别人轻。

                       白云:为什么总要比人轻呢?

                       朱老师:太极拳永远在暗处。对方一出手,就得知道他的动向,速度,力度;拳论上说我独知人,人不知我。等你感觉到了,已经出去了。

                       白云:所以人虽然被太极打了,怎么打的却也不知道。

                       朱老师:太极就象一杆秤。有的秤能秤到斤,有的能秤到两;但太极是个精细活,需要秤到克,到克拉;这方面是无止境的。

                       白云:拳谱上说,尺寸分毫。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练老牛劲呢?

                       朱老师:秤砣越重,能秤起的东西越重,否则就只能秤轻东西了。太极拳是这两种秤的合一。轻灵和老牛是两个极限,你所要练的就是把这两个极限越拉越开,那么所有在这两个极限中的人都不是你的对手了。因为论轻你比他还轻,论重你比他还重。

                       白云:吴式方架对老牛劲比较重视的。

                       朱老师:方架是技击架。以前人学武术就是为了要打,他们身体素质本身都很好,不存在来养生调理的,所以可以直接上手练老牛,见效也快。

                       白云:也因为吴公仪老师公开方架的时候,学生都已经有圆架基础了。

                       朱老师:其实轻灵和老牛是个循环反复的训练过程。就象一对阴阳。老牛练出来了,还得练轻练没了。

                       白云:所以圆架主练轻灵。

                       朱老师:现在来练的人身体素质普遍不好,亚健康,还是从轻灵练起好。以前马老师说,10斤的力道就可以致人死命。10斤力谁没有啊,关键是要打的恰到好处,练的是个巧。

                       朱老师:推手的时候,不是主观的想用那个招式去打人,而是顺着别人的势来被动打人。所以舍己从人,就意味着无招,没有招法来束缚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的关键是听劲。有了听劲,表现出来的打法就是太极拳,没有听劲,尽管外在形式看上去一样(外行看),那也只能是擒拿,摔跤或者别的什么拳。要练听劲,在方法上就必须轻、慢、松。

                       白云:但人的本能是抵抗,斗力的,很难去改。

                       朱老师:所以不能有胜负观念,要修身养性,不为人先。


                      12楼2008-05-24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