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工程师吧 关注:387贴子:380
  • 1回复贴,共1

销售工程师分析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关注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dshensheng
本次项目是客户开发检测设备需要用位移传感器测量电池高度。
我们先看一下最初的需求。本次是A手机电池的厚度测量,提出者一定是A公司,所以A是本次项目的终端需求者。如果A不提出这种需要,本次项目就不会发生,所以A是本次项目的来源。对于最最初的这种需求,是真正的内在需求,是引发后续一连串需求的最初动力。判断这种“原点需求”的方法很简单,如果这种需求诞生,会刺激后面的需求产生,产生一条需求链,如果“原点需求”没有产生,就不会有需求链。
其实现实中很多都是一条“需求链”,我们顺着“需求链”往上找,开始的端点一定就是“原点需求”者,它能够影响整个需求链,是重点攻略的对象。
由于A不在自己区域,可能不好接近。假如A在我的区域内,我们应该怎么做。除了向设备商推荐我们的产品外,应该考虑终端客户的影响力,很简单,他们能决定这个单子的有无。所以可以顺藤摸瓜去找终端设备商,请他们帮忙说几句话,看似几句话,在这个项目中还是有分量的。那么应该找谁呢,其实这就涉及到设备的采购流程。
如果我们再深挖“原点需求”,以本次项目为例,我们知道EU(End User)是A,那么是A里面的哪个部门具体提出的呢?生产部、品质部还是其他部门?谁又是部门里面的关键人呢?找个关键部门的关键人,就“找对人”了。一般来讲,这种关键人是某个部门的经理,这个经理的角色在项目中很重要,一是沟通自己部门内部的工程师,从技术层面确定真正需求;二是联络部门外部,比如采购或者外面设备商,提出请购需求;可以说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所以找到他,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根本需求的细节,又能够了解其对外采购的想法。
一般来讲,需求的技术细节基本都是确定的,无论是产品公差、检测速度等参数都是硬性指标,不用过度讨论,他们自己的内部沟通基本不用过多了解。重点是要了解这个经理是怎样的“对外”想法?是走很正规的采购流程还是想从中捞一点?
如果是捞的话,还好说,钱的问题嘛,我们就散点财请其帮忙推荐一下我们的产品,反正仅仅是这个设备里面的小零部件选型,他一个电话打过去提一下嘛,根据效果再做具体行动。如果是正规流程的话,经理也没有捞的欲望,那么我们就从产品的性能入手,毕竟经理引进的项目是要对设备富有一定责任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本次项目的技术细节介绍我们的产品优势,让他认识到这东西的确好。
说了这么多,针对本次项目来讲,EU在我这里是不起作用的,一是不太好联络道EU,二是真正的选型权利是在OEM手里,所以重点抓住OEM攻略。
如何攻略呢?本次是“自下而上”的攻略方法,即从底层的工程师开始攻略,逐渐到他们的经理等。
本次的机构设计工程师,他们的需求点在哪里?很简单,出色的完成本次设备的设计,能够获得领导对于自己技术能力的认可,自己也有成就感。那么,采用更好的零部件对于设备设计是很关键的。所以,对于一线的工程师的攻略,就在于介绍产品的优越性能,让他相信这个绝对没问题,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工程师对于技术还是很精通的,不要忽悠他,否则他会产生对你的不信任感。而且工程师往往在这个时候有考虑过多种方案,所以如何让工程师倾向于和你产品相关的方案是重点。比如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或者直接说同行做过,那么工程师就比较放心了,起码方案是没有问题的了。
OK,一线工程师搞定了。接着另一个麻烦来了,他们的主任认为虽然方案可行,但是成本过高,一心想采用另一个品牌的产品,也能满足他的需求。这就走到了下一个流程,工程师认可了,但上面的主任还得审查,而且有轻易改变方案的权力。
如果说一线的工程师考虑比较简单,着重于技术层面的话,主任的话考虑的会多一点。本次而言,方案本身问题不大,这个主任很关注成本,认为我们性价比不高,所以挑选了另外一款自认为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而且价格差异较大。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小心了,不要轻易的被价格吓到,低价的背后往往存在着机会。很简单,如果说产品性能完全一样的话,价格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差很多,如果价格差异过大我们首先要从产品的性能、参数本身入手,冷静分析。本次经过分析,虽然价格差别接近5K,但是从性能对比上说服他。让他对于竞争对的产品产生怀疑。主任的弱点很明显,他们对于设备有着直接的责任承担,所以一定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价格贵点无所谓,换句话讲,又不是你给公司越省钱就越奖励你,万一设备处理问题就一定会找到你的。
经过这个分析,主任并没有直接给我答复,但从结果来看,还是最终没有采用竞争对手,策略成功。所以主任、经理级别的要抓住他们的弱点,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们对于自己开发的设备富有很大的责任,强调采用我们产品可以没有后顾之忧,而其他产品有隐患。
OK,项目从技术层面已经完全搞定,但是项目能否完全搞定还是说不准的。走到了采购流程,采购关注的就是成本。采购环节存在两个方面的隐患,一是对于同一功能的不同品牌的选择,二是同一品牌的不同采购渠道。
一般来讲,经过批准的方案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型号选择基本不会更改。但是要注意,很多采购会从成本方面影响到工程师的选型,而且这种采购往往对于技术也略知一二。渠道方面的话只能对比不同渠道的优劣,同时让工程师推荐。
本次项目的采购是个“技术型”采购,懂技术。当他对于成本提出异议时,一是从产品性能本身入手,二是价格方面稳住他,让他会意有降价空间。很多采购其实降多少和他关系不大,但这是上面给的任务,所以在这种他们自己公司的内部流程方面,不要有太多障碍,能配合的话尽量配合。
最终本次项目搞定,后面的合作机会还有很多啊。


1楼2014-12-01 00:23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17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