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极太吧 关注:552贴子:9,220
  • 7回复贴,共1
寒山子,唐著名高僧,长住天台山客岩幽窟中。与拾得、丰干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寒山好讽谤唱偈,没有篇句,即题于石间树上。寒山诗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通俗易懂,机趣昂然,多作佛门警世语。全唐诗汇编成《寒山子诗阜》一卷,收录诗歌三百余首。
他长期隐居台州始丰<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即寒山>,故号寒山子。与台州国清寺丰干、拾得友善,时相过从。以桦皮为冠,布裘弊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人莫识之。闾丘胤宦丹丘(闾丘胤太守准备前往台州上任刺史),临行,遇丰干师,言从天台来。闾丘胤问彼地有何贤堪师,师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在国清寺库院厨中著火。”闾丘胤到官三日,亲往寺中。见二人,便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饶舌。阿弥不识,礼我何为?”即走出寺,归寒岩。寒山子入穴而去,其穴自合。尝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屋壁所写文句三百馀首。
寒山作为中国唐代少有的几位白话诗人之一,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日本学者的推重。自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起,寒山诗就在日本一版再版,并且有十多位学者对其诗作了大量研究、注释及翻译工作。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1862—1962年)曾根据寒山诗集前闾丘胤的序言,写了名为《寒山拾得》的一篇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寒山诗远涉重洋传入美国,其诗一时之间风靡欧洲。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在那里,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
2、寒山,唐代隐士。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之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
拾得,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姓氏籍贯不详,与寒山并称于世。相传天台山的丰干禅师曾于山中赤城道侧,忽闻小儿啼哭,寻得一年约数岁的孩童,故为取名拾得,此即为拾得的来历。丰干将他带回国清寺抚养。拾得长大后,在寺中掌理食堂、香灯的事宜。
寒山常去国清寺,与拾得十分交好。拾得每每将寺中的残羹剩饭藏于竹筒中,若寒山子来时,两人便一同拿到寺外的寒岩幽窟中去。
一日,两人在寺中扫地,寺院住持问道:“你姓什么,住在何处?”拾放下扫帚,叉手而立。住持茫然。寒山槌胸说道:“苍天,苍天”。拾得却问道:“你干什么?”寒山笑答:“岂不见东家人死,西家人助哀。”二人哭笑而出。寒山者,文殊菩萨化身也,拾得者,普贤菩萨化身也,风干禅师者,弥陀化身也。
两人在世曾留下许多诗偈,寒山、拾得的诗(尤其是寒山),具有脱俗的气韵与禅机,对于世俗名利荣华,全不措怀。不唯具有徜徉于大自然的坦荡胸怀,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辟之句,因此甚为后人所推重。作品《寒山问拾得》中表现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可见他们的姿态: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IP属地:上海1楼2015-02-12 10:50回复

    寒山拾得


    IP属地:北京2楼2015-02-12 10:53
    回复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IP属地:上海3楼2015-02-12 10:54
      回复
        自初中开始读林清玄,在他淡然的文字的引领下,走遍天下,感受着在不同时空,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下孕育的超然。寒山未必是其中之最,但是他是最接地气的。为功名而劳碌,因外貌而无法迈入仕途,保守战火的摧残。他流落异地,再未见过家人。他受众僧排挤,也目睹了最亲近的朋友离世。为求超脱而修道炼丹,却误服丹药而大病一场。。。。。我不知道他最终是否得道,但是他的无数首诗却被嬉皮士奉为至宝,在异国他乡发光发亮。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IP属地:上海4楼2015-02-12 11:12
        回复
          所有的喜悦皆源自于无我的布施,一切解脱皆源自于离舍,无量的智慧皆源于空性,无尽的光明皆是空性净觉所现,一切的痛苦皆源于我执,所有的取舍皆源于心灵之分别,修行者的成就,在于无明习气,纷乱幻境中,见证纯净无染之空性;在生命内在感受流转中,明照习气体验,却不受不取,无得无证是名自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2-13 10:08
          回复
            若仅仅依赖智性会有危险。因为即使在一开始的时候“了解”会让我们感到兴奋,乃至有所启发,但若不与实际的经验结合,那么这个启发的愿力,就会渐渐消退,了悟的觉受也会消失。我们称之为智性的干枯,最后“了解”不过与“理论”同义。只是谈论它,而非真正体悟它,你甚至可能欺骗了自己——明就仁波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2-25 1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