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素食吧 关注:393贴子:4,139
  • 36回复贴,共1

【探讨】来聊聊”制度”、”品德”、”信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制度”、”品德”、”信仰”,你会想到什么?


1楼2015-03-13 10:48回复
    请勿在2楼直接回复,留作编辑


    2楼2015-03-13 10:49
    收起回复
      看你这议题,是要开人大会议吗?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3楼2015-03-13 11:01
      收起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2089306984的故事86楼贴过来——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笼罩哈佛大学,院内火光冲天,来势汹汹,著名的哈佛楼顷刻间化为灰烬。
          哈佛楼是一个图书珍藏馆,这里的图书都是哈佛去世后捐赠给学校的,为了纪念哈佛先生,学校成立了珍藏馆,可这场大火却让图书馆成了永恒的记忆。为此,全校师生都扼腕叹息。
          在众多人群中,一个叫约翰的学生更是陷入无尽的纠结之中,因为发生在火灾前的那个下午的事情,让他进退两难。
          那时17岁的约翰刚考入哈佛大学,平日最痴迷的事情就是读书,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都扎在图书馆里。这在当时学习氛围尚不浓厚的美利坚,非常难能可贵。
          书上的知识浩如烟海,约翰可谓如鱼得水,但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图书馆有个硬性规定:只能在馆内阅读,而不能携带出馆,否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当日下午5点,闭馆的时间到了,可约翰被《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这本书的悬念深深地吸引了,他很想马上就知道故事的结局。于是,他偷偷地将书放在衣服兜里带了出来,晚上在宿舍里大饱眼福。可是,他完全没有料到,图书馆居然遭遇火灾,馆内的所有图书都被焚烧成灰,只剩下他手里的一本。
          “我到底把书交出来,还是隐瞒起来?”约翰不停地问自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还是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办公室,羞愧地说:“校长先生,我私自带出了哈佛先生的一本书,请收回吧。”霍里厄克听到约翰的话,惊讶地站了起来,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图书,语气缓慢地说:“谢谢你为学校保留了这份宝贵的遗产,你出去听候安排吧。”
          学校其他领导听说此事后,都感到庆幸不已,甚至有人提议表扬约翰的品德。可是,两天后,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学校张贴了一份告示,上面写道:约翰同学因违反学校规定,被勒令退学。
          勒令退学?这个消息对约翰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很多师生对此也表示难以接受,一再劝说校长:“这可是哈佛先生捐赠的所有书籍中仅存的孤本了啊,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霍里厄克校长表情凝重,对提出异议的人说:“首先我要感谢约翰,他很诚实地把图书返还给学校,我赞赏他的态度,但我又不得不遗憾地说,我要开除约翰,因为他违反了校规,我要对学校的制度负责。”
          话语掷地有声,众人鸦雀无声。
          就这样,霍里厄克校长做事的态度和风格,成为哈佛世代传颂的佳话,他的话也成为哈佛的办学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约翰被哈佛开除以后,为校长的话所折服,翻然醒悟,第二年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法理学,并且成绩斐然。毕业后,约翰当了律师,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他加入托马斯·杰斐逊的团队,成为他的私人助理,为杰斐逊起草《独立宣传》出谋划策,俨然一部法理活字典。


        4楼2015-03-13 11:02
        收起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2089306984的故事84楼@ifichi 贴过来——
          转一个…
          .
          一个学佛的农村居士,在集市的摸奖活动上,花了两元钱摸中了万元大奖后,正准备骑自行车回家告诉家人高兴一把。这时,过来一位满脸愁云的年轻女子先是向他表示了祝贺后,又说到:我可怜的孩子病的很重,也许会死掉,住院要一万多元钱,我的家庭支付不起这样的昂贵药费。居士被她的描述的困境深深地打动了,他二话没说,就把刚中的万元现金塞到了年轻女子的手里,并祝福说:愿佛菩萨保佑您的孩子早日康复。五天后,这位居士又来到集市上赶集,一位卖彩票的工作人员走过来,问他上个集市中奖后,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他点了点头。彩票工作人员告诉他:“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呢,你让人给骗了。”“你是说她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彩票工作人员肯定地点点头。居士微笑着说:“阿弥陀佛,这真是我五天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众人都不解的盯着他,可,居士笑笑了,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悄然离开了……。
          .
          【结语】:确实是好消息,因为当初他帮助对方就是希望对方好转,所以宁愿被骗,也不希望真的是她的孩子病得很重,这就是学佛人的慈悲心。布施的心不要退转,三体轮空,即为大布施。守住当时布施的那一念慈悲善心,就是大修行。


          5楼2015-03-13 11:05
          收起回复
            关于楼上7楼这个故事和@simpleasy 的讨论,贴过来——
            simpleasy: @277473242也许这故事于现在的你更难以理解,就像俺小时候读Bible那会儿不能理解“No judgement”这东东有多咩重要了一样。。。。但后来的各种经验教训里才慢慢明白这些甚深的道理,真正的宽容,却要比审判更能教人 悔改
            277473242: 回复 simpleasy :不觉得难以理解所以也不想花时间去考证真实性了。其实对于这样的故事,我感兴趣的是故事里的人是怎样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成为了故事里的样子。我不会同意或反对你通过故事所得出的道理,我在故事里看到了众多事物发展可能性的一种
            simpleasy: 回复 277473242 :这整个故事乃都能从web上读到,不过。。。。乃读过克里希那穆提滴生平介绍咩?乃从中能看粗ta是如何成了 克里希那穆提 了咩?人们说以ta滴经历修为断 不可能,所以ta应是“附通”?
            277473242: 回复 simpleasy :我觉得很多东西既能够理解(事物存在都有原因)又难以理解(这原因的整个过程)。我觉得包括但不限于那些“生平介绍”使他成为了他吧,已经存在的人事物我觉得没有讨论“可能”或“不可能”的必要。“附通”是什么意思,是一种解释“存在”的方法么?
            simpleasy: 回复 277473242 :听说过“附体”么?被其他存在借用这个身体。。
            277473242: 回复 simpleasy :这个的基础就是"信仰"了吧,我不相信但也无法否认,我觉得这个好像没什么可讨论的,我是不在意他是不是被“附体”
            simpleasy: 回复 277473242 :假如,被附体这事为真,那么,“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辣才没啥可讨论滴呢。。。
            277473242: 回复 simpleasy :我所说“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中的“教育和环境”只是随便举了两个影响因素,我觉得基因也有关系,你说的这个“附体”我不了解但我无法证否所以也是有可能的。我这里想说的是“影响因素”,而教育和环境是比较容易观察的。


            8楼2015-03-13 11:28
            回复
              高举。。。。旗帜,建设。。。特色。。。。。。。。。。。看下新闻就知道了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9楼2015-03-13 12:35
              收起回复
                我总觉得我要说点啥,但想了想还是不说了。。以后再说


                10楼2015-03-13 14:24
                回复
                  还不如聊聊楼主每天的生活是怎样过的?


                  12楼2015-03-14 00:29
                  收起回复
                    楼下好帅啊


                    13楼2015-11-30 1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