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8,099贴子:6,657,352
  • 0回复贴,共1

《西游记》的根本宗旨揭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人曰《西游记》乃修行之书,确定无疑焉。
就修行来解读西游记来说,当属悟一子和悟元子所讲最精妙。悟一子以道解之,悟元子以三家及易学解之,堪称得其真谛。今在下以佛解之。
此书整体上可分为三大结构,分别对应修行的三大阶段:
前七回从孙悟空诞生到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为止为第一阶段,
从被唐僧救出、保其西天取经的整个取经路为第二阶段,
最后九九八十一难难满成佛为第三个阶段,
这三大阶段其实就是成佛的三大关键,也就是“佛”的三重最基本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修慧、修福、福慧双足。
孙悟空由菩提祖师点化觉悟大道只是修行路上的最初始阶段,此时的孙悟空只是自了汉,相当于佛祖所说的小乘境界,如果自以为这就是已经成就了大道、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而止步不前,此即典型的增上慢比丘,法华会上一开始拂袖而去者皆此辈也,此辈人“未证(无上菩提)谓证,未得(无上菩提)谓得”。二乘中除了罗汉,还有辟支佛,其根器堪称小乘中最利者,其所证悟的境界比罗汉更深,但之所以不能成就圆满大觉,最关键的障碍称为“独觉舍悲障”,即其没有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悲心,故功德不圆满,不能成就最高佛果,不仅不能成就最高佛果,甚至还有可能退堕,孙悟空不正是如此吗?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看得很透:“你这一去,定生不良”。无论是向玉帝求封齐天大圣还是最后大闹天宫直至对佛祖说出“皇帝轮流做,如今到我家”,孙悟空都是为自己求名、求利、求地位,哪里有一毫无私利他之大心、普度众生之宏愿?所以第十五回观音菩萨责备孙悟空“未成人道”,为什么这么责备呢?因为在佛教看,六道众生之中,属天和人最伟大,因为只有这两类众生才会发起普度一切众生的伟大誓愿,这是成就圆满大觉的最关键一步。
观音菩萨点化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其实就是让他由小乘而走向大乘,直至最后成就最上乘的佛果,所以取经路才是《西游记》的重头戏,整个取经路在全书中所占的篇幅最多,地位也最重要,因为取经路是以浓缩的方式展示了菩萨的六度万行。我们可以看到,取经路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是孙悟空或者说师徒五人降妖伏魔的过程,也不仅是他们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功德的过程,可以说几乎每一难过去,就有很多众生被师徒五人救度,最典型的如在比丘国救度做药引子的千余名装在鹅笼中的小儿,借得芭蕉扇之后彻底扇灭火焰山使得山周围风调雨顺保得黎民百姓平安等等,唐僧为什么一开始就给孙悟空起名为“行者”?这个“行者”不仅是表面的到西天取经之“行者”,而是“大乘菩萨行者”之意。
等到菩萨修行圆满,自觉觉他,福慧双足,则功到自然成,成就佛果,请看第九十八回回目“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猿熟马驯”,心是猿来意是马,现在都已修习圆熟,“功成行满”,普度众生的功德亦具足圆满,内修心性、外度众生的功夫全部达到圆满境界,此正是觉行圆满的佛地境界,第九十九回回目“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佛地穷尽法源底,灭尽一切妄想执着(魔),究尽大道实相,是为妙觉、圆觉、究竟觉、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乎,修行路彻底完成——不是结束,而是完满成就、永恒保持、金刚不坏、常乐我净。


1楼2015-03-23 19: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