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冠名常以寓意或职别而命名,主要的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冠式;
1 小冠(也称束髻冠) 这是一种束在头顶的小冠,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用簪贯其髻上,用緌系在项上,武官壮士则多饰缨于顶上,称为垂冠,初为宴居(在家便装)时戴,后通用于朝礼宾客,文官,学士常戴用。
2 獬豸冠(也称法冠) 这是执法官所戴,獬(音卸)豸(音志),传说是神羊,善判断曲直,故为执法官所戴,秦汉及秦以前各代常用。
3 进贤冠(也称儒冠) 是在朝的文官所戴,冠上有梁为记,亦称梁冠,以梁的多少来分等级爵位,并可再衬巾帻,如无巾帻与梁数,则为儒者戴用。
4 鶡冠(又称武冠) 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鶡(音何)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
〖《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鶡冠)插两鶡尾”《禽经》记有“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