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877贴子:320,781
  • 11回复贴,共1

【转】浅评司马迁伪造先祖世系与传说的可信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玉壶九千
内容摘要:一 浅评司马迁伪造先祖世系与传说的可信度 一,司马迁先祖及少梁司马氏家族世系考作者:玉壶九千 .民间造假:北宋之后,修谱者造假,是为了光宗耀祖,显耀门庭。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不要迷信书,不要迷信宗谱家谱。


1楼2015-05-27 13:09回复
    浅评司马迁伪造先祖世系与传说的可信度
    一,司马迁先祖及少梁司马氏家族世系考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随会奔秦是在周襄王三十二年(西元前620年),也就是秦康公元年。少梁即古之梁国,周襄王十一年(西元前641 年)为秦穆公所灭,改称少梁。周顷王二年(西元前617年),晋国攻取少梁,司马氏家族就是于此时入居少梁城,同族共居并未分支。到了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司马氏家族也开始分支。
      司马迁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笔者就此查阅了大量先秦史书,却不见卫国司马氏的记载。赵国除了司马迁介绍的司马蒯聩外,司马氏见于史书的还有司马浅、司马尚及秦朝末年的司马昂。秦国的司马氏较多,早期有名将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靳和秦朝末年的司马欣、司马昌。因为卫国无司马氏的记载,疑为司马迁误把中山写成了卫。但是卫国的地望从西周开始虽经几次迁移,始终都在今河南境内,与位于河北的中山国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如果不是司马迁笔误,那么很可能当时的中山国也称“卫”,但这似乎又过于牵强,因为通读先秦史书,并无中山国亦称卫的记载。另一种可能就是“卫”为“魏”之误,如卫国实为魏国,在“魏”者相中山,那就说得通了。中山国有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此外散见于先秦史书中的司马氏还有宋国的司马牛、齐国的司马悍、楚国的司马翦,此三人是否为少梁司马氏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史记》中的“在卫者,相中山”到底是司马迁的笔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笔误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司马迁毕竟是位严谨的史学家,更何况此书几经修订校对,司马迁不会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最大的可能是《史记》在早期的传抄过程中把“魏”误写成了“卫”。依据中山国现有史料分析,中山国的司马氏当来自于魏国。史载:魏灭中山后,魏文侯不信任乐羊,收回他的兵权,将他封在灵寿闲居,而另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中山国的最高长官),同时还派了部分文臣武将辅佐他,其中就有司马赒的父亲。后来中山桓王复国,厚待魏国降臣并加以重用,许多魏国官员便留在了中山国,定居下来。司马赒的父亲也在其中,不过因史料失传,这些官员的名字已无可考。司马赒的父亲死后,司马赒袭爵为中山臣,从宫卫大臣一直晋升到相国。
      但是“卫”“魏”虽为同音,两国相去甚远,即便抄录过程中偶然出现错误,历代史学名家肯定会予以更正,不会一直延续下来。之所以无人更改,原因只有一个,司马迁的原文就是“卫”字,后人不敢擅自更改。至于司马迁为什么把“魏”写成了“卫”,或许其中别有隐情,很可能与他的家族史有关。
      按照司马迁自序所说,司马氏家族的世系应该是——
      卫系:?(无从可考)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昂。
      秦系:司马错——?——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司马迁说司马氏“一族三分”始于战国初年三家分晋前后,沿着这一线索我们在先秦史书中可以查阅到司马氏家族的一些线索。结果是:
      卫国无司马氏记载。


    2楼2015-05-27 13:10
    回复
      赵国的司马蒯聩是战国初期人,司马浅见于赵武灵王时(约公元前330——前280年间),司马尚见于战国末年赵幽缪王时(约公元前260——前210年间),司马昂则是秦朝末年人。四人虽为司马氏族人,但辈分已经很难考证。
        秦国最早的一位司马氏大臣是司马唐(又作司马庚),出现在秦简公与秦惠公时(约公元前440——前370年间)。史载:秦惠公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阻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秦系司马氏第二位名臣就是司马唐的孙子司马错(约公元前345——前275年),他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时的大臣,他的事迹记载在《战国策》和《史记》里。他在《史记》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西元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此次出征后,他因年事已高,便辞官回蜀郡成都养老去了。他的儿子司马梗袭爵为秦将,于秦昭王四十八年(西元前259年)“北定太原”。司马梗的孙子是秦朝末年的司马欣,曾任栎阳狱椽、长史。其后世因史料缺失,世系不清。汉武帝时的著名才子司马相如当为司马错之后,司马迁虽然写了《司马相如列传》,但是并没有交待他的先祖是谁,只说他是蜀郡成都人。成都是司马错的终老之地,他的后代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住在成都,司马相如为司马错后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事实上秦系司马氏自少梁入秦后,并无再回少梁的记录,他们的居住地一直在首都咸阳和蜀郡成都。对于如此明显的事情,司马迁为何避而不谈呢?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昂於殷。汉之伐楚,昂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3楼2015-05-27 13:11
      回复
        此世系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先秦史书上没有卫系司马氏的记载,卫系司马氏应该是“魏系司马氏”,至于司马迁为什么写成了“卫”,那只有他自己知道。
          其二,秦系司马氏为司马迁先祖存在着很大疑问。
          按司马迁所说“司马氏去周适晋”当在赵、魏、韩三家分晋之时,也就是公元前600年前后,而司马错伐蜀是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楚则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据此推算,他生存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45——前275年间。如果司马错是秦系司马氏后人,显然他不是出生在魏国的少梁,而是生在秦国的咸阳或别的什么地方,因为他出生时秦系司马氏在秦国已经生活了二百年左右,当时少梁是魏国属地,说司马错出生在魏国的少梁不但没有理由,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连司马迁都说“在秦者名错”,后世的史学家们不知是根据什么说司马错是出生在魏国的少梁?
          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是魏国少梁人,而司马错却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把司马错说成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实在是过于牵强。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给人留下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在写完“在秦者名错”之后,紧接着又写了一句:“错孙靳”,这是问题的焦点。因为司马靳肯定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既然司马靳是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错理所当然也就是司马迁的先祖了。
          那么这位与白起一起被处死的司马靳到底是不是司马错的亲孙子呢?如果是,司马迁为什么不交代司马靳的父亲是谁?看来他的父亲绝不是司马错的儿子司马梗,否则司马迁不会避而不谈。司马梗于秦昭王四十八年(西元前259年)“北定太原”,而秦昭王五十年(西元前257年)司马靳就和白起一起被赐死,而且两者之间似乎毫无关联,司马迁在书中也没做任何交代。显然司马靳不可能是司马梗的儿子,当时他在军中的地位,最多也就是武安侯白起的一个副将,与司马错和司马梗的地位相去甚远。有人或许猜想司马靳大概是司马错其他儿子所生,这似乎也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司马迁不会不做交待。估计司马靳根本就不是秦系司马氏的后人,他是真正的魏国少梁人,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因为此时秦国攻下了魏国的河西之地,少梁已经归属于秦国,改称秦国少梁,所以魏系的司马氏也变成了秦国人。


        4楼2015-05-27 13:11
        回复
          巧合的是秦国的司马错和中山国的司马憙恰好是同辈人,而且都是出生在公元前345年前后,他们的儿子秦国的司马梗和中山国的司马子期(又作司马期)也是同龄人,都出生在公元前320年前后。根据先秦史书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推断,司马靳很可能是司马子期的儿子。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攻占中山,司马憙父子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还被赵武灵王罢官免爵。司马憙父子含羞带愧无脸面继续留在中山,便遣散家奴,灰溜溜的逃回老家少梁闲居起来。司马靳就是在此期间出生在少梁城。司马靳的生卒年大约是公元前290——前257年,于公元前257年与白起同时被秦昭王赐死。
            司马迁以移花接木之术巧妙地把自己的前辈世系依附在司马错的名下,借以炫耀自己祖宗的威望,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真正的直系先祖。


          5楼2015-05-27 13:12
          回复
            那么司马迁的直系先祖是谁呢,他为什么讳莫如深遮遮掩掩呢?
              根据先秦史书和历史年代及现代考古所见,司马迁的直系先祖应该就是战国时期恶名远扬的中山国相司马憙。
              司马憙约生活在公元前345——290年间,曾先后在中山衅王和中山姿王两朝三次为相,史称“司马憙三相中山”。中山王姿八年(西元前299年),司马憙与儿子司马子期出卖中山国,引赵军攻破中山国首都灵寿,中山姿王逃往齐国。此后司马憙与他的儿子司马子期去向不明,史无记载。疑或为赵武灵王所杀,或被免官后驱逐出中山国。两种可能其结局都是一样:中山国的司马氏又迁回了老家少梁。因为以司马憙父子的恶名,即便不被赵武灵王所杀,其他诸侯国也不会接纳他们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迁回故居。此后不久,秦国攻占了魏国的少梁,而此时秦系司马氏正值声名显赫,少梁的司马氏便依附在秦系司马氏之下。
              由此可知,战国初期进入秦国的司马氏与后来秦国夏阳(少梁)的司马氏同族并不同支。秦国名将司马错并非少梁人,他生在咸阳死在成都,应该是秦国咸阳人。秦国夏阳的司马氏就是魏系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直系先祖。
              按照司马迁的“一族三分”说,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排列一下少梁司马氏家族的世系。
              (横线为父子相承世系,虚线为辈分不清世系)
            赵系:司马蒯聩……司马浅……司马尚……司马昂
              秦系:司马唐——?——司马错——司马梗——?——司马欣……司马相如
              魏系:?——司马赒——司马憙——司马子期——司马靳——?——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司马谈——司马迁。


            6楼2015-05-27 13:12
            回复
              二,传说司马迁有二子
              据传说,悲痛中的司马迁夫人(妻子柳倩娘、侍姬随清娱)为了保住《史记》副稿,免遭满门抄斩之祸,便让两个儿子司马临(字与仲)、司马观(字何求)身藏《史记》副稿,逃回故乡韩城。司马迁族人怕株连九族,连夜由族长司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定村名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为“徐村”。“徐”、“续”同音,又有“余村双人”(或说仅余二人)寓意,暗指司马迁有两子,即长子司马临,次子司马观,以表明司马氏家族后继有人。司马迁父子都是西汉太史官,后裔逃匿“徐村”后,为祭祀祖宗司马迁,合族兴建了“汉太史遗祠”。如今,“汉太史遗祠”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
              从此,司马迁的后代便分别姓“冯”和“同”了。如今,每逢清明节,前往司马迁坟前拜祭的人群中,有不少便是姓“同”和姓“冯”的。据说,他们都是司马迁的后人。
              ————网友说:这是网络普遍的答案,之前也看过,但是很是怀疑,因为正史当中只说他有个女儿,其他都是野史或者民间传说。感觉现在很多地方所谓的后人,都没有个真正的依据或者证据,只是凭一个本子,还不是真正某个年代的,就说自己是某某名人的后代。其实,这和地方争名人归属地的性质是一样的。


              7楼2015-05-27 13:13
              回复

                (一)、无奈造假与故意造假
                1、司马迁的造假是无奈的
                司马迁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气与现在不同,世人把家族名声看得极为重要。司马迁的先祖先有背叛魏国投靠中山国之举,此为不忠;后有司马憙父子卖国求荣谋杀大臣等种种恶行,此为不义。有如此不忠不义的祖宗,后代子孙怎么能抬得起头呢?所以司马迁不想让世人知道他就是中山国司马氏的后代,千方百计隐瞒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如果让汉武帝知道了司马迁的祖宗就是中山国的司马氏,说不定立马就会给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司马迁若不伪造自己的祖宗的世系,他在汉朝的所作所为,包括司马氏父子所写的《太史公记》,都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更别妄想传之后世了。
                2、民间故意造假
                北宋之后,修谱者造假,是为了光宗耀祖,显耀门庭。这种现象相当普遍,遭到文天祥的抨击。
                史圣司马迁尚且造假,何况民间俗人乎?
                几年前,浙江义乌市刘加荣先生与兰溪市金永华先生争议某地金氏是不是义阳王、金履祥公之后裔而请我帮其考证。我阅其《金氏宗谱》之记载,他们的祖上是义阳王而后是金履祥公,属于金履祥公第三子金颉之后裔。经我考证金履祥公之渊源与金颉之记载,一是金履祥其祖上系出於项伯,项伯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王族后裔,刘邦赐项伯国姓刘封射阳侯,项伯之子孙於五代十国时期避吴越国武肃王钱鏐讳而改刘姓金,而后有金履祥,金履祥乃宋末元初一代大儒。二是金颉系金履祥第三子二十岁就去世了,宗谱里没有婚姻与子嗣的记载,也就是说金颉去世前还未成婚、没有子嗣。那么,某地金氏说是金颉之后人就不能成立了。我还没有考证他们始祖的生卒年月呢,结果就出来了:此谱是“义阳王、金履祥、某地金氏之三合谱”而非纯族谱。
                我实话实说,把考证结果告诉刘加荣先生与金永华先生,金永华先生高兴了,可刘加荣先生就未必会高兴了。
                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有些愚痴老人主持修谱,为了表明本族是贵姓,系出名门,就杜撰一篇外纪,以说明自己的祖宗是何等辉煌了不起的历史人物。
                有些人直接杜撰世系,加在自己的祖宗之上,连“外纪”二个字都省去了。
                有些人把比自己的祖宗(出生于唐末)晚生三百年的金履祥(出生于南宋末)列为自家祖宗的祖宗,也是在金颉名下拉起世系,再杜撰十余个人名到自己的祖宗的名上,还给自己的祖宗编出一个“兄弟”来。在金履祥上面呢,也是杜撰十来个人名,然后是休屠王(休屠王是金日磾的爹,但在该“外纪”世系里,休屠王名下既不是金日磾,也不是金伦)。在休屠王上面杜撰十来个人名,而后是始祖少昊(称其为金德王)。
                我还看见一个平阳县北港某地金氏宗谱,序文的最上面是少昊金天氏,而后是金日磾及金日磾家族的人名。他们的始祖的生平没有详细的记载,只记载他的人名叫金tao,说是从福建赤岸来此,见此地如何的好而后在此定居,其宗谱也有一篇外纪。该支金氏宗亲去年开始修谱,今年正月圆谱。修谱中,这些自以为“博学”的老人们主持修撰宗谱,撇开少昊金天氏不说,只说金日磾,述说京兆金氏与昔日匈奴民族的无限辉煌,说自己一族是昔日强大的匈奴民族后裔。我说了一句真话,他们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世金联办公室主任事后怪我不该直言不讳。


                8楼2015-05-27 13:1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5-27 14:42
                  回复
                    很多人把他当国学经典看


                    IP属地:重庆12楼2015-05-27 15:06
                    回复
                      司马迁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嫁杨敞,后外孙杨恽腰斩,杨恽的妻子被发配到酒泉。


                      IP属地:新疆13楼2020-05-04 17:17
                      回复
                        皇帝的家谱
                        菜九读《史记》成痴,也不知不觉接受了司马迁的主张,以为但凡立了大功的人,其后世或者不会默默无闻。按这个逻辑,象司马迁本人及李广家族因蒙受了不小的屈辱,其后世就没有理由不发达起来。在李广家族,自有李唐皇室自承为其后人,而司马迁的后人就无声无息。菜九对此心有不甘,决心从皇帝的家谱中找到有利于菜九痴迷的证据。本来古代正史就被后世诮为帝王之家谱嘛。或者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从司马氏皇室及李氏皇室的家谱中看出若干破绽。
                        先来看看司马皇室的家谱。《晋书·宣帝纪》将世系一直上溯到秦末汉初司马卬,其曰: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司马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隽,隽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
                        而在《三国志·魏志》司马懿之兄司马朗的传记里,仅仅说了个河内温人也。裴松之注引司马彪序传曰:朗祖父隽字符异……父防,字建公。司马彪本人就是司马懿的侄子,他就没有把司马氏的族谱上溯到《晋书》提到的那么远。而与司马懿是同时代人的陈寿,也没提到过司马氏有如此显赫的祖先,那么,这个显赫祖先说法显然是后出的。大概司马氏后人觉得自家的皇帝之位是从曹氏手中不那么光彩地夺得,面子上不那么好看,为了强调自己的高贵血统,就把家谱上溯到司马卬。但比较一下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就可以看出,两者的一脉相承之处。在司马迁的笔下,重黎及程伯休甫都是提到的,但后者的情况就与司马皇室的说法有异,司马迁说程伯休甫在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然后分为在卫在赵在秦的三支,司马迁本人是从在秦一支延续下来的,而司马卬这一支则是从在赵一支延续下来的。但司马皇室的家谱没说的那么详细,从其续家谱的出现距司马迁数百年时间跨度来看,多半是抄袭了司马迁的家谱。于是问题来了,其上溯到司马卬或为冒认,或为有所讳,或者兼而有之。说其冒认,是因为其没讲清楚是从司马卬以下哪一支衍生而来,因为据《汉书·高帝纪》的说法,司马卬死得不明不白,其是否有子嗣传下来就很可疑。如果有子嗣传下来,又是其哪一子,没交代,看来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说不清。司马迁序家谱,自司马错而下,总能还出几个名字;而皇室的家谱,司马卬上面光秃秃,下面也是光秃秃,到了八世后才突然冒出了个司马钧,这个连司马彪都没有提到的记录,其可信程度如何不言而喻。可以这样说,只有被司马迁提到的人才出现在皇室的家谱中,而司马迁没提到的人,皇室家谱也还不出来,这就摆明了是照抄太史公的家谱。
                        联想到司马迁所说的“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的说法,会不会因为司马皇族与司马迁有什么瓜葛,觉得没什么面子,有意略去这一节不说,而将家谱挂靠到司马卬那一支名下?联系到李唐皇室的作法,这种可能是有的。从司马昌到司马迁传了四代也不过百年的光景,而从司马卬传到所谓的司马钧仅仅八代就传了三百年,好象不那么谐调。司马迁有外孙杨恽,其有女儿是肯定的,没有司马迁儿子的记载,但《汉书·司马迁传》称王莽时封司马迁之后为史通子,则其族香火未息也是可以肯定的。按司马迁家族的传承速度,从司马迁往下两百年,则有传八世的可能。这样的推测可能过于大胆了,但如果两者没有一点关系,司马皇族抄司马迁的家谱干什么?总不能因为所谓的司马卬家并没有家谱传下来,就只好到司马迁那里去抄。而真要抄的话,至少前面应该抄抄对,却偏偏抄个错的,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其家谱是刻意做出来的。所以菜九总存了这样一个念头,即司马皇室的家谱是冒认司马卬为祖先,他们甚至可能就是司马迁的后人。这个连史学大家、司马皇室后人司马光都没议过的问题可能太匪夷所思了,但至少可能对一半,即《晋书》的提法不可信。
                        说来也怪,李唐皇室的家谱也是出自《晋书》。在《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是这样记载的: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
                        但《史记》所记的李氏家谱不是这样的。那么,这个记载可靠程度如何,写史者或出于某种造假目的而未考虑到情理的严密性,但不妨让我们这些心怀疑虑者替他们扳扳指头算计一下。司马迁记李广之先为秦将李信,即抓燕太子丹的那个人。李广本人于汉孝文帝十四年从军。在此之前,汉立国刘邦十二年减五得七年,惠帝七年,吕太后八年,至孝文帝十四年,共三十六年。李广的曾祖似没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生下第四代成年名将。考《史》《汉》二书,那个时期似无与西方作战的历史记载。这个曾祖仲翔的来历就有点莫名其妙了。须知,司马迁本人与李广一家三代关系都好,他是李广或李敢的老部下,李广与其子李敢都做过郎中令,司马迁在成年前应该在宫中为郎,李陵的父亲李当户,也在宫中服役,应该与司马迁照过面。他们的家谱,应该以司马迁所说为准。至于其他人的话,要么是胡说八道,要么是别有用心。
                        那么,是不是李唐与李广没有任何关系,菜九也不这么看。菜九以为他是故意把水搅浑,以扰乱视听。因为李唐皇室已将他们的祖先上溯到老子李耳,如果李广与他毫无关系,他用不着生拉硬套这层关系,授人以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太有关系,且有难言之隐。比如,他就没有说自己是李广的哪一支所传就很令人起疑。由此联想到李太白叙家世,称其隋末一支,窜入碎叶云云,故意语焉不详,原因是有难言之隐。比如有人指认李白是唐初玄武门事变死难的李建成或李元吉之后,因在李世民后人当权的时代,这个身份还是不暴露为好,所以才这么说。而李唐皇室的难言之隐,可能是与李陵有关。李陵的作战下场与《晋书》家谱中的曾祖相类。而且李广有三个儿子都有名有姓,为什么到了李唐皇室这里,就连有名有姓的记录也弃之不顾,这就奇了。司马皇室抄《史记》的家谱,连司马卬子孙的姓名也还不出来,是因为司马迁没说过,他们也不便生造。而李广三子李当户、李椒、李敢清清楚楚,完全可以说得更明白透彻。为什么不说,大概认为不便说。如果是李椒、李敢,就没什么需要回避的,而如果是李当户,则其后为李陵,就有点不好说了。为什么不好说?原来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说,自李陵一家被汉朝廷屠灭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以为耻”。或许这个引以为耻的情形延续了很长时间,所以李唐皇室发达以后,可能就不愿意提那些容易引起人们不快联想的旧事,所以就将他们奉为老祖宗李广的家谱都改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晋书》是唐太宗时由房玄龄等人主持修撰的,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了一点稿,没准就是李世民授意房氏做了手脚。早年菜九看过一篇文章说胡有九种,其中有一种称之为李陵胡。说明李陵留在汉地的家小被灭绝后,其在匈奴所繁衍之子子孙孙蔚为大观。而李陵在匈奴所娶托跋氏所生子,即北魏太武帝之祖先。当年崔浩将拓跋皇族血脉上续到李陵,被唐人刘知己斥为无稽之谈,但刘知己的说法亦不足以服众。如网友独孤如愿于200410151:52:57在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栏目里称:“刘盼遂的三篇《李唐为蕃姓考》和王桐龄的《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经过一再论证,认定李氏出自拓跋族。其主要理由是:一,据释彦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记载,李氏自言高祖李渊七世祖为西凉武昭王李暠,唐僧人法琳曾冒丧生之险,当着李世民的面加以驳斥:‘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认为李氏是拓跋达阇的苗裔,自称陇西大族李氏之后,实属假冒。显然,法琳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决不敢口出狂言。”照这个说法,李唐一脉出自胡地、出自拓跋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法琳斥李氏与李广无关的说法也站不住脚,毕竟拓跋氏与李陵有这样那样的牵连。
                        最后的看法是,司马皇室与李唐皇室的不实家谱都是在《晋书》中搞出来的。按说李唐不应该替司马皇室遮掩,但为什么两个明显站不住脚的家谱都留存了下来,这确实是个费解的谜。
                        回到菜九的初衷上来,还可以引用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李广遗裔之蕃昌》作结。其曰:“司马迁与李陵善。陵生降,堕其家声。故《史记》于其祖李广之有功不侯,三致意焉。后人遂以广杀降致族灭之报。其实广之十六世孙暠,在晋,霸有秦凉。及薨,国人谥曰武昭王。又七世,至唐高祖,遂有天下,子孙相传三百年,国祚与汉相等。陵之子孙,至唐为黠斯称可汗,君于漠北,亦垂百年。是广遗裔之蓖盛昌炽,远胜卫、霍。杜甫诗,李广无功缘数奇。奇于生前,而昌于身后。广固无遗憾。迁亦不必代抱不平矣。”倘事情真如上文所料中,则菜九也无须抱不平矣。题外话是,司马迁一生,大概就是在李陵问题上没说老实话,他说自己与李陵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他与李家三代有如此渊源,又印象如此之好,怎么会不偏袒李陵呢?只是他的倾向在当时是允许的,就是没有想到由此得罪了皇帝。
                        (初刊《古史杂识》)


                        14楼2020-05-29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