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比国际吧 关注:0贴子:82
  • 5回复贴,共1

【娱乐★道比国际】美国,她们俩,竟然可以在同一层面上行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8-23 18:42回复
    田朴珺和罗玉凤
    田朴珺和罗玉凤都是中国传媒业著名的专栏作家,田朴珺的专栏在GQ中文版,而罗玉凤的专栏在凤凰新闻客户端。
      两位女作者都有在纽约生活的经历,而且都为这段经历写下了文字。在去纽约求学或者生活之前,罗玉凤毕业于重庆教育学院,田朴珺从中央戏剧学院退学。
      两位都还未婚,罗玉凤还没有订婚,而田朴珺却已经和万科的董事会主席王石在一起很久了。


    2楼2015-08-23 19:03
    回复
      罗玉凤的房
        纽约唐人街是全纽约房租最便宜,交通最方便,周边环境最佳(靠近商业中心,酒吧等娱乐场所),却最为鸡肋的地方。一是环境太差,开门见垃圾。二是福建广东人饮食我们真的不习惯。
        唐人街标志性建筑是曼哈顿桥和孔子大厦。站在曼哈顿桥边的楼房阳台,看公园里游戏的人,恍如北京。
      田朴珺的房
        学校在联合广场,这里的房子比较贵。但我在两周内唯一能找到的价钱还不算太离谱的,就是这间老爷房了。这间房是木质地板,10平方米,一个小客厅就占了5平方米,厨房估计只能养鸽子,地板也是歪的,楼梯极陡,一走路就发颤。后来我才知道,二战前这房子就出生了,但没办法,我们的历史就在这里交叉了。


      4楼2015-08-23 19:05
      回复
        罗玉凤住的街道
          我在唐人街住了3年,酸甜苦辣都有,不过总的来说爱的多。孔子大厦旁边是孔子像,对面是林则徐像,顺着林则徐像往下走,五分钟到布鲁克林大桥。大桥虽然灰扑扑的,跟金门大桥没法比,不过也算宏伟。布鲁克林大桥往南,是自由女神像,往北是曼哈顿美景。冬天,布鲁克林大桥殊无景致。夏天,满地鲜花盛开。郁金香和水仙争奇斗艳。桥头公园有榆树。春天结满榆钱儿,可惜树太高,够不着。穿过公园,是百老汇街。顺着百老汇往下,不远是世贸遗址。这里可见华尔街,十七码头,自由女神像。
        田朴珺的街道
          不过,住在这里还是别有一番风景的。每天太阳升得早,隔着床单就能晒到太阳,4月的天空特别地舒展,每天看着天空慢慢变红变黄直到变成不能直视的光,一缕缕地打在脸上,暖暖的,而哈德逊河,就在不远的地方。但如果我想看到河景的话,房租也许会从每月三千五美元涨到一万美元。


        5楼2015-08-23 19:06
        回复
          罗玉凤吃的东西
            唐人街有个德昌超市,里面食品应有尽有。广东人开的,我每次去买东西,他们用广东话告诉我价钱。我楞了半晌,然后说:讲国语。于是他们用普通话再报一遍,非常有趣。广东煲仔饭不错,三块五美元一份。格兰街和摆也街有卖。
          田朴珺吃的东西
            因为在意大利长大,所以斯哈泊的生活比一般美国人讲究得多。他吃饭永远都在有足够品质的地方,可以说是他教会了我怎么在高级餐厅里像个当地人那样点菜。
            又到了找李游蹭饭的日子,我陪她一起去逛菜市场。我们买了两斤五花肉、两斤排骨。回到家后,李游做了一锅红烧肉、一锅烧排骨。我吃光了两斤红烧肉,外加一斤排骨,算下来足足三斤肉,而且是一顿全部吃光。


          6楼2015-08-23 19:07
          回复
            罗玉凤的追求者
              我交往过两位男朋友,一位34岁,照中国人的思维,这个年龄已经很大,应该着急结婚了。但我错了。交往一阵后,我发现他每天做些什么事我根本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和朋友住34街,没有结婚,是服装品牌经理。他经常出差,经常参加聚会滑雪……后来我领悟到参加聚会的意义就是结识更多的女人。我问他是否有跟我结婚的打算,他说没有打算结婚,也没有打算交女朋友。他只是把我当作普通朋友,之后他还厚颜无耻地希望我们继续交往下去……
              我交往的第二位,32岁,中东人,会计师。我觉得他不是美国本土出生,从外国来,应该跟我一样艰辛,会愿意结婚才对,但我又错了。我觉得他刚开始应该是喜欢我的。只是后来,那天晚上十点,他说他第二天要工作,命令我回家!那是新泽西,地址偏僻,人员复杂。我说我会很努力不打扰他,他说他已经给过我机会了。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再也没理过他。
              愿意跟我结婚的人也有,只是考虑再三,我放弃了。对方是留学身份,没有我的帮助,他没有办法留下来,我会很累。
            田朴珺的追求者
              我准备去纽约的那一年,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吃完饭,大家又去了一个叫D的美国朋友家,大家聊得还不错,他听说我不久之后要去纽约,就说下次见面多聊聊。
              后来再见面,他对我示好,但意思表达得十分婉转。
              D的家族和中国的渊源非常深厚。他是美国的富N代,家族企业是从事重型机械业,十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做生意。他的爷爷从七十岁那年开始,每年都来中国。他家有8个会说中文的兄弟姐妹,有一次我和他的家人一起吃饭,他表弟吃着吃着饭,突然拿起酒杯来敬酒,念起了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家庭。


            8楼2015-08-23 1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