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观察者吧 关注:1,903贴子:36,971

【入门】《地缘看世界》第24回 西“阿尔卑斯山沿”地缘结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附:“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一阶段示意图(至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止)


1楼2015-11-17 06:55回复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任何一条山脉的分水岭,两侧都存在很多组对应的天然河谷,如果能够顺利翻越源头之间的山口,一条道路也就算打通了。不过我们总说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如果有更顺畅的路径选择,通常是不会从最困难的主脉分水岭翻越的。以阿尔卑斯山西侧的情况来看,尽管因为山体直接临海而缺少沿海平原通道,但山势至此已渐式微,相比主脉上2、3千米的分水的海拔,沿海那些400米左右的丘陵,穿越起来的障碍已是小的多了。也就是说,从今天法国境内进入意大利境内的最佳线路,是从马赛出发,经嘎纳、尼斯、摩纳哥等地,沿海岸线向东穿越沿海丘陵,直至走出阿尔卑斯山的阴影后,再向北插入波河平原。
      如果汉尼拔能这样走的话,他转入波河平原的最高地点,应该是一个叫做“卡迪波纳山口(Cadibona Pass)”的山口。就地理层而言,卡迪波纳山口也被认为是亚平宁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分割点。如果可以用它的英文名在谷歌地图上定位,也可以用其所对应的沿海港口“萨沃纳”,在一般的行政地图上找到它的大致位置。
      以知名度来说,萨沃纳和卡迪波纳山口都不及它们东部的热纳亚。实际上这几个地点所处的是同一地缘板块——利古里亚,我们将意大利半岛西北部的海区(科西嘉以北)称之为“利古里亚海”也正得名于此。对应地理结构的话,利古里亚地区相当于亚平宁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相接的沿海地区。其在地形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所依附的沿海山地是海拔最低的一段,除卡迪波纳山口以外,热那亚北部也有最少两条天然谷地连接波河平原(在谷歌地图上查看公路位置就能找到了)。也就是说,无论你想从罗马、马西里亚,抑或直接由海上登陆,热那亚及其以西的“利古里亚”地区,都是北入波河平原的最佳地点。


    3楼2015-11-17 06:56
    回复
      尽管遭遇到凯尔特人意外的阻击,并且损失了一成多的兵力,但汉尼拔的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罗马人意识到迦太基人并不准备走沿海线,进入利古里亚时,汉尼拔的军队已经横穿罗讷河谷,进入阿尔卑斯山山区了。此时的马西利亚的罗马远征军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到底是回到波河平原是阻击等着与汉尼拔决战,还是按原计划去攻打伊比利亚(从后面追击汉尼拔是不现实的,也追不上)。而对于汉尼拔的军队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目前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将不可能化为可能,从雪线上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也将在下一节揭晓。


      6楼2015-11-17 06:57
      回复
         汉尼拔是在里昂南部约100公里处的“伊泽尔河“河口处(德龙省首府瓦朗斯所在地),转而向东征服阿尔卑斯山的。这也意味着迦太基人所在征服的山口,难度应该比大圣伯纳德山口要更低。顺着伊泽尔河上行的话,汉尼拔可以分别它上游的两个源头处找到两个山口:小圣伯纳德山口(2185米)、塞尼山口(2083米)。后者位置更靠南、海拔更低,并且能够直接接入波河河谷,最终成为了迦太基人的选择。
          尽管塞尼山口较低的海拔,使得它能够通行的时间会更长些,但在这样的海拔,每年的十月份就有可能入冬了。汉尼拔是在公元前218年7月穿越比利牛斯山脉,进入高卢境内的。从勒佩尔蒂隘口到塞尼山口之间的交通距离,大约在620公里。一切顺利的话,应该是能够在冬季到降雪来临之前翻越塞尼山口的。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阿洛布罗克斯人在罗讷河流域的侵扰,显然迟滞了迦太基人的脚步。尽管汉尼拔的军队最终还是顺利进入了阿尔卑斯山区,但他们最终翻越塞尼山口的时间已经是十月份了。
          汉尼拔并没有时间再做考虑了(再等下去就真的封山了),他必须马上做出选择,到底是按原计划继续远征意大利,还是干脆打道回府,固守伊比利亚。选择后者的话,意味着巴卡家族二十年来的谋划将会付诸东流,因为在暴露战略意图后,罗马人绝对不会再让汉尼拔如此轻易的穿越高卢地区。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这点,罗马人也已经在把战火烧到伊比利亚和北非了。最终汉尼拔还是选择了按既定计划行事,而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最终只有2万步后、6000骑兵,以及30多头战象(原来有80头),踏上了波河平原的土地。


        9楼2015-11-17 06:58
        回复
          到底需要多少军队才能够征服罗马,汉尼拔肯定做过思考。如果军队过多,就必须有足够坚强的补给线,否则你的军队主力可能还没到最后决战时就被饿死,就像薛西斯的军队那样;如果过少,不能够在正面决战中赢得胜利的话,那么你的下场同样会是失败(只不过是死的壮烈点罢了)。如果以汉尼拔出征之时的兵力来看,其规模是很合适的,即有机会在正面决战中取胜,又有可能不需维系漫长的补给线,以战养战。现在的话,汉尼拔的军队显然有点少。


          10楼2015-11-17 06:58
          回复
            你能够在一场战争中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同时也取决于你的对手。再在我们需要关注下,这刚从阿尔卑斯山上走下来的26000人,将要面对多少罗马人。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没有战争的时候,罗马常备军的人数在4万左右。不过由于在汉尼拔远征罗马的同时,罗马也同时在执行远征迦太基的计划,因此这时候单算派往北非、伊比利亚,以及留驻波河平原的军队,数量已经翻番了。
              事实上,当一场战争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时,在战争初始时拥有多少军队并不重要,人口数量、动员能力(不仅仅指应征人口)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原因。这其实也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开始遭受重创,却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能够战胜日本的原因所在。而后面我们也会看到,罗马相比迦太基是否更有战争潜力。


            11楼2015-11-17 06:59
            回复
              现在我们暂时只需要替汉尼拔考虑下,他的当面之敌有多少。最先获知迦太基人将要远征罗马本土消息的,自然是准备远征伊比利亚的罗马军团了。在此,我们很有必要交待一下这支军团的指挥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不过这外国人名字实在太长了,并且和他更为出名的儿子重名,所以为了避免混乱,我们还是将之称为“老西庇阿”比较合适。
                如果说从微观历史角度看,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代表迦太基一方出战的是“巴卡家族”,那么罗马一方的主战家族,当仁不让的就是“西庇阿家族”了。最终汉尼拔也在北非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正是负于老西庇阿的长子——大西庇阿,并由此而终结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单从家族成员在这场战争中的定位来看,老西庇阿的地位相当于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只不过,作为战略主动方的巴卡家族,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布局战争,而留给老西庇阿的时间,就只能考验他当机立断的能力了。
                当明白自己没有能够阻击到汉尼拔时,老西庇阿并没有单纯的选择回师罗马,还是继续执行原计划,而是分兵两路:一方面让自己的弟弟(又是一个西庇阿)率领远征军主力,继续向伊比利亚进发;另一方面,自己则率领为数不多的骑兵部队,迅速赶回波河平原,以组织力量消灭汉尼拔的军队。这样的决定在战略上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远征伊比利亚半岛的战略意义,并没有随着汉尼拔的远征削弱,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
                汉尼拔与老西庇阿第一次接战在一条叫做“提契诺河”(也译提基努斯河)的河流下游,靠近波河的地方。如果你要谷歌定位的话,大致就在“帕维亚”市一带了。以交通距离来看,汉尼拔从塞尼山口而下,沿波河至此的距离,与老西庇阿的从沿海通道回来的距离大致相当,这也意味着双方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都算不上充分,将提契诺之战定位为一场试探性的遭遇战而不是“会战”会更为准确。


              12楼2015-11-17 06:59
              回复
                当罗马人在马西利亚获知汉尼拔的动向之后,消息很快也传递到了那支集结了罗马军队主力的非洲远征军那里(我们可称之为“北非军团“)。此时这支由3万罗马士兵所组成的部队正在西西里休整,尚未登陆北非。这也使得他们在收到消息后,能够很快回撤到意大利半岛,由热那亚所在的利古里亚地区登陆,并且在提契诺之战的第二个月(公元前218年12月),即与汉尼拔展开会战。
                  罗马在波河平原的大本营,是在波河与亚平宁山脉之间,波河右岸支流“特雷比亚河”河口东侧的“皮亚琴察“。在热那亚登陆的北非军团,也正是经由特雷比亚河谷集结到皮亚琴察的。由于在回援过程中征召了部分盟友的军队,北非军团此时集结于皮亚琴察的军队在4万左右。至于汉尼拔,由于得到了凯尔特人的加入,军队数量也已不少于三万。单就人数来说,双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然而特雷比亚河战役最后的结果,却是北非军团几乎全军覆灭,仅有1万余人得以逃脱。
                  汉尼拔能够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除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外,对手的轻敌也是重要原因。与刚刚尝到苦头的老西庇阿相比,北非军团的指挥官显然不相信迦太基人,能够在真正的正面战场中,击败人数占优,拥有地利优势的罗马军团。为此,当汉尼拔在特雷比亚河西岸引诱对手出战时,立足未稳,尚在集结过程中的北非军团,就亟不可待的渡河发动攻击了。至于结果,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
                  罗马的这次损失,可以说是空前的。即使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同样因为轻敌而几乎全军覆没的北非军团,损失也不过1万余人。特雷比亚河战役也让罗马人真正见识到汉尼拔军队的实力,尤其是努米底亚骑兵战力。然而尽管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胜利几乎总是属于骑兵占优势的一方,但将汉尼拔的胜利归结于骑兵战术的运用却过于简单了。事实上,自从亚历山大为西方世界开启步、骑配合的军事体系后,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后世所效仿的对象。从这个角度看,皮洛士、汉尼拔都算是成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佼佼者。


                14楼2015-11-17 07:00
                回复
                  当汉尼拔与内高卢的凯尔特人结成同盟后,亚平宁山脉或者说罗马与凯尔特人之间的那条地缘分割线,重新又成为了罗马的守护者。很显然,罗马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沿山脉修筑一条长城,以隔绝北方蛮族南侵的每一条线路,虽然罗马后来在英国也的确用了这个方法。对于军事上占优的罗马人来说,如果你能够赢得每一场地面战争的胜利,双何必耗费巨大资源,去维持一道长度需要达到350公里的防御工事呢(对于领地总人口不过300万的罗马来,这可是项超级工程)。
                    正常情况下,占有军事优势的一方会更加关心,有哪条通道可以帮助他们攻入对手的腹地,并倾注力量来修筑道路。根据罗马与波河平原的地理关系,罗马选择在意大利半岛的两端,打通了两条通往北方的“大道”。西侧那条能够沿海岸线,经伊特鲁里亚、利古里亚,最终绕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马西利亚以及外高卢(法国)地区。如果你仍然无法下载附图的话,那么在地图上把罗马、比萨、热那亚、嘎纳、马赛这些地中海沿岸名城连一条线就可以了。另一条穿越亚平宁山脉,通往北方的道路位置也很好找,就在那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的南侧。翻越分水岭之后,可以沿亚平宁山脉西南麓进入罗马。(注:刚刚发现,在《罗马地缘结构图》中,罗马与内高卢地区的东部分界线“卢比孔河”的位置标错了,应该是北边那条。会修正一下,顺便把这两条罗马大道标上去)


                  16楼2015-11-17 07:00
                  回复

                    附:罗马地缘结构示意图


                    17楼2015-11-17 07:01
                    回复
                      当公元前217年的春天到来之时,罗马此时可以用来与汉尼拔交锋(除了地方守备部队),已经增加至了6万(包括从波河回撤的2万人)。这也是本土作战的优势所在,总是会比客军更容易补充。为了阻止迦太基人向意大利中南部入侵,上述6万兵力也被分置在了东西两侧(西4东2)。然而我们一直在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在世界军事史上,那些通常少有人走,疏于维护的小路,总是能够为攻击方带来惊喜。
                        在类似战术刚刚在阿尔卑斯山实践过的情况下,罗马人并不应该惊讶,汉尼拔能够在两条大道中间,又找到了条能够穿越亚平宁山脉的道路。类似的方法我们在以前的内容中也多次解释过,只要分水岭两侧有两条源头相近的河谷,就有机会成为一条天然通道。相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难度,翻越亚平宁山脉的难度要低的多了。公元前217年3月,恐怖的迦太基人带着4万军队出现在了台伯河西岸(希望进一步了解细节的朋友,在地图上找到意大利城市博罗尼亚与佛罗伦萨之间的交通线,就大致知道汉尼拔的进军路线了)
                        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比较惊讶的是攻击来临的时间。因为此时虽然山上积雪和严寒已经成不能阻止对手的进攻,但融化的积雪此时正将山麓变成一片沼泽之地。也就是说,罗马人认为最起码要等地面晒干一些后,迦太基人才会发起进攻。这种误判也影响到了罗马人的情报工作,使得他们原先布防在亚平宁山脉北麓的守军,只能迅速回撤追击对手了。
                        从地缘结构上看,选择从北方渗透的迦太基人,在拿下波河平原后,下一步针对的就是伊特鲁里亚了。最终双方在意大利半岛所进行的第三场战役,也正是发生在台伯河的西岸,佩鲁甲(又是一个意甲城市)西侧的“特拉西梅诺湖”畔。就战术层面来看,那位军事天才这一次采取的是伏击战,在湖北侧的山谷中做了一个口袋,让急于追击的3万罗马人掉了进去。而特拉西梅诺湖之战的结果就是,九成罗马士兵被杀或者被俘。


                      18楼2015-11-17 07:01
                      回复
                        简单点说,汉尼拔希望借这次远征,让刚刚完成意大利半岛及其附属岛屿统一大业的罗马共和国,重新陷入分裂状态。高卢人(凯尔特人)、伊特鲁里亚人、希腊人……乃至其它非拉丁系的民族,都是他策反的目标。由于罗马的“共和国”结构,以及对给予公民权的开放态度,即使是那些已经享有罗马公民权的伊特鲁里亚人、希腊人城邦,也还能保持他们原有的结构,或者说保持很大的自治权(甚至能有自卫性质的军队)。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以“盟友”的身份,像一个个模块组合进了罗马共和国中,而不是和罗马人真正完成了融合。一旦罗马人的控制力减弱,这些模块会更愿意恢复到独立状态。


                        20楼2015-11-17 07:02
                        回复
                          模块式国家也是现代西方式国家体系的一大特点,所谓“联邦制”这种模式在法律层面的体现。对于认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人看来,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究其本质,还是“海中地”与“地中海”地缘格局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你所希望整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个独立性很强的地缘板块,那么以商业模式让这些板块明白合则互利,比强性整合在一起的成本会更低。当然,模块组合的方式并不会只有一种,所以我们直到今天,还会在欧洲大陆看到一些试图独立的板块,比如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
                            对于汉尼拔来说,之所以没有把目标锁定在消灭罗马上,是因为迦太基的商本文化底蕴并不适合建立一个能够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帝国。让那些迦太基商人政治家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分得意大利半岛沿线的所有港口。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如让意大利重回战国时代,迦太基作为最具比较优势的第三方,再一次称霸地中海。为了这个目标,汉尼拔在征战意大利的过程中,很注意区分对手的成分,如果被俘的是罗马人,那么他们的下场一般会非常悲惨;如果是罗马人的盟友,那么就有机会享受到回家的感觉了。正是在这种政治手段的辅助下,伊特鲁里亚人很快放弃了抵抗。
                            当然,即使把目标锁定在消灭罗马这件事上,与攻破罗马城本身也并不矛盾。如果能做到的话,迦太基人完全可以在洗掠罗马城后,再把罗马城毁了,以从心理上击溃罗马。问题在于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高了,之前我们也说了,如果防守方决心坚守的话,攻破一座城的时间会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对于一支客地作战的远征军来说,无论你的战力有多强,长期被困于一个点都是极其危险的。你很有可能在没有破城之前,就被对手反包围了。有鉴于此,汉尼拔更愿意在运动中引诱罗马与之决战,然后在野战中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


                          21楼2015-11-17 07:02
                          回复
                            类似的困境,当年亚历山大也曾经碰到过,而波斯人在那场战争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总是希望通过一场决战,来解决掉所有的麻烦。如果说波斯人那样做,跟帝国正在走下坡路,时间拖的久了对自己未必有利的话,那么正处在上升期的罗马,应该更有时间和汉尼拔耗下去的。那么罗马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这点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22楼2015-11-17 07:02
                            回复
                              我们一直在说,地中海的地理结构决定了它沿岸地区的地缘结构也呈现松散状态,要想把这些各自独立、相互依存度低(大都拥有自己的海洋通道)的板块整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地方和个体权力的“民主”体制,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而这种体系对于激发内部活力,以及创新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任何一种体系都有利弊两面,这种重点在于维持彼此间平衡的体系,在战时就会显现出它的弊端了。因为你的对手不会给你时间,去低效率的决定一件事情。虽然这个决定出台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内部人员感受到公平。


                              23楼2015-11-17 0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