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吧 关注:81贴子:625
  • 1回复贴,共1

退取斋闲话之乱侃先秦诸子 第十一章(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嘛,说来话长。你要知道,孔子是中国大规模兴办私学的第一人,甚至在世界上也可能是最早的大教育家。所以他讲学并没有什么现成的规矩可依,恐怕也不像你老子这样先备课,写好教案才能去上课,过后还得批改作业。很多时候他只是和弟子聊聊天,指点他们学习的方向,回答他们的疑问而已。所以孔子并没有专门的讲义,如果不是在他去世后弟子们意识到有必要将老师的重要言行整理记录下来从而留下了《论语》一书,那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就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关于什么是‘仁’,孔子也没有专门地很郑重地给它下个定义,进行一本正经的学术性论述。我们今天看到的比较接近定义的说法,是孔子的两句话,一句是‘仁者爱人’,一句是‘克己复礼为仁’。我们可以抓住这两句话,结合老先生关于‘仁’的其它一些论述,再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孔子的思想源泉,来理解和体会‘仁’的内涵。”
“这两句话中,‘仁者爱人’最接近定义,说的是‘仁’的内涵,仁,就是去爱别人,就是希望别人好,帮助别人好。而‘克己复礼为仁’说的是如何去践行‘仁’的理念,要做到‘仁’,就要‘克己复礼’。所以我们自然尽可以将孔子思想分成‘仁’和‘礼’两个核心,从仁爱精神和秩序两个方面来理解;但在孔子本身而言,两者确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要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乱世景象,只有靠仁爱精神,当所有人都克己复礼的时候,我们就能建立,或者说回归到那个‘天下有道’的状态。仁爱是目的是根本,秩序是手段是形式。从另一个角度讲,仁爱指向每个人的内心,而秩序,则是外在的规范人们之间相处共存的准则。所以有学者认为‘仁’是修己之学,也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学问,而‘礼’是治人之学,也就是管理别人的学问。这种理解也是有道理的。”
“那仁爱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儿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如果我是孔子的话,一定要给你一个‘善哉问’的好评。”父亲开心地夸奖儿子。
“好评?孔夫子是淘宝买家吗?”儿子插科打诨的本事倒也不差。
“老先生虽然不是淘宝买家,不过他是鼓励弟子勇于提问的。如果弟子问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他就会给个‘善哉问’的好评;反过来,问得不好,也会受老先生的白眼的。比如‘樊迟问稼’。”
“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儿子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
“看你看你,又跑偏了吧?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的?看来不管男女老幼,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啊!”父亲一通感慨。“‘樊迟问稼’的故事我后面会讲给你听,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讨论仁爱精神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孔子有过一句话的论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他将仁爱看做是人自然就有的德行,而对于亲人,尤其是父母双亲的爱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他将仁爱精神看做是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的,而亲情之爱就是仁爱精神最明显最直接最强烈的表现,孝于亲、悌于长,也是每个人应有的行为。孔子将亲情之爱看做是仁爱精神最重要的表现,这很好理解,因为亲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尤其是父母双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自然也爱自己的父母。但问题是人的天性中为什么会有‘仁爱’的这种因素呢?人为什么会爱别人呢?关于这个问题,后世的孔子思想研究者大都认为‘仁’以同情心为本。我记得《中国哲学史》里冯友兰先生曾近有过论述的。正好今天我们都有空,大狮子出差去了,咱们不妨一起去问问度娘去。”
说干就干,爷儿俩坐到电脑桌前,联手进入网络世界,在小度娘的帮助下,很快搜索到这样一段文字:“《论语》中言及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父亲指着浮现在面前虚空中的这段文字对儿子讲:“同情心就是推己及人的心理,就是从自己想到别人、从别人想到自己,因为别人和自己一样都是人,造成别人痛苦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可能会痛苦,别人正在经受的痛苦虽然不会直接传染给自己,但哪怕是想象一下自己和别人一样经受此种痛苦的情景,都能让我们觉得不寒而栗,所以自然希望别人也不要经受这样的痛苦。成语‘感同身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仁爱精神以同情心为本,而人为什么会有同情心呢?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这很可能跟人脑中的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物质有关。小度娘,麻烦你再帮我们找找关于‘镜像神经元’的资料。”
“好叻,蜀黍。”小度娘对这一对父子很是热情,二话不说就帮他们从“百度知道”调出了一堆有关“镜像神经元”的资料。父亲从中选取了一条,让它呈现在眼前的虚空中:
在生活中,看到别人在干什么,就好像自己也在干同样的事情一样:看到别人在吃东西,自己的口水就来了;看到别人打球,你就浑身是劲……为何会有这样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家发现,原来都是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在起作用。镜像神经元是近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胆地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然后他又选取了另一条:
镜像神经元是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首先发现的,这个发现证明在猴脑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个发现在1996年一经公布,立即在全世界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
“怎么样?现在是否又学到了一点新的东西了?这种所谓的镜像神经元,是人脑中,当然也存在于猩猩和猴子一类的灵长目动物的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它能让我们不必真的去做某个动作,只要在头脑中模仿想象一下,就能体验到做这个动作的人的感受。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打哈欠,就能立即感受到他困倦而昏昏欲睡的感觉,甚至立即自己也跟着打起哈欠来,‘打哈欠会传染’就是这么来的;同样,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泪流满面的时候,不必开口询问,我们就能体会到他深深的痛苦。所谓‘感同身受’,就是这么一个心理历程。由于有了镜像神经元,人类就有了同情心,就有了自己不想遭受痛苦所以也不希望看到别人遭受痛苦的思想,这就是仁爱精神的来源——当然,这是你老爸我的看法,是否科学,暂时还不得而知。”
“小结一下:人有了镜像神经元就有了同情心,有了同情心就有了对他人的爱,当然这种爱最为强烈最为理所当然的是对身边亲人的爱,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IP属地:江苏1楼2015-12-18 06: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