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无晴吧 关注:190贴子:22,751
  • 72回复贴,共1

【战胜拖延症】辩与说的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胜拖延症从一时冲动开始!开个新楼争取有更新!【【


1楼2016-03-31 22:32回复
    【建筑说明】此楼用于吐槽辩论赛和奇葩说(大概
    本人不懂辩论,所以就想到什么随便说。放到辩论赛里可能不堪一击,不过都是窝自己毒力撕烤的结果!


    2楼2016-03-31 22:39
    回复
      毒力撕烤看得我饿了!


      IP属地:上海3楼2016-03-31 22:47
      收起回复
        1楼那个签中挺有爱的


        IP属地:上海4楼2016-03-31 22:53
        收起回复
          于是坐等更新。。。


          IP属地:广东5楼2016-03-31 22:56
          收起回复
            蹭蹭蹭!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4-07 21:11
            收起回复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于是过来占个座位先。◕‿◕。


              IP属地:北京9楼2016-04-17 18:45
              收起回复
                看到晴格格这个命题,就想起道长说的一句话:小孩子才说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
                老实说,若雪菌和晴格格写的一大堆东西,虽然很有启发性和营养,但是我都没耐心完全的看完(其实是因为你懒2333),我向来崇尚【大道至简】的思想,想法和做法越见到越好。(搞不好这个想法非常的没脑子,笑-v-)
                成年人更看利益还是对错,我觉得更像一对互相转化的矛盾,有时候你必须看对错,有时候你必须看利益,因为世情时刻都在变化,不可能要你一直贯彻同一个立场和思想。
                说白了,利益是世情所趋的走向,对错是群众价值观的体现。


                IP属地:广东12楼2016-04-17 22:57
                收起回复
                  我个人的观点大体上是和晴格格差不多的。
                  道德最基本的共识,那是可以分对错的。在此之上可以看作是个体的价值观差异,在这之上我们“求同存异”。
                  一般情况下,利弊需要基于这个“对错”的基础之上。
                  不过说实在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集体的利,有的人也追求个人的利。当二者冲突时,也不能说追求个人的有错。
                  还是得看一个“度”。
                  ps:感觉有点胡言乱语23333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6-04-28 01:32
                  收起回复
                    谢谢大家的支持,已经想好第二更的题材了


                    21楼2016-04-30 12:53
                    回复
                      我小时候想过一个问题,就是自私。
                      比如老师教我说,如果一个人自私,做事情都为自己,糖不给别人吃,大家就会不喜欢他,也不会给他吃糖了。
                      我觉得,这不是自私,这是蠢。
                      自私是为自己,自己的目的是多吃糖。自己吃了糖是赚了,但同时导致了同学关系的恶化,反而损失了更多可能吃到的糖,总的算还是亏的。所以这不是自私,而是利他,因为能帮同学省糖。
                      那么上面捡钱那个例子也是一样。捡钱实际是有风险的,比如被抓,首先是还钱,然后是浪费时间成本,还有被法律惩罚的风险,以及更长远的,社会声誉的损失。声誉和个人形象看起来是“虚荣”,实际上也是能用来“赚钱”的。
                      所以我觉得利弊的计算是一个很需要智慧的思考方式,真的能用好的人不多(比如我,典型的目光短浅)。人很容易因为眼前可见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损失了更多隐性的利益。
                      这样看来,选择准则然后遵守的思考方式就简单得多。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5-03 15:05
                      收起回复
                        诶对错利弊的还active么?
                        ========================
                        跳出自身看,利弊符合大自然规律。食物链不讲对错,只看利弊。条件反射通过利诱养成,物种也是一直朝向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进化、选择。对错则是人类特有的判断标准,这一点上来看,对错的价值观确实比利弊要更加的智慧。然而正因为如此,对错也比利弊的判断更局限。有更多的现象无法用对错解释。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利弊的价值观更泛用;从价值观本身存在的意义而言,对错更宝贵。把两者看做一种可互相代替的工具的话,看上去“价值”的效率更高。以下顺便几个观点
                        1) 对错需要一套周全的价值体系来框架它,设定它。而这样的体系by nature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一个人类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的维度。讽刺的是,这又是人类特有的价值观。利弊的运用只需要一个目标作为参照系。对利弊的理解更加线性。所以大家都可以更熟练的运用这个工具来判断。(哲学的凋零让我深感怀疑人类是不是有一天能达到完全理解并且人人都能运用对错判断的高度)
                        2) 对错的另一个矛盾在于到底应不应该区分“对”,和“更对”,“错”与“错上加错”。矛盾的本质是弄清楚对错究竟是一种测量标准,还是判断标准。(A)甲开枪伤了乙,和(B)甲射死了乙,有区别么?如果加上各种前提对比呢?比如(1)乙事先砍伤了甲,甲迫不得已;和(2)乙是甲的父/母亲,哪种情况下甲的行为“最对”呢?如果可以排序,仅次于“最对”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划到“错”呢?或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IP属地:美国26楼2016-05-17 13:19
                        收起回复
                          谢谢大家的回复,因家中有事请假一段时间窝会回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5-21 12:03
                          收起回复
                            孤陋寡闻没看过这个节目,听上去好像是两边辩论然后观众通过投票当评委?
                            =============
                            1. 我的疑问在于“每个人都要炫耀的需求”,真的是这样吗?我个人是反炫耀的,不管是什么形式、内容。因为我觉得这样做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他自己捏造的公共对他的认知来支撑。说“自己捏造的公共认知”因为很多时候,发帖的人都会高估自己帖子的公共影响力 (哪怕点赞的人,也不一定看朋友圈,说不定只是因为你是他的经理,他想和你搞好朋友圈关系罢了),甚至错误评估该贴的social impact。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成功心理模型。我没有证据支持,可是认为一个更理想的心理建设的模型是基于自身的能量,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自己,不让别人告诉自己做什么。也就是说,under这个模型,一个人也就不再有告诉大家“我今天买了块手表”的需求了。然而讽刺的是,这样的心理模型又正好支持炫耀心理,因为只要是自己觉得是自己想要的,就去做吧。所以,这个心理模型,需要一套成熟的价值体系来框架,与其说是“克制”,我觉得“有所顾虑”地炫耀更恰当。这样推导下来,我的结论是支持正方。
                            2. 不管哪边的辩方,应该都要有一条总体原则,就是哪怕只是发个朋友圈,也要live bigger, think bigger。也许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的风景很美,强推!”这么简单一件事情,但是有可能会伤害到我那些没日没夜加班的小伙伴的心情。因此,如果不能真正的和大家平等的分享一份幸福的话,比较保守的办法是闷声独享。说的简单点,类似上面例子的分享型帖子,好比一碗鱼头汤,在座的大家闻一闻鲜香,喜欢的点个赞,然后我一口气喝光。另一个相反例子是,我有个现实朋友拒绝一切个人关系上的炫耀,我一开始觉得没什么问题却不太理解,但是后来发现她只是想保持公共对她感情状态的好奇,她以此得到满足。我觉得这种“不炫耀”,是不负责的,伤害了男朋友的感情,也浪费了对她好奇的大家的时间。
                            3. 另一个不炫耀的理由,炫耀很多时候是冲动的,这样一种博取社会认同的满足感的方式,其成本是放弃了隐私权,将来有可能会被利用来针对你。除非朋友圈里只有最亲近的直系家人,否则,不管任何社交平台,人际关系都是防不胜防。个人经历。


                            IP属地:美国29楼2016-08-03 15:25
                            收起回复
                              下一次写“养儿防老是不是过时的生育观”这个题吧,记下来省得忘了><


                              30楼2016-08-25 1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