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君吧 关注:186贴子:1,985
  • 8回复贴,共1

关于檀君的文化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檀君神话的文化解析
苗威,延边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
东 疆 学 刊   第23卷第3   2006年7月
收稿日期:2006-04-05

Dongjiang Journal
Vol.23 No.3
Jul.,2006

摘 要:“檀君神话”的文化内涵有“熊、虎图腾文化”、“方士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其他的“汉文化”等几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大同江流域的强烈影响。同时,这一神话亦折射出了明显的历史意识,在远古时代,大同江流域就与我国大陆有着人员或信息交流,就神话的固有内容来看,将箕子东来认定为历史事实。
关键词:檀君;图腾;方士;佛教
中图分类号:K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6)03-0026-06
   



1楼2008-08-31 16:21回复
    二、“檀君神话”的性质及其“历史意识”
    “神话”不是信史,这是常识范畴的问题。严格来说,“神话”应该属于文学的范畴。而且,“神话”和“传说”不是同一回事,后者的史料价值要比前者大,也应当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无论神话还是传说,其产生都是有其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的。具体落实到“檀君神话”,它的出现恰是彼时的高丽国经受蒙古族入侵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高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空前加强,他们希望历史上有一个土生土长的远古祖先,而不仅仅是以外来的箕子作为其唯一的始祖,于是就利用了某些古老的传说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作为材料或是“零件”,编造组合了一个檀君建国的神话故事。这一神话故事虽不是信史,但它却反映了至少是一部分人的一种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当是彼时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包括一然在内,在神话的流传过程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将神话所反映的历史当作是真实且客观存在的东西的。一然在该神话之前有一篇短序,这篇短序是作为整个“纪异”的内容而为之的,但对“神话”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其全文曰:
    叙曰:大抵古之圣人,方其礼乐兴邦,仁义设教,则怪力乱神,在所不语。然而,帝王之将兴也,膺符命,受图篆,必有异于人者,然后能乘大变,握大器,成大业也。故河出图,洛出书,而圣人作。以至虹绕神母而诞羲,龙感女登而生炎。皇娥游穷桑之野,有神童,自称白帝子,交通而生小昊;简狄吞卵而生契;姜履迹而生弃;胎孕十四而生尧;龙交大泽而生沛公。自此而降,岂可殚记!然则,三国之始祖,皆发乎神异,何足怪哉!此“纪异”之所以渐诸篇也,意在斯焉。[1]
    显然,一然也承认“檀君”之事有些怪异,但它像中原或朝鲜半岛诸神话一样,都是在神秘之中见其历史之真实,也就是说,一然相信在高丽的历史上真的有过“檀君”王朝。
    自一然在《三国遗事》中转载了《古朝鲜——王俭朝鲜》之后,在半岛的古人中便盛传“三朝鲜”说。《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十一平壤府“建置沿革”条云:
    (平壤府)本三朝鲜、高句丽之故都。唐尧戊辰岁,有神人降太伯山檀木下,国人立为君,都平壤,号檀君,是为“前朝鲜”。周武王克商,封箕子于此,是为“后朝鲜”。传至四十一代孙准,燕人卫满夺其地,都王俭城(原注:“险”一作“俭”,即平壤),是为“卫满朝鲜”。
    其实,“檀君神话”虽然肯定檀君朝鲜的真实存在,而对箕子在半岛建国并未加任何怀疑,更谈不上否定。这一点通过一然的原文可以得到明确的认识。神话的编造者将檀君同箕子的关系处理得极为明确,即在作为中原文明代表人物的箕子到来之前,朝鲜半岛西北的统治者是土生土长的檀君,而当箕子到来之后,作为土著民族代表的檀君竟自动退出了政治舞台,到山中隐居而当了神仙。这种处理,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合于情理的,它反映了中原文明替代半岛土著原始社会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这就是尽管朝鲜半岛的古人多有“檀君”信仰,但对箕子的崇拜和信仰经久不衰的原因,尤其在李朝接受明太祖朱元璋所圈定的“朝鲜”国号后,“箕圣”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比过去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到了近代,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已。


    3楼2008-08-31 16:32
    回复
      三、“檀君神话”的文化内涵
      综观“檀君神话”的整体内容与基本精神,虽然其中反映了彼时一部分人的“历史意识”,但是作为历史来说,并非是真实的,而研究这一神话,重要的是揭示其文化内涵。我们认为,从文化层面或角度来看待这一神话,不难得知,它所包含的并非是单一文化,显然应该是一种复合文化。神话的编造者把某些不同性质的文化嫁接在一个树干之上,它既反映了大同江中下游流域的多元文化,也反映了该地区民族来源的多元性这一特点。
      (一)“熊、虎”反映的图腾文化
      “檀君神话”作为整体内容来看,其形成或完备应有一个相当的过程,而其反映的文化内涵亦非单一的层面,但表现最古老者,应是熊和虎的故事。在前文所引之“檀君神话”中明确地将作为动物的熊与虎进行了人格化加工,他们皆不满足于现状,希求得到人形并过人的生活,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虎却不能。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这一故事,确实是荒诞不经的,但作为神话来讲,却是正常现象,因为神话本身就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2](P133)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没有荒诞就没有神话,它是对古代历史或社会的一种曲折的反映,我们完全可以透过其神秘的面纱去揭示它的真实内容。
      我们认为熊和虎的故事所反映的是远古时期两个氏族之间和平共处及其发展变迁的情况。熊乃是以熊为图腾的古代一个氏族,虎则是以虎为图腾的另一个氏族,这两个氏族在同一个环境中从事着自己的活动,和平共处,但所走的途径不同。熊氏族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使本氏族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而作为虎氏族却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消亡了。作为“图腾”所反映的乃是人类一种颇为原始的宗教信仰,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过这种史前文化。有人说古朝鲜图腾信仰是起源于阿尔泰语系原始种族的萨满文化,但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图腾崇拜是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就熊虎而言,凡是生存环境有熊和虎的地方,就可能有熊图腾和虎图腾。华夏族的始祖黄帝号为“有熊氏”。[3]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曾“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里反映的是作为熊图腾的氏族首领黄帝,他联合了包括虎图腾在内的五种动物图腾的氏族,在阪泉之野与炎帝进行作战。就现代来看,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其古代熊、虎图腾崇拜的遗风,其中熊崇拜的民族就有僳僳族、普米族、怒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而崇拜虎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僳僳族、纳西族、普米族、怒族、哈尼族、德昂族傣族、土家族等。[4]图腾一词本为印第安语totem,意即“他的亲族”,即将其崇拜的对象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关系,并认为它是本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檀君神话中的熊、虎都是凶猛的动物,氏族用这种动物作为图腾,也自然表示他们都具备熊、虎精神。檀君神话中的熊和虎,一个是诚心“修道”,一个是二意三心,而结果是虔诚者如愿,不仅得为人形,而且结婚生子。熊氏族得以进化繁衍,虎氏族却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4楼2008-08-31 17:58
      回复
        东疆前辈,给您发了条短消息,请您查收


        8楼2008-09-11 10:45
        回复
          • 119.36.121.*
          坛君是假的!

          现在朝鲜人拥有的汉人血统就占据了一半!在加上蒙古,日本,三含人,哦罗,扶余。 檀君原始部落血统有多少??

          小国民族主义,缺乏历史宏观


          9楼2008-10-04 21:26
          回复
            历史有宏观的背景,微观的演绎。

            檀君是神话,而神话是不能用“真”、“假”一言蔽之的


            10楼2008-10-06 19:45
            回复
              • 210.13.85.*
              那么父系染色体、语言研究总不会骗人吧
              韩国人的c比例大约有百分之十五左右,而且是c3c不是阿尔泰的c3
              世界上目前现存最接近韩语的语言是尼夫赫语,尼夫赫族生活在萨哈林(库页岛),说一种古西伯利亚语言。和周围的满-通古斯语言基地是不一样的。他们也同样崇拜熊。。


              11楼2008-10-29 15:48
              回复
                好帖当顶


                12楼2010-01-13 18:33
                回复
                  汗...看半天才发现是苗威老师的
                  我还上过她的课
                  囧...


                  13楼2010-06-24 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