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不识吧 关注:52贴子:5,819
  • 32回复贴,共1

曹操征乌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是重新修订的,补充了很多上次所没有的内容。其中这次修改增加了乌桓掠夺的大量人口到了乌桓境内处置的问题,拓跋力微对于蹋顿的评价,曹操与蹋顿的第一次小摩擦救鲜于辅之战。曹操兵贵神速为何还会遇到大水的问题,曹操北征的路线考,和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有误的原因。战后对待乌桓的牵制问题等。


1楼2016-08-16 21:02回复
    三、亲征乌桓前所做的准备及双方战前实力对比
    建安十一年的时候,也就是刚刚平定冀州过去一年不到,曹操命令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一是“平虏渠”,一是“泉州渠”,因为乌桓腹地离邺城甚远,运粮极其不便,所以就开辟了这两条渠以来运输粮食。
    《董昭传》【患军粮难致,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昭所建也。】
    这次开辟的两条渠,在后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东北经济军事商业的发展,日后两晋时期还有人从此进军,到了唐代仍然可以使用。
    为了确保此战的胜利,曹操带了一大批的能臣猛将,其中谋臣就有辅佐他平定河北的郭嘉,武将更是有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牵招等名将,还带来了曹操手底下最最精锐的虎豹骑由他的族弟曹纯率领,可见曹操对于此战的重视。
    除此之外,曹操还作了封功臣令,把二十多个功臣封为列侯,并免除战死战的赋税,这也为再次用兵作战起到了精神上的动员作用。
    【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乌桓那边也不含糊,在此之前,蹋顿就经常带兵侵扰幽州冀州,掠夺大量人口,并且袁尚还想用那十几万户人充当士兵,以此来光复中原。除此之外,蹋顿为了打赢此战,把三郡乌桓全部召集起来,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都来协助蹋顿,蹋顿的实力大涨。除了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外,蹋顿的士兵在质量上也是非常强大的,三郡乌桓皆是天下名骑,曹操方面只有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能跟乌桓骑兵相抗衡,乌桓那边民风也相当彪悍,所有成年的男子都被视为战士,并且如果战死在乌桓人看来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可见这乌桓士兵的不要命不怕死的精神是曹军所不及的。
    被掠夺的和跟随袁尚去乌桓的人口加起来得有三四十万人,再加上乌桓本地的人口,这一相加在五十万左右没什么问题,再加上袁尚希望把他那十几万用作士兵,三郡乌桓的精骑也有数万,而且乌桓成年男子都可以去打仗,所以兵力在二十万以上没什么问题,再从最后曹操首虏二十万也可以看出兵力是得在二十万以上,并且最后仅白狼山一战就有数万骑兵参战。
    那曹操军有多少人呢?郭嘉说他’‘虚国远征’‘,还有田畴那边的五百人可以不计,曹操兵力应该在数万,步兵骑兵相加应该在5万左右。但可惜的是曹操并没有全部用上,在最后的决战中,曹操的大部队在后面,跟随曹操的主要是骑兵,并且包括虎豹骑也随同前来,兵力应该是万余骑差不多。这劣势是很明显的,曹操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占劣势,而且曹操是远道而来,急行军,士兵疲惫不堪,相反的是乌桓却以逸待劳,并且熟悉地理环境,曹操要想打赢此战,将会无比艰难。


    4楼2016-08-16 21:03
    收起回复
      五、大决战-------超世英杰vs冒顿之铸
      当曹操行军离柳城不到两百里的时候,却突然被乌桓的骑兵给发现了。乌桓军显然没有想到曹军会突然出现,所以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准备好了,蹋顿就和袁尚、袁熙、楼班、能臣抵之率领着数万吨乌桓骑兵迎战曹操。一场遭遇战迫在眉睫。
      【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八月,曹操登上了白狼山,因为当时曹军处于行军状态,并且披带铠甲的较少,而且疲惫不堪,曹操左右的人都害怕无比,但曹操临大敌而不惧,没有让士兵轻举妄动,而是亲自登高,视察破绽,曹操真不愧是一个敏锐的军事家,很快就发现蹋顿军有点小的扰动,致使敌阵稍微有点乱,战争就是拼耐心,很显然,蹋顿军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作为一名卓绝的军事家,曹操当然不会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就立刻命令张辽为前锋,并亲自配给他持麾,让他率军冲击敌阵。经过休整之后,曹军体力已经基本恢复了,各个跟随张辽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击敌阵,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蹋顿军一战及溃,这时曹操宣布全军出击,曹仁率领的虎豹骑一跃而上,蹋顿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逃。是役,斩杀草原雄鹰蹋顿,并且首虏名王以下二十多万人。
      【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干蹋顿。】
      ——《三国志 张辽传》
      【及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蹹顿。】—《三国志 诸夏侯曹传》
      【尚与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兵马甚盛。太祖登高望虏陈,柳军未进,观其小动,乃击破其众,临陈斩蹋顿首,死者被野。】——《三国志 乌丸鲜卑东夷传》
      【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觽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三国志魏志武帝本纪》
      此战取得大胜,史载死者被野,数万骑兵被杀的只剩下数千,然后率军攻破柳城,《零陵先贤传》记载,曹操攻打数日都没有攻破,然后周不疑进了十策,柳城立刻被攻下,这段史料应该是不准确的,曹操于野战大胜后,势不可挡,柳城定然无法阻挡,柳城里的数十万人几乎全部被俘虏。
      袁尚袁熙还有速仆丸等人,丢弃了自己的族人,逃到了辽东公孙康那里,仍然有数千骑兵。取得大胜后,宋书记载了曹操手下做的鼓吹曲:
      言曹公越北塞,历白檀,破三郡乌桓于柳城也。屠柳城,功诚难。越度陇塞,路漫漫。北逾冈平,但闻悲风正酸。蹋顿授首,遂登白狼山。神武海外,永无北顾患。
      壮哉,曹神。


      7楼2016-08-16 21:04
      回复
        七、大战后的善后工作及此战曹操的斩获
        此战的斩获史书记载是首虏二十多万,并且还有记载死者被野,田畴等传记都记载了大破之,大斩获等记载。可以看出此战却是是一场收获很大的战绩。此战曹操斩杀的敌军士兵在数万以上,因为他对是用数万骑兵与曹操交战,战后,乌桓只剩下了数千骑兵,然后曹操攻克柳城又俘虏了二十万的人口士兵。
        辽书地理志记载此战曹操“魏武北征,纵兵大战,【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记载了投降的也有十几万,那俘虏斩杀的就更不用说了。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乃击破其众,临陈斩蹋顿首,死者被野】
        【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
        【曹操自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斩之,首虏二十余万人】
        【虏众大崩,斩蹋顿,胡汉降者二十万口】
        【尝言魏武帝击乌桓斩蹋顿降虏二十余万,功高一世】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从这些史料都可以看出此战曹操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收获极其大,后世很多人都肯定了曹操此战的功绩,比如陈寿就称赞:“太祖潜师北伐,出其不意,一战而定之,夷狄慑服,威振朔土。”
        叶适也称赞此战可以和秦汉时期抗击外族比:以汉髙灭秦、项之威,而匈奴项领,受围平城。光武百战百克,遂定海内,而卢芳连胡扰边,终其身不能屈。乌丸蹋顿之暴,不减前世。曹操亲伐,一战斩之,徙其部落,遂为名骑,所向有功,何其壮也。
        曹操善后工作也做的很好,把乌桓掠夺的十几万人全部带了回来,还把乌桓人和并州幽州的万落带了回来,马长寿先生就曾经分析过一落是20多人,万落就是二十多万的人。全部迁徙到中国境内,为人口缺乏的三国时期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居功至伟。
        曹操还把乌桓的骑兵收入自己的帐下,之前就说过乌桓民风彪悍,骑兵战斗力高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曹操便横扫天下。由此,史书记载三郡乌桓,皆天下名骑。
        这些乌桓人到了内地后怎么样了呢?三国志记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也就是让三郡乌桓骑兵跟着到处打仗一开始居无定所,后来需要集中兵力的时候,便屯聚下来,但不准带家眷,让家眷住在指定的郡县里,而骑兵则不能回家。
        在建安二十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曹操率军出征汉中,把太原乌桓鲁昔留在池阳,以备胡军,但到了二十二年鲁昔却叛变了,原因是他的妻子在晋阳,想回家探望,又得不到准许,所以和部下五百人一起叛变回到并州,并且自己去晋阳城盗妻。这个故事表面反应了乌桓的骑兵和自己的家属不能在一起,但更深处是魏国对于乌桓的统治政策。他们的家眷之所以留在其他地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人质,这个政策颇有点类似王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后汉书乌桓传记载:
        【及王莽篡位,欲击匈奴,兴十二部军,使东域将严尤领乌桓、丁令兵屯代郡,皆质其妻子于郡县。乌桓不便水土,惧久屯不休,数求谒去。莽不肯遣,遂自亡畔,还为抄盗,而诸郡尽杀其质,由是结怨于莽。匈奴因诱其豪帅以为吏,余者皆羁縻属之。】
        而曹操的政策不过是在王莽的基础上更发展一步。
        曹操征伐乌桓之后虽然采取了迁徙的政策,但内迁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乌桓部众还是留在了三郡,其他地区也有乌桓部众存在,对于这些乌桓部众,曹魏政权依然采取了两汉以来的政策,即设置护乌桓校尉及由各郡分别进行管理,早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阎柔就被任命为乌丸校尉,在曹操打败袁谭,攻下南皮的时候,阎柔将部曲及鲜卑献名马献给曹操。
        曹操黑任命牵招为护乌桓校尉,因为在曹袁大战的时候他立下了大功,劝退了乌桓是军队,有此出色的表现,自然被任命为护乌桓校尉了。
        经过此战之后,乌桓便一蹶不振,很快就消亡了,随之而来的是鲜卑的强大。像曹操这样一战灭了一个族的很少。而鲜卑越来越强大,最后将进取中原,扰乱华夏。


        9楼2016-08-16 21:05
        回复
          八、后记
          此战的胜利,也标志着曹操统一北方战争的暂时结束,下一步他将回过头来向南方发起进攻。此战的功绩是三国时期所有对外战争所不能及的。无人可以比拟。此战胜利的最大功绩就是使乌桓渐渐消亡,并且为中原补充了几十万的人口,还保障了后方的稳定,彻底摧垮了袁氏的力量,使袁氏再无翻盘的可能还使辽东臣服。可以说此战真可谓是一石多鸟。
          这场战争无论是面对的对手,还使敌方的实力都是非常强大的,当时的乌桓是草原最强的力量,而且乌桓当时已经有了官职,有了百夫长等官,所以也不是那种什么也不懂的野蛮人了,蹋顿更不用说,降服了百蛮,手中十几万大军企图恢复中华,如果没有曹操,此人必将会成为另一个冒顿,或者说绝对不在檀石槐之下,可是他遇到了超世英杰曹操,这也是他的宿命。
          曹操征讨三郡乌桓其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有助于北疆地区的安定,而且中断了乌桓实现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为乌桓人最终融合于汉等其他民族提供了前提。 曹操北征乌桓的意义:首先是将北疆分立的各政权纳入到了自己的管辖之下,实现了对北部地区的统一。曹操统一的这些政权,既有地方官割据形成的势力,如辽东太守公孙康割据辽东等,也有各地的乌桓势力,如代郡、上郡等地的乌桓等。他们之前都自持远离中原,且东汉无力征讨,割据一方,无人可管,这次曹操来了之后,迫降了公孙康等其他割据势力,幽、冀等地不再有重大反对力量存在,实现了对北部地区的统一。
          总之,曹操征乌桓是曹魏时期北疆地区的一件大事,尽管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和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统一乌桓,而是为了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但却最终起到了统一乌桓、安定北疆的作用,并对乌桓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乌桓和我国其他民族的融合。足以成为盖古千秋之功。


          10楼2016-08-16 21:05
          回复
            @友盟李飞
            修改完了,望您审查
            如果够精的条件了,等我一天被解封后,我就发到国吧去。


            11楼2016-08-16 21:07
            收起回复
              修改完了沒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8-18 15:02
              收起回复
                三、亲征乌桓前所做的准备及双方战前实力对比
                建安十一年的时候,也就是刚刚平定冀州过去一年不到,曹操命令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一是“平虏渠”,一是“泉州渠”,因为乌桓腹地离邺城甚远,运粮极其不便,所以就开辟了这两条渠以来运输粮食。
                《董昭传》【患军粮难致,凿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昭所建也。】
                这次开辟的两条渠,在后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东北经济军事商业的发展,日后两晋时期还有人从此进军,到了唐代仍然可以使用。
                为了确保此战的胜利,曹操带了一大批的能臣猛将,其中谋臣就有辅佐他平定河北的郭嘉,武将更是有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牵招等名将,还带来了曹操手底下最最精锐的虎豹骑由他的族弟曹纯率领,可见曹操对于此战的重视。
                除此之外,曹操还作了封功臣令,把二十多个功臣封为列侯,并免除战死战的赋税,这也为再次用兵作战起到了精神上的动员作用。
                【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乌桓那边也不含糊,在此之前,蹋顿就经常带兵侵扰幽州冀州,掠夺大量人口,并且袁尚还想用那十几万户人充当士兵,以此来光复中原。除此之外,蹋顿为了打赢此战,把三郡乌桓全部召集起来,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都来协助蹋顿,蹋顿的实力大涨。除了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外,蹋顿的士兵在质量上也是非常强大的,三郡乌桓皆是天下名骑,曹操方面只有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能跟乌桓骑兵相抗衡,乌桓那边民风也相当彪悍,所有成年的男子都被视为战士,并且如果战死在乌桓人看来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可见这乌桓士兵的不要命不怕死的精神是曹军所不及的。
                被掠夺的和跟随袁尚去乌桓的人口加起来得有三四十万人,再加上乌桓本地的人口,这一相加在五十万左右没什么问题,再加上袁尚希望把他那十几万用作士兵,三郡乌桓的精骑也有数万,而且乌桓成年男子都可以去打仗,但从最后白狼山一战只有数万骑兵参战,可以说真正的兵力不会太多,应该接近十万。
                那曹操军有多少人呢?郭嘉说他‘虚国远征’,还有田畴那边的五百人可以不计,曹操兵力应该在数万,但可惜的是曹操并没有全部用上,在最后的决战中,曹操的大部队在后面,跟随曹操的主要是骑兵,并且包括虎豹骑也随同前来,兵力应该是万余骑差不多。这劣势是很明显的,曹操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占劣势,而且曹操是远道而来,急行军,士兵疲惫不堪,相反的是乌桓却以逸待劳,并且熟悉地理环境,曹操要想打赢此战,将会无比艰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8-18 16:07
                收起回复
                  四、度越陇塞路漫漫 决战前的艰苦行军
                  在一起都准备好后,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这是他手下谋士郭嘉认为行军速度太慢,必将误了大事,就催促曹操说:嘉曰:“兵贵神速,宜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并且让曹操舍弃辎重,轻装行军,趁其不备。曹操便听从了郭嘉的意见,率领大军急行军,可是七月份是夏雨连绵的时节,道路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行进,史书记载称’‘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而这时乌桓也有了准备:“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这也有一个问题,曹操既然五月就到了无终,为啥七月份才下雨把他给挡住了,曹操真的听从了郭嘉的兵贵神速计策吗?确实,如果是轻军急行军的时候,定然不可能这么晚才到,最可能的原因是曹操在五月多也碰见了雨,这个原因并非凭空猜测,在史书也有记载:
                  【旧北平郡治平冈,道出卢龙”,则无终去卢龙不过数百里,而无终乃出塞大道,畴故云“虏谓大军当由无终”。操轻兵趋利,五月至无终,何故不进,以至秋水梗道?且操署路旁表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大水不在秋,明矣。盖操至无终,适值大水,顿军久之,始易道而进。及出卢龙,则已七月,故以八月登白狼也。】
                  可见,曹操这次的运气也是够背的。如此大雨,就算是在兵贵神速也没什么用了。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询问自己之前请来的当地名士田畴,田畴便为他指了一条新的道,就是卢龙道。
                  【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
                  这条路比较隐秘,但也危险重重,因为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条路已经几乎没人走了,并且路陷坏断绝,而且有进无退,一旦发现了,那将危险无比,甚至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但为了获得此战的胜利,曹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便同意了这条路,于是他就假装撤兵,并且竖起了大木桩,上面写着: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乌桓的探马看到这个木桩,还真以为曹操退兵了,立即报告了蹋顿,使乌桓放松了警惕。殊不知,立马便率领轻骑部队直捣柳城。
                  史书对这次行军记载的非常简单【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但仍然可以看出行军的艰苦来,开山填谷了五百多里,并且还路过了鲜卑的领地,一路上可以说是惊险无比。曹军的状态也非常不好。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喜剧的,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行军是多么的艰苦。
                  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曹操大军终于抵达了离柳城不到二百里的地方,可是这时却被乌桓大军发现,乌桓军大惊,但却是以逸待劳,况且还有两百里地,曹操军虽然急行军到底,且疲惫不堪,是否还有一战的实力呢?扫清余孽,光复中华的曹操与以雄百蛮、夷戎华夏的蹋顿终于相遇了,这两大枭雄的对决到底会鹿死谁手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8-18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