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学堂吧 关注:386贴子:3,091
  • 0回复贴,共1

吴雪舟 制造学院 2015141414046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阳明心学见解
一、心外无物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是很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正确的时间运用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的,可以让人摆脱其他事物的干扰,遵循自己的本心,不会因为门外有一只乌鸦而感觉今天是个不好的日子,有助于集中自我注意,把人作为主体。但另一方面,它也有它的弊端,过分肯定自己,无视大自然的规律,必定会遭受失败,人的力量目前是无法以客观世界做对抗的,所以,不可过分唯心主义,同时也要看重事实规律。
二、心外无理
王守仁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理是主观创造出来用于联系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论。人,是依靠生长的氛围培养,所发生在自己身边和身上的事情改变而形成的。从小引导一个孩子向着良善的思想、乐于助人的思想培养。他必定不会变成一个阴险恶毒的人,若从小便教给他十恶不赦的事情并不是不可以做的,那么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这是因为道理是有他们自己的心来界定的,你的记忆、你的看法,就变成了你心中的道理,从而引导了你的行为,塑造了你的人格。
三、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心中的良善,了解何为善、何为与人善,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清楚自己的良知在何,不丢失自己的良知,在这个情况下做事。人不可任意而为,为了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和谐而舒适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做到“致良知”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社会幸福感的提升,混乱感、不安全感的下降。
四、四句教
王阳明的四句之教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它的字面意思就是,人的本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之所以有善恶的表现都是受人意念的驱动,当人们根据自己意念驱动所做的行为在他人眼里就有了善恶之分,人们能够区分善恶体现了一个人的良知。
最后人们可以扬善抑恶既是格物。
中国素有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之争。善体现于在积极进步的方面,有利于自己他人社会发展和进步;恶自然与之相对。
而王阳明的四教中第一句就明确的表示了人之心本无善恶,接下来的意之动决定了行为的善恶之分。比如我们走到路上看到小孩子突然摔倒,我们将
小孩子扶起,柔声安慰,便是意念驱使我们行善;再如有些人不堪生活的重负,抱怨社会的不公,进行铤而走险从事非法行为而牟取暴利的既是为恶。
我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受父母言传身教,所建立的人生价值观会对我们看到的行为进行区分善恶,这便是所谓的良知,最后我们力所能及的进行
惩恶扬善既是格物。(格物的功能就是选择客观事物中有益于人类进步善的部分,而排斥无益于人类进步恶的部分,这就是格物的意义)
五、知行合一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核心理论之一知行合一的字面意思是,知与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知便是能知人的善恶,行便是要将所知
付诸实践。有很多人也许知道何为善何为恶,但人们在行动时总会受其他因素干扰诱惑,若善念一闪而过继而为恶,有如何谈善。王阳明即是表达了这
知与行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可分割。


1楼2016-10-10 17: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