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文化遗存吧 关注:48贴子:488
  • 23回复贴,共1

兴县杨氏家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氏祖籍山西兴县,后迁往岢岚,编户“岢岚都二甲”,清末又迁陕西府谷老高川小巴图,光绪三年(1877 )族祖杨三(杨三兄弟四人,大门、四门无后,杨二其时在高家堰为高姓财主打工,并与其女联姻)一家迁移现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敖包梁敖包湾。内蒙古鄂尔多斯杨健,


IP属地:北京1楼2016-10-12 12:13回复








    IP属地:北京2楼2016-10-12 12:14
    收起回复
      谢谢您回复!姓杨,一世祖杨信大约1780年出生,道光初年迁到陕北,已传十代。其子代起名“时”字辈,孙辈为“作”字辈,不知与你手头家谱是否有联系。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8-24 20:52
      收起回复
        兴县杨氏分布:圪达上乡杨角角村;孟家坪乡杨塔上村;交楼申乡杨家圪台村;蔡家岩乡杨家坪、杨家坡村;


        IP属地:北京4楼2017-08-25 09:05
        回复
          king841022 我微 信


          IP属地:北京5楼2017-08-25 09:07
          回复

            @多莉多莉


            IP属地:北京7楼2020-04-07 16:56
            回复
              杨家坡杨氏 始祖 杨扒 杨拱 嘉靖年间迁入



              IP属地:北京8楼2021-04-02 10:59
              回复
                西山角杨氏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4-05 08:25
                回复
                  迁祖:杨??(杨居中之子)
                  堂号:四知堂
                  都甲:岢岚都?甲
                  迁徙:杨氏修谱历史悠久,本宗之谱,编修频繁。大明崇祯年间,五世孙杨新华牵头,首次修谱,录于容谱(一块大布)之上。记录亡者姓名、妻妾姓氏。由五大门轮流供奉。大清乾隆年间,九世孙杨嗣勇新建祠堂续修家谱告成,每逢春节祭堂拜谱,幼者取名,逝者上谱,清明扫墓,冬至祭坟拜谱蔚成家风。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民国年间,文辉、笃仁、笃厚等人,第三次修成容谱,文革中被毁。2006年第四次修谱由十六世孙贵斌牵头,十五世孙映池访耄、辨碑、理清脉络,博究、贵斌出资印制成册。但仅世系尔,族中所事,未能涉及。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灭辽,杨宗闵(杨家将旁支)升任贵州武功大夫,率人马入京勤王,其子杨震孤守建宁要塞。后宗闵勤王军归宗泽调遣至杨州,奉命西行,入战关中,退保长安,遥领麟府兵马事。后因部将叛变,加之突遭地震,震倒城墙一角,金军乘势登城,宗闵拼死力战,惜众寡悬殊,于巷战中不幸而去,年67岁。
                  宋钦宗靖康六年(公元1126年),残辽故将小鞠禄(党项人,辽将)纠集数千人马,由河套南下,围攻建宁要塞,时宗闵所带人马已尽殁于长安,寨内杨震手下已不足百人,震率子居中、执中力战旬日,矢尽力乏,援兵不至,寨破后杨震与子居中、执中全家殉难,唯长子杨存中从征河北,四子杨安中随杨宗闵勤王,未及难。时杨震方44岁。于建炎二年(1128年)诏赠经武郎,谥号“忠毅”。
                  杨居中之子尚年幼,随母住州城。闻寨破之讯,母子二人迅速出逃,至杨家沟避难。小鞠禄马不停蹄复攻麟州,破城后怀着对杨家抗辽的刻骨仇恨,尽毁杨家祖庙坟茔,烧杀杨氏父族,州民纷纷逃亡,不日金兵又至,眼见杨家沟亦难以安稳,母子二人即随族中父老之一支东渡黄河,逃向吕梁
                  山区。于兴县两川相夹之僻静之处,聚族而居,生儿育女,约300余年之后,即发展为一较大村庄——杨家坪。
                  据民国旧谱、及先祖墓志铭载,宋末元初,古麟州(今陕西神木县)杨氏一支,为避战乱,东渡入晋,在今杨家坪村聚族而居,生息约三百年。明正德年间某年盛夏,连降暴雨,山洪汹涌,数日不退。我族先人险遭灭顶之灾,一村之众几尽葬于塌崖、泥石流。惟幼子杨拱、杨扒幸住高本泉访亲而逃过此劫,留下杨氏一线血脉。


                  IP属地:北京10楼2022-05-09 17:41
                  回复
                    部分名人:
                    杨文治、杨文元、杨邦仁、杨寨多、杨树荣、杨务本等靠刻苦专研、自学成才,专攻中医中药,治病救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救死扶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中医。
                    杨嗣勇,武生。城西杨家坡村人。养家富于财,好施乐善,乐于助人。清乾隆年间,杨家坡邻村田家圪台发生山体滑坡,将49名村民掩埋,族人杨嗣勇得知后从多方进行抢救,他跑到谷突峪沟口,呼叫去瓦塘赶会的人返回现场救人,自己送水送饭。经过奋力拼搏将难民48人营救脱险。
                    杨长龄,嗣勇之子,嘉庆十六年(1767)兴县遭受了特大旱灾,全年没下一场保垧雨,几近绝收,老百姓饿殍遍野。长龄开仓放粮,将自家库存的300多石粮食分发给灾民渡日,赢得百姓的好评。
                    杨笃宽(1908-1947),杨义次子,杨氏本宗十四世孙,笃宽从小聪明好学,七岁入私整,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22年考入兴县第二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先后考入兴县中学、山西阳兴高中,于1932年被山西的最高学府山西大学录取,攻读法律。


                    IP属地:北京11楼2022-05-09 17:45
                    回复
                      杨拱,字琪,嘉靖元年贡士,后任湖北巴东知县,退职后于距杨家坪十里之刘家坡小河之北、青山之阳另立门户,读书耕田繁衍生息(后杨扒之子孙迁居内蒙沙县),便有了杨氏此一支血脉流传。杨拱、杨扒二公靠舅父母抚养,少年成人,勤耕苦读,终出人头地。拱公经科举考试而入仕,曾任湖北巴东知县。卸任返乡后,带领族人拓土麻田,立户耕读,励精图强,直至本族日益兴旺,影响渐大,遂开邑杨家坡,至今四百余年。杨氏人口逐渐壮大,后刘家坡亦改名杨家坡,发展至今又是四百余年矣。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5-09 17:46
                      回复
                        以此而言,我杨家坡杨氏为“四知堂”弘农杨氏子孙,亦为麟州家族后裔。乃由崞县返回祖籍的杨宗闵的后辈,与今陕西神木前杨家沟是同脉同根。然因年代久远,自宋之后迁徙频频,元代对杨氏大加沙垡,现已不能予以断代,无力修成一部上自杨杼,或退而自杨震,下至当今的谱谍,(且也非我等力所能及)。故本次修谱以杨拱为立族之祖。即便如此,杨家坡杨氏自上世纪初始迁移日盛,尤以改革开放以来为最。


                        IP属地:北京13楼2022-05-09 17:47
                        回复
                          现杨家坡杨氏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北京、河北、湖南、辽宁、江苏等省(区),以杨拱一人后裔,流传于今4500余人。
                          本支杨氏自陕西弘农(华阴)——延安杨家岭—子长杨家园子—米脂杨家沟—神木杨家沟—山西兴县杨家坪—兴县杨家坡之一脉相承,亦为可贺。


                          IP属地:北京14楼2022-05-09 17: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