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吧 关注:3,353贴子:30,160

【转贴】穿错衣戴错帽 《贞观长歌》输给《贞观之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IP属地:北京1楼2008-09-29 10:33回复
    冕服~~~


    IP属地:北京5楼2008-09-29 10:43
    回复
      4.长孙皇后篇: 


        好吧,我先坦白我是长孙粉,为了避嫌就刻意不多说人物本身,还是老样子……看服装—— 

        服装设计师一般都有明显的个人偏好,相比新《神雕》里服装那蝴蝶结狂热,长歌里的服装师本不算标新立异,他(她)不过是个立领爱好者罢了,可惜的是,他错误地参与了唐代的服装设计,于是乎,唐女突厥女民女贵妇清一色立领……
        ★★建议足下今后主攻明清。甚至那“中华立领”的广告策划人都可以考虑下,是否用这位更合适的换掉李连杰?长歌版皇后的衣服与发饰,堪如一句诗:乱花渐欲迷人眼,看不出模样来,但我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唐代的样式,甚至哪个朝代的样式都不好说,非要说接近,那就硬瞅着那个头上的东西勉强说是西夏供养人吧——记住,勉强。 


        贞观之治中的发髻与发饰很有唐味,但唯一遗憾的是,妇女们都喜欢披发,可惜。
        此外,长孙皇后的礼服与壁画较接近。但于礼志上严格的场合性来看,仍不是很严谨。
        唐代后妃仍然延用周礼定制的“三翟”,但多加了一种“钿钗礼衣”。中国后妃的翟衣作为祭服、朝服,相等于帝王的冕服,可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任何一部古装剧中看到过真正的袆衣、揄翟、阙翟这后妃“三翟”——除了韩国的宫廷剧。 


        《新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袆衣者,受册、助祭、朝会大事之服也。深青织成为之,画翚,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朱罗縠褾、襈,蔽膝随裳色,以緅领为缘,用翟为章,三等。青衣,革带、大带随衣色,裨、纽约、佩、绶如天子,青韈,舄加金饰。鞠衣者,亲蚕之服也。黄罗为之,不画,蔽膝、大带、革带、舄随衣色,余同袆衣。钿钗襢衣者,燕见宾客之服也。十一钿,服用杂色而不画,加双佩小绶,去舄加履,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又有两博鬓。”


      IP属地:北京6楼2008-09-29 10:46
      回复
        钿钗礼服的壁画及示意图参考~


        IP属地:北京7楼2008-09-29 10:47
        回复
          6.后妃篇 

            说了皇后,本来不想特别强调其余后妃服饰的,无非大同小异嘛,但是看到《贞观之治》里的幂离,还是小小的兴奋了一下。《旧唐书·舆服志》云:“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羃离。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永徽之后...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离渐息。”。
            在《贞观之治》中看到了幂离,记得上一次在古装剧中看还是在《唐明皇》时代,八年了…… 

            顺便提一嘴,古装设计你可以标新立异,我都忍了,但是最关键的,涉及到文化禁忌的左衽能不能尽量避免?尤其是作为国家女性模范的后妃们。

            因为,左衽在当时几乎是落后文化以及丧服的特点,有位网友mm这样解说长歌剧里的嫔妃们左衽:“……这时候我们发现杨妃的装束非常特别,一件白色的——左衽!这时候我不得不对牛导以及造型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成功的用一件衣服表达了杨妃在国破家亡以后还要被迫嫁给自己的仇人为他生儿育女的那种宁愿去死生不如死的悲愤心情……”


          IP属地:北京10楼2008-09-29 10:51
          收起回复
            7.公主篇: 

            天之骄女登场,《长歌》中突如其来一位安康公主,非要和史书上类比,那倒是有几分高阳公主的影子,不过今天不讨论情节,不非议剧本,就说衣服—— 

            高阳mm似乎内穿诃子裙,外披大袖衫。这种穿法实际的时代还要后推几十年。在初唐,女子穿小袖高腰襦裙比较多一点,上襦掖在裙里,就是《大明宫词》里小太平、小韦氏那装束。可参见左上图。 

            唐代女服多对襟,但是交领依然不衰,但是我可以肯定,交领的开口不可能变成安康mm那种立体茶杯状,更不可能是——左衽 Orz


            IP属地:北京11楼2008-09-29 10:53
            回复
              8.皇子篇: 

                子曾经曰过: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

                然世风日下,公主左衽,皇子岂有不披发之理?黑头发,飘起来……

                据说这部剧一向以穿越闻名,弹古琴可以弹出古筝的声音,情景配乐常有锁呐,大臣言称“这是要抱住臣的乌纱呀(为何不称保住臣的顶戴呢?)”

                因此服装穿越亦不足为奇,而且这种穿越很有专业精神,不但溯游从之,甚至也不顾道阻且长地溯洄从之,比如这位李恪皇子,★★作春秋时吴越发型,但是却戴了一顶宋代流行的折上巾★★,哦,是变奏版折上巾,★★在宋代也要算做另类路线★★。 

                史上太子承乾的个性怪诞另类,两部剧中的演员形象还真有几分所见略同,尽管个性大相迳庭——差别之大,就像贞观长歌剧本与唐史记录上对于李元吉的相貌描述一样。但显然这部剧还是告诉我们,承乾的异服癖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不仅穿了比甲,似乎还借鉴了清代流行的云肩?抱歉,总之是云肩嫁接在比甲上的感觉…


              IP属地:北京12楼2008-09-29 10:57
              回复
                10.民女篇: 

                牡丹虽美,却多是独芳;春色满园总少不了林林总总的姹紫嫣红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果然,长歌里这位民女的立领更为特别,看发型似乎是未行过笄礼的少女?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妆扮的创意,可叹;

                  右图是“贞观之治”的红拂女剧照,看到他,我不禁想说:李靖这小子,真是好福气。

                  当然,还是老意见:头发梳上去。


                IP属地:北京14楼2008-09-29 11:07
                收起回复
                  11.盔甲篇: 

                    戎服是我啃古代服饰的弱项,本来对《长歌》里面的“山纹甲”,《之治》里面的“锁子甲”都稍存疑虑,因为那两种是宋代流行的,但我查了《唐六典》,确有记载。
                    唐甲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当然,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那么就不说什么了。

                    我唯一侧目的是,《长歌》里的帽盔……或曰:“避雷针”,窃以为此言不虚,实在难以忍受,我们知道,顶戴文化纳入舆服体系完全是清代的事情,因为满族人非常重视帽文化,因此易服的时候同时也将这样的服饰习惯带了进来,而华夏衣冠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恰如其分”,一直比较排斥夸张、拉风的造型。 


                    明光铠来自胸甲上一面或两面圆形铜铁,打磨得光滑如镜,太阳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用以晃刺敌手的眼睛,故名。

                    所以,★★请《长歌》服装设计注意,这镜子有大用途,不是给你用来贴补子的,人家又不是清代兵勇,不要动不动就给后背贴个大字★★。

                    比如,恶阳岭那场大战,★★只见一帮背后贴着“李”字的散兵手举明代的雁翎刀或者宋代的朴刀,一古脑地冲锋陷阵,以为看到了“太平天国”的幻景★★。


                  IP属地:北京15楼2008-09-29 11:10
                  回复
                    盔甲:可以比较一下贞观之治的盔甲与实物对照,同时也请大家注意对比唐代盔缨与“避雷针”的差别


                    IP属地:北京16楼2008-09-29 11:11
                    回复
                      唐代的骑兵甲,Oh,我终于看到历史剧中的重装骑兵了,具甲


                      IP属地:北京17楼2008-09-29 11:12
                      回复
                        12.起居篇 

                        衣食住行总是密不可分的,从服装小穿到起居不算远吧?这里我只说一句:衣饰方面引领时尚潮流的习惯暗示了胡床坐具必然提前进化


                        IP属地:北京18楼2008-09-29 11:15
                        回复
                            至于卧具,更是不惊人不休。这次穿越绝对是最成功的一次。长歌之前还只是穿到清代,但是,眼前席梦思与其说是现代,不如说已经是欧式了。 

                          ps,看到当了天子的李二郎像个小孩子一样在长孙mm面前随意地摆个大字,我再小小花痴一下


                          IP属地:北京19楼2008-09-29 11:17
                          收起回复
                            13.建筑篇 


                            我先承认我不怎么懂建筑,尤其是唐代建筑。不过印象最深的唐式建筑是青黑色的屋瓦、简单而粗犷的鸱吻、以及整体简朴大气的风格。

                            唐代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斗拱硕大,于是屋檐会显得比较深远。因为我是外行,就本着最明显的东西说吧:就说这鸱吻,也叫鸱尾,是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原本老实地作鸱鸟嘴巴或者尾巴之形,而且也只在房脊角上鲜明相对,不过到了后来,鸱吻模样也和当初的鸱鸟样相去甚远了,唐中后期才开始向龙吻(吞脊兽)演变。

                            家族也人丁兴旺,经常是“九脊十龙”,集成到最后的清式建筑,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式建筑的房脊上,鸱吻都更加复杂,个头也小了。听说北大图书馆是仿唐建筑,鸱吻尾纹分明而没有吞脊兽的造型纹饰,这种造型如今在中国大地已经很难一见了,不过日本奈良等古都倒是有不少。

                            看到资料说,《贞观之治》中专门为初唐风格搭建了建筑,而另一部浩荡的长歌,据说是拍摄于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就是那个曾经拍了《荆轲刺秦王》《汉武大帝》《英雄》《无极》的地方……唉,连建筑都这样了,服装混着穿也没什么。

                            两头穿越,容易么人家?


                            IP属地:北京20楼2008-09-29 11:18
                            收起回复
                              差不多放送完了,最后附上一张穿越服饰大集结。这里有宋代的“东坡巾”,有清代中期的云肩艺术、滚镶工艺,有明代的金丝翼善冠家族,有南非的满头辫发......但更重要的是——有创新


                              IP属地:北京21楼2008-09-29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