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吧 关注:514,344贴子:12,315,291
  • 3回复贴,共1

什么是‘择法眼’?-体方法师(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03 07:50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1-03 07:51
    回复
      佛法经过二、三千年的流传,现在难以保持其'原来的味道'。经过那么多善知识的抉择,总会融入一些‘民俗文化’的东西,再有种种其他因缘关系,佛法逐渐在流变,与原来‘根本的佛法’有所不同,其‘真味淡了’。所以我们在没有建立起‘佛法正知见’前,就没有抉择的能力,现在修学难就难在这里!
        一般来讲,我们从小就被传统的‘民俗信仰’所熏习——拜拜,拜什么不知道,只是跟着大人拜。小时候,台湾每个地区一年几个节日,大家轮流来拜神、妈祖、菩萨。无形中已经熏习了普遍‘民俗信仰’的一些观念。但我们并不知道拜的内容和真实义,认为只要虔诚拜拜就会‘得庇佑’;心里有恐惧,拜一拜比较安心;不平安,拜一拜可能会平安一点,这就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信仰’。
        如果没有抉择‘佛法的特质’与一般‘拜拜’之间的区别,就会认为只要做好人、不要犯罪就可以了,但这还只是属于‘单纯的信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对‘法的抉择’很难把握。这样就变成‘靠运气’:你拜的是道教,就会接近道教的思想,被道教的思想所同化;你接触的是基督教,就被基督教的思想同化,那就很难学到佛法。
        即使你很幸运地亲近到佛法,但接近的法师如何也是要靠运气的:你亲近的善知识所学的是何宗派、法门,你听后就会在思维中首先留下一个印象,这样无形中都变成碰运气:这个法师有没有觉悟?德行好不好?对法深入到什么程度?学习哪一宗派的理论?这些都说不定。如果这一位师父是学净土的,那你对净土就比较深入;学禅宗的,你对禅就比较有兴趣;学密宗的,你对密宗就有亲近感。无形中是否在靠运气呢?此外还有我们的感情:“那是我的师父,我当然听我师父的。”师父对不对呢?师父讲得够不够深透呢?我们无法了解与抉择,这就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倾向。
        所以,
      学法要学到‘真正的正见’,要把佛法的法义都了解得很清楚,实在不容易!
      对此,我深有感慨。我发现普遍社会中,尤其是居士们的那种虔诚、护持、发心,使我非常的感动。但是能把‘佛法的知见’、‘佛法的不共特质’建立得非常清楚而真正具备‘择法眼’的,坦白讲只有少数。——《解脱之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1-03 07:5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1-03 0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