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xy吧 关注:619贴子:182,919

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钱穆先生《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整理而出。一楼给钱穆先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1 12:15回复
    汉代政治得失
    汉代将政府和皇室分开,将皇帝与宰相并列,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想的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专制。实际上汉代政事实权在相府,皇室政府相互监督。
    (一)汉代政府组织
    中央有三公九卿。
    三公:宰相,御史大夫,太尉。宰相主行政,为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为武官首长,御史大夫主监察,辅助宰相。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前七者管的为皇室家室,与政府并无多大关系。大司农管政府经济,少府管皇室经济。
    地方政府分两级:郡与县。
    郡比县大一级。约有一百多个郡,每个郡管辖十到二十个县。郡的长官为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
    每年九,十月间将政绩上报至中央,名为上计。中央派去地方调查的官为刺史,属御史丞。皇宫有15个侍御史,专事劾奏。
    (二)汉代选举制度。
    历史上称为“乡举里选”,全国各地皆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
    可分三种:
    一种是不定期的,比如说遇洪水了,需要治水,便下诏寻找人才。以策问的方式审查,被选举人的对答则称为对策。
    第二种就是特殊选举。比如说需要人出使匈奴,如果有人精通匈奴语言,便可自荐或者他人选举。
    第三种就是举孝廉。到汉武帝时,逐渐形成了一种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郡国孝廉,又多半是由太学毕业生补吏出身的。分配至全国各地。
    后来慢慢的,汉代只有举孝廉一种为官之路了,汉代政府逐渐变成了读书人的政府。汉代选举制度合教育,行政实习,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完成的。
    (三)汉代经济制度。
    汉代算是做到了轻徭薄赋,孟子曾讲过十一而税是王者之政,而汉朝的税却不过是三十而税一。
    汉代承认耕地私有。
    汉武帝时将盐铁经营归为政府。本来盐铁经营权是在皇室的,财政归少府管,可是后来因为政府经费耗费巨大,汉武帝便将收入丰厚的盐铁经营权给了政府,称之为盐铁政策。
    (四)汉代兵役制度。
    汉代兵制全民皆兵。
    兵役又分为三种:一种是到中央做卫兵。第二种是到边郡做戍卒。第三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
    汉中央军队分两种:南军,皇宫部队。北军,首都的卫戍部队。
    卫兵较为优待,而戍卒则比较辛苦。
    有一种力役,是每个壮丁为国家义务劳动。在汉代唤做更卒。
    另外还有一种人口税,小孩都包括在内,包括乞丐。但是奴隶的税却由主人来纳。所以导致后来汉代奴隶买卖盛行。
    (五)得失总结。
    汉代政府组织总体上是合理的,其将政府和皇室分开,已经不能一味说是专制了,懂得相互制衡了。但是却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按此行事,如汉武帝,能力较好,便将皇权政权独揽一身。这样一来,宰相的权力小了,而皇帝的私人秘书尚书权力却大了,这也是后代尚书有大权的根源。若皇帝有能力还好,皇帝没能力就糟了。汉武帝死后,外没有宰相握权,便导致了霍光之乱。
    汉代选举制度,实际上也见得民主了,他们已经懂得选人该有一个客观标准,知道采取一项以教育与行政实习的成绩来
    定取舍进退的标准。但其实这也存在弊病:汉代为官都需考试,需要教育,也就是需要读书。但在当时,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主要是由于书的稀少,那时候的书非常珍贵。所以就导致了一般人无书可读。而有书可读的家庭都是官宦之家。还有就是举孝廉,由地方长官选举,被举者又会去地方当官。而被选举者多少会报私恩,所以他又选举以前选举他的人的后代为官。这样慢慢就成了世家门阀了。
    汉代经济制度,懂得轻徭薄赋,在其本意上也是非常好的。但承认耕地私有则出了大问题。因为耕地私有便允许买卖,而许多农民由于一些不得已的问题便将田地卖给地主,可地主的田租却很高,甚至高达一半。可政府征税又很低,所以说便宜的是地主,农民却被地主压榨了。
    汉代兵役制度表面上虽然说全民皆兵,但实际上军队战斗力并不高,因为大多数服兵役期短,也并未经过专门化的训练。
    总的来说,虽然其制度有缺点,但却不能一笔抹杀说汉代无制度,只存在黑暗与专制。这是极端错误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01 12:15
    收起回复
      一 唐代政府组织
      (一)中央政府组织
      唐代与汉代不同,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行政大权,而唐朝行政大权则由三省六部分掌。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首长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中书主发令。中书省中有中书舍人,约七八人,有拟撰诏敕之权。各中书舍人拟稿之后,由中书令选一稿,补充修润后,再经由皇帝画敕,然后送达门下省。
      门下主审判。门下省接诏书之后,由门下省侍中,侍郎,及若干第三级官给事中共同审查。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便将原诏书送还,此项诏书不得行下,谓之涂归,亦称封驳,封还,驳还。若门下同意后,再送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主执行。
      唐代中央有最高机构政事堂。
      皇帝下诏敕之时,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进行商讨,会议场所便叫政事堂。原在门下省举行,后又改为在中书省举行。
      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若有得“参知机务”或“同三品平章事”等职衔者亦可参加会议。
      会议有一主持人,名为“执笔”。讨论结果由他纪录,决定权亦在他。轮流当选。
      若是诏书不经过政事堂同意,未加中书门下两省印便执行的,是不合法的。如唐中宗的“斜封墨敕”官。
      尚书省与六部
      尚书省共分六部:
      吏部,主管人事任用之权。
      户部,掌管民政、户口等事。
      礼部,主管宗教、教育事宜。
      兵部,掌军事。
      刑部,掌司法。
      工部,主管建设。
      尚书省是唐代中央政府组织最庞大的机构,建筑亦相当鸿大。总办公厅名为都堂,两旁为左右两厢。吏、户、礼在左厢,兵、刑、工在右。每部分四司。
      (二)唐代地方政府。
      唐代中央政府较汉代进步,但地方政府唐不如汉。唐代渐渐中央集权,内重而外轻。
      唐地方行政最低一级为县,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以上为州,三百五十八个。版图比之汉县、郡都小。
      唐县分三等:六千户为上县,六千以下三千以上为中县,三千以下为下县。
      州亦分三等:十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至十万之间为中州,二万以下为下州。
      州设刺史,为最高长官。县设县令。
      地方长官之任用,权力皆在中央。
      (三)观察史与节度使
      三省六部之外有一御史台,此乃监察之官。
      唐中宗后,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朝廷中央政府,谓分察。右御史监察州县地方政府,谓分巡。
      分巡地方的御史后改名为观察史。观察史名为中央长官,实际则常驻地方,成为更高一级之长官。而此项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则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有人事调度之权。于是形成为“藩镇”。后来又形成军人割据。安史之乱便由此而起。
      唐代在中央行政比汉代进步,而地方行政则有所不如了。唐代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长官任用权在中央,而地方长官也不能充分自制,所派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实权。这是一大缺点。而用军队首领任地方长官,更是致命。唐朝本想集权于中央,可结果被派去的中央官吏拥权自重,反制中央。藩镇便是实例。唐室崩坏,此是一重要原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01 15:15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01 18:05
        回复
          搬板凳,排排坐,来听课。


          IP属地:英国6楼2017-01-01 22:24
          回复
            二 唐代考试制度
            唐代有科举制。
            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由尚书礼部举行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便有资格做官了。实际任用则再由吏部进行考试。礼部考才学,吏部考干练。
            唐代科举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贫穷子弟通过读书亦可以入士为官。这是科举制内在的意义与生命。
            但唐代科举制亦有其毛病,比如应试之人过多,没有足够的官职供应,导致政治臃肿。而背后的徇私舞弊亦是一大弊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02 00:21
            收起回复
              三 唐代经济制度
              (一)唐代的租庸调制。
              租: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缴还政府。在其授田期间,负担一定的租额。这是一种均田制度。租额为四十税一。汉为三十税一。
              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每人每年二十天,较之汉之三十天轻了。
              调:各地人民以其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
              租乃粟米之征,庸乃力役之征,调乃布帛之征。
              唐代租庸调制,最要用意乃为民制产,务使大家有田地。是在注意社会下层,使其不至于太过贫穷,由国家来计划分配,而让上层富民能自由发展。而汉朝则是在上层节制资产,却没有力量去管下层。唐代租庸调制税额比汉额更轻,说得上是轻徭薄赋的制度。
              (二)唐代账籍制度。
              唐代租庸调制能进行,全靠账籍制度之整顿。
              当时的户口册叫“籍”,全国户口依经济情况分九等。政府的租,调全以此为根据。
              “账”即是壮丁册子,在今年即预定明年的课役的数目。这是庸的根据。
              唐制每岁一造账,三岁一造籍。一次称一比。州县保存五比,户部保存三比。
              但是这样的普查人口,对于唐朝一个这样大的国家,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之下,是极为困难且极耗费人力物力的。所以后来人事松懈,账籍制度崩溃,租庸调制亦不得行了。
              (三)唐代的两税制。
              唐代租庸调制,可说结束了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 而两税制开了自由经济的先河。
              唐代两税制,始建唐德宗建中元年,财务大臣杨炎所策划。
              因其一年分春秋两次收税,便名为两税制。
              两税制“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也就是说你住在哪就加入哪的户口。只收田租,义务劳役等负担,也获解放了。这是好处。
              但是两税制为省人事将税额随地摊派,而不是再有如租庸调一样全国一致的税额和税率了。再加上自由迁居,这就导致大家都往富裕的地方跑,那地方人越来越多多,然后分摊税额就少了,富裕之地更富。贫穷的地方人更少,分摊税额更多,贫穷之地更穷。
              唐代两税制,规定不收米而收货币。农民拿米去换钱,又使商人可以上下其手,农民损失又大。
              这些是坏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02 00:25
              收起回复
                四 唐代兵役制度
                唐以前,中国兵役制度遍及全民众,可谓是兵农合一。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唐代不同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中寄托生产,而不是在生产集团中寄托武装。是全兵皆农制。这种制度名为府兵制。
                府兵之府,是在地方行政区域州县之外的另一种军事区域的名称,指的是军队屯扎地。唐代称之为折冲府。折冲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军队战士皆来自中上三等的人家。
                府兵二十岁开始服役,须到中央首都宿卫一年。此外在本府,耕田为生,农闲之时操练。中央直辖有十六个卫,每个卫都有名称,各卫都设有大将军。打仗时由大将军统领出征。等到战事结束,兵归于府,将归于卫。府里有一个折冲都尉,主平时训练。
                武官带队立功,奖励勋名,有爵号而无实职,也就是荣誉。当然也会有经济优待,但在朝廷并无官位。依此看来,唐代养兵,并不花费一文钱一粒米,全部由军队自给自足。武将也不预闻政事。这是一项极好的制度,唐代武功极盛也因此。
                但后来府兵制失败了,不是由于制度本身问题,而是人事的颓废:
                第一:因为宿卫的府兵渐渐的不受尊重,很多皇宫贵族借其做苦力。而这些府兵本是殷实人家子弟,自是不堪其苦。所以后来慢慢便大多逃避宿卫。
                第二:因为府兵外出打仗阵亡,政府不能及时安排好后事及抚恤工作,对军队积极性挫伤很大。
                第三:因为一些已经有相当勋爵的军人不受尊重,虽有勋爵而无实职,所以不受到尊重。相反,还被人呼来喝去做苦力。武官勋名被看不起,军队当然也就颓败了。
                第四:府兵本来是有复员制的,打完仗就复员回本府。可后来被派去长期戍边。而边疆营官亦觊觎其所带财产,遂虐待使其做苦工,以便其死后图谋财产。慢慢兵心也就涣散了。
                以上的这些皆导致军心不稳,积极性降低,投军者越来越少,逃军者越来越多,府兵制便失败了。
                后方兵源枯竭,政府便花钱雇外国兵,边疆上逐渐都是外国兵。如史思明,安禄山便全不是汉族人。于是唐代的府兵制,一变而成为藩镇,军阀割据,胡族临制。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02 08:58
                收起回复
                  五 唐代制度综述
                  论中央政府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的三公九卿制,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
                  论选贤举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
                  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
                  论军队:结束了上半段的普及兵役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自由兵役制。
                  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中转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03 00:11
                  回复
                    汉以后有唐,汉唐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熠熠生辉的两个朝代。唐以后,中国再便没有像汉唐那样有声色,那样值得我们崇重歆羡的朝代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03 00:12
                    收起回复
                      以下为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03 10:20
                      回复
                        一 宋代政府组织
                        (一)宋代中央政府
                        宋代中央政府,没有什么大变动,大多因循守旧,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的一切形势,稍微改变。
                        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的多了。宋代亦分三省,但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为丞相,地位独重,门下、尚书二省都移到皇宫外面了,不再预闻政府最高政令。所以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管军事。宰相不再管军事。
                        宋代财政由三个司所管理: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度支”即是管经济出纳的。
                        如此则中书治民,枢密主兵,三司理财政。
                        再说用人,宋代有另设一个“考课院”,后来又改名“审官院”。又把审官院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又别置“三班院”,来权衡一辈内廷供奉及殿直官。
                        如此则用人权也不在宰相了。相权就被分割,大大衰弱了。
                        那么相权既然被削弱了,与之相对的便是君权的侵揽。
                        以一个朝仪的例子讲,唐代群臣朝见,宰相都有座位,并赐茶。所谓三公坐而论道便是如此。而到宋朝,宰相同群臣也一样无座位了。
                        在唐代,皇帝诏书用中书省拟定,再送呈皇帝,皇帝只在纸尾批几句,加皇帝御印表示准许,谓之印画。而到了宋初,宰相为了避嫌,推尊皇帝,遇政府出旨,先写扎子,这是一种意见的节要: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所谓“面取进止”。然后宰相再根据皇帝意见正式拟旨。所以宰相的面取进止的诏文,仅是一种草案或者条陈,而不再是出旨的定稿,这与唐相之“熟拟”便相差很多。宋代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决定权在皇帝。所以皇帝就侵揽大权,相权就轻了。
                        再说宋代的监察官。
                        中国历史上的监察官,应分为台、谏两种。
                        汉代监察权有御史大夫来行使,外面是中央地方内外百官,内是王室宫廷。就职权分配言,御史大夫是宰相的耳目和副手。后来御史退出皇宫,单独成为御史台,只限于监察政府。但政府官职中,还是有监察皇帝的,就是谏官。如谏义大夫。
                        唐制,谏官有如掌封驳的“给事中”还有“拾遗”“补缺”之类的官都是属于谏官。唐代的台官是天子的耳目,而谏官却是宰相的喉舌。
                        可到了宋代,却变了。谏官脱离门下省,不属于宰相,且由皇帝任用,台官也是。谏官本来是用来纠绳天子的,对皇帝才称谏,可如此却是用来纠绳宰相了。
                        谏官是要越说话越好,以显他们的清望,而且说错了还没多大关系,因为他们是谏官,本来就是要鼓励他们敢于说话。所以后来谏官就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要出来说话,持意见。宰相不听,他们就求去,去了则名气更大。如此实在难以对付。宰相上要对付皇帝,下要应付台谏之扰。如何施展?到后来皇帝,朝廷百官都烦谏官了,谏官才慢慢失势。
                        其实无论是相权的衰弱还是皇权的侵揽,都是宋初皇室在一种自卑感的私心下,蓄意要减夺中书宰相职权而添设的。因为宋太祖本是后周一个“殿前都检点”,后因缘际会一夜之间做了皇帝。在五代最黑暗的表纪里,皇帝经常换,反而宰相却比较长久,也比较受尊重。所以现在拨乱反正,肯定先要尊王。就有了这一番作为。
                        (二)宋代地方政府
                        宋代制度,一方面是相权衰弱,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
                        宋代地方政府分三级:最高一级称路,有二十多路。中一级是府、州、军、监。最低一级是县。
                        府、县有“知某府事”“知某县事”。这些知府、知县本身另有官衔,都是中央官,被临时派去地方当差的。若证明定义来讲,如此则宋代根本无地方官。
                        在宋代,各路又有由中央派去的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
                        帅是安抚使,掌一路兵工民事,领军旅禁令,掌罚肃清。
                        漕是转运使,掌财赋,领登耗上供,经费储债。
                        宪是提刑按察使,掌司法,领狱讼曲直,囚徒详覆。
                        仓是提举常平使,掌救恤,领常平义仓,水利歛散。
                        这四个都是中央官,地方官头上四个长官,可想地方官直难做。
                        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财权、用人之权都集中。中央集权了,可地方却日趋贫弱。所以后来,外族入侵,中央一失败,全国便土崩瓦解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03 10:20
                        收起回复


                          IP属地:英国14楼2017-01-04 21:20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05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