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6,365贴子:6,697,326
  • 2回复贴,共1

读书,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的问题(罗辑思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o.195 大国难题
——整理:大柔至刚、馨笙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 我们今天的节目是要聊一下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 我们先说点儿题外话
如果再过很多年之后 再来回看我们今天生活的2016年
我估计有两件大事会载入史册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6月24号
英国人民通过最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 就是全民公投 决定脱出欧盟
这件事情被称之为是柏林墙倒塌之后 对欧洲政局冲击最大的一个事件
这个冲击还主要体现在 对英国精英阶层的观念冲击
怎么我们的主张就没人听了呢 有人就说 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他是玩
玩出这个结果的 一方面是玩给国内的那些反对派看 唧唧歪歪很讨厌
对不对就喊要脱出欧盟 那好 我组织一个全民公决 决给你们看嘛
以后就不唧唧歪歪了吧 这是堵他们的嘴
另外一方面就是做给欧洲的法国 德国看的 我们要走了
你是不是答应我一点条件 答应了我们就不走 说白了
卡梅伦根本没想到最后是那个结果 所以越临近公投的时候他就越紧张
大声疾呼 不能走啊 不能走啊 但是最后还是发生了 这是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刚刚发生 11月初 那些美国精英看不懂 看不起
也看不惯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
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干 但是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尤其是那些富有的既得利益群体
我们这么看待在经济生活中和我们必然要发生协作关系的其他人
对我们生活的冲击 说大了 这是全球化问题 说小了
这就是个移民问题 你看 在英国脱欧公投当中
那些政治家怎么煽动底层民众 就是两个理由 都指向移民
第一 移民抢你们的工作 要分你们孩子的教育资源 你们将来老了
医疗资源也要和他们分 所以现在就把他们撵走了 第二
这些移民在文化上跟我们也不一样 素质也比较低
而且带来恐怖袭击的威胁 那好 我们还不如现在就不跟他们一起过了
所以要脱离欧盟 这是英国 在美国情况差不多
特朗普和希拉里辩论的核心 就是怎么对待移民
怎么对待美国全球化过程当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啊 你看 王烁
就是财新的总编 现在在耶鲁大学当访问学者 他在我们的得到APP里面
开了一个订阅专栏 叫《王烁大学问》 在大选揭晓之前
他就在里面写了一篇文章 劈头就说了一个判断
说希拉里和特朗普第一次辩论 就是电视辩论 开始10分钟
这场大选对我来说就结束了 怎么回事呢 当时发生了这么个事
在电视辩论的过程中 特朗普就指着希拉里说 我们国家在历史上发生的
最不好的一次协定就是你老公签的 就是克林顿签的
那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那次协定是把加拿大 美国和墨西哥
放到同一个自由贸易区里面 所以就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墨西哥移民问题
这就是你老公克林顿干的 当年你是他老婆 现在也是 那你也有份
你也有份 你也有份 那希拉里什么反应呢 她愣了一下 然后脱口而出
当年我反对过 你看 这同样是民主党 是你老公的决定
而且当年你还参与 她不说这事是对的 她说我当年也反对过
所以王烁说 那这场大选对我来说就结束了 我又不是美国公民
这两个人谁当选 都会滑向同一个政策方向
就是美国会开始走向一个逆全球化的过程
虽然这两个人的政策搭配不一样 可能希拉里要多征税
更少的退出全球化 而那个特朗普当选之后 他要的是什么
干脆要美国撤出全球化的领导地位 我们不管其他国家的事
把力量都投回到美国 而且要把这些移民挡在墙外 他最著名的那个话
不就是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筑一条长城
而且建筑经费要让墨西哥人出 把他们的移民挡在外面
那这些美国人他想的有没有道理呢 当然有道理了 因为这些年的全球化
美国拿到了大量的好处 这些好处可是主要做到了精英
尤其是华尔街精英的口袋里 美国的普通人 尤其是普通的白人
他们觉得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怎么GDP呼呼的上涨
我没有分到好处呢 对呀 美国这些年中位数的收入 不仅没有上升
甚至还略有下降 这些底层的白人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前些年占领华尔街的主力是他们 今年支持特朗普的主力也是他们
因为他们的全球化账本摊开来 这个账算不过来嘛
但是这个账还有另外一个算法 就是我们抛开美国 站在全球的角度
站在全人类共同福祉的角度 这个帐又该另外一个算法了
全球化有没有带来好处 当然了 除了华尔街得了便宜 我们中国 印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 我们可是把自己的人口和资源
对接到全球的分工协作网络当中 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中国崛起就是靠这波改革开放全球化 所以过去几十年
全球至少有10亿以上的人口 因为全球化而摆脱了贫困
所以你说是不是功德无量 这个账本和美国底层人民的账本放在一起
中间就有一条沟 这条沟是啥 就是政治
因为全人类不仅有经济这一个逻辑 还有政治逻辑 美国是一个实体国家
它要维护自己人民的利益 你看 美国和英国在历史上 一直主张全球化
自由贸易 但是对不起 这个自由贸易是一个低版本的
半吊子的自由贸易 这话怎么讲 你看 经济其实是有四个要素构成
就是货物 资本 技术和人口 而美国主张的全球化只放开两个自由流动
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货物的自由流动 人口和技术人家是不让流动的
技术不让流出去 人口是不让流进来
所以我们才说它是一个半吊子的全球化
我们可以假设把政治这个要素抛开
那美国总统就应该由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选 那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呢
只要你敢拿出一个政纲 说美国打开国界 第三世界国家自由移民到美国
那很多人就会去 到北上广深打工和到纽约打工不是一样的吗 那好
我们这些国家可以轻轻松松 再给美国输送 不用多 3亿人口
总过得去吧 美国就完了 那好 既然你美国人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那你就关上国门 不让中国人 印度人自由移民 那我们也无所谓
我们也不愿意去吃你的西餐 中国人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生产
生产出货物漂洋过海卖到你美国 但是这就产生一个结果
这是美国的那些低端劳动力 他们的工作就被外包 就被替代
在他们的话语环境中 就叫工作被中国人抢走了嘛
那是我们中国人愿意抢的吗 我们只是要过好日子
这是你美国政策的必然结果 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 美国其实面对三难
第一 你干脆不要经济发展 好不好啊 你不愿意 那好 你打开国门
我们上你那儿干活 好不好啊 你又不愿意 那这两条都不愿意
只剩下第三条了 你们的工作被抢走 你们的社会撕裂
底层的白人心中充满挫败感 这就是美国政治死结的成因
其实没有解决方案 甭管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 其实都不能彻底解决
当然了 我们今天节目的主题 不是操美国人的闲心
还是回到我们今天的正题 叫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那你说这两个话题之间挨得上吗 挨得上 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国的国内问题其实可以比照国际问题 这个模型来思考的 你看
我们中国现在 我们不说其他城市 就说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
无论是从GDP总量还是人均GDP 还是从人口规模
其实都是小型发达国家的样子 那其实跟美国都一样
我们也面对要不要移民 我们怎么对待其他第三世界地区 不能说国家
那些老少边穷地区 那些中西部地区的人的态度问题 那当然了
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解决思路不一样 为啥
因为我们不存在政治上的障碍 只要把道理想清楚 中央下了决心
我们这个问题可不是死结 那我们先亮明观点
《罗辑思维》节目从第一集一直到现在 多次主张 中国应该发展大城市
而且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型城市 要允许老百姓自由地向这些城市迁徙
那你说这个观点不是和现行的政策有一点偏差吗
中国现在是要限制特大型城市的发展 对 你罗胖哪儿来的勇气呢
这不是我的观点 是现在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 像什么樊纲
梁建章这些人 多次写文章 发表演讲论述这个主题 尤其是最近
我买到一本书 叫《大国大城》 它的作者是陆铭教授 上海的一个教授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个问题 这是他最新的系统性成果
这本书写得也不难读 那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发展超大型城市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 你要想把大国的优势发展出来
发展超大型城市 这就是必然的逻辑结果 你看
这个逻辑链条是怎么构建的 前几期节目我谈到共同体的意义
那期主要是讲德国 但是在节目的结尾
我引述了一下经济学周其仁教授的一个观点
他说中国政府有一个核心使命 就是把这个国家的十几亿人拢在一起
不让它散摊子 然后构建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 这是带来巨大好处的
只不过我们身在其中 不大容易感受得到而已 那期节目播出之后
我看有人在评论里骂我 说罗胖不是号称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吗
怎么这期节目怎么堕落成一个国家主义者了呢
一个人如果一生按照主义来活的话 会比较悲催 我们关键得算账
自由主义者也要过好日子嘛 如果明摆着的便宜不占 这不是缺心眼吗
那结成一个大经济共同体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以前讲过 简单回溯一下
主要是四大好处:第一大好处是 有些战略产业你就可以发展
比如说大飞机 这种产业那是要金山银海填下去的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规模 这个成本收不回来 所以全世界只有美国
欧盟和中国能够发展这样的产业 这一旦发展出来 就养活很多就业人口
那第二就是创新的土壤比较肥沃 因为有些小企业它搞一个创新的业务
它就是缺客户 你有一个庞大的人口规模 好什么的都有
这样的企业就比较容易养活 然后长大 你看 中国现在的互联网
为什么搞得那么热闹 那么多人创业 跟人口规模是有关的 那第三呢
就是老百姓享受的基础服务的水平比较高 你看
中国老百姓可能没什么钱 但是我买一张票就可以上高铁
你美国人是有钱啊 你没有高铁坐嘛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第四条
就是当我们结成大共同体的时候 在全世界跟其他的经济体进行谈判
博弈 我们就有发言权 这些收益往往是看不到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
要结成这样的共同体 它还得一个条件 你不是说我们几十个省站在一起
我们就是大共同体 给非洲起个名叫非洲共和国 它是大国吗 仍然不是
大国的本质是它内部要形成大国式的市场结构 这个市场机构本质是啥
就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还是我们刚才讲的 货物 资本
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假设从广东运货卖到湖南还要交一遍税
假设江苏人到上海去打工还要办个签证 这就不是大国
仍然是散成一地的小国 大国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那好
如果我们要发挥这样的大国优势 让经济的要素自由流动 那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一定是超大城市化 为啥 因为经济有一个本能 就是追逐密度
你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当年我们还在打猎
在树上摘果子的时候 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养活一个人
后来到了农耕社会 一平方公里就可以养活几十乃至是上百人
到了工业社会养活的人口就越多 为啥
因为人类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类分工和协作的深化 这深化到最后
可不就是每一个人只干自己最擅长的事吗 剩下什么穿衣 吃饭
都是拿钱买的 那你看 中国人前些年还比较穷
全家人要上个馆子还是个大事呢 今天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
一个普通人叫个外卖吃饭 这不很正常吗
因为自己开火做饭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乐趣或者说偏好
它已经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 这种协作会变得越来越高效 越来越便宜
这就需要密度 那高密度的人口聚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27 14:40回复
    度的人口聚集会带来很多好处 我们随便讲几个
    首先它会带来一个叫分享效应 就是一个资源它可以同时分享很多人
    提高效率 比如说在北京中关村送外卖 如果要送十单的话
    那个外卖员可能骑一公里的自行车就可以了 但是到地方上的乡镇呢
    送十单 你可能要骑十公里 那谁的效率高呢 谁的收入高呢
    所以为什么在大城市能够发展各种各样的分享经济 跟密度是有关的
    那第二呢 就是人的匹配变得更高效 我们以前节目讲过
    你如果生活在乡村 就算你在某个方面是天纵奇才 你生活在那儿一辈子
    没机会发现自己的这个才能 比如说我罗胖 我要在一个乡村里生活
    就是会说话 那就是村里的二流子嘛 你不可能去创业
    你说评书能说给多少人听呢 我只有在互联网的帮助下
    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 我能大规模地组织像这种知识服务的协作
    我才能够干创业公司 我的才能才有匹配 所以就算我有这个才能
    不到北上广深 我是发现不出来的 而且这样的匹配效应还有深化的趋势
    你想 现在有些人他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就是为这种精细化分工生产出来的人才 比如说陆铭教授有一个朋友
    大学博士毕业 学的是经济学 你让他到小城市 上哪儿找工作
    更要命的是他的妻子是从美国学气象学的博士毕业回的国
    那你让她到小城市 上哪儿找工作呢 只要这两口子不分居
    他们只能生活在大城市 再比如说 陆铭教授有一次到日本去
    就问你们日本的大学这些年是在搬离东京 还是在回到东京呢
    人家说前二十年 我们的趋势是把大学搬离东京到郊区去
    但是这二十年 又在搬回来 为啥 因为有的学生他勤工俭学 要打工
    在郊区是找不着打工的地方 所以学校只好搬离市中心 美国也是一样
    你像什么康奈尔大学 这些顶级名校 胡适就是那儿毕业的
    因为它座落在农村 就是当年圈了一大片地 在那儿安静地摆放一张书桌
    但是现在这些大学在竞争当中就发现自己的劣势
    你用高工资去挖人家教授可以 但是你怎么解决人家妻子的工作呢
    她可能干别的行当 在你那个小乡村 她没有找到工作的可能
    所现在美国反而是纽约大学这样的学校 突飞猛进 我到纽约大学看过
    这是最奇怪的一所大学 因为没有校园 纽约大学是这儿一栋楼
    那儿一栋楼 全是分开的 它是深度嵌入纽约这个高密度的城市
    所以很多教授我宁愿忍受工资低一点 但是我能和妻子在纽约生活
    所以也到纽约大学当教授 它发展就快 这是匹配效应
    那第三个效应叫学习效应 在大城市见的多 自然识得广
    学习这事不见得一定要在课堂上 你看多了 你的水平提高得自然就快
    比如说医生这个行当 在地方上的医院一个科室要有一个硕士
    大家当个宝 但是在大城市呢 一个科室可能几十个人全是博士
    这帮人傻吗 他在大城市忍受交通拥堵 房价高企 他们图的是个啥呢
    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在大医院他看到的病人多 积攒的病例多
    水平提高得快 那第四个效应 我称之为叫创新效应
    因为在核心的大城市 因为人口积聚到一定程度
    它会爆发性地产生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
    这些模式在我们原来的商业经验里面没有 比如说我们这些年看到的
    什么BAT 滴滴打车这样的公司
    一个年轻人二十多岁要是碰巧进到这样的公司参与了他们的创业
    可能几年之后你就当到了大产品的经理 甚至是公司的副总裁
    一旦上市之后 你分到期权 可能一步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在我们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这是一代年轻人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往往也只发生在大城市 这是理论上说了 实际结果是啥呢
    就是全世界的发达国家 都会有这种大城市的积聚效应
    比如说美国三大城市群 纽约城市群 五大湖城市群和洛杉矶城市群
    它占美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0.5% 很少很少
    但是它积聚的人口是三分之一 GDP是一半以上 日本也是这样
    大东京圈 就是围绕东京一小时交通圈 是3600万人口
    三分之一的日本人生活在这个圈子里 90%的日本大企业在这儿建总部
    还有韩国那就不用说了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
    它的头部城市都呈现出这种叫积聚效应 那我们中国当然也是这样
    北上广深多好啊 那是在全世界也数得上号的发达地区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甭管你原来什么出身 一张火车票 就相当于绿卡
    你就可以到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去生活 去打拼 去获得自己收入的提高
    这本来是中国人的福音吧 但是我们中国呢
    现在是在限制超大型城市的发展 请注意 这是限制超大型城市
    不是限制城市化本身 城市化是有高度共识的 现在中国速度也不慢
    每年大概提升一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


    IP属地:安徽2楼2017-02-27 14:46
    回复
      太长了,我截图不下来。亲们自己去看http://www.luofans.com/blogs/1011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27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