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吧 关注:12,702贴子:41,641

我希望陈丹青能饶了木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从《文学回忆录》的出版开始怀疑陈丹青的。

木心自己的文集是很不错的,有文学性,也有话题性,可以拿来研究。但《文学回忆录》中讹误满满,问题频出,让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出自木心之手。
仔细勘察之下,果然,它还真不是出自木心之手——木心口述,陈丹青笔录,几十年之后才出版的。看过陈丹青公布的视频形式的木心文学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木心的讲课方式跟《文学回忆录》中的方式完全不同,木心讲课属于半开玩笑半抒见解,而陈丹青记录的《文学回忆录》中,没有玩笑,只有见解。
简单来说,我们读到的《文学回忆录》,是陈丹青加工之后的。

陈丹青是一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运作出来的形象。那么陈丹青的公众形象是什么呢?
率直敢言且叛逆,有良好的文艺修养。
所以在《文学回忆录》中的很多疑点都可以不言自明了:辱骂毛、批孔丘之类的东西如果是陈丹青自己说出来的,那很合适。但如果是出现在作为半边文学史半边谈话录的《文学回忆录》中呢?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我在想,陈丹青是不是,有没有这个可能,去把木心这一形象同样当做一种公众形象来运作,而且这个公众形象乃是“陈丹青”这个标签的一部分。

我想,凡是接受过一定的文学训练的人,不论是自发的还是被动的,都会认为陈丹青是一个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人。
例如他说:小说是用来增加人的阅历的,到了我这把年纪,我已经不需要小说来增加我的阅历了,所以我不读小说——这种话显然是胡扯。
例如他说:我不关心韩寒是否抄袭,如果文章是他爸爸写的,那我连他爸爸一起喜欢——这种价值扭曲的话也能坦然说出?
其它例子我这里就不举了。
引出两个命题:
其一,因为现如今文学和艺术离普通人很远,很多人都不懂,于是陈丹青就出来了,他可以不必学,他也不必懂,他只要装出“看起来好像很懂的样子”就可以了。例如他常挂在嘴边的:小说是·······或者鲁迅是······之类的句子,这种盲目武断的句子在有文学功底的人来看,简直不可理喻,但对于盲目无知的大众来说呢?他们会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小说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鲁迅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大众要的不是真相,要的是共鸣。陈丹青就是给大众以共鸣的人。
其二,陈丹青一直在竭力塑造自己的“叛逆”形象,他常在文章中,或者公共发言场合使用污言秽语谩骂。当然,我也常用污言秽语,我也会谩骂,这是一种语气,是一种修辞,但是如果一个人频频在这种场合下使用这种修辞,那基本就是居心叵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也有这种谩骂,我倾向于认为这是陈丹青私自“加工”的,很无耻)
陈丹青为何维护韩寒呢?因为韩寒跟他的形象是一致的啊,韩寒的粉丝也有可能成为陈丹青的粉丝,所以陈丹青维护韩寒,其实是一种挖墙脚的行为。
无耻的文人是一种可怕的生物。

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全片超过百分之八十都在陈述一个主题:木心在十年中遭受迫害,随后靠艺术拯救自己。
所以这部片子看得我直作呕。
如果我们想谈一位艺术家,那我们肯定要从他的作品入手。但《梦想抵抗现实》中,关于木心作品的访谈和介绍,几乎没有。
显然,这是打算把木心当做一个娱乐性话题来炒了:你看,这个老头子在十年中被迫害,多么可怜啊。
这点与陈丹青一直苦心经营的“叛逆”标签不谋而合。
司马昭之心。
整理匆忙,证据较少,意思到了就好。改日我再从头梳理。
所以我认为,陈丹青有虎狼之心,木心遇人不淑。


1楼2017-03-15 15:06回复
    合适的取舍并不是诋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5 16:41
    回复
      补充一点,如果基本的阅读能力都没有的人,就不要回复了。你看着难受我也难受,谢谢。


      5楼2017-03-15 17:16
      收起回复
        不想说别的,言多必失。木心选中他,生友情重。论观自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15 19:27
        回复
          最好的方法,当面问问他,就能知道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3-15 21:29
          收起回复
            叛逆不好吗?曾经那么叛逆的少年韩寒如今都已是国民岳父。再者,木心先生的书也唯有《文学回忆录》是陈丹青记述,老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凭他随便说呢。文学不是讨论深不可测的人性,只是种生活的美化。我们终究还要庸然过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15 23:02
            收起回复
              哎哟。“。。。讹误满满,问题频出,让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出自木心之手。仔细勘察之下,果然。。。”怎么就看这段,我好想笑呢。还‘‘果然’,还‘勘察’,怎么勘,怎么察?说别人武断,看看自己用词。感觉楼主看的是悬疑惊悚宫斗剧,不是什么文学回忆录,阴谋都联想起来了。楼主伟大,就楼主看出来啦,别人都是傻。口述的东西,本来就不全面不严谨。这也就是木心为什么不愿意当书出版的原因。可要是没有《文学回忆录》的出版,就凭8种书,读者对木心的了解就没有那么深刻。不要满口文学训练,文学功底这类的。搞得别人都不读书,不写字,流氓一样。就算丹青老师不读书不懂(自己说过),那又怎么样?他的艺术感也比很多所谓名家强很多倍,我就把话放这。梵高天生艺术感就比你强,这不是知识能弥补的。有种不自然的会意,是惹人厌的。不要把你看一人的角度带到全世界各地。最后送你一句话:人的浅薄,自己永远也不会知道的。祝你好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3-16 06:55
              回复
                楼主说得很透彻。我记得木心刚去世的时候,前来吊唁很多是年轻人,这些人难说有几个是真的被木心的文学吸引来的,我对其中一个印象很深,他说他抱着书去的路上整夜哭,这个事让我觉得非常不解,想通以后觉得非常恶心。陈丹青把木心经营得像一种小众的、格调高雅不受人理解的调调,蛊惑了这么一批年轻人,他们很多是本来有幸没被杂七杂八的畅销垃圾蛊惑的那批,这点你也在贴吧里看见了。所以你这贴也算发错了地方。
                顺便说一句,我对木心文学存疑的地方在于,他经营的文学是否花了力气,还是说,太多地方只是任由学识和词采而不断地自我表达着。楼主看你应该是写现代诗的,你也应该看出来了,木心大部分诗不好。散文有匠心却仍缺打磨,纰漏处大多被所谓的“五四以降正统的文脉”给活生生盖过去了。中文不是花里胡哨说几句有违直观的漂亮话,就“高级”得起来的。
                干脆把话说得刻薄点,基本上自觉木心好的、了不起的、不许别人说其不好的、开口闭口艺术生活的、一副木心语气的、喜欢给人说短句下断语,这类年轻人,都是没什么见识、更别提懂文学的自以为是之辈,这贴吧大多都是。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03-17 15:29
                收起回复
                  你懂了就懂了,说出来好没意思。我被迷惑自有我的迷惑,干卿何事!各有各的弗洛伦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17 22:04
                  回复
                    做点总结:
                    这篇帖子写出来我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我意识到我错了,而是我发现我讨论的根本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可能你们说得对,陈丹青很吊,只是我没看出来,可能我说得对,陈丹青偷梁换柱,司马昭之心,都是一个无法证实的观点,所以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以下对各位的回帖统一做一个回复:
                    @冬雨如昔丶 合适的取舍并不是诋毁,但问题是这个取舍是否合适,我们所见的是否是木心先生的本身,这个取舍到底是择其主次还是移花接木断章取义。这点同样是一个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命题,所以就不做回复了哈。
                    @辽阔的俄罗斯 我确实是个学生。
                    @彧兮1118 叛逆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叛逆得对,那就是好的,叛逆得不对,那就是坏的。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不分好坏,或者说现在是看不出来好坏的,所以没意义。此外,文学是什么不是什么,它是生活本身还是美化了生活,它要讨论人性还是讨论物性,这个与文学无关,文学从来都只是文学。
                    @ufoqwert 我的话让你想笑,还是我瞎扯阴谋论,这个就不讨论了哈。我抠一点字眼吧,首先我没听说过什么叫“艺术感”,但是我听说过什么叫艺术感受力。姑且就认为你所谓的艺术感就是我所谓的艺术感受力了哈。“陈丹青的艺术感要比很多名家强”,而且是“很多倍”,我不知道艺术感或者所谓艺术感受力你是如何量化的,用了什么模型,用了什么数学公式,用了什么描述语言,麻烦指教一下。此外,陈丹青比很多名家强,这里你没点名,我也不好说什么,不知道你指的所谓“名家”究竟是哪一拨人,所以这话我没法接。至于梵高对于艺术的感受力是不是比我强,这点我认怂,梵高确实是个大天才,这毋庸置疑,但是你又不是梵高,梵高比我强又能怎么样?你不一样还是不如我?至于知识到底能弥补什么,不能弥补什么,这是哲学问题哈,人类从古至今吵吵了几千年都没弄明白,所以我也不下断言。但是至少我见过的天才,他们都会在各自领域经受过相当的训练和钻研,兰波修过修辞学,梵高也学过画,尼采也系统修过哲学,就连木心也是读过上海美专再加上个书香门第,陈丹青自己也读过大学,留洋深造过,如果谁能一下生就能画出旷世佳作,能写出千古名篇,麻烦您告诉我一声,我还真没听说过这种人。最后那句话呢,想必您自己消受多时之后才方便拿来送人吧,嗯,您还是自己留着吧。
                    木心的讹误,我手头没书,就简单说一点吧,希腊神话篇,木心就经常吧希腊神祗名与罗马的搞混,多了就不解释了哈,劳烦您自己翻书。
                    @重头再来2015 首先谢谢您的肯定和忠告,我也意识到这帖子我好像发错地方了。关于木心的文学呢,我的看法是,陈丹青说木心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我认为这话言过其实,实际上木心是与中国主流文学整个儿脱节的,他没经历那十年之后数载的中国文学之变迁,很多东西他也没参与其中,所以呢,他的书算是中国文学大河之外的一股小溪吧,嗯。木心的小说和散文其实都是一个东西,都是散文,老先生应该很青睐散文这种表达方式,写着写着就不自主地写成了散文。至于诗歌呢,这方面上他跟中国主流诗歌就脱节得明显了,现代的主流诗歌在外延语言的可能性,要用语言表达出语言之外的部分,而木心的诗歌呢,虽然表面上是分行分节的,但是它骨子里还是写的中国古人的那一套东西,这也因为他没参与到 从朦胧诗运动到莽汉注意,再到他们主义、非非主义、下半身写作等等等等中国诗歌运动当中,他在海外算是两眼一抹黑,还是跟叶芝啊、博尔赫斯啊这一代诗人一起周旋,所以读木心读的是趣味。中国文学圈呢,也肯定不会对木心接受太多,因为研究木心的意义不大,我在知网搜索了一下,关于木心的论文呢,只有一篇是写散文的,对于他的诗歌没怎么提,可见一斑。所以我庆幸在读木心之前我还读过帕斯、读过多多、读过洛夫、读过蓉子等等诗人,没有被木心带跑偏了——因为木心自己的文学就是跑偏的。
                    至于木心的画呢,也是跑偏的,他的山水画是形在宋元,意在西方,根本没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所以一些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的人呢,可能对木心的画同样接受不能——正如他的诗歌。但是不是说这样就不好,当然也不能把这种对木心的不接受比喻成的当年对梵高的不接受,两者不是一个意思。
                    不知道你玩不玩古玩之类的小物件,木心就属于这类的,如果拿来消遣是很浪漫很雅致的事情,但是拿来学就不对了哈,就算想探讨木心之路的可行性,还是要在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之后,这是我一贯的观点。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谈儒呢?这话您看在理不。
                    @鹡鸰情 贴吧本来就是个发言的地方,你可以质疑我说的内容,但你不能质疑我说话的权力,要不,你来打我一顿试试?


                    16楼2017-03-19 23:20
                    收起回复
                      木心是很值得读的,我曾于此站立,当时看的是《同情中断录》。《文学回忆录》的出版也很好啊,整个读,把提及的书都读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和月亮终究是投影,木心相关的作品加起来是个活生生的人了,是个完整的人了吧?是好友了,二三子,同归大荒。至于陈丹青,先生也说他就像弹钢琴弹错键,但总比弹在钢琴板上好些吧,,再说《诗经演》都读不过来,先放放。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3-20 06:49
                      收起回复
                        没有文学回忆录,能有几个人知道木心,爱上木心?说木心遇人不淑,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陈丹青或许的确有自己的私心,但没有陈丹青的鼓吹,木心会更加寂寥。阁下看来有比陈丹青更好的人选,不妨说来听听。


                        IP属地:江苏18楼2017-03-20 08:41
                        收起回复
                          还是感谢楼主的理性分析 一个艺术家是必须要经历批判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3-20 18:31
                          回复
                            感觉陈在有意无意地让木心被“消费”。到底几分有意几分无意,就不好揣测了。乌镇更明显。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3-20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