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23贴子:411,734

浅谈薛林两家的教育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IP属地:江苏1楼2017-03-28 12:10回复
    贾母那个楼因怪鸭对贾母有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所以留给他分析了,望谅
    因多次在各吧看到关于薛林两家地位家教问题的争论,所以想把书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理一下,分析一下两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异同,有兴趣的可以一起讨论。


    IP属地:江苏2楼2017-03-28 12:12
    回复
      按章回摘录,再分析,这样便于查找。
      林家: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甲戌眉批:可笑近时小说中,无故极力称扬浪子淫女,临收结时,还必致感动朝廷,使君父同入其情欲之界,明遂其意,何无人心之至!不知彼作者有何好处,有何谢!报到朝廷高庙之上,直将半生淫朽秽资睿德,又苦拉君父作一干证护身符,强媒硬保,得遂其淫欲哉!]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甲戌侧批:要紧二字,盖钟鼎亦必有书香方至美。]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甲戌侧批:总为黛玉极力一写。]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甲戌侧批:带写贤妻。]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甲戌侧批:看他写黛玉,只用此四字。可笑近来小说中,满纸“天下无二”“古今无双”等字。]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甲戌眉批:如此叙法,方是至情至理之妙文。最可笑者,近小说中满纸班昭蔡琰、文君道韫。]
      析:林家之所以给黛玉延请家教,是因为没有儿子(儿子已死),将黛玉当成儿子来养。注意书中所写:识得几个字,假充养子,聊解荒凉。由此可以看出,林家的教育其实跟贾家李纨家并无不同,对女孩子读书的要求仅止于:识得几个字而已。而黛玉因无姐妹兄弟,家族中人丁稀少,所以师傅才成了她个人的家教,设如她有几个姐妹,那么想必她也是跟贾府的三春一样,请一个师傅过来教几个姐妹一起读书。
      而这一段明摆着说明林如海夫妇也并没有让黛玉认真读书,习学经典以成大事之念,他们只是活在幻想中,把黛玉当成儿子,看着她读书就象看着儿子在读书,进行自我安慰,目的是因膝下荒凉。至于黛玉读成什么样,读什么书,显然林氏夫妇并无要求。
      我理解的是这样的:就是孩子小,一般男女在小时候不太有性别方面的很深的定位教育,故而小黛玉如果穿着宜男宜女的装束在书房中读书,林氏夫妇看了,就象有个儿子在房中读书一样,心里会觉得比较安慰,而不是一味想着无子之悲之叹。这其实想想也有点凄凉,夫妻这么久了,只有这一个女儿,连兄弟姐妹都没有,在喜欢人丁兴旺为乐事的中国大家族的传统观念中的确是件悲伤的事,故而林氏夫妻的想法也可以理解。
      结局:林家并非有意识的系统培养黛玉读书,他们让女儿识字的目的仅止是为了自己心理上的安慰,故而对黛玉读书并没什么要求,老师教什么林氏夫妻不会做过多干涉,甚至内容也未必会过问。因此可以引出下面贾雨村就馆后所教的内容,应该是雨村将自己的想法带入了教学之中,故而影响到了黛玉的幼年思想。


      IP属地:江苏3楼2017-03-28 12:30
      收起回复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甲戌侧批:写雨村自得意后之交识也。又为冷子兴作引。]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析:贾雨村正值被摘了帽子,在全国游历,病在途中,花完了钱,所以到林家就馆。这时应该正途贾村的低潮期,官被罢,人又生病,钱又没了,故而充当西席,赚点钱维持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有一种愤懑不甘之意,同时又有虎落平阳之叹,做为曾经的官场中人,且为官之心不死的人(毕竟有才干),他将应试前所学的四书五经拿来教黛玉,一是旧文章熟门熟路,二是在这上面他取得过功名,不免有得意炫耀之感,故而他未必会因材施教,而是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教书(其个人意志也是比较强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三观灌输给黛玉是极有可能之事,不然后面黛玉也不会说刚学了四书,因为当时的社会普遍情况是女孩子应该学贞烈传之类的女孩子读的书,而四书是用于考学求取功名的。贾雨村正因为林氏夫妇的放手,故而在教学中并没有按当时的对女孩子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编写,而是因个人意愿自由发挥。这就不可避免的会让自己的思想进入细年黛玉的想法中,影响到黛玉的言行品性德操。
        书中提到省力,我理解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少,且经常生病,故而教学轻松,二是林氏夫妇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没有什么要求,故而贾雨村无须顾忌太多,想教什么教什么,教到哪里算哪里。这跟教男孩子读书,有举业升学有压及,及有家长不时查课的心理和课业负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教书者更有发挥自己教学方式方法内容的余地,也可以更自由地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教学之中不受干扰。
        结论:贾雨村对黛玉的幼教影响了黛玉日后的言行思想——幼教的影响我就不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IP属地:江苏4楼2017-03-28 12:56
        收起回复
          这是书中提到的黛玉的唯一的正式师父——贾雨村,而到贾府后,没有看到她跟从三春一起读书的内容,宝玉去读书时,她还说了一句蟾宫折桂的话,也没有提到她有读书的迹象。可能是因为她身体比较弱,经常生病,贾母又对她倍加关心照顾,故而没有再让她去读书。但三春的学业可能是持续的,显然,贾家不会因来了几个外戚,就不让自己家的女孩子去读书的道理,也不会因此就改变家庭的既有的习惯做法。而书中看来,黛玉和宝钗应该是都没有随同三春读书。


          IP属地:江苏5楼2017-03-28 13:02
          回复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学生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甲戌侧批:又一染。]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甲戌眉批:上半回已终,写“仙逝”正为黛玉也。故一句带过,恐闲文有妨正笔。]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析:这是指黛玉的读书时间,一年左右,中间去除生病的时间,过节的休假时间,家中临时来了什么应酬休学的时间(如三春,黛玉来了,贾母就说不必去上学了),所以黛玉的读书并不系统正规,而是比较散漫自由。但林家给贾雨村的教学费应该不少,因为贾雨村有辞馆别图之意,说明应该是度过了捉襟见肘的难关。
            就算是黛玉读书读了大半年吧,在这个大半年过程中,贾雨村就将四书教完了,进度应该是比较快的,可能因为黛玉比较聪明,接受能力强,也可能是因贾雨村不求质量,只求兴趣,即我说我的,你理解多少没关系,但能教完四书,说明在讲学中,贾雨村是将自己理解 的四书思想教给了黛玉。黛玉能理解 多少,是另一个问题。
            这里提到黛玉本自怯弱多病,所以黛粉们不要再为她辩解没什么大病了,书中写明了这人自小身体不好,常生病。上学过程中常生病,母亲去世后,又触犯旧症生了病,老病新病轮着来,就是黛玉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说生病不花什么钱的请去医院体会一下。请医服药派人照顾都是花钱的事好不好?


            IP属地:江苏6楼2017-03-28 13:13
            回复
              下面来看看黛玉母亲对她的教育:
              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
              析:言语举止,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这里应该看成是两方面都有影响。说这话前雨村提到过甄府的几个女孩子,说的是: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而黛玉则是“不与近日女子相同”,说甄家女孩子是“少有”,说黛玉是“不同”,还是有点差距的,但无疑,这些女孩子与平时街头巷尾所见的女孩子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这大概就是钟鼎之家与普通人家的区别。而黛玉进贾府的表现又证明了衰落或说小贵族与鼎盛或说中等贵族之间的区别。
              提醒注意的是:这时的林家所往来的家族与贾家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不然贾雨村和林黛玉不会同时都有与平时所处的人不同的感叹,如果林家依然勋盛,那么往来酬酢的人员自然是同样的勋盛,贾雨村和林黛玉都不会有心理落差,而应该认为这才是正常的。之所以认为“不同”,就是因为周围人“相同”才有的比较。因此,就不论林家以前如何,单就黛玉出生以后的情形来看,林家与贾家的差距已然到了明眼人可见的程度。
              而林家的寥落借贾雨村之口也可以看出来,他就馆一年了,都不知道黛玉母亲的出身,都没有借到林如海的光用来光复前程。如果林家往来车水马龙,仆如虎奴如云,那么不用别人说,雨村也能看出林家的权势,生起起复想要其帮衬的念头。而不必等到冷子兴这个好友提起贾家与林家的关系,他才说:噢,原来有这个缘故在里面这样的想法。


              IP属地:江苏7楼2017-03-28 13:41
              回复
                惭愧我不过说说29回而已


                IP属地:山东8楼2017-03-28 13:56
                收起回复
                  林母的教育:
                  这林黛玉常听得[甲戌侧批:三字细。]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甲戌侧批:写黛玉自幼之心机。[黛玉自忖之语。]]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析:两个不同,道出了黛玉日常所见跟京城贾府所见的差距。一是林府与贾府的差距,二是黛玉所在之地(苏扬)与京城的差距。因此黛粉们的自我陶醉之说完全不成立,什么苏州贵族与金陵贵族没排在一起所以不能相比的话,三线四线的有钱人与贵族与一线二线城市的贵族有钱人当然不一样,当然有差距。这种差距里除了金钱权势以外,还有见识眼光思维上的差距。黛玉的进京进贾府所表现出来的小心翼翼,唯恐为人耻笑的言行就表明了这种差距,且差距很大,不然完全可以忽略。大地方到小地方,通常人会表现得比较嚣张肆意,而小地方到大地方,则相反。同理也适用于高低级别的差异往来。我虽然并不赞同这种差距,但这是一种自然的近乎本能的表现,除是非有定力见识的人,否则普通人是不可避免自然而然产生的,即优势感与劣势感的体现。
                  黛玉在平时生活中,大概经常听母亲提起外祖贾家,并被不时灌输:贾家与你平时见的这些官宦人家不同的观念,因此在心理中已经形成了贾家与众不同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在贾家三等仆妇身上有了具体的体现,故而才产生了要加倍小心在意的想法。
                  结论:林家平时往来的人家与贾家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人,林母贾敏不时回忆过去在贾府的时光,并向黛玉做描述,使黛玉对贾家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印象应该包括:贾家门第高于林家,贾家人口众多(人多口杂),贾家规矩礼仪多于林家,贾家财富权势高于林家。这一切印象的合成,都使得初进京城,初进贾府的黛玉对京城对贾府产生了仰视的想法,并在言行上体现。


                  IP属地:江苏9楼2017-03-28 14:00
                  收起回复
                    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装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
                    析:这是第三次写不同,这一层不是写教育,我专拎出来是为了再次给黛粉们证明,林贾两家的差别。黛玉显然平时相处的官宦有钱人就是“别家”这样的人家,而贾府是与“别家不同”的人家。再次点出林贾的差距。如果硬要说贾家三等仆妇的不同是所谓仆人多少的不同外(外仆——外在),这里近身侍候的丫环的不同明摆着说明门第富贵的差距(内仆——内在),这种差距有打扮衣服首饰上的外在的不同外,也有家规约束的内在的气质的不同,这个”果“字再次印证黛玉前面对三等仆妇的印象不仅仅只是表象,而是本质。内外两层合成了黛玉对贾府完整的印象,这种印象中就有这种与自己日常所见所闻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对黛玉造成的心理影响成为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一直伴随着黛玉在贾府居住的日子,形成了她的另类风格。
                    写到这里,考虑要不要另开贴写黛玉的自卑,因为在贾府内有自卑感的应该不止黛玉一个人,无论主仆,很多人都有因贾府的各种内外压力形成的自卑感,进而在这种自卑感的促使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性格为人,最后导致不同的个人命运结局,这种结局又在既定的”天定“结局下形成了最终的所有人的悲剧。这应该又是一个比较多的话题(因为还会涉及受教育程度,受宠爱程度,个人的外貌等等)。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3-28 14:26
                    收起回复
                      林母的教育: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甲戌侧批:与甄家子恰对。]极恶读书,[甲戌侧批:是极恶每日“诗云”“子曰”的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甲戌侧批:这是一段反衬笔法。黛玉心用“猜度蠢物”等句对着去,方不失作者本旨。]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甲戌侧批:以黛玉道宝玉名,方不失正文。]虽[甲戌侧批:“虽”字是有情字,宿根而发,勿得泛泛看过。]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甲戌侧批:又登开一笔,妙妙!]岂得去沾惹之理?”
                      析:妯娌姑嫂,有了老公孩子后常会互相聊到家庭及成员状况,林母贾敏概莫能外。显然,她跟幼年的黛玉提到过贾宝玉这个人。且可能印象不佳,所谓“顽劣”“极恶读书””厮混“”极溺爱“无人敢管”都非褒义。之所充说“极恶读书”非褒义,是针对书中评价其父贾政而来,书中明写“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写宝玉“极恶读书”,即是说“子不肖父”,这是古人对儿子很差的评价,所谓的“不肖子弟”是也。
                      这几句话中,前面是批评宝玉本性不好,后面是批评贾母偏心溺爱,即慈母多败儿,导致贾雨村在前面提到过的“每因孙辱师责子”(贾雨村因此辞馆)
                      黛玉后面的话,就是试探了,她其实已自母亲口中知道这个表兄是在内帏厮混的,后面却说兄弟别院另室,不会沾惹,显然是想通过这一细节了解一下其母所说是真是假。
                      果然,后面王夫人承认宝玉是跟姐妹们在一起跟贾母居住的,黛玉便认为母亲说的一点不错,故而生出“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甲戌侧批: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似此应从《国策》得来。]倒不见那蠢物[甲戌侧批: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妙极!]也罢了”的想法。
                      结论:林母贾敏对宝玉的评价是负面的,甚至对自己的生母贾母的看法也带有负面性,故而影响到了黛玉对宝玉的看法。


                      IP属地:江苏11楼2017-03-28 15:10
                      收起回复
                        与中国传统观念的父母对孩子问题的表现不同,林氏夫妇,至少是林夫人贾敏对他人家的孩子是贬低的,一般家里父母会说:你看XX孩子多好,XX 拿了什么奖,多优秀,你要向他们学习,而林夫人则是:XX孩子不好。通常这么说会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提醒自己的孩子引以为鉴,不要学这样的孩子,另一种是:幸灾乐祸,酸葡萄心理。林夫人是哪一种,我不得而知。但宝玉给林夫人的印象不好,也是书中写明。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林氏夫妇对自己孩子的看法,书中也是明写的: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甲戌侧批:看他写黛玉,只用此四字。可笑近来小说中,满纸“天下无二”“古今无双”等字。]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
                        对自己的孩子:“爱如珍宝”,认为他“聪明清秀”(记住书中写黛玉仅只清秀噢,离倾国倾城还差着不少的距离呢),故将她当成儿子看待(可能黛玉幼时长得也比较偏中性些,否则如女性特质明显,看成儿子也就勉强,且清秀一词本就中性,男女皆可用)。
                        对别人的孩子:“顽劣”“极恶读书””厮混“”极溺爱“无人敢管”
                        看法明显到不用旁人多说,仅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直观而出。即使如此,林家仍然将黛玉送到贾家与有“在内帏厮混”之名的“顽劣”宝玉在一起。要说攀附,要说赖在贾家,要说从贾家捞好处,我觉得这里更容易看明白到底是在说谁。
                        当然,我不认为作者说的是这种意思,作者不过是想让十二钗相聚为各自找的理由。但若想诡辩,这里书中作者明写的东西拿来当证据更有说服力,不是吗?
                        非不能为耳,乃不屑为之——钗探在元妃省亲命作诗时的心态足可说明一切。


                        IP属地:江苏12楼2017-03-28 15:28
                        收起回复
                          楼主的文分析细腻,真是宝钗把栋梁之才。抱歉的是我的文章有头无尾很多。写袁崇焕是我的一个愚蠢决定,唉悔之晚矣。不过对于贾母我是想写的,但是我现在很忙,按摩治疗牵扯我很多精力,实在是不好意思  


                          IP属地:山东13楼2017-03-28 19:27
                          收起回复
                            怒顶


                            IP属地:北京14楼2017-03-29 10:12
                            回复
                              昨天写的贴一直在审核,发不上来,那我分段发了试试看吧


                              IP属地:江苏15楼2017-03-30 1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