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23贴子:411,734

大观群钗自卑众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占个楼,有空时慢慢更


IP属地:江苏1楼2017-04-19 12:58回复
    !……楼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26 00:04
    回复
      嘿呀,等更。。◕‿◕。


      3楼2017-08-26 18:19
      回复
        最近有点忙,所以一直没怎么来,不过有时间还是过来看一眼的,这个贴子挂了那么久,本已遗忘,幸亏夙影&碧玉翻了出来,那还是写点什么的,并在此谢谢二位的抬爱
        这个贴子的初衷是通过分析大观园中众姐妹及主子丫头们的境况的部分现象,来说明相似的身世遭遇并不能成为某些不良习惯及做法的理由,更不应该以所谓身世遭遇来为某些不当之行做诡辩。
        闲话少说,这就开更了。


        IP属地:江苏4楼2017-08-28 11:16
        回复
          还是按回目来,先出者先写,以免遗漏。
          第一个出场的自然是黛玉
          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原文: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甲戌侧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甲戌侧批:三字细。】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甲戌侧批:写黛玉自幼之心机。[黛玉自忖之语。]】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甲戌侧批:先从街市写来。】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甲戌侧批:先写宁府,这是由东向西而来。】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析:黛玉自小自母亲口中听说了贾家之盛,现又亲见贾府三等仆妇的言行,故而暗生自卑之感,落实在自己的言行上就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怕人笑话,所以言行谨慎,说明这个人极爱面子,自信心不足(跟后面大笑大闹的史湘云对比鲜明),同时也与生来就藏拙守愚稳重大方的宝钗对比鲜明,宝钗的谨慎,是因其本性及修养如此。而黛玉,是怕人耻笑。从后面她的一些言行来看,她的本性并非是稳重谨慎之人,所以初入府的谨慎,是因不了解而产生。而这种不了解的谨慎,又是从接自己来京的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的“不凡”上揣测而来,这种揣测的想法,脂砚认为是自幼之心机,书中明写是:多心之故。而这种多心,心机的产生,其原因之一就是自卑。因为自己家不如外祖家,所以害怕丢人,所以才谨慎。
          可以理解其言行,不过私以为:与其修外,不如修内。加强自身的修养内涵知识眼界等的积累,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胸有成竹,才不会有这种自卑之念,也就不会为了旁人的耻笑而做强制约束心性,从而导致积怨,影响生活。随性自在,练达人生,才是真正的洒脱。
          黛玉毕竟还小,又是第一次离亲别乡,无论这种谨慎出于何种原因,有比没有好。


          IP属地:江苏5楼2017-08-28 11:41
          回复
            同此回:
            原文: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甲戌侧批:好极!稗官专用“腹隐五车书”者来看。】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甲戌侧批:与黛玉两次打谅一对。】因问:“妹妹可曾读书?”【甲戌侧批:自己不读书,却问到人,妙!】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析:贾母和宝玉前后两次分别问黛玉的读书情况,黛玉先实说:只刚念了四书,后又改口,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此须认得几个字
            之所以有这种改口的情况,是因贾母在说自己在三个孙女时,说的便是: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这里反证上面黛玉的自我警戒之言,要小心谨慎,入乡随俗。只是这种藏拙,是外力导致,与宝钗的主动的自我约束的藏拙,起因动力不一样,所以结果当然就不一样,宝钗可以贯彻始终,而黛玉在熟悉贾府后,就不再有藏拙的表现,反而处处显露锋芒。
            我以为这里同样隐现黛玉的自卑,当环境变化,人物变化后,黛玉发现别人家不以博览群书为界定优秀女子的标准后,立即便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进行了自我修正。而这种修正是建立在:别人比我强的基础上的。因为别人比我强,所以标准比我高,所以我需要修正自己原先的标准跟从他们的标准,所以我的言行要向对方靠拢。这种递进的关系,既显示了黛玉对贾府的仰慕,也表现出黛玉此时还心性未定,所以有一种(贾府)粉丝的从偶像心理,且——在长辈面前,她表现出的顺从讨好之意。
            当然我不认为这种讨好有什么不对。就象我同样认为,宝钗过生日,贾母为她做寿,她顺从贾母的喜好点戏点吃食一样。钗黛在这里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即表现出尊重长辈的言行。
            非原则问题了,我不认为一定要坚持所谓个性,通过违拗长辈的言行来体现。
            这种言行,是否是有机心的表示,那就见仁见智了。至少我没有这么想。


            IP属地:江苏6楼2017-08-28 12:03
            回复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原文: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甲戌侧批:总是奇峻之笔,写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甲戌眉批:此处如此写宝钗,前回中略不一写,可知前回迥非十二钗之正文也。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写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一变体。】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甲戌侧批: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甲戌侧批:将两个行止摄总一写,实是难写,亦实系千部小说中未敢说写者。】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甲戌侧批:此一句是今古才人通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宝钗却浑然不觉。【甲戌侧批:这还是天性,后文中则是又加学力了。】
              析:这是宝钗进贾府后的一段描写。
              如果说黛玉初进贾府时产生的自卑是家族门弟差异之间产生的自卑的话,这里的自卑,则主要来源于人与人各方面素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所产生的自卑,这种差异有以下几点:
              1.身份背景。薛家同为四大家族之一,与贾府并列,黛玉既然对贾府有仰视之意,自然做为同等级的薛家,她也会产生同样心理。这一点不管黛粉们是否承认,至少书中在后面黛玉是有自我交待自我认知的。
              2.容貌气质。书中明写,在品格端方后就是容貌丰美,这两者是黛玉所不及。黛粉们总是以后面具稀世之俊美来认证黛玉的容貌过于宝钗,这点显然是不对的。书中写黛玉具稀世之俊美 是不错,但并没有同时否认宝钗不具有稀世之俊美,同样,书中也并无一处说,宝钗容貌之美不如黛玉。倒是在第五回时,明写宝钗的容貌比黛玉要美。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一个人外貌之美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在。不过,显然,作者在描写黛玉是个多心的人时,这一点也是在其描写的人物黛玉心中很在意的一部分。
              3.性格修养。书中写宝钗是: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结果是: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从而引发了黛玉对宝钗的单向嫉妒之心。也即是黛玉后来说的:我从前错看了你,只当你藏奸。事实证明,藏奸的恰恰是黛玉自己。
              4.博学历世。这一点没有明写,是在后面体现出来的,史湘云,宝玉,黛玉都亲证宝钗的博学多知,而她在与人交往中的老练沉稳也充分说明她对世事的洞明练达。
              原本在贾家后院孙女儿辈排名第一的黛玉发现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各方面都优于他的宝钗。她的嫉妒就产生了,而这种嫉妒来源于各方面对比的不足。黛玉后来的话也说明她对宝钗是有自卑感的


              IP属地:江苏7楼2017-08-28 13:01
              回复
                贾家四春,琴棋书画,各有专长,书中描写黛玉时未见此四项有所专长,而作者给她配的专长是:诗。大概众姐妹中她的诗要算是写的最多的了。虽然诗才上前的宝钗,中有湘云,后有宝琴,都不在其之下,不过,她的诗别致妩媚新巧之长却是公认的。宝钗的雄浑大气,湘云的洒脱超逸,与黛玉的婉约忧伤交相辉映,作者也是煞费苦心。
                正因周围人各有所长,人品优秀,所以黛玉为了突出自己,只能另辟蹊径。比如在元春省亲时的想大展其才,比如在园中题额时的尽心竭力,比如在贾母面前的口舌伶俐,都是希望自己能被人看见,被人肯定。在家世,财势都无法与周围同龄人相比的情况下,唯有才之一道才可令自己展露头角。这种因自卑而产生的自傲自强在后面其他人身上我会同样提到。


                IP属地:江苏8楼2017-08-29 11:51
                回复
                  用心无可厚非,做法值得商榷。其实如果黛玉正常表现自己的才能巧思,同样会赢得周围人的称赞肯定,而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打击他人污蔑他人来实现。黛玉的自误,在于走入了一个自我营造的封闭空间里,在贾雨村那种恃才傲物,私德有亏,自私暗魅,野心勃勃的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之下,黛玉也沾染了贾雨村的一些不良习性,成了宝钗后来劝说中的人书两误的人,幸而及时被提醒纠正,才没有最后走向深渊。
                  黛玉的自卑是导致她一系列的错误言行的原因之一。但这个不能成为她有错的借口。因为众钗中不管主子还是奴才,都有因环境身世等原因造成的自卑,可是她们选择的是另一条路。
                  下面来看下主子中的探春


                  IP属地:江苏9楼2017-08-29 11:52
                  回复
                    探春的出现其实比黛玉要早,在冷子兴演说贾府时,就提到过她,不过因为一笔带过,所以不能算正式的开场。她的正式出现是在黛玉进贾府时,跟迎惜二春一起出迎黛玉。
                    第三回: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甲戌侧批:声势如现纸上。甲戌眉批:从黛玉眼中写三人。】第一个肌肤微丰,【甲戌侧批:不犯宝钗。】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甲戌侧批:为迎春写照。】第二个削肩细腰,【甲戌侧批:《洛神赋》中云“肩若削成”是也。】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甲戌侧批:为探春写照。】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甲戌眉批:浑写一笔更妙!必个个写去则板矣。可笑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似玉一副脸面。】其钗环裙袄,【甲戌侧批:是极。】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甲戌侧批:毕肖。】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甲戌侧批:此笔亦不可少。】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甲戌侧批:妙!】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甲戌侧批:总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
                    析:作者给探春的评价是: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可见探春是有一种超脱的气质的。及至后来写探春结社,宝玉说她高雅;理家,众婆子私论她精细处不让凤姐,只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最平和恬淡);贾母带刘姥姥逛园子,作者白描写她素喜朗阔等等,便使得这一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在如此有个性的一个人物身上,作者安排她的身世却是:赵姨娘所生,而这个赵姨娘是上下皆不待见的一个小妾,做事冲动浮躁不说,还时不时存着个害人的坏心眼儿,可每次害人又总是被反噬,落得个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下场。探春的自卑,从凤姐处看是因其庶出的身世,从探春自己来看,是因其母弟的荒唐猥琐愚昧的言行,两者相加,不但没有压垮她,反而激起了她好强奋进之气,不但超过了其余贾氏姐妹,且比宝玉贾环这几个贾氏兄弟都 强得多。就连凤姐这个眼高心高之人都对她击赏不已。


                    IP属地:江苏10楼2017-08-29 12:18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北京11楼2017-08-29 12:48
                      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陕西12楼2017-08-29 18:24
                        回复
                          贾府不是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
                          贾母这个祖母或者说老祖宗,对家里的孩子,伶俐的就多宠些,比如黛玉宝玉两个,不伶俐的比如迎春贾兰两个就是基本不搭理。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挺不利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8-30 14: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