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吧 关注:709贴子:43,614
  • 2回复贴,共1

关于“一句话概括应成派中观”的邪知邪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杯子缘起性空,杯子的缘起性空是绝对不变的定律,所以杯子的缘起性空即是万法的根本、法界的实相,因此杯子的缘起性空可以出生杯子。这样妄想传承下来的中观,即称为应成派中观。
 点评:缘起性空,是大乘观修一切法门的基石。性空可以生出怀子,这种论调就是违背缘起道理的。《中观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不是空能生出杯子,那个还是自性生,不是因缘生。正由于一切法空,是无自性的,所以不碍一切法的各各安立,不碍一切法相上的差别,缘起的不同。所以作者的论调,背离了中观见,更谈不了深妙的应成派中观。
  原文:很多人受到应成派中观的荼毒,认为中观就是讲缘起性空的,经常可以见到类似于“缘起和性空是不二的”“因为缘起所以不落空,因为性空所以不落有”的调调。我听了这样的调调只是感觉解释的很勉强,很窒碍,但也说不出错在什么地方,直到我看了孙正德的老师中观金鉴才知道错在何处。
  点评:缘起的当下就是显现空性的道理,一切法都是有条件的缘生缘灭,没有不变性、恒常性、绝对性、主宰性,所以才称之为“无我性”,缘起是的有,是如幻有,是不真实的所以是空性的。比如:梦境有没有?有!真不真?不真!电视机中的人事物有没有?有!真不真?不真!如果电视机中上演的一切都是真的,你看战争片就是带上防弹背心是不?所以缘起不落于空,那个空是指断灭的空,而不是指一切法如的空。就一切法如的角度而言,本质是当体即空,而不是什么不落于空。所以学法不可以囫囵吞枣,要还是区别开来。而性空本常是不断不常的,不只是让我们离开有见,同样也离开断见。所以性空不落有。这句话有问题,而是不落有与无才对。作者看不出问题,本质是自已中观见不清楚。
 原文:以下摘录:
世俗法之缘起性空并不是胜义谛,缘起性空是依附于生灭无常的世俗法蕴处界而存在的,是随从之法而非是主,怎能将随从之法反过来成为所追随的蕴处界世俗法之主?而冠于世俗法之上?说是更胜妙的胜义谛?这类说法,从世间逻辑上就已经讲不通了,当然都与法界实相无关,当然不是胜义的第一义。
  点评:世俗法之缘起性空不是胜义谛。这一句就有问题。空性就是第一义谛。缘起性空,并不是所谓依附生灭无常的世俗法蕴处界而存在,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因为他揭示了一切法的寂灭义,一切法本自不生的空性义,从生灭法中会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即大中观而言,生灭法当下就是不生不灭法,不是从生灭法之外另找一个所谓的不生不灭法。这个是站在智境的角度说的大中观。故能说:“丈六金身即法身”“大地及山河,全露法王身”。
  谈底一点呢?生灭法不等于不生不灭的法性,但不离于法性。识非智,但不离于智,所以要转识成智。烦恼不是菩提,但转过来就是菩提,这是从可修性、劝修的角度去谈。所以才有“当场”与“现场”之别,有当来能证,与当下能证之分。这是站在识境的角度而说的。所以才有宗门与教下之别,宗门是向上一着。所以安立什么第八识、第七识、乃至无量识全都是多余的,因为站在智境的角度,都是头上安头,骑牛觅牛。统统都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全妄即真!妄无自性故!
  中观与大中观有一点是相通的,不可以离开世俗谛谈第一义谛。由于角度不同,站在证圣的角度而言没有次第,前念为凡,后念即圣。所以才说“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从修行的角度,是次第道次第修,理当顿悟,事当渐修,一失次第,即成魔业。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懂,因为根机问题,不是法有问题。胜义谛就是入诸法实相,依世间的逻辑你只能在世间法中打转!就应成中观而言,缘起义即是空性义,不隔一条线。
  引原文:宗喀巴又说:“谛实空性亦即于世俗事上而安立故。”
  点评:这个上面我已说过。出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顶礼宗喀巴大师!
  引原文:宗喀巴此处所说谛实空性其实是将蕴处界空误会为胜义谛中的谛实空性。世俗事之蕴处界法是诸缘积聚合集而有,蕴处界之眼耳鼻舌身等乃依其功能差别假名安立,然而蕴处界法无常、不坚牢、是苦、无我,世俗事本质上不属于真实常住不坏之法,故说蕴处界空;此空是依蕴处界的无常而假名安立,附属于蕴处界,只是无常空,并非谛实空。
  点评:这个就是作者的邪知邪见了!因为作者死执有一个什么常住不坏之法,那个就是你的外道见!虽然用的佛法的名言,事实上只是披上佛法外衣的外道见而已。本质还是一种常见,只是上帝、真我、神我、大我、梵我的代名词而已。就圆教而言:虽有常、乐、我、净之说。但那个是离染的,亦是假名安立的。对于执于无常、无我、涅盘的人而言为说的。就如同《法华经》中那个新医与旧医的比喻。因为无常法的安立,是为了破众生的常见(萨迦耶见、我见),即然常法不可得,那么无常法亦不可得。所以那个“常”是指离常与无常二边的实相义,而名假安立。不同于凡夫身心世界的“常、乐、我、净”,所以法华会上有五千比丘退席了,对实相义起怖畏。
  从大中观来看:蕴处界(代表一切法)当下就是显现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而不是作者所说有一种附属的关系,能附与所附本质就是一种颠倒。所以根机不对,你也只能看到无常空,而不是会归于一真法界,即诸法“如”的一面,归会于一乘的究竟道。
引原文:月称、宗喀巴、印顺所说于世俗事上另安立一“真实空法”,以此安立之空法来遮遣蕴处界非真实有而称为谛实空性,是妄想假立之空p62,本质是无常空而无空性能生万法之自性。
   点评:这个就是明摆作者在“栽赃”了!因为刚刚还引宗大师所说的“谛实空性亦即于世俗事上而安立故。”,哪来了一个另立?
   引原文:谛实空则是空性──无形无色非三界有而有能生万法之自性,故名空性,是万法本源。此空性,佛在阿含中说为诸法本母,无形无色而有能生万法、常住涅槃的自性,具足圆满一切世、出世间法,方可称为谛实空性;月称、宗喀巴、印顺所说的空性都是无常空,都是依蕴处界假名安立的无实空,非谛亦非实。
   点评:这个还是作者的自性见!空性说是一物即不中,是超寻思、离名言的法性。作者认为还有一个无形无色非三界有而有,能生万法的自性。这个观点本身就离开了中观的“无生义”,更不明白向上一着的大中观。只要还有分能生与所生,就不是第一义谛的道理。包括外道也会说“本自俱足”,但作者与外道一样,把这个本自俱足概念化,认为实在有一个法体名叫本自俱足。而佛法的本自俱足只是一种假名义,只是理体不是实体,因为他不是上帝!不是第一因!但作者说万法本源时,将之当成第一因了!
   引原文:另外,宗喀巴将世俗事之空,也就是蕴处界空,安立主张为谛实空性,即成为 龙树菩萨所破之“创造一个空法去遮遣使成为空”的外道,而非龙树所说本来即是真实存在的空性;除了应堕于自坏宗相之过失以外,宗喀巴欲将蕴处界空移花接木成为胜义谛之真实空性,说胜义谛之真实空性即是于世俗事上安立,使其胜义谛之空成为虚妄构想所成之戏论,亦堕于违背自宗过失中。
  点评:宗大师是大乘菩萨,善说一切摩诃衍。移花接木之说,是作者自已不了解,而不是法不究竟。上面已经点评过了。一切有为法当下即是无为法,当你入如来境,此娑婆世界当下就是释尊依正庄严的净土,所以不用另找一个外在的净土。十法界当下就是一真法界,蕴界处当下就是究竟实相。能在此娑婆世界修行的俱德金刚上师,大修行人,一日之所修,如西方世界一劫之所修,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篇文章无疑是谤密的萧平实居士及其弟子门的言说。而且最后把马脚露出来了,又搬出了如来藏,死执一个阿赖耶识,而不知只是佛菩萨的巧施设,为接引中下根众生说赖耶缘起,对畏无我句者,为梵我外道说如来藏缘起。因为就萧平实居士及弟子门,非得说阿赖耶的第八识,才是入空性,说什么藏密这些大德只谈六识,没有说第八识等等。
  就利根者而言,一切识都是所观境,只要通达无自性的道理,断能所之分别,证根本无分别智,入第一义谛。所以中观不谈八识,依八不中道,直趣圣果。
   


IP属地:福建1楼2017-04-21 16:45回复


    IP属地:广东2楼2017-04-21 17:49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29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