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教吧 关注:96贴子:2,748
  • 4回复贴,共1

这部高分国产片再次让我们震惊并警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 2017-05-13 有部电影 有部电影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们都上过幼儿园。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对于那段日子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镌刻在你记忆深处的情绪是什么?是无忧无虑还是沉重压抑?是快乐还是痛苦?是自由还是束缚?
当然,记不起来也没关系。
因为看过我今天推荐的这部国产纪录片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园》。

首先要说的是,作为一部纪录片而言,《幼儿园》很特别。
正片开始之前导演就先在荧幕上打出了一行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其背后蕴含的信息就是,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折射。

它是一种观点,而非事实。而这种观点或者说猜测先于客观纪录的呈现方式,在纪录片中并不常见。
因为它所传递出的预设与引导味道,某种程度上说是与纪录片的纪实美学原则相悖的。
除此之外,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慢镜头、无源配乐——给人的感觉也是失真不客观。

对此,导演解释说——纪录片不等同于纪实片,生活也不只是过程和线性的实录,除了故事、细节之外,还有思想、情绪这样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他要做的就是形而上的表达。
而一旦涉及到形而上的表达,则意味着影片的最终呈现势必要更大程度地受到创作者主观意识的影响。

《幼儿园》正是这样一部主观色彩浓厚的纪录片,或者说寓言式的纪录片。它试图透过表象触及到生活的内在纹理,而我更想和大家聊的其实也是幼儿园生活折射出的一些东西。

影片中没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大部分时间里,镜头下的孩子们除了上课吃饭,就是睡觉、打架,再不就是接受采访。
但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成年人完全不同,很多桥段也不乏趣味性。
比如有个小孩特别喜欢唱情歌,但或许是因为颜值原因很少有妹子搭理他;

比如两个小男孩逞强似的比赛互掐——嘴上说着不疼,身体却很诚实;

比如有个调皮孩子,喜欢在自己脸上贴东西耍酷,结果帅不过3秒,摘下来时疼得龇牙咧嘴;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7-05-16 00:45回复
    比如周末的时候一般都是家长来接孩子们回家,有一个男孩的父母每次都是最晚到,于是他总是一边羡慕地看着其他小伙伴被接走,一边等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因为幼儿园有前后两个门,所以他不得不瞻前顾后频繁转身来回张望。


    比如有个小朋友戏特别足,表情贼丰富。
    在面对自己嫌弃的人的时候,两眼瞪得溜圆,凶的不得了;

    但转过头来面对另一群人的时候,又马上露出微笑。
    变脸速度之快,绝对是“影帝”级的,你们感受一下——


    比如当某个小朋友在接受采访被问到“爱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他的微笑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甜而不腻”——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影片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细节串联起来的,而日常化的行为背后却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第一组镜头,展现的是全托小班入学第一天的场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哭着喊着找妈妈,或是苦苦地哀求老师让自己回家。

    而结果想必大家都能猜得到,这样的哭喊并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在家长的许可与社会普遍道德的支撑之下,很多孩子被生拉硬拽带进了幼儿园。并在随后马上开始接受强制化集体管理。

    而说到剥夺人身自由与强制化集体管理,或许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地方——监狱。
    法国五月风暴时,激愤的人们曾打出标语:咱们一起推倒幼儿园、大学和其它牢狱的大门吧!
    在讲述Pink Floyd人生经历的摇滚电影《迷墙》中,多次出现的学生也几乎与犯人无差。

    这些表达虽然听起来激进,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7-05-16 00:46
    回复
      就拿幼儿园来说,本质上它其实是一种训诫机构,维系其运转的是无处不在的监视、是填充式的理性灌输、甚至有时候还包括口头侮辱与暴力威胁。正如纪录片《幼儿园》中所展示的,孩子们从入学开始就被要求听话、与其他人保持步调一致。

      老师说“请你们像我这样做”,孩子们必须齐声回答“我就像你这样做”。
      即使不愿意,也要接受强制理发;

      强制洗澡;

      甚至在孩子已经睡熟了的情况下,也必须遵循“时间规定”,强制性帮助他们解决生理问题;

      “放风时间”不是天天有的;

      食物有时是需要争抢的;

      很多孩子都掰着手指算日子,仿佛期盼“出狱”一般期待周末的到来;

      而调皮的孩子,也会像不安分的犯人一样得到更多的“照顾”;
      一次次的训斥仿佛一次次的审判,只不过这里的“被告”并没有申辩的权利与能力。

      这么说吧,在导演最终呈现的画面里,很多场景都与监狱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这里进行的大部分活动都与孩子本人的诉求无关,或者说孩子始终被认为“自己无法提出诉求”。正如“疯子”由“正常人”定义一样,儿童的“自由”似乎也总是被“成年人”定义并诠释。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7-05-16 00:47
      回复

        当然,某种程度上说“幼童”与“疯子”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就在于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非理性状态——缺少自控力与判断力。
        前者是因为记忆、认知、情绪语言能力发展并不成熟,而后者则通常伴随着各种心理功能的紊乱与失调。正因如此,二者受到的监管与惩罚通常更加苛责,而儿童受到的精神刺激也很可能随之倍增。

        片中老师也把孩子的非理性举动归结为“神经病”
        再往大了说,幼儿园中的规训机制是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的。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很多时候都在培养儿童对信号的条件反射——时间到了才可以吃饭,下课铃响了才可以放松;培养儿童对于违背规矩的自发性恐惧。

        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心甘情愿地接受枷锁,而肉体的枷锁又逐渐内化为精神的镣铐,于是在不断被记录、被评估、被监视中,福柯口中的“规训社会”到来了。其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便是,即便管理者已然不在身边,但你已经习惯了在其所设定的标准里做事说话——

        即便对一些事毫无概念,但你也心甘情愿地遵循或极力逼近规范的价值标准——说到这里,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曾经一度就是想当科学家的小伙伴请举起你们的双手。

        当然,关于学校中的规训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学、哲学问题。想做更深入了解的可以去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以及张元的剧情电影《看上去很美》。

        前者通过引用诸多史料佐证“规训时代”的到来是通过监狱、学校等机构实现的,而后者则通过幼儿园孩子们争抢小红花的故事对福柯的理论做出了更加现代直观的诠释。

        《看上去很美》剧照
        好了,我们继续说回《幼儿园》。
        作为一名成年人,看片时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童年经历如何塑造或者说影响了现在的我们。
        在前文中,我论述了规训与权力使人变“乖”以及规训童年与规训社会的联系。而接下来将为大家带来的是片中涉及到的其他几个方面,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成年之后你我的种种行为、思想,在幼儿园里就埋下了种子。
        比如看脸,长得是否好看一直是小朋友们选择玩伴的重要标准;

        比如羞于(耻于)表达爱意。
        都说中国人含蓄,但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最起码现在没有相关的遗传学证据。那么我们为什么含蓄?在我看来主要是是家庭因素与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7-05-16 00:49
        回复

          关注我的朋友里肯定也有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显然比我更有发言权。因而在这里我并不想给出一个结论或答案,只是想通过我对这部纪录片和幼儿园的观察与理解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毕竟教育是人类的大事,思考与关心永远必要,套用纪录片开头的那句话——或许是关心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7-05-16 0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