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风采吧 关注:6,128贴子:219,228
一、1927年8月,蒋介石兵败徐州,北洋军跟踪追击至江北;与此同时,武汉的唐生智、程潜等摩拳擦掌,亦准备东下进攻南京。
南京的军队有:
第一路军:何应钦;
第二路军:白崇禧;
第三路军:李宗仁。
8月12日,何、白、李一致要求蒋介石下野以换取宁汉团结;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下野。
我觉得桂系和何应钦没错,双方不存在谁对不起谁。


1楼2017-06-07 05:44回复
    二、1927年10月、11月,在汪精卫的主谋下,唐生智、张发奎先后在华中、华南发动武装叛乱。蒋介石为谋求东山再起,遂与汪精卫相勾结,给予叛军经济援助,令桂系主力陷于两湖、广东;蒋介石复出后,先令张发奎躲避于上海,被李济深发现后,又安排张发奎逃往日本。
    这一回合,是蒋介石对不起二李,更对不起中华民族。


    2楼2017-06-07 05:51
    回复
      三、1929年2月,胡宗铎擅自进攻长沙,将鲁涤平第二军缴械。酿成国民党的大内战。当然,桂系宣称是得到何键密报:蒋介石暗中向第二军输送军火。然而,至今的所有史料都证明,蒋介石并未向第二军暗中输送军火。
      显然,这一切都是蒋介石与何键联手使出的反间计。何键逼走了鲁涤平,宣布反对桂系,彻底断绝了桂系军队逃回广西的可能性。蒋介石委任他为湖南省主席,双方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是鲁涤平在睡梦中被人赶出了湖南。
      这一回合,在法理上,是新桂系对不起中央政府。也说明了桂系的愚蠢。白崇禧在天津只身南逃,第七军的两个半师在湖北宣布拥护蒋介石,陶钧倡议投降,陈铭枢、陈济棠在广东宣布拥护蒋介石,说明那时的桂系,表面团结,内中却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


      3楼2017-06-07 06:06
      回复
        四、1929年底,唐生智在河南宣布反蒋,张发奎亦联合桂系进攻广东;1930年,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宣布反蒋。
        这一回合,大家都是混战,都是争夺统治权,没有谁对不起谁。


        4楼2017-06-07 06:11
        回复
          五、1930年夏末,蒋介石在北方得到张学良的援助,在南方得到陈铭枢、陈济棠的援助,终于打败了党内所有反对他的势力;
          1931年2月底,蒋介石在南京羁押了胡汉民,在孙科的暗中联络下,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宣布反蒋,转而与桂系联手。
          与此同时,陈铭枢、陈诚、黄琪翔等亦与邓演达、蔡元培相联络,意图反蒋,推翻国民党统治。
          9月18日,日军攻陷沈阳。国民党的内战宣告结束。蒋介石必须为东三省的沦陷负责而再次下野。
          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孙科出任行政院长,但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都不支持新政府团结抗日,只为谋求个人利益。
          这一回合,桂系只是个配角。


          5楼2017-06-07 06:22
          回复
            六、1936年5月,胡汉民去世。此时,共产党已被驱逐至西北一隅。蒋介石准备以武力统一、和平统一两手准备彻底解决两广问题。6月6日,陈济棠、李宗仁宣布反蒋;不久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宣布拥护南京政府,陈济棠被迫出走。
            剩下的广西问题,在冯玉祥、程潜奔走调停下,双方达成和平,广西宣布在财政、军事等项服从中央政府,蒋介石则给予广西巨额经济援助。
            这一回合,蒋介石没什么对不起桂系的地方。为未来的长期抗日,打消各地军阀盘踞,势在必行。


            6楼2017-06-07 06:29
            回复
              八、抗战爆发,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任命白崇禧为副总参谋长、桂林行营主任;任命李济深为桂林行营主任;任命李品仙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
              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没什么对不起桂系的地方。但在桂南会战、桂柳会战中,桂系是否有保存实力,消极避战的行为,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桂系在抗战后期是有保存实力的现象的。


              8楼2017-06-07 06:35
              回复
                九、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北平行辕主任,白崇禧为国防部长。但似乎傅作义、孙连仲并非直接听命于北平行辕,白崇禧和参谋总长陈诚谁是最高军事长官,也很难说得清。


                9楼2017-06-07 06:38
                回复
                  十一、刘邓进军大别山后,蒋介石令白崇禧在九江成立指挥所,负责围剿刘邓。白崇禧则将指挥所设在汉口,直接将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架空,幸好程潜选择了息事宁人。
                  蒋介石对于白崇禧提出的调10个军至华中的要求,予以了充分满足。


                  11楼2017-06-07 06:48
                  回复
                    十三、1948年5月,蒋介石决定取消国防部汉口指挥所、陆军总部徐州指挥所,分别成立华中剿总、徐州剿总,以白崇禧、刘峙分别担任。桂系提出由白崇禧统一指挥,被蒋介石拒绝。
                    以后的事实证明,也许确实应由白崇禧统一指挥;但蒋介石刚刚受到桂系的巨大屈辱,他不能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13楼2017-06-07 06:54
                    收起回复
                      十四、1948年10月底,白崇禧上演一天之内大反转的好戏;之后,又多次拒绝派张淦、宋希濂两兵团增援徐蚌。
                      只能说,此时的李宗仁、白崇禧已是丧心病狂、不可理喻。


                      14楼2017-06-07 06:58
                      回复
                        乔羽先生所提的事实详细,但脉络却不清晰
                        乔羽先生的出发点,是定义为桂系与蒋之间的争权夺利。
                        乔羽先生所缺乏的是没有把为什么蒋桂之间发生的斗争,这个历史原因解构出来,这是不足之处;只谈事实,不谈原因,只是说出了一半。


                        IP属地:广东16楼2017-06-09 01:15
                        回复
                          我就乔羽先生的略作补充,不足之处,请修正:
                          一,北伐时期,即实现中山先生的军政时期
                          1、北伐初期,从珠江打到长江,再到清档,李白为心骨,鼎力支持蒋,鲍-罗-廷想换蒋,李不为所动,这是李白作为下属的忠诚与敬业!


                          IP属地:广东17楼2017-06-09 01:17
                          回复
                            2、清档之后,武汉方面要蒋下台,李白何独挡局面,实现宁汉合流,CC主政,完成国民-党内部的首次大团结,并扫荡内外,蒋不在为,李白何主政,各方面生机勃勃。蒋心知肚明,倘若有大局观,从旁支持李白何即可,完成北伐,可大大缩短时间,但蒋并非如此。


                            IP属地:广东18楼2017-06-09 01:18
                            回复
                              3、蒋为了上位,联合汪,引发钢铁兄弟大战,李宗仁并未开除蒋的党籍,蒋并非没有政治出路,悉知两广为国民政府的核心,蒋如此不择手段,可有党国观念?


                              IP属地:广东19楼2017-06-09 0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