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吧 关注:1,979,503贴子:18,098,953
  • 0回复贴,共1

940万学生参加高考背后的焦虑与疯狂 (醍醐灌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时此刻,在高考的考场上,孩子们正咬着唇;在百米之外的候考区,父母们正崩着脸。世界一片宁静,唯有笔尖沙沙作响。
此时此刻,毛坦厂中学校外的神坛上,香火正在缭绕。高考状元的神符尚未确定花落谁家。一切,都充满紧张。

作者:H博士,来源:中外学术情报,原文有删改。
01
这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之战,再次打响。940万士兵正在前线厮杀。
94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瑞典国家的总人口。这些年轻人命运交织,如同一巢之卵,他们是命运共同体,却又相互搏杀,他们相信只有把同伴挤落在地,自己才能赢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其实,他们尚且年幼,尚且不知人生之路多艰、漫长,好戏还在后头。但他们对于这场考试有多么关乎命运,却是确信不疑。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高考,如一幅至高无上的图腾,神话一般被万众膜拜,让无数的国人为之疯狂。
人们不断地为子女的教育押下赌注,尽其所能,只为高考一搏。每一次高考结束,你必然能看到如此轰烈的场景:摆庆功宴、挂状元榜、拉横条幅、登报见刊,热闹得不亦乐乎。甚至曾有报道称,在湖北全州,还有过为高考状元树立雕像的惊世之举。
这不是神话,什么是神话!过年过节也没这么热闹!
我相信再过几天,此情此景必会在很多地区重演。古人那种状元揭榜举仕,锣鼓喧天终日不绝的场景尤在眼前,只教人不知今昔何昔。
或许有人将这种狂热的全民追逐,归结为如下的理由:在过去的几十年,大家亲眼目睹过一场场高考过后的巨大回报。在恢复高考40年的前20年左右时间里,因为“知识变现”产生了最大的红利,这让多少人梦寐以求,哪怕是真的能够梦到一次,或许都会幸福得笑醒。
那时的大学,还有个优雅的名字叫“象牙塔”,那时的大学生,还被美名为“天之骄子”、“高材生”,虽然这些称谓现在听起来都傻,但那可是上一代人真真切切的过去。
难怪现在很多家长对于高考的信仰,是如此地坚定了。那曾是他们年轻代的梦、年轻时代的情,也或许是年轻时代的伤。
所以,即便是在恢复高考的第二个20年里,天下大变,高校扩招、文凭贬值、就业市场上的面试官开始变得不尽人情,即便是“毕业即失业”开始从一种说法成为一种现象,但他们对高考所寄予的厚望依然不减。
虽然世界变了,但他们对高考的狂热并未褪去,只是,他们将这种狂热,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02
针对当下的教育回报及学历价值问题,也有人曾经发出醒世之问:复旦的博士学位和上海三环以内的房子,哪个更值钱?
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人因此恍然大悟,于是一条微信瞬间刷爆朋友圈。但是,在转发这条信息后的第三秒钟,他们又开始为怎么能凑够孩子学区房首付的事情操心了。
家长们可能真的有点焦虑了。
不管他们的知识水平怎样,不管他们的人生经验如何,他们都是一样地被裹挟在弥天蔽日的焦虑中。这或许是“从众效应”最好的注解。
如果,高考结果真的会与未来的命运相互关联,如果,读书真的必然能够换回优势的竞争力,那么,买学区房可能还是值得的。
但现实中的情况,有时候却实在令人不安。那便是,我们总是到,有很多高考成功的人,最后事业上却并没有成功,相反,很多高考不成功的人,事业上却大大地成功了。或者,高考好的,没有高考不如自己的成功。
笔者有一个朋友,出身农村,早年中学没毕业,所以根本就谈不上有过高考,跑到上海闯荡,因为勤奋努力,十余年时间在某家金融机构做到副总,然后赴长江商学院读了个MBA,光学费就花了上百万。现在年纪轻轻,算是事业学问双双有成,都已经有高校请了去做兼职教授。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用高考一事来调侃自己与马云的对比。他说自己高考三次上了北大,而马云高考三次,只读了个杭师大。但后来事实证明,马云这个杭师大,比自己这个北大强多了。

03
可是,这眼前让人心生忐忑的一切,能够说明什么?
其实结论其实很简单:高考只是一场初始的竞技,人生才是无休止的进击。
没错。高考也是一场竞技,它也能为人创造某种机会。但是,如果你用命运去捆绑、去拔高它的价值时,那就有点超乎现实了。如果你硬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做,那你极可能是在为他们铺设陷阱。
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只是一个起点,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连起点都算不上。你不能总是暗示孩子,高考是一个终点,否则,后果有多危险,你或许都能自己想象。
人生的路,是那么漫长。你必须看到其中必然存在的时刻翻牌与不确定性,高考的价值,只是漫长赛道上的一次热身,不管这场竞技好不好,后面都还有更多的进击在等着你。
或许,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富有诗意地去理解高考,把它看作是一场仪式,一场向青春期告别的成人礼。
因为无论是从年龄上来说,还是从人生履历上来说,不管结果如何,高考之后,孩子们都将开始一场告别少年时代的远行,后面的人生,将是走向成人的世界。
因此,请不要赋予高考过于宏大的意义,也不要赋予孩子过于沉重的压力。如果你真的信仰成败英雄论,那么在如此宽阔的人生竞技场上,你肯定也相信成功不会只属于一场初始赛。
其实,所有人也都明白,只有不停努力、永远博击的人,才能一直获胜。这是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它并不需要去读了名校才能体会。
所以,聪明的家长,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进步,必须摒弃内心里的机会主义,不要单纯地迷信倾全家之力以待的那场高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起点,也没有那么多一劳永逸的机会。
与其对高考寄予赌注般的厚望,倒不如认认真真地教会孩子们,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迷信人生可以毕功一役。
所以,请善待孩子们的高考,不要紧张、放轻松。一切都不早不慢,出现在你应有的生命时区里。孩子就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后面的人生怎么走,合适就行。
我的孩子,只要你认真努力了。无论结果怎样,你永远都是爸妈最疼爱的孩子。


1楼2017-06-08 09: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