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吧 关注:893贴子:5,517

【五四一 - 六分指(5432厂)】国营汾水机械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0年代上半页,我出生在山西侯马巍峨的中条山下一个叫做541-六分指(番号5432,国营汾水机械厂)的地方,这名字听起来让人很奇怪。是啊,这是中国一个渐渐被遗忘的角落。地方不是很大,却是军事要地,541总厂总指挥部、541总厂总医院、541总厂各分指、总后勤部2395医院、解放军3534 、3531军服厂、2304仓库都落户在这里,其他大大小小兵工厂还有好多家。我已经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那片山沟沟好多年了。
说起三线厂,这个词已经渐渐被国人淡忘了,现在更是没几个人知道了,尤其是年轻人。殊不知当年因为这三个字,有多少军工厂迁进了深山老林、又有多少人别离了都市。何为三线呢?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中苏关系恶化,越战升级,周边形势动荡不安,三线就是在这时候诞生的,说白了就是穷山恶水、深山老林,隐蔽性强,战时不容易被发现,国内数量众多的三线厂就是从这个时候诞生的,所以凡是三线厂一定伴随着大山。(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有各大山脉作天然屏障,在战争时期,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干什么呢?制造武器。541-六分指我的出生地就是国内众多三线厂中
的一个。当年毛老头号召三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我的爸爸妈妈响应了一下,来到了这里。 我的爸爸在运输科,妈妈在工会。


IP属地:陕西1楼2017-06-29 22:07回复
    现在出来上学又工作好多年了,经常给同学、朋友讲起,他们也都当故事听着,因为这样的生活离他们太远了。我就忽然萌生了这样的念头,趁现在还没忘记,把一些事情写下来,让大家在在茶余饭后多些可听的趣事,也让自己不会忘记,因为我不舍得忘记。
    分指是一特大号兵工厂之分厂的称谓,六分指即541总厂第六分指挥部。 之所以说是特大号,是因为这个被叫做541的总厂,541是林彪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山西部署的重大兵器制造项目。69年3月,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战役,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前苏联曾决定对中国的重点军事工业进行军事打击,作为国家第一坦克生产基地的包头617厂和大同616发动机厂直接受到了威胁,中共军委副主席决定在山西中条山山区建立国家第二坦克生产基地,在侯马市附近的山区,筹建了“541工程”,计划建十八个分厂,依次称为第一分指挥部,第二分指挥部,第三分指挥部,依此类推,总指挥部设在闻喜县的东镇。相当大规模,解放军第28军援建,建立时是直属当年的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后归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初期属于保密单位。在国企还论行政级别的当年,541的总头头要比县长高出N级来。各个分指星罗在中条山下的各个山沟里,范围覆盖4个县区,五四一与外界交往的进出口主要是侯马市,所有十几个分指计划造的是当年很有技术含量的坦克,WZ-122型中型坦克,后改为59式主战和84式架桥,六分指是负责发动机的。一条铁路把各个分指串联起来,周围都是大山。我就在这个城不城乡不乡的地方生活了二十年。那时这些大工厂的人们,虽说身在比县城还偏远了几分的深山,却说着京味倍儿浓的普通话,有着与县城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如果说当时有差距的话,也是处在县城的人们,带着几分的羡慕仰望着我们的单元楼、免费的医疗、以及不要钱的水电还有抽水马桶(我敢打保票,80年代时县城压根儿就没有抽水马桶)。整个厂区沿山沟展开,分家属区和车间两部分,车间一般人是不让进的,清一色的苏式灰水泥红砖大车间,厂区都被高密度树林覆盖,站在山顶上几乎看不到几座房子,全是树龄30年的钻天杨和白毛杨,莺燕成群,阳光斑驳,空气和环境相当好。 厂里有自己的服务体系,邮政专属的六号信箱、小市场、幼儿园、学校、商店、医院,等等,去其他厂每天都有班车,不用出去就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但是冬季例外,快入冬的时候,爸爸他们运输科的会出去拉米拉菜,厂里给大伙分 。


    IP属地:陕西2楼2017-06-29 22:12
    回复
      六分指老老少少连职工带家属有近千人,相对于其他分指要小一些。 每天早上6点正, 分布在厂家属区各个角落的大喇叭就兢兢业业地吹起了部队的起床号, 大喇叭可以说是三线厂的一个重要标志,号声老少无欺地催着大家起床。8点到了上班的点儿, 喇叭里就会吹起集合号. 职工踩着号声进车间, 学生卡着号尾进教室


      IP属地:陕西3楼2017-06-29 22:14
      回复
        。下班则是解散号, 只听号声一起, 从正对着厂大门的山坡上面望下去, 就能看见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大门里, 走路的, 骑自行车的, 人头攒动, 行色匆匆, 最后就消失在了家属区里鳞次栉比的苏联式火柴盒楼房里了。就说我吧,早上7点准时被广播吵醒,8点卡着号尾去学校。中午12:00伴随着广播狂奔回家吃饭。中午2:30又被吵醒(妈妈从来中午不让我出去撒野,必须睡觉),睡眼朦胧的走向学校,下午5:30放学的路上伴随着广播回家写作业。这就是我小学初中的全部时光,都是在厂里的大喇叭声下走过的。


        IP属地:陕西4楼2017-06-29 22:14
        回复
          这两首曲子我一听就是10多年,早中晚各广播一次。整个厂子颇有部队的感觉,但是又不像部队那样纪律严明,整齐划一。最刺激的就是山上冒着黑烟隆隆作响的架桥坦克,有时震的子弟学校教室的玻璃都响,架桥,排雷,主战一应具全,整个山被蹂躏的都没个正形了,所以我们那的小孩子对坦克这东西都习以为常了,因为当时正值“84式”架桥坦克的测试改进阶段。看看吧,这就是那个被叫做六分指的地方的情形,几乎每天这样。


          IP属地:陕西5楼2017-06-29 22:15
          回复

            “你是哪里人?”也是个让我头疼的问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厂里的学生们之间问地址,说的都是一串数字代码。我是哪里人呢?户口本上如是写:出生地:山西,祖籍:山东。我长大的地方:山西。每次我说自己是山西人,别人问我山西话怎么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不会,我只会普通话。”说自己是山东人,长这么大就回过3次,剩下的就是一问概不知。人家问我是城市里的吗?我说不是。哦,那就是农村的了?我也不是,我连地都不会种,也没有地。到头来就是“里外不是人”,呵呵。山西话,说是不会的,但是再难的也听得懂。我们那里的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以大同616柴油机厂,沈阳军区和南京军区转业装甲兵居多,大家交流起来南腔北调的,所以就说普通话吧。是啊,我是哪里人呢?我说我是山西人?山西当地的人从没承认过我们是山西人,“这些一口普通话的厂里人”,大概是他们对我们的定义吧。
            接着上面的说吧,别看整个厂子每天的生活貌似很单一。其实不然。它的“夜生活”丰富的很。尤其是夏天,一到晚上,伴随着家属区隐约的新闻联播开场音乐和罗京的声音,除了加班的,在家看电视的,大部分人都陆陆续续出来乘凉,这下可热闹了。小孩子们最有意思,做游戏,“探险”就是去没路灯的地方瞎胡闹,打着手电筒满厂区的捉知了。高年级的学生组织和车间的打篮球,排球,乒乓,赢的多数是学校的,小孩子们一边呐喊助威,当然是为学校助威。换句话说吧,有光亮的地方,不是跳舞的就是练气功的,棋牌室下棋打牌的。没灯的地方就是小年轻职工们“胡来”的,谈个情跳个霹雳什么的。总得闹腾到半夜整个厂才能安静下来,很有所谓“社会主义”气息 ,哈哈。唯一不让厂里闹腾的就是露天电影,只要有这个,厂区会很安静,内容主要是地雷战,桥,少林寺啊之类的,后来我大点了上初中的时候,就换成了早期的一些港片了。每到放电影的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孩子们之间总会有一些准确的内部消息,所以一般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知道今天放啥片子。地点是在厂里的广场上,一般都是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孩子搬上板凳去占地方,银幕后面一般是小孩子们的天下,有跑到银幕前面做影子的,没做几个就被骂回到后面了。两部电影完后大家都带着困意和少许的兴奋,在口哨声和无数手电筒光束中散场了,有些孩子顶不住睡着了,就被老爹麻袋一样扛着回家了。怎么样,这“夜生活”够丰富的吧?所以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殊的环境,全厂的人互相都认识,小孩也是,一出去,简直就是满大街的伯伯和阿姨叫个不停啊。
            接着再聊吧。首先我又想到了孩子,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孩子们永远是最快乐的,但最快乐的还是儿童节。白衬衣,蓝裤子,纯白网球鞋,红领巾,哈哈,干干净净的一身标准中国式的小学生装。对了最重要的标志差点忘了,胸前都挂着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孩自己了,学校不会像现在整天补课,放学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六一早晨穿上这些装备早早跑去学校,由几个比较有艺术细胞的老师挨个化好妆,红胭脂加口红,现在想想真是可笑,难看死了。完后,列队去厂里工会的职工大礼堂表演节目,观众当然就是众小孩们的家长了。折腾到中午,评三好学生,说起这个就郁闷,每年总是子弟学校老师的那几个孩子,有几个还很"笨",奖品嘛,不说大家也知道,笔啊本子啊什么的,完后就"各回各家,大米开花"了。在厂子弟学校整整上了6年小学每年都重复这些,只是有一年全校拉出去逛了一圈,去了一个机场,有幸近距离观赏了一次真正的米格战斗机。这第二个令孩子们兴奋的日子就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和歌咏比赛(年年必有《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唱祖国》),老师们去开会作报告了,放假!!!孩子们当然兴奋了,可以出去疯了,玩啥呢?估计三线厂出来的孩子们都很熟悉,男孩们推铁环、打弹弓、赢烟盒、摔方宝、灌土拨鼠、掏鸟窝、捉蚂蚱蝈蝈,女孩们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要么一大群小孩上山乱跑。所以这里的孩子虽然不会种地,但“农业知识”要比大城市里的“丰富”一些,肯定不会把麦苗认成韭菜,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土豆,什么样藤子下长的是红薯,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麦子熟了,基本上都去偷挖过农民的红薯吃。哈哈,一群“害虫”。上午没啥意思,全厂除了那几个比较重要的车间上班外,基本都开会,所以厂子里很空旷无聊。下午就热闹了,厂里组织运动会,车间的,学校的,科室的,后勤的……,既激烈又搞笑,就像现场直播《夺标》一样,估计有很多人已经忘了这个电视节目,很搞笑。折腾到下午6点解散号时间,这第二热闹的一天就又拜拜了。 记得八几年的时候,还很小,我们那里闹地震慌,厂里组织大家在屋外楼下搭建地震棚,以防不测,结果地震没来,倒让孩子们热闹了好一阵子。再就是有年暑假,大队的解放军到太行山里拉练,就驻扎在我们学校里,这下好了,孩子们总是拉帮结伙爬墙去“偷窥”那些在电影里才见过的枪炮,真是乌黑油亮。最喜欢“偷窥”的就是解放军叔叔在操场上拆装枪。后来部队走了以后,山上拉练用的战壕,沙盘什么的,就成了我们这些“娃娃兵”的了。直到现在(2005年冬)那些战壕的痕迹仍可辨认。


            IP属地:陕西6楼2017-06-29 22:18
            回复
              哎呦,差点忘了个最重要的,也是小孩们“朝思暮想”的。礼拜天!那时候还没有双休这一规定,一周就休一天时间显得很宝贵,小孩们也不例外,玩的时间当然也不能浪费。周日熟悉的大喇叭是不会响的,自然可以睡个懒觉。上午10点吃过饭,(说到这个挺纳闷,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厂里的礼拜天都是吃两顿饭,早上10点左右一顿,下午四点左右一顿。)可以出去疯啦!一般是在电影房附近,小孩们就开始集合了,一群脖子上都挂着钥匙的小孩,按年龄大小自动分帮玩,活动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乱七八糟,百玩不厌,但是只有这些还不过瘾,礼拜天一般要有一些特殊“行动”。比如,上山摘桑叶,是春夏时期小孩们的一项重要事情,因为大家都养蚕玩,总是比谁的大长得快,当然充足的食物是关键。弄一堆桑叶回来冻冰箱里,基本就够蚕宝宝们一周的口粮了。有时会成群的偷偷摸摸去厂里在山顶上的备用蓄水池,这是一个掏空了的**山头,里面用来蓄水,样子和碉堡很像,那里算是我们的秘密基地吧,这里家长一般是禁止我们去的,一是离厂区较远,二是里面还有水。有时不去蓄水池,就去“奶头山”,或者“秘密潜入”不让进的车间重地淘些费机器零件什么的回去玩。玩到下午四点左右准时散伙,还是大米开花各回各家,该吃下午饭啦。吃完饭,疯了半天风尘仆仆的众小孩们又在父母的带领下去职工大澡堂洗澡。职工大澡堂,也应该是三线厂的一个重要标志。每周日开放,凭票进入,有淋浴有大池子,淋浴是大拇指那么粗的水流,没有莲蓬头,水直接打在小孩身上简直就像棍子一样,威力“惊人”。大池子深得我们可以在里面潜泳。晚上再出去玩一小会,就早早回去睡了,周一又来啦。秋季则是由家长带领上山去摘柿子摘酸枣,我们那里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柿子树,没人管,所以柿子就可以随便摘。摘柿子的同时可以采一些黑枣,挺甜的,一般柿子树的下面总长有黑枣树,当然还有无数的马蜂窝很是恐怖。冬天呢,可就没什么游乐项目了,天冷山上光秃秃也没什么好玩的,加之天黑的也早,因为厂的西面是座很高的山,正好早早的挡住了冬日本来就可怜的夕阳,一般放学后就在学校旁后勤组的鱼塘边玩到大喇叭响就回家了。那时的冬天不像现在这般暖和,鱼塘上一整冬都结着很厚的冰,有15cm左右,我们就在上面滑冰或者打冰球,就是一帮小孩拿着棍子打冰块,当然是在岸边2米的范围内,往里就不敢了。说来也挺有意思,那会的小孩们着装都比较统一,火车头帽、手套、小大衣加白底黑面条绒大棉鞋,嘿嘿,感觉很逗。有时天冷冻的冰“咔咔”响,会吓人一大跳,以为冰裂开了,其实没事,越冻越结实。那种感觉就是刺激并快乐着。现在啊,我有一个小爱好,就是喜欢卡车和机械感比较强的东西,绝对特殊爱好,也是那时培养的。学前不愿去托儿所,向总感觉闷得慌,就和老爸去上班,要不就陪老爸出车,伴随我的就是运输科的那些大卡车,可以说老爸的“老解放”卡车(山西37 75061,至今没忘记)就是我的移动托儿所,呵呵,卡车一直喜欢到现在。

              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那时的太阳老是很亮,知了叫的总是很响,我们总是很黑。哈哈。。。。当然玩的同时在山沟沟里感受四季的变化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花绿草、蜂飞蝶舞和漫天大雪般的柳絮杨絮,夏天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谷穗麦田和数不清的虫鸣鸟叫,秋天有缤纷飘舞的漫天黄叶和漫山的五彩缤纷,冬天则有白雪皑皑的高山丘陵。与当地居民相比,一边享受着美丽大自然的恩赐,又提早体验了工业科技的成果,每天不用为“锄禾日当午”而忙碌和操劳,也不必早出晚归地在卖命工作,一切都是在享受中度过。
              说了这么多,我一直都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在看原来的东西,因为自从上高中以后就去了外面上学,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曾经热闹、欢腾、红火的六分指也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了,大家都不打仗了,作为应对前苏联侵略的军工基地自然就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军转民,生产汽车,瞎折腾了几年。在07年的时候,终因亏损严重宣布破产。当年数以万计的解放军装甲兵来到人烟稀少,穷乡僻壤的中条山腹地,开山劈地,建成的一座兵工厂走完了她37年的生命。六分指,541,曾分享过70 80年代的喜悦,90年代的迷茫,和新世纪的颓废,她只是国内众多三线厂中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厂子还有很多很多,现在不是冷战时期了,真的没办法,没事做,垂死挣扎的,破产的很多很多。由于541规模较大,职工带家属达到将近7、8万人,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和财力接收。现在最无奈的就是厂里的职工,年轻的都走了,各奔东西,另谋生路,留下的全是当年根红苗正准备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兵工,包括当年上过战场的一些复员老军人默默度过他们的晚年。进入21世纪的中国发展快速,可是这些老三线厂依然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四四方方的苏式建筑,空荡高大的车间,参天的大树,老旧的公共设施,只有儿时和玩伴们经常爬的大山在默默见证着这里的一切。当年的辉煌现在只存在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全国的三线厂子正在渐渐消失,曾经的三线子弟各奔东西,以后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这段特殊的经历和历史呢。

              三线,前前后后经历了三代人, 这是新中国最平凡最伟大也是最不幸的一个群体,千里迢迢,离开家乡,来到交通闭塞的山区,在这大山之中,他们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为新中国的军工事业做出不朽的贡献,也为中国现在强大的重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现在他们曾经花费毕生心血建立的事业基本上已经全线衰败,而他们也渐渐的被时代和人们所遗忘,依然在这大山中默默无闻。


              IP属地:陕西7楼2017-06-29 22:18
              收起回复
                贝海海先生,这是您写的吗?是您的经历吗?如果是您的经历,看来我们还有一些縁源。我就是侯马市人,虽然很少回老家,但是对541也有一点儿了解,而且,我中学同学有的就在541工作。 要说三线建设,了解三线建设历史,我认为,即要了解广大三线建设者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牺牲和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也要揭露和批判以茅为首的一小撮人,为了与苏联争夺国际工运的领导权,为了他们的私利,与苏联大打出手,得罪了苏联,才使苏联要对我国进行核打击。他们一会儿气壮如牛,一会儿又胆小如鼠。他们这种不顾广大劳苦大众的死活,穷兵黩武,大力挥霍民脂民膏的无耻行为,也必许得到揭露和批判。


                IP属地:北京8楼2017-07-02 17:48
                收起回复
                  我是5429厂,四分指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8-18 13:24
                  收起回复
                    路过


                    IP属地:陕西10楼2017-08-21 08:35
                    回复
                      图文并茂,读后感到真切、自然,仿佛身临其境,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三线建设是历史的产物,在三线建设的那个年代里,三线人的火热的建设劲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令行禁止的执行力、顾全国家利益的奉献精神,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的浓缩体现。至于三线建设的“功”与“过”的评说,那是历史学者研究的课题,我们还是留给他们去做这个功课吧。但是,无论三线建设的“功”、“过”大小,都丝毫影响不了三线建设那代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的光辉!


                      11楼2017-08-24 15:42
                      收起回复
                        总的来说,老猫带领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当年和苏联闹翻是一部错棋。进而一步错步步错。
                        老猫又是个习惯牺牲农民和老百姓的人,所以耽搁了很大一批当年的年轻人。
                        不过老猫也把自己儿子的命搭上了。


                        IP属地:湖南12楼2017-08-25 02:57
                        收起回复
                          赞成贝海海的“任何脱离当年历史背景而对人物的评论都是不负责任的”看法。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犯错误不走弯路的“圣人”,更何况中国幅员辽阔,要把国家建设好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此,在建设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弯路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很正常的事。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谁应该与谁要搞好关系,或谁应该与谁不应该搞好关系那么简单的。评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应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和所处历史条件中来分析,应该抱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13楼2017-08-25 10:13
                          收起回复
                            我是17分指,电厂


                            14楼2018-08-29 11:28
                            收起回复
                              小小的六分指


                              15楼2019-08-14 21: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