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吧 关注:2,563贴子:18,538
  • 12回复贴,共1

关于 回避型人格 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均为转载。会注明出处。侵删。
希望看到文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会更了解自己。或者说是关于回避型人格的特征。
希望每个人都会改变。
P1 :转自 心师刁庆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qh007
第二部分:自由探寻
当你有某种需要,而那个人“竟然”完全不能察觉的时候,你会怎么反应?第一种:直接告诉他我的需要。第二种:生气的做法。你觉得他应该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够这样地不能理解我的心思。他主动地觉察出自己的心思,与他被动地经由自己的提醒,才能理解自己的心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层次的理解啊。如果换算成爱的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啊。我多么希望他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我的心思他都能够了解,然后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去行动。一旦他不能觉察出我的需要,我就会有一种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感觉,然后就产生自恋受伤,以及一种莫可名状的暴怒。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和很多人格障碍的人,都是采取的第二种的方式,来和人“沟通”,其实,这也是一种沟通,只是是一种太强烈的“沟通”。暴怒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发泄。另一种是被动攻击,也就是,坚决不再理会对方,暂时地让关系休克一下,如果感觉被他漠视的程度深一点,我可以做得再狠一点,很长时间都不去理会他。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我在这样的对他的惩罚中,和对自己的惩罚中,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痛快,我也许能够回忆起,当年的爸爸就是这样对待妈妈的,或者当年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爸爸的,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在心理上,和爸爸(或妈妈)的距离特别的近,我又能够和他们产生某种精神和情感的连接。这就是无意识的认同,当我们认同父母的某一个部分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的踏实和安稳,哪怕那个部分的一个非常糟糕的部分,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认同父母,是生存下来的一个很有必要的策略,父母总是喜欢和自己比较相像的孩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妈妈,或者爸爸。那个被忽视和被漠视的孩子,能够产生那么大的愤怒,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年的妈妈或爸爸没有“看见”自己的存在,总是用她的意志来代替自己内心的意志,无数次的被忽略和被否定的经历,我的内心,早已经对有可能对我的意志看不到的人的一种神经症性的愤怒,那时的我还幼小,我不能也无法对爸妈发泄,今天,好吧,你来撞在我的枪口上,受死吧你。不论是婚姻还是恋爱,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在他很小的时候,不能被他的父母理解和满足情感需要的一个孩子,你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可能是在和一个施虐狂在一起生活,直到你无法忍耐的那一天,或者你就是一个受虐狂。或者你的神经系统足够的强大。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精神创伤,是成人身心疾病,神经症乃至精神病的病因。这是精神分析临床的最基本的一个理论。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也不是完全就没有机会获得一段还过得去的婚姻,有时候,爱人就是她最好的心理治疗师,只是,你要能够明白到回人的心理,其实,和他们相处,照样可以是不错的。回人一般心思细腻,敏感,但回人还不同于其他的人格障碍,回人和人是有沟通的,有交流的,不象某几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耳朵都是封闭了的,根本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回人在这点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们听得进你的意思和表达,甚至是过分地听得进,他们会很关注你的需要,犹如关注他们自己的需要一般。但是,回人最致命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别人的话语或者行为里,轻视他们,忽视他们,忽略他们的存在和意志的地方,这是回人的致命创伤,但这个创伤不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而是发生在彼时彼地的。回人的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注意,我这里要强调一点,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我们说的妈妈,主要用于指代抚养者,有时是实际的爸爸,但当爸爸代替了妈妈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依然称为妈妈,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妈妈”,所以,不能太过拘泥于我们说妈妈的时候,实际上是妈妈还是爸爸。)回人的妈妈,一般是一个对孩子没有太多热情与笑脸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她自己也是来自一个对自己没有爱的妈妈,所以,她心里没有爱,也就很难付出爱。爱是一个孩子生命里最重要的成长资源,有了爱的孩子,会对这个世界回报爱,他有能力付出爱,并且知道什么是爱。没有得到爱的孩子,他终生都渴望得到爱,但他对爱的定义,带有畸形的痕迹。其实,人格障碍里,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形成因素,因为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易感性也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也只是大多数的情况下的一般成因。也许有些得到妈妈很多爱的孩子,照样是回人,因为在孩子的无意识中,妈妈的爱有毒,妈妈的爱里,还伴随着严重的控制和焦虑,孩子说不出来,但能够感觉得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回人的童年里,受到过妈妈的严重的忽略和怠慢是肯定的,爸爸或妈妈,不断地,反复地用自己的意志来代替或强奸孩子的意志,他们听不见孩子说话的意思,他们不想理会孩子的意思,他们认为自己的意志就是完全正确,唯一正确的意志。所以我高度怀疑,我们这样一个家长制盛行的国度里,回人的数量,是何其的多。所以,长大以后的回人,对于别人对他的意志的忽略与怠慢,就缺乏了应对的弹性和灵活性,他只对这一点敏感,别人要是轻侮他,轻慢他,不在意他试图表达和传达的意思,他心里马上就心如死灰,仿佛又回到被妈妈否定个人意志的那一刻的悲凉,无奈和无助,他心就已经“死”去,他自己死了,那惹他的人也就死定了,怎么个死法,那就是,他坚决不会再不理睬你,当你不存在,犹如当年的妈妈当他不存在一样的惩罚手段。在他的无意识里,他也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让你知道,婴幼儿时期的他,曾经怎么经受同样的对待。任何人格障碍,实际上,看似一大把年纪的人,却仍然活在他受到创伤的那个年纪,看似多大的人了,但他们的敏感区域的心智化程度,仍然停留在2岁,3岁,甚至1岁。和回人相处,多理解他的要求和沉默背后试图传达的意思,你多敏感一点,说话不要大大咧咧的,回人会给你很好的回报的,因为回人是非常心思细腻的人,可能自己小时候受过伤,一般他们不会主动地去给别人伤害,他们渴望得到爱,得到尊重,得到自我价值感,我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作为爱人,多给他们一点,少较劲一点,婚姻也是可以过得很舒服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逾越的那个创伤点,每个人都可能是某种形式的人格障碍,只是目前的人格障碍的名称,还不足以多到可以形容我们每个人的病理心理而已,我们尽量地去理解身边的人,给他们一个安稳的情感生活,就是我们的功德了。在弗洛伊德的时代,神经症是心理病理的主流,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格障碍已经是心理病理的主流,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就是无数种神经症的更加严重和固定化之后的结果。不管什么精神疾病,从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到神经症,都是人的自我价值感出了严重的问题之后的结果,这个自我价值感如果是有一个值的话,满分100分,当低于10分的时候,就是精神分裂症,人会体验到严重的被抛弃的恐慌,当低于20分的时候,就是人格障碍,人会体验到被抛弃,被贬斥,不被需要不被尊重的恐慌,当低于30分的时候,就是神经症……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尽量给别人多一点的自我价值感吧,虽然这个名称叫自我价值感,但它是在人际互动里体验到的。付出爱,关心,尊重,“看见”,肯定,欣赏,就是在给别人自我价值感。不管是家长还是爱人,你不要去反着来噻。你不要把心理疾病看得好神秘,有好多的品种,说到底,人的心理疾病的性质都差不多,我们需要一个还过得去的心理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稳定健全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维持一个在人际关系中基本正常的自我价值感,这个自我价值感,就是我们认为我们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稳定的人际关系而建构的。所以,你去争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内驱力,有什么意思吗?自我价值感影响着人际关系,关系决定了人的情绪和情感,就这么简单。


1楼2017-08-12 23:24回复
    嗯,黏过来的排版有问题,我重新排一次吧。(P1)
    第二部分:自由探寻
    当你有某种需要,而那个人“竟然”完全不能察觉的时候,你会怎么反应?
    第一种:直接告诉他我的需要。
    第二种:生气的做法。你觉得他应该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够这样地不能理解我的心思。他主动地觉察出自己的心思,与他被动地经由自己的提醒,才能理解自己的心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层次的理解啊。如果换算成爱的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啊。我多么希望他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我的心思他都能够了解,然后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去行动。一旦他不能觉察出我的需要,我就会有一种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感觉,然后就产生自恋受伤,以及一种莫可名状的暴怒。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和很多人格障碍的人,都是采取的第二种的方式,来和人“沟通”,其实,这也是一种沟通,只是是一种太强烈的“沟通”。
    暴怒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发泄。另一种是被动攻击,也就是,坚决不再理会对方,暂时地让关系休克一下,如果感觉被他漠视的程度深一点,我可以做得再狠一点,很长时间都不去理会他。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我在这样的对他的惩罚中,和对自己的惩罚中,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痛快,我也许能够回忆起,当年的爸爸就是这样对待妈妈的,或者当年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爸爸的,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在心理上,和爸爸(或妈妈)的距离特别的近,我又能够和他们产生某种精神和情感的连接。这就是无意识的认同,当我们认同父母的某一个部分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的踏实和安稳,哪怕那个部分的一个非常糟糕的部分,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认同父母,是生存下来的一个很有必要的策略,父母总是喜欢和自己比较相像的孩子。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妈妈,或者爸爸。
    那个被忽视和被漠视的孩子,能够产生那么大的愤怒,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年的妈妈或爸爸没有“看见”自己的存在,总是用她的意志来代替自己内心的意志,无数次的被忽略和被否定的经历,我的内心,早已经对有可能对我的意志看不到的人的一种神经症性的愤怒,那时的我还幼小,我不能也无法对爸妈发泄,今天,好吧,你来撞在我的枪口上,受死吧你。
    不论是婚姻还是恋爱,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在他很小的时候,不能被他的父母理解和满足情感需要的一个孩子,你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可能是在和一个施虐狂在一起生活,直到你无法忍耐的那一天,或者你就是一个受虐狂。或者你的神经系统足够的强大。
    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精神创伤,是成人身心疾病,神经症乃至精神病的病因。这是精神分析临床的最基本的一个理论。
    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也不是完全就没有机会获得一段还过得去的婚姻,有时候,爱人就是她最好的心理治疗师,只是,你要能够明白到回人的心理,其实,和他们相处,照样可以是不错的。
    回人一般心思细腻,敏感,但回人还不同于其他的人格障碍,回人和人是有沟通的,有交流的,不象某几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耳朵都是封闭了的,根本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回人在这点上,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们听得进你的意思和表达,甚至是过分地听得进,他们会很关注你的需要,犹如关注他们自己的需要一般。
    但是,回人最致命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别人的话语或者行为里,轻视他们,忽视他们,忽略他们的存在和意志的地方,这是回人的致命创伤,但这个创伤不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而是发生在彼时彼地的。
    回人的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注意,我这里要强调一点,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我们说的妈妈,主要用于指代抚养者,有时是实际的爸爸,但当爸爸代替了妈妈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依然称为妈妈,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妈妈”,所以,不能太过拘泥于我们说妈妈的时候,实际上是妈妈还是爸爸。)回人的妈妈,一般是一个对孩子没有太多热情与笑脸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她自己也是来自一个对自己没有爱的妈妈,所以,她心里没有爱,也就很难付出爱。爱是一个孩子生命里最重要的成长资源,有了爱的孩子,会对这个世界回报爱,他有能力付出爱,并且知道什么是爱。没有得到爱的孩子,他终生都渴望得到爱,但他对爱的定义,带有畸形的痕迹。
    其实,人格障碍里,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形成因素,因为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的易感性也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也只是大多数的情况下的一般成因。
    也许有些得到妈妈很多爱的孩子,照样是回人,因为在孩子的无意识中,妈妈的爱有毒,妈妈的爱里,还伴随着严重的控制和焦虑,孩子说不出来,但能够感觉得到。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回人的童年里,受到过妈妈的严重的忽略和怠慢是肯定的,爸爸或妈妈,不断地,反复地用自己的意志来代替或强奸孩子的意志,他们听不见孩子说话的意思,他们不想理会孩子的意思,他们认为自己的意志就是完全正确,唯一正确的意志。所以我高度怀疑,我们这样一个家长制盛行的国度里,回人的数量,是何其的多。
    所以,长大以后的回人,对于别人对他的意志的忽略与怠慢,就缺乏了应对的弹性和灵活性,他只对这一点敏感,别人要是轻侮他,轻慢他,不在意他试图表达和传达的意思,他心里马上就心如死灰,仿佛又回到被妈妈否定个人意志的那一刻的悲凉,无奈和无助,他心就已经“死”去,他自己死了,那惹他的人也就死定了,怎么个死法,那就是,他坚决不会再不理睬你,当你不存在,犹如当年的妈妈当他不存在一样的惩罚手段。在他的无意识里,他也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让你知道,婴幼儿时期的他,曾经怎么经受同样的对待。
    任何人格障碍,实际上,看似一大把年纪的人,却仍然活在他受到创伤的那个年纪,看似多大的人了,但他们的敏感区域的心智化程度,仍然停留在2岁,3岁,甚至1岁。
    和回人相处,多理解他的要求和沉默背后试图传达的意思,你多敏感一点,说话不要大大咧咧的,回人会给你很好的回报的,因为回人是非常心思细腻的人,可能自己小时候受过伤,一般他们不会主动地去给别人伤害,他们渴望得到爱,得到尊重,得到自我价值感,我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作为爱人,多给他们一点,少较劲一点,婚姻也是可以过得很舒服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逾越的那个创伤点,每个人都可能是某种形式的人格障碍,只是目前的人格障碍的名称,还不足以多到可以形容我们每个人的病理心理而已,我们尽量地去理解身边的人,给他们一个安稳的情感生活,就是我们的功德了。
    在弗洛伊德的时代,神经症是心理病理的主流,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格障碍已经是心理病理的主流,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就是无数种神经症的更加严重和固定化之后的结果。不管什么精神疾病,从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到神经症,都是人的自我价值感出了严重的问题之后的结果,这个自我价值感如果是有一个值的话,满分100分,当低于10分的时候,就是精神分裂症,人会体验到严重的被抛弃的恐慌,当低于20分的时候,就是人格障碍,人会体验到被抛弃,被贬斥,不被需要不被尊重的恐慌,当低于30分的时候,就是神经症……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尽量给别人多一点的自我价值感吧,虽然这个名称叫自我价值感,但它是在人际互动里体验到的。付出爱,关心,尊重,“看见”,肯定,欣赏,就是在给别人自我价值感。不管是家长还是爱人,你不要去反着来噻。
    你不要把心理疾病看得好神秘,有好多的品种,说到底,人的心理疾病的性质都差不多,我们需要一个还过得去的心理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稳定健全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维持一个在人际关系中基本正常的自我价值感,这个自我价值感,就是我们认为我们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稳定的人际关系而建构的。所以,你去争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内驱力,有什么意思吗?自我价值感影响着人际关系,关系决定了人的情绪和情感,就这么简单。


    2楼2017-08-12 23:32
    回复
      P2:回避性人格障碍是怎么来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专题
      转自 心师刁庆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qh007
      第一部分:言说
      他出生之后,他的妈妈甚至不记得他的生日,他爸爸暴打他的时候,妈妈在旁边,一般情况下,是无动于衷的……他的妈妈,很少对孩子笑,也很少拥抱孩子,我很难以想象,幼年的他,在外遭遇挫折的时候,回到家里,可以一把扑到妈妈怀里,去撒一下娇吗?那么,这个孩子的委屈,将会在哪里去得到发泄呢?
      没有人会爱我,在乎我的存在,没有人会关注我,认为我很重要。你说这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内心,对于现实世界的真实“假设”,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这么想吗?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吗?
      第二部分:自由探寻
      这样的假设背后,是一种无比凄凉的具有现实性的假设,然而这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内心的假设。
      李小龙老师的一个讲座中,我记下了这么一段话,他这段话的来源,原本是关于自闭症的孩子的心理来源,但是,我觉得,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实质上就是成长起来了的自闭症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他是这么说的:
      我们可以参考沙利文的这段话,他曾经说过: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婴儿,他一开始哭,肚子饿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他一开始哭,妈妈就给他喂奶。
      第二种情况是,他要哭上一会儿,母亲才给孩子喂奶,这个时候,他需要承受一些挫折和焦虑,但是妈妈喂奶之后,那个挫折和焦虑还是能够被消化掉和整合掉,也不至于说是伤害到他的人格内核。
      第三种情况,孩子一直在哭,妈妈就是不给他喂奶,当然,也不一定就局限在喂奶的事情上,只是在这个事情上,包含着满足和挫折的模型,孩子总是需要,哭,妈妈持续地没有回应,然后孩子哭到一定程度上就不哭了。
      沙利文解释说,孩子一开始哭的时候,是希望妈妈能够给予他满足,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对外界是充满期待的,在前两种情况下,孩子能够得到满足,自我就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但在第三种情况下,外界对他的要求持续地没有回应的时候,为什么孩子变得不哭了,是因为那个时候,孩子本能地知道,我不能再期望什么,我再期望下去的话,我的自我就会崩解,最终会瓦解。这个崩解就好像是我爱上一个人,这个人突然说不爱我了,我们一下子就觉得这个世界崩溃了,其实不是世界崩溃了,是你内心崩溃了,所以你看到的世界是崩溃的。那个孩子为了避免这种持续的期待下去,持续的失望,沮丧到绝望,避免陷入绝望,那个最原始的自我崩溃,他会回撤。回撤就是折断对外部的期望,本能地隔断和外界的联系的冲动,他再也不去期待任何东西。
      就象一个谈恋爱失败的人,失恋以后再也不想谈恋爱了。如果他持续地隔断和外界的联系的话,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自己的那个与生俱来的自我的那个最基本的内核,不至于完全的崩解。但他也不能完全去扩展,他不能再对外界能够给予自己爱和关注保存着希望,给他的教训是,只要他有希望,他就会受伤。
      在佛洛依德的概念里,有一个名词叫做婴儿神经症或者儿童神经症,这个概念的含义就是,最开始的关系模式里,我们受到的挫折,会被无意识的记忆所保存,然后应用到今后的类似的情境之中。
      回人就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对于婴儿没有热情的妈妈,婴儿本能地知道了,这个世界,将不会有人来无条件地爱自己。


      3楼2017-08-14 19:00
      收起回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根本创伤,一般发生在出生半年到一年。人格障碍患者的创伤,一般发生在3岁以前。神经症患者的创伤,一般发生在3岁以后。在年龄越小的孩子那里,如果遭遇到来自养育者的创伤的年龄越小,所容易罹患的精神疾病越严重,在以后,当遇到社会事件的刺激以后,曾经的创伤,就被所遭遇的社会事件激活,产生相应的精神疾病。
        同样的社会事件,在童年期没有遭遇创伤的孩子,他不一定就会罹患那样的精神疾病,而遭遇过来自母亲的创伤的孩子,心理更脆弱得多,一旦遇到应激事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温尼科特提出,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形成来说,影响力最大的,似乎不是粗暴虐待或严重剥夺,而是母亲对于幼儿需求的应答敏感性。关键的不是喂养本身,而是是否在喂养的过程中时刻传递着的爱的情绪,不是单纯地对幼儿需要的满足,而是母亲对于幼儿的独特气质所做的独特的反应。
        那么一个对孩子没有多少兴趣的母亲,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呢?她即便是在怀抱着孩子的时候,心思也是在别处,或者是在想还有什么替别人加工的差事没做完,或许是丈夫对自己的粗暴和不体谅而产生的对丈夫的怨恨情绪,或者是婆家对自己没有爱,而使她甚至怨恨为婆家所生的这个孩子,她甚至会通过报复和虐待这个孩子,来完成对婆家的报复。她完全“看不到”眼前的孩子,眼前的孩子或许就是她的累赘,或许只是一个无奈的产物,而不是一个可爱的活生生的生命。
        幼小的婴儿,也能够从母亲那里知晓这一切,而且这样的知晓能力,远远比一个成人的敏感和正确,因为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涉及到婴儿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最年幼的婴儿那里,第一个敏感的能力,就是判断母亲对自己接纳的程度的能力,这是克莱因理论中的死亡本能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母亲对婴儿的态度至关重要。
        那么,觉察到母亲对于自己的冷漠的婴儿,又会怎么样呢?因为母亲再三地错过婴儿的表情,再三地错过婴儿原本是为了表达想要这样想要那样的哭声,婴儿于是知道这个世界是冷漠的,没有人会在乎他的需要,以后成为一个神经质地抑制自己欲望的成人,他无法向对方或者配偶提出自己的需求。他无法向这个世界表达他的需要,因为他有一假设是这样的:我如果表达了,而不能得到对方的回应,那将是可怕的。他们甚至很少直接叫配偶的名字,更谈不上把自己的需要,和配偶分享。这样病态的婴儿成长起来的成年人,他们抑制自己的需要,仿佛一个非常清高的无欲的人。他们对于食欲和性欲的需求的水平,都比平常人更低。
        其实仔细地想一下,就会知道,喜欢美食的人,是一个充满了人性味的人,是一个和妈妈关系好的象征的人,喜欢美食,喜欢让自己的嘴唇的欲望得到满足的人,是在婴儿时期,一旦饿了,就能够从妈妈的乳房里吸收到爱和食物。不喜欢食物的人,是因为妈妈对他的满足里,没有爱,没有关注,食物和怠慢是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当对方真正忽略他的需要和想法的时候,他们就立刻回到婴儿时期那样绝望的时刻,他们的感情开始回撤,他们在说一句话,你看不到我的存在,那么,你也死定了,怎么个死法呢?就是和配偶翻脸,变脸或冷战,既然你否定我的意志,看不到我的存在,那你不要和我有关系,我也不想知道你的一切。在我们共同的生活中,我即将当你不存在,你的一切,我都将不再过问。
        来自正常家庭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配偶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在婚姻中“死”了,被对方的冷漠杀死了,我说到的死都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死,在同一个屋檐下,对方不和你说话,不理睬你,当你不存在,你至少在他的心目中,是一个死去的人。当你不存在,那样的手法,犹如当年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妈妈当他不存在那样。
        一个正常家庭的孩子,和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婚姻,总是充满了无数的暗礁,随时都可能让他们的婚姻之船触礁。
        所以我高度怀疑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是否也等于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因为他们心上有着一个巨大的创口,所以他们其实根本也不能看到别人的存在,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伤口又被打开了,他们不敢主动地去攻击对方,但是会断绝和对方的关系,这种断绝,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因为毕竟没离婚,所以采用在婚内,长时间地不理睬对方,来达到惩罚对方的目的。
        这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婚姻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冷战,他们的冷战,其实不止是用来对付爱人,也用来对付孩子,和任何不能够尊重他们意志的人,他们会收回他们平日里对家人的关爱,代之以一种极端的冷漠。


        5楼2017-08-14 19:06
        回复
          P3:我的丈夫是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病人——回避型人格障碍专题(摘段)
          转自 心师刁庆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qh007
          1.认知上的歪曲:我不行。哪怕这样的人,在实际上其实是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他们有可能在别人的领导下,做出很认真细致的工作,但他们几乎无法想象自己可以独立去做成一件事情,无法独立承头去做一件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总是有一句话在说:我不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找出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来证明那件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成功。因为直接承认我不行,对于这类人来说,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这样的人,适合在一种很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之中,如果一旦生活起了什么变化,工作丢了,饭碗没了,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出路,沉迷于游戏,或者别的看不到未来的活动,是他们没有办法的选择。他们对于别人的话语异常地敏感,尤其是批评他们的话语,他们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的内核里本来就有一个他们无法面对的我不行的核心概念,那么,任何的批评和指责,都可能把他们拉到他们从来不愿意面对的我不行的事实中来,从而造成类似人格解体一样的痛苦情绪。
          2.情感上的歪曲:没有人会爱我。没有人会关注我,在乎我。正是这样的心理,注定了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情感上无比的脆弱,他们的QQ上,永远没有签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默默无闻,不表现自己,也不试图展现自己的才能或者个性,这样的性格,会给人觉得有一种谜一般的吸引力,觉得他们很沉稳,很踏实的印象,不夸夸其谈,也不做作。其实,这样的人的心底里有一种假设的: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如果我表现了,而没被人注意到,那就是我“死”的时候了。注意,这里的死,是一种象征意义的死。
          3.意志上的歪曲:一折就挠,太容易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缺乏意志品质,其实这和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什么事情,是一脉相承的。是有因果联系的。)
          4.行为上的歪曲:在人际关系中的退缩,退避,以及在夫妻关系中的退缩和退避,具体表现为无期限的冷战。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并非天生就愿意这么地伤害人,每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情感上的被虐待的经历,所以,婚姻后对配偶的无意识的情感虐待,其实和他本人从婴儿前期就遭受的那种来自母亲的情感虐待的性质基本是相似的。


          6楼2017-08-14 19:30
          回复
            看到哭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0-03 01:00
            回复
              讲父母讲母亲那块真的够绝望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10-03 01:01
              回复
                不能讲给父母听吧?一是他们已经老了,二是他们认为自己没错,子女有错,那时候人们对孩子都是散养。认命,遗传多些。Q55725496


                9楼2018-01-02 18:3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15 01:1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2-17 23:21
                    回复
                      完了,怎么办?


                      12楼2019-03-04 14:26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19 17:23
                        回复